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A股,14点之后,突然一波小跳水来了,因为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09 16:04
CPI数据 - 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环比下降0.1% 显示消费信心处于稳定恢复过程但未完全恢复 [1] - CPI同比从上月-0.1%转为0.1% 环比降幅从0.2%收窄至0.1% 呈现向上改善趋势 [1] - 3月以来CPI改变去年单边回落和大震荡特点 连续4个月在0轴附近徘徊但呈现稳定回升迹象 [1] 消费行业展望 - 上半年经济平稳在消费层面得到体现 下半年经济预计不会太差 若贸易改善将带来企稳 [2] - 传统消费可能逐步回升 新消费概念活跃后需关注白酒等超跌传统消费板块机会 [2]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上涨13点 创业板早盘涨1% 但两市仅2000余家个股上涨 近3000家下跌 [4] - 14点后出现分时跳水 沪指失守3500点 创业板涨幅从1%缩至0.2% [4] - 券商板块率先跳水拖累指数 证券公司指数处于2-3月成交密集区 技术性反复正常 [5][6] 市场走势分析 - 3500点为关键分水岭 历史数据显示该点位上方难以持续 但当前资金面控制力增强 [7] - 短期或围绕3500点震荡调整2天 后续仍有望突破并改变历史规律 使3500点成为新入场点 [7]
华尔街谈LABUBU与茅台:似曾相识还是范式转移?
华尔街见闻· 2025-06-24 10:18
社交货币属性对比 - Labubu与茅台虽同为社交货币,但Labubu的社交属性基于年轻群体的共同兴趣和价值观,茅台则更多依托权力和等级关系,反映"新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本质区别 [1] - 茅台作为"社交/商务润滑剂"的生产力工具,Labubu则满足年轻一代对情感价值和即时"多巴胺"体验的追求 [2] - 茅台全球化进程处于早期阶段,Labubu已取得重大全球成功,契合全球时代精神 [2] IP周期与投资属性挑战 - 泡泡玛特面临IP生命周期风险,若Labubu与下一爆款IP间出现空窗期,全球增长可能放缓 [1][4] - 茅台拥有数百年历史沉淀和官方背书,泡泡玛特和Labubu历史仅15年与10年,IP生命周期是核心风险 [4] - 泡泡玛特正主动管理二手市场价格以维持吸引力,近期Labubu毛绒玩具二手价格回落反映供需动态管理 [4] 监管与市场风险 - 泡泡玛特面临监管风险,但消费群体多元化和海外业务扩张(预计2025年贡献过半销售额)可部分对冲风险 [7] - 当前资本集中涌入"新消费"赛道与2016-2021年资金抱团茅台相似,拥挤交易可能导致估值剧烈波动 [1][8] - 茅台远期市盈率曾达60倍(2021年初),当前回落至18-19倍,显示资金流向对估值的影响 [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美银维持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目标价275港元,其股价52周区间为34 4-283 4港元,最新收盘价244 2港元 [1] - 泡泡玛特2025年净利润预测(80亿或100亿元人民币)取决于Labubu出货速度,平衡近期增长与IP生命周期更关键 [4]
谁在定义新消费信仰?消费巨变进行时
格隆汇APP· 2025-06-20 16:19
消费市场格局 - 国内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不足40%,显著低于美国的70%和日本的60% [3] - 消费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现象,传统消费持续下行而新消费屡创新高 [4] - 餐饮行业中新茶饮品牌蜜雪冰城门店超4.6万家,成为全球最大连锁品牌 [5] - 传统商超大卖场渠道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样本超市关店994家 [7] - 量贩零食店快速扩张,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2024年开店近万家 [8] 新旧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聚焦食品饮料、家电、纺织服装等生活必需品领域 [17] - 新消费脱离生存型需求转向悦己型需求,如宠物经济和潮玩行业 [20][21] - 高端白酒批发价下跌,飞天茅台跌至2000元/瓶,茅台1935价格倒挂 [8] - 贵州茅台股价从2438元/股高点跌至不足1500元/股 [9] - 泡泡玛特LABUBU产品全球热销,公司股价2024年上涨超10倍 [10][12] 新消费特征 - 新消费本质是情绪消费,产品作为社交货币具有情绪价值 [31][32][33] - 40%年轻消费者购物更看重产品情绪价值,46.28%以取悦自我为核心动机 [35][36] - 泡泡玛特LABUBU通过明星带货和社交传播形成全民营销效应 [26][28][30] - 新消费呈现对功能性需求易满足、对个性化需求极度追捧的特点 [39] 消费时代变迁 - 中国正进入类似日本1975-2004年的第三消费时代 [40] - 第一消费时代(1990年前)以三大件为代表,注重实用性和节俭 [48] - 第二消费时代(千禧年前后)消费转向高阶耐用品和品牌化 [50] - 第三消费时代(2015年后)消费更注重符号象征意义和精神追求 [51][52] - 未来可能过渡到第四消费时代,表现为低欲望和追求性价比 [66][68] 行业发展趋势 - 宠物经济呈现刚性消费特征,在情感需求中角色日益重要 [63] - 新型消费电子如Switch 2四天销量突破350万台,显示消费潜力 [62] - 无印良品模式可能兴起,1688平台和极简生活小组反映趋势 [71] - 新旧消费将共同成为提升内需动力,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75][76]
谁在定义新消费信仰?消费巨变进行时
格隆汇APP· 2025-06-20 16:08
核心观点 - 国内经济主旋律转向"促内需",消费在GDP中占比不足40%,相比美国70%和日本60%仍有提升空间 [1][3] - 消费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现象:传统消费持续下行,新消费快速崛起 [4][5] - 新消费本质是"情绪消费",满足"悦己型"需求而非传统"生存型"需求 [21][29] - 消费趋势变化与消费主力代际更替相关,Z世代推动第三消费时代到来 [41][44] - 长期看新消费领域(潮玩、宠物经济、新型消费电子)将受益,但可能快速过渡到第四消费时代 [55][60] 消费市场现状 - 餐饮行业:传统火锅品牌亏损严重(湊湊年亏3.5亿,呷哺亏4亿),新茶饮快速扩张(蜜雪冰城门店超4.6万家) [6] - 零售行业:传统商超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关店994家),量贩零食店爆发式增长(好想来一年开店近万家) [9][10] - 白酒行业:高端白酒价格下跌(茅台批发价跌破2000元/瓶),白酒股全线下跌(茅台股价从2438元跌至1500元) [10][11] - 潮玩行业:泡泡玛特LABUBU成为全球爆款,公司股价2024年上涨10倍,2025年再涨3倍 [12][14] 新旧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聚焦食品饮料、家电等生活必需品,具有品牌溢价和社交属性 [17][35] - 新消费:脱离生存需求转向情绪价值(46.28%新青年消费动机为"取悦自我") [21][32] - 典型案例:LABUBU通过明星带货形成"社交货币"属性,而非依赖产品实用性 [26][28] - 本质共性:新旧消费都包含社交属性,区别在于新消费更"低价"和易得 [35][37] 消费时代变迁 - 第一消费时代(1990年前):节俭导向,消费"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 [42] - 第二消费时代(2000年前后):品牌化消费兴起(格力/美的/上汽等) [43][44] - 第三消费时代(2015年后):Z世代追求符号价值,消费决策弱化功能差异 [44][47] - 第四消费时代前瞻:可能快速到来,表现为反消费主义(无印良品模式) [62][63] 行业发展趋势 - 潮玩领域:持续创造爆款能力是关键,泡泡玛特需维持IP热度 [55] - 新型消费电子:Switch 2四天销量350万台显示潜力 [56] - 宠物经济:呈现"刚性消费"特性,韩国已成最大消费来源 [57] - 长期风险:第三消费时代可能短于日本29年周期,快速进入低欲望社会 [60][64]
新消费崛起 VS 旧消费承压:从五粮液到泡泡玛特
雪球· 2025-06-20 15:40
中国消费市场结构性分化 -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分化与范式重构,新消费领域(如潮玩、宠物、茶饮、轻奢)凭借"质价比"与"情价比"双重驱动崛起,增速远超传统消费(如白酒)[2] - 五粮液等白酒板块因政策收紧、需求疲软及估值回调陷入调整,而泡泡玛特等新消费龙头市值突破3500亿港元,成为港股领军企业[2] 传统消费(白酒)困境 - **政策压制与需求萎缩**:2025年《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禁止公务接待提供酒水,政务需求占比降至5%以下,但政策信号压制市场情绪[2] - **经济通缩与消费降级**:2025年CPI连续两季度负增长,飞天茅台散瓶价格跌破2000元/瓶,高端白酒"撑面子"功能弱化,中低端品牌受益[3] - **估值泡沫破裂**:2020-2024年白酒板块涨幅超200%,2025年五粮液动态市盈率回落至7.8倍,市场担忧业绩增速匹配性[3] - **库存压力与场景疲软**:经销商库存普遍高于警戒线(3-5个月),婚宴、商务宴请需求未恢复,2025年一季度头部酒企营收增速降至5%-10%[3] 新消费(泡泡玛特)爆发逻辑 - **情绪价值与Z世代需求**:盲盒玩法满足"不确定性+惊喜感",IP形象(如Labubu)提供情感陪伴与社交货币,2024年毛利率达50.9%[4] - **IP生态与全球化布局**:构建"IP孵化—商业化开发—跨品类授权"闭环,2025年计划海外门店扩增80%至230家[4] - **供应链与渠道壁垒**:Labubu月产能从40万提升至百万级,"直营店+机器人商店"模式强化线下体验[5] - **政策与资金驱动**:南向资金净流入超6100亿港元,潮玩市场预计2026年达11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5] 市场转变核心驱动力 - **消费分级而非降级**:消费者更注重"质价比"(如茶饮)与"情价比"(如潮玩),2024年新消费企业营收增速(65%)远超传统消费(2.4%)[6] - **技术与数据驱动**:2024年线上零售占比26.8%,新零售全渠道融合推动需求快速响应[6] - **政策与资本倾斜**:国家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南向资金涌入港股新消费赛道[6] 后市投资机会 - **传统消费估值修复**:五粮液具备"品牌+产能+渠道"护城河(毛利率75.4%,库存周转天数45天),需等待经济回暖或政策松动[7] - **新消费成长性**:泡泡玛特拥有10个营收过亿IP,2025年海外营收同比增259.6%,潮玩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1101亿元[8] 总结 - 消费观念从"功能需求"向"情绪价值"跃迁,五粮液等传统消费短期仍处调整期,泡泡玛特等新消费成长性明确但需警惕估值过高风险[10][11]
博时基金王诗瑶:解析LABUBU爆火背后的新消费投资逻辑
新浪基金· 2025-06-17 09:37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指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形成的消费行为,包括智能家电、潮流玩具、美妆护肤、宠物经济、即时零售、茶饮等 [1] - 核心特征为数字化、绿色化、情绪价值导向 [1] 新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及AI、大数据技术应用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2] - 消费升级需求:Z世代追求个性化、悦己体验,推动潮玩、宠物经济、玄学消费等情绪价值赛道爆发 [2] - 下沉市场潜力释放:高性价比国货品牌通过供应链优化覆盖低线城市,部分行业和公司实现高增长 [2]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差异 - 驱动逻辑:新消费以"情绪价值"和"供给创造需求"为核心,满足Z世代悦己、社交需求;传统消费依赖物质需求与人口红利 [3] - 估值方法:新消费高成长性支撑高估值;传统消费锚定稳定现金流与股息率 [4] - 风险特征:新消费高波动易受市场情绪影响;传统消费防御性强但需求增长乏力 [4] 新消费行业趋势 - 在宏观环境下新消费的高成长性较为稀缺,可能出现局部泡沫 [4]
钟摆回摆,国内暖风接近临界点
虎嗅· 2025-06-16 19:16
宏观经济与政策对冲 - 中东以色列和伊朗冲突对全球资本市场的短期冲击已告一段落 内地市场及全球大类资产呈现恢复性波动 扰动可能为一次性短期冲击 [3] - 国内市场三大逻辑线:宏观经济指标冷暖 政策增量线索 资金加仓动向 前两者近期交叉运行且深度绑定 [3] - 消费数据表现亮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涨幅达6.4% 创近两年最大涨幅 但增长主要由服务性消费及新消费领域驱动 [4] 消费行业分化 - 传统消费领域持续承压 白酒板块领跌 茅台散装品价格跌破2000元/瓶关键位 政策限制进一步加剧压力(如体制内人员饮酒禁令) [4] - 新消费领域全面复苏 消费电子 家电及新兴消费赛道表现强劲 投资需聚焦新消费与传统消费的结构性差异 [4] 资产修复动能 - 中东冲突后大类资产可能出现反方向运行与恢复 当前市场修复方向与预期相符 需关注修复持续性 [3]
港股创新药持续强势,多只ETF周涨幅超8%,“上半年最强主线”稳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6:4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本周一度站上3400点后出现调整,周五报收3377点,周累计下跌0.25% [1] - ETF产品整体表现平稳,1100多只产品涨幅中位数约为-0.08% [2] 涨幅榜分析 - 标普油气ETF(513350)周涨幅达12.233%,周五单日涨幅6.38%,盘中最大涨幅超9%,主要受中东局势紧张影响 [3][5]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表现强势,8只产品周涨幅超10%,包括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0.544%)、港股创新药ETF(10.453%)等 [3][4] - 年内涨幅最大的是港股创新药ETF,多只产品年内涨幅超60%,黄金股ETF以43%涨幅位列第二阵营 [5] 跌幅榜分析 - 酒ETF(512690)本周下跌5.546%,年内累计跌幅超11%,中证酒指数连跌五年且年内跌幅超12% [7][10] - 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低迷,食品ETF(-4.227%)、食品饮料ETF(-4.437%)等多只产品周跌幅超4% [7][8] - 科技类ETF普遍回调,信创ETF(-4.589%)、人工智能ETF(-4.356%)、科创芯片ETF(-4.138%)等周跌幅均超4% [7][8][10] 行业分化特征 - 港股创新药成为上半年最强主线,相关ETF包揽涨幅榜前列 [1][5] - 传统消费领域持续低迷,酒类和食品饮料ETF占据跌幅榜主要位置 [6][10] - 地缘政治事件对能源板块产生短期刺激,标普油气ETF单日异动显著 [5]
黄金原油飙涨!亚太股市普跌
新华网财经· 2025-06-13 12:38
亚太股市及大宗商品市场表现 - 受外围"黑天鹅"事件影响,亚太股市普跌,上证指数下跌0.72%,深证成指下跌1.15%,创业板指下跌1.14% [1][2] - 避险情绪升温推动WTI原油期货盘中涨超14%,现货黄金站上3440美元/盎司创近期新高 [1][11] - A股油气开采、黄金、军工、港口航运等避险板块逆势上涨 [1] 油气开采板块 - 油气开采板块强势领涨,科力股份、通源石油、潜能恒信等个股大涨 [4][5] - 港股能源板块跟涨,山东墨龙港股午盘暴涨71% [5] - 具体个股表现: - 贝肯能源涨停(10.03%),流通市值19.5亿 [7] - 中曼石油涨停(10.02%),流通市值94.9亿 [7] - 洲际油气涨停(9.95%),流通市值101亿 [7] - 驱动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叠加美国CPI数据低于预期(5月CPI同比2.4%),美元走弱支撑油价 [8] - 长期逻辑:全球原油资本开支不足导致供给弹性下降,新旧能源转型期需求持续增长,供需偏紧或使油价维持中高位 [8] 贵金属板块 - 贵金属板块集体走强,晓程科技涨11.88%,西部黄金涨停(10.01%) [9][10] - 其他个股表现: - 四川黄金涨6.72%(流通市值76.5亿) [10] - 赤峰黄金涨5.76%(流通市值489亿) [10] - 山东黄金涨3.38%(流通市值1150亿) [10] - 机构观点: - 民生证券看好金价中枢上移,因央行购金、美元信用弱化及地缘冲突 [11] - 中信证券认为黄金股估值有望重估,国内金矿股现金流和资源维度被低估 [11] 白酒板块 - 白酒板块显著回调,板块指数下跌2.61% [12][14] - 个股表现: - 金徽酒跌5.24%(流通市值89.9亿) [14] - 泸州老窖跌3.48%(流通市值1605亿) [14] - 贵州茅台跌2.02%,5月15日以来累计跌幅超12% [13][15] - 行业逻辑: - 新旧消费分化,新消费(如泡泡玛特)以情绪价值驱动,传统消费依赖物质需求 [16] - 新消费估值锚定高成长性,传统消费侧重稳定现金流与股息率 [17] - 白酒行业当前主线为去库存、稳渠道,建议关注高端酒企及区域龙头 [18]
大涨!泡泡玛特成了“年轻人的茅台”?大批基金开始转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3:27
新消费投资趋势 - 基金经理从传统消费转向新消费领域,如潮玩、医美、宠物经济等,泡泡玛特成为典型代表,年内股价暴涨175.53% [1][3] - 新消费权益类基金表现亮眼,最高回报率超60%,如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回报达61.84% [4][6] - 华证沪深港新消费指数大涨15.13%,港股通消费指数涨23.13%,显著跑赢传统消费指数(中证白酒跌9.83%) [3][4] 新消费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变化,聚焦新兴需求与创新模式,如潮玩、特色文旅等"悦己型"消费 [3] - 核心特征是业绩增长快、成长逻辑清晰,如泡泡玛特股价较2024年低点累计上涨超10倍 [3][5] - 与传统消费相比,新消费企业处于渗透率提升早期,成长空间更大(如泡泡玛特动态PE超60倍,白酒龙头约25倍) [8][10]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207只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其中96只新晋、31只增持,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持有322万股(市值4.65亿元) [5][6] - 部分基金大幅换仓,如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调入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后者年内涨316%),替换传统消费股 [6] - 重仓新消费的基金表现优异,如永赢新兴消费智选年内收益29.14%,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回报21.81% [6][7]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对比 - 传统消费增速放缓(茅台2025年营收目标降至9%),而新消费龙头增速高且渗透率低 [8] - 传统消费更关注估值安全性与周期反转(如家电受益以旧换新政策),新消费依赖高增长与业绩兑现 [10] - 新消费波动性更大,成功案例可戴维斯双击(如泡泡玛特),失败案例可能戴维斯双杀 [10] 泡泡玛特案例分析 - 公司IP全产业链运营能力突出,海外扩张成效显著(如曼谷门店开业火爆) [11] - 渠道建设与选品能力推动业绩,但后续需关注新IP接力情况以避免业绩波动 [12] - 二级市场玩偶溢价现象反映需求旺盛,"扩圈"效应仍在持续 [12] 新消费后市展望 - 短期估值偏高或引发调整,但中长期仍处成长中早期,潮玩、宠物、珠宝等领域潜力大 [12] - 情绪消费、性价比、出海是未来重点方向,头部企业全球化布局将强化优势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