二手车出口管理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这条“短线”高铁,为何“砸锅卖铁也要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3:22
杭衢高铁建设进展 - 杭衢高铁于2020年5月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12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3][5] - 线路正线全长约13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6座车站,桥隧比达78.7%,总投资约236.3亿元[5][6] - 通车后杭州到衢州通行时间将从约1小时缩短至40分钟左右,到上海时间从2个多小时变为90分钟[5] 杭衢高铁战略意义 - 该线路是浙江省加强对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份辐射开放的关键通道,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向中部地区延伸的重要跳板[6] - 作为国内首条采用"PPP+EPC"模式运作的高速铁路,由社会资本方主导投资和工程总承包建设[6] - 未来需争取与沪昆铁路、九景衢铁路互通以服务更广客源,并力争成为高铁城际化运营试点优化运力资源[7] 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 广东省计划到2027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8] - 目标打造3个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8]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6万家,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8] 职业技能与养老服务 - 苏州市未来两年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万人次,高技能人才9万人次[9] - 山东省计划到2029年年底前,城镇社区建设不低于35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1] - 河南省将在全省分批次培育高品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入选试点给予省级财政资金支持[10] 消费环境与毕业生就业 - 中国拟确定15个城市纳入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14][15] - 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同比增加48万人[13] - 商务部将推动二手车出口由"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元产品[12]
商务部:希望荷方继续展现合作诚意 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21:58
中日经贸关系 - 日本首相涉台错误言论对中日经贸交流合作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3] - 中方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行并履行对华承诺 否则将采取必要措施 [3] - 日方不能指望一边伤害感情一边索取利益 这不是正确打交道方式 [3] 安世半导体事件 - 荷兰经济大臣声明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释放局势缓和信号 [3] - 荷兰政府此前于9月30日对安世半导体实施行政接管 已过去50天 [3] - 中方欢迎荷方主动暂停行政令 认为是向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4] - 造成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混乱的源头和责任在荷方 [4] - 希望荷方继续展现合作诚意 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 [4] 二手车出口政策 - 商务部会同多部门印发通知 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 [5] - 政策提出六条具体措施 包括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5] - 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 制定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 [5] - 政策旨在实现二手车与新车出口分类管理 优势互补 协同发展 [5] - 社会各界普遍认可政策 认为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5] - 下一步将推动二手车出口由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 [5]
商务部:希望荷方继续展现合作诚意,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19:36
中日经贸关系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对中日经贸交流合作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4] - 中方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行并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4] - 若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4] 安世半导体事件 - 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声明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释放局势缓和信号 [4] - 该表态距离荷兰政府9月30日对安世半导体实施行政接管已过去50天 [4] - 中方欢迎荷方主动暂停行政令认为是向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5] - 造成当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混乱的源头和责任在荷方 [5] - 中方希望荷方继续展现合作诚意推动安世半导体问题早日解决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稳定 [5] 二手车出口管理政策 - 商务部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六条具体措施 [6] - 政策通过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制定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来规范企业经营 [6] - 政策旨在引导行业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出口配套体系实现二手车与新车出口分类管理协同发展 [6] - 社会各界普遍认可该政策认为其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6] - 下一步将推动二手车出口由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产品选择 [6]
四部门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
人民日报· 2025-11-18 05:58
政策核心调整 - 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的车辆,需补充提交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内容包括出口国别、车辆信息、售后服务网点信息等并加盖公章,无法提供材料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1] - 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需加强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照《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进行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 [1] - 政策对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以改装车名义出口车辆的许可证申领条件、完善出口配套体系等内容做了进一步细致要求 [1]
四部门出手! 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1:25
政策核心内容 - 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的车辆,需补充提交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无法提供材料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1] - 政策重点规范180天内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行为,严审车源信息与售后承诺,从源头遏制低价套利和无序竞争 [1] - 政策直接阻断准新车扰乱海外价格体系,将有效抑制价格内卷 [1] 出口管理与合规要求 - 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要求出口许可证申报信息与《机动车登记证书》内容一致 [2] - 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加强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照负面清单进行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 [2] - 严格以改装车名义出口车辆的许可证申领条件,需提交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 [2] 行业长期发展方向 - 新政要求企业提供第三方检测、维修电子档案及目的国准入声明,强化全流程追溯与信用管理 [3] - 政策倒逼企业聚焦服务升级,完善海外维修网络、备件供应与质保承诺,推动行业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拼服务 [3] - 严格区分新旧标准、提升车况透明度,维护新车出口的合理溢价空间,避免二手车以低价新货冲击海外新车市场形象 [3] - 规范可信的二手车供给将优化海外市场供需结构,助力中国汽车整体树立高性价比+可靠服务的国际品牌认知 [3]
四部门重拳出击 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北京商报· 2025-11-16 23:49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旨在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促进健康有序发展[1] - 政策核心目标是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回归政策初衷,以“180天注册期+售后确认书”为核心抓手[1][3] - 政策并非单纯约束性监管,而是引导行业从“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的系统性方案[8] 具体监管措施 - 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的车辆,需补充提交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否则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3] - 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要求填报信息与《机动车登记证书》一致,商务部将监测并通报违规企业[3] - 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加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照《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进行日常监督[4] - 负面清单精准列出七大违规行为,涵盖禁止出口类车辆、伪造证书、不履行质量保证等关键领域[5] - 严格以改装车名义出口车辆的许可证申领条件,需提交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无法证明则不予发证[6] 行业支持与引导方向 - 提升企业国际经营能力,支持开拓多元化市场,鼓励在重点市场建立公共展示交易市场[6] - 建立完善培训制度,通过政策宣讲、经验交流指导企业合规开展业务[7] - 引导行业聚焦“真实二手车”价值挖掘,企业需从追求出口数量转向提升品质与信息透明度[7] - 鼓励企业建立二手车检测评估体系,如实披露车况,并针对不同出口国标准优化车辆配置[7] 行业背景与影响 - 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持续高速增长,2025年1-8月突破4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首次突破30%[7] - 预计2025年全年出口量将达50万-60万辆,较2019年试点初期不足0.3万辆增长超145倍,年复合增长率超100%[7] - 行业存在极少数企业不诚信经营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并抹黑中国二手车出口的整体形象[7] -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健康发展,自2026年1月1日起将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8]
四部门联合发文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巨潮资讯· 2025-11-15 17:50
政策核心目标 -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并促进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 [2] - 政策从严格出口管理、加强合规审查、推动健康发展三方面发力 [2] 严格出口管理 - 自2026年1月1日起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注册登记不满180天的车辆需补充提交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方可申请出口许可证 [4] - 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流程,要求车辆品牌、型号、注册登记日期等关键信息须与《机动车登记证书》保持一致,未按要求填报的企业将不予发放许可证 [4] - 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需加强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依据负面清单对企业进行监督,对不诚信行为企业将责令整改并影响其许可证申请 [5] 加强合规审查 - 明确以改装车名义出口车辆的许可证申领条件,要求企业准确填报信息并提交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 [5] - 无法证明改装真实性、产品未列入工信部公告或不具备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改装车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5] - 相关部门将监测改装车出口各环节异常情况,共享信息并加大检查惩处力度 [5] 推动健康发展 - 提升企业国际经营能力,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并鼓励在重点市场建立公共展示交易市场 [6] - 建立完善培训制度,通过政策宣讲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指导企业合规开展业务 [6]
四部门:严控新车 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证券时报网· 2025-11-15 07:48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从六方面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 [1] - 核心措施为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1] - 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的车辆 需补充提交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 [1] - 无法提供《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的车辆 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1] 行业影响与引导方向 - 政策旨在整治近年来出现的"零公里二手车"出口乱象 [2] - 以"180天注册期+售后确认书"为核心抓手 引导行业聚焦真实二手车的价值挖掘 [2] - 企业需从单纯追求出口数量 转向提升二手车品质与信息透明度 [2] - 行业需建立二手车检测评估体系 向海外消费者如实披露车况 [2] - 需针对不同出口国标准优化车辆配置 树立"优质、透明"的国际市场形象 [2]
四部门最新发布!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上海证券报· 2025-11-14 23:20
政策核心观点 -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旨在通过加强准入和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出口行业秩序,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1][2] 严格出口车辆管理 - 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的车辆,需补充提交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否则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1][2] - 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要求车辆品牌、型号、注册登记日期等信息必须与《机动车登记证书》完全一致,否则不予发证 [3] 建立企业动态与退出机制 -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需加强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并依据《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 [3] - 对有不诚信行为的企业进行约谈,对有多次不诚信行为或未履行质量保证义务的企业,将综合考虑其整改情况决定是否准予出口许可 [3] 加强改装车出口合规审查 - 严格以改装车名义出口车辆的许可证申领条件,要求企业提交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且产品需列入工信部公告并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否则不予发证 [4] - 相关部门将密切监测改装车出口各环节异常情况,加大检查及惩处力度 [4] 提升企业能力与完善配套体系 - 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重点市场建立公共展示交易市场,并建立培训制度指导企业合规经营 [5] - 引导出口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海外进口商共同做好售后服务,保障维修配件供应,并探索发展提供整备、检测、报关、物流等“一站式”服务的二手车出口交易市场 [6]
四部门发布!事关二手车
证券时报· 2025-11-14 22:53
政策核心目标 - 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促进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 [3] 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 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180天)的车辆,需补充提交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1][3] - 确认书内容需包括出口国别、车辆信息、售后服务网点信息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无法提供材料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1][3] - 通知实施日前已办理转让登记待出口手续的车辆,需指导企业做好合同履约并有序出口 [1][3] 规范出口许可证管理 - 要求企业规范完整填写出口许可证申报信息,车辆品牌、型号、注册登记日期等内容须与《机动车登记证书》一致 [4] - 注册登记日期、转让登记待出口日期需填写在出口许可证附表中,未按要求填写的不予发放许可证 [4] - 商务部将监测出口许可证信息填报情况,对多次违规的企业及发证机构进行通报 [4] 严格改装车出口管理 - 改装车出口企业需准确填写车辆底盘品牌、改装车品牌、车辆型号等信息,并提交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 [2][5] - 无法证明改装真实性、产品未列入工信部公告或不具备有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2][5] -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需排查本地改装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与改装生产能力,相关情况上报商务部 [2][5] - 商务部、工信部、海关总署将监测共享改装车出口各环节异常情况,加大检查及惩处力度 [2][5] 建立企业动态管理与退出机制 -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需加强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照负面清单对企业开展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 [4] - 对有不诚信行为的企业进行约谈,对多次违规、不履行质量保证义务的企业,责令制定落实整改措施 [4] - 在受理出口许可证申请时,需综合考虑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4] 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与配套体系 - 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重点市场建立公共展示交易市场,拓展营销、仓储等综合服务 [5] - 引导出口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海外进口商共同做好售后服务,保障维修配件供应及技术支持 [6] - 促进出口企业与物流、金融、第三方质保机构等供应链配套企业的交流合作 [6] - 探索发展专门面向二手车出口的交易市场,开展整备、检测、报关、物流等“一站式”服务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