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肥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 | 诺和诺德(NVO.US)涨逾2% 新一代减肥药Cagrilintide三期试验结果积极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23:01
Cagrilintide是一种新型减肥疗法,与现有的GLP-1类药物(如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 不同,它是一种长效胰淀素类似物,通过模拟与胰岛素在胰腺中共同分泌的激素来增加饱腹感。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二,诺和诺德(NVO.US)涨逾2%,报57.12美元。消息面上,9月16日,诺和诺德 表示,其新型减肥药Cagrilintide在一项晚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结果。诺和诺德称,一项三期试验的 早期分析显示,每周一次的Cagrilintide单药注射在68周后帮助患者平均减重11.8%,而安慰剂组仅为 2.3%。 Lange补充道:"我们对这些数据感到兴奋,这是下一代胰淀素疗法首个3期临床数据,结果展现出前 景,我们期待在专门的3期RENEW项目中进一步验证Cagrilintide的潜力。" 诺和诺德首席科学官、研发执行副总裁Martin Holst Lange在声明中表示:"在我们的临床试验中, Cagrilintide实现了显著减重,其机制不同于已批准的肥胖药物,并且耐受性良好。" ...
减肥药进入卸妆元年
36氪· 2025-08-27 07:31
行业热度与资本动态 - 口服小分子GLP-1减肥药因成本低和患者依从性高成为行业竞争焦点,默沙东引进翰森制药临床前药物支付1.12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9亿美元里程碑款 [1] - 资本推动减肥药估值攀升,美股生物技术公司Metsera上市首日股价暴涨近50%,市值超34亿美元,成立仅3年 [1] 临床数据与市场反应 - Viking口服GLP-1药物VK2735二期临床13周减重13.1%,但三期临床高剂量组减重12.2%且38%患者因副作用退组,需2-4倍剂量才能接近竞品效果,股价单日暴跌42% [5] - 礼来小分子GLP-1药物Orforglipron三期临床72周减重11.5%,不及二期36周11.2%的效果,且落后于口服司美格鲁肽64周13.9%的减重数据,股价单日暴跌14.14%,市值蒸发近千亿美元 [5][6] - 辉瑞因1例潜在药物诱导肝损伤案例取消Danuglipron研发,尽管其1期临床达到药代动力学目标并确认有效剂量 [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早期临床数据因样本量小、患者配合度高易呈现优异结果,但大样本临床会暴露疗效缩水和安全性问题 [7][8] - 诺和诺德因下调2025年销售额增幅指引从13%-21%至8%-14%,股价单日暴跌21.8% [8] - 小分子药物存在安全性盲盒风险,多肽药物因源于内源性物质安全性更可控 [15] 国内企业现状与风险 - 国内超10种GLP-1/GIP药物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凭借早期数据获得融资和大额交易,但需面对从动物到人体临床的预期下调 [10] - 本土企业多采用借鉴式策略,基于礼来Orforglipron或辉瑞Danuglipron等分子进行结构改造突破专利,但原分子已因肝毒性问题退市,存在安全性隐患 [11][14]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从狂热走向成熟,药企聚焦减重增肌、长效剂型等创新方向 [15] - 企业需跨越动物模型到万人临床试验的数据鸿沟,并在安全性、疗效及依从性上建立壁垒 [16]
Eli Lilly Stock Climbs on Weight-Loss Drug Trial Results
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5-08-26 22:52
Shares of pharmaceutical giant Eli Lilly and Co (NYSE:LLY) are on the rise today, up 3.7% at $720.07 at last check. The company's daily weight-loss pill, orforglipron, met its main goal in a late-stage trial, helping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shed 10.5% of their body weight in 72 weeks. This was the last study needed for Eli Lilly to seek approval for the drug globally. On the charts, LLY has been climbing since its August 8th 52-week low of $623.78, heading for its 10th gain in the last 12 sessions. The sha ...
港股异动 | 歌礼制药-B(01672)早盘涨超5% 公司配股加码减肥药研发 花旗建议关注即将发布的ASC30二期数据
新浪财经· 2025-08-26 11:0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歌礼制药-B早盘涨超5% 截至发稿涨3.9%至14.38港元 成交额达5323.98万港元[1] 融资活动与资金用途 - 公司拟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5240万股 每股16.45港元较前日收盘折让9.9%[1] - 此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4.68亿港元 约90%将用于肥胖症多肽药物临床试验研发[1] - 控股股东吴劲梓以相同价格出售5240万股并认购2882万股新股 套现3.88亿港元[1]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ASC30具备同类最佳潜力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公布二期数据[1] - ASC30二期A组盲法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表现良好 无任何中止案例[1] - 公司预期最迟2026年上半年就ASC30达成业务发展合作[1] 产品管线价值评估 - 花旗认为ASC47及ASC50等其他候选药物尚未获得市场充分认可[1] - 未来新数据公布可能为这些候选药物带来潜在上行空间[1]
歌礼制药-B早盘涨超5% 公司配股加码减肥药研发 花旗建议关注即将发布的ASC30二期数据
智通财经· 2025-08-26 10: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早盘股价上涨超5% 截至发稿时涨幅3.9% 报14.38港元 成交额达5323.98万港元 [1] 配售与资金用途 - 公司拟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5240万股股份 每股价格16.45港元 较前一日收盘价折让约9.9% [1]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4.68亿港元 约90%将用于皮下注射多肽及口服多肽候选药物的肥胖症临床试验研发 [1] - 控股股东吴劲梓以每股16.45港元出售5240万股后认购2882万股新股 套现3.88亿港元 [1]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ASC30具备同类最佳潜力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发布二期临床试验数据 [1] - ASC30二期A组盲法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表现良好 无任何中止案例 [1] - 公司预期最迟2026年上半年就ASC30达成业务发展合作 [1] 其他候选药物与市场预期 - 花旗指出ASC47及ASC50等其他候选药物尚未获得市场充分认可 [1] - 若未来公布新数据 可能为公司带来潜在上行空间 [1]
“减肥药”,史诗级暴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8-20 00:00
Viking Therapeutics股价暴跌 - Viking Therapeutics(VKTX US)股价在8月19日开盘重挫近44%,创2016年4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 [1] - 当日股价最低触及23 605美元,市值缩水至26 5亿美元,市净率3 34 [2] - 成交量达3544 07万股,换手率31 52% [2] 口服减肥药试验数据不及预期 - 公司公布口服GLP-1R/GIPR双重激动剂VK2735中期数据,患者减重最多12 2%,80%受试者减重超10% [3] - 试验中28%患者在三个月内退出,高退出率引发市场担忧 [3] - 瑞穗证券分析师指出13周内高停药比例是主要问题 [4] 与礼来口服减肥药数据对比 - 礼来口服药Orforglipron三期数据显示72周平均减重12 4%,59 6%患者减重≥10% [6] - Viking的12 2%减重数据在更短周期(13周)内取得,但试验周期差异使直接对比困难 [7] - 分析师认为Viking数据相较礼来"更逊色",礼来股价当日上涨近2% [7] 行业竞争格局 - Viking去年因VK2735二期数据(14 7%减重)股价曾涨超400%至99 41美元 [4] - 礼来口服药作为全球首个完成肥胖三期研究的口服小分子非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具备生产便利优势 [6] - 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50mg剂量68周数据显示17 4%减重幅度,是目前行业标杆 [6]
弘则研究-减肥药下一个爆款在哪里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减肥药行业 - **公司**:礼来、诺和诺德、联邦制药、信达生物、安进、戈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格局** - 全球减肥药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未来达1500亿美元规模,口服制剂或占800亿美元[1] - 2024年核心产品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泰销售额预计超300亿美金接近400亿美金,替尔泊泰2025年增长预期高,外资卖方预测市场可能达1000亿美金以上,市场主要由礼来和诺德主导[2] - 中国市场2024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约60亿人民币,超一半用于减肥,2025年初专门减肥版本销售未达预期,可能因糖尿病版本替代,替尔泊泰已上市但销售激进程度不及诺和诺德[2] 2. **产品特性与差异** - 减肥药消费属性明显,不完全依赖临床数据,仿制药冲击小,中国市场用药时长通常为两个剂量周期[4] - 礼来Bima有增肌和减脂双重效果,莱凯仅基于GLP - 1受体激动剂;Bisan存在潜在安全风险需进一步研究[3][24][25] 3. **研发方向与前景** - 新研发方向包括降低脂肪对代谢和肌肉影响、调整制剂降低不良反应、开发口服和超长效注射方式[5][6][7][8] - 新靶点如CCC和AMPK有潜力,可减少肌肉下降和调节代谢水平;小核酸药物在增肌类产品有前景,安全性优势或改变市场格局[12][21][22] - 增肌类减肥药物有潜力但面临挑战,礼来Acting AB双抗增肌减肥药有较高比例不良反应,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将与司美格鲁肽类似产品竞争[19] - 超长效减肥药面临安全性挑战,目前基于传统靶点剂量高易引发安全问题,思路尚未完全跑通[20] 4. **理想产品特性** - 理想减肥药应显著减少体脂、保持或增加肌肉量、减少反弹,给药方式简便,安全性高[16][17] 5. **价格与竞争因素** - 大规模使用司美鲁肽类似药物时,价格需考虑药物成本和市场竞争情况,新产品可能影响定价策略[10] 6. **减肥速度与安全性平衡** - 减肥速度并非越快越好,需平衡安全性,一年内减重20%或两个月瘦10%较理想,后续不反弹很重要[11] 7. **市场关注焦点** - 2025下半年到2026上半年新一代产品数据受关注,理想产品应每月注射一次、三次后无反弹、减重10% - 20%且无严重副作用[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B型糖尿病治疗中静脉注射改皮下注射是发展方向,但因双特异性抗体属性转换可能困难,礼来102与思美或提尔博泰混合注射问题需请教制剂专家[27] 2. 诺和诺德收购联邦制药UPT251项目显示其对快速减重药物信心,但减重质量同样重要,项目成功需综合多因素[28] 3. 口服药和注射剂发展前景取决于安全性比较,目前难下结论需商业化数据验证[29]
减肥药“军备竞赛”升级!诺和诺德(NVO.US)启动“新药扫货模式”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21:15
公司战略调整 - 诺和诺德正在寻找更多早期交易以充实新一代减肥药物产品线 旨在抵御竞争对手并巩固市场地位 [1] - 公司新任产品和投资组合战略主管Ludovic Helfgott表示将广撒网并准备大手笔投资 [1] - 公司上个月宣布罢免首席执行官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以重新调整业务 [1] 市场竞争与挑战 - 诺和诺德面临自Ozempic和Wegovy引发全球热潮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股价已大幅下跌 [1] - 礼来等竞争对手纷纷涌入各个细分市场 对诺和诺德构成压力 [1] - 公司终止与远程医疗公司Hims & Hers Health的合作关系 指责其通过欺骗性营销销售Wegovy仿制品 [1] 新一代减肥药布局 - 寻找新一代减肥疗法并将其应用于更多肥胖相关疾病是公司战略核心 [2] - 公司与Septerna达成价值高达22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开发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药物 [2] - 公司向中国联邦制药支付高达20亿美元以获得一种与礼来retatrutide作用原理类似的药物许可 [2] 研发方向与进展 - 公司探索肠促胰岛素以外的领域 肠促胰岛素是现有药物Wegovy和Ozempic以及下一代药物CagriSema和amycretin的研发基础 [2] - CagriSema将Wegovy与另一种较新药物结合 但减肥效果尚未达到预期 [2] - 公司公布CagriSema试验数据 试图让医生和投资者相信其市场竞争力 [2] 长期战略与市场机遇 - Helfgott负责衔接公司商业战略与长期战略 关注市场动态和新兴机遇 [3] - 公司研究新一代药物如amycretin能否帮助肥胖相关疾病患者 如睡眠呼吸暂停症 [3] - 礼来已在睡眠呼吸暂停症领域开展研究 诺和诺德此前未涉足该领域 [3]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6月第3周):高端器械迎来发展新机遇-20250623
世纪证券· 2025-06-23 08: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巨幅回撤收跌4.35%,跑输沪深300和Wind全A,各子版块全线下挫,其他生物制品、医疗研发外包和化学制剂领跌;昂利康、悦康药业和创新医疗涨幅居前,澳洋健康、康惠制药和浩欧博跌幅居前[2][7] - 6月20日国家药监审议通过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中长期高端医疗器械厂商有望受益,提升国产高端器械全球竞争力[2] - 6月21 - 24日ADA会议召开,减肥药方向多个热门管线发布进展,建议关注口服药、多靶点和减脂增肌方向及礼来临床数据[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6月16 - 20日)医药生物板块收跌4.35%,跑输沪深300(-0.45%)和Wind全A(-1.07%),各子板块全线下跌,其他生物制品(-6.7%)、医疗研发外包(-5.83%)和化学制剂(-5.65%)领跌[2][7] - 个股方面,昂利康(21.2%)、悦康药业(19.3%)和创新医疗(19%)涨幅居前,澳洋健康(-16.7%)、康惠制药(-12.2%)和浩欧博(-10.2%)跌幅居前[2][7]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6月21日礼来GLP - 1小分子激动剂奥格列龙三期临床数据公布,在40周时达到主要终点,A1C从基线的8.0%降低了1.3%至1.6%;司美格鲁肽3a期试验也有相关数据[10] - 6月20日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涵盖十方面具体措施,促进新技术等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2][10] - 6月16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征求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意见,提出纳入30日通道申请的条件;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聚焦基本医保目录动态优化和商保创新药目录独立运行[11] 行业要闻 - 6月20日普米斯生物1类新药PM1300注射用冻干制剂获批临床,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11] - 6月17日礼来正就以高达13亿美元收购基因编辑公司Verve Therapeutics进行磋商[11] - 6月16日药明生物主要股东拟配售股份,涉资约22.07亿港元;先声药业将CDH6 ADC新药SIM0505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授权给NextCure,获7.45亿美元相关付款[11][12] 公司公告 - 6月20日康希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药品注册证书;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获批;百奥泰产品Usymro®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积极意见;众生药业一类创新药RAY1225注射液肥胖/超重I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参与者入组[12] - 6月19日迪哲医药新型肺癌靶向药舒沃哲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完成全部患者入组[12] - 6月18日健帆生物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获欧盟MDR认证;沃森生物与上海智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3]
弘则科技- 减肥药研发方向和潜在BD讨论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减肥药行业 公司:弘则科技、礼来、恒瑞、华东、李白、戈礼、红瑞制药、安进、诺和诺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研发方向** - 集中在安全性、长效性和适应性扩展,寻找副作用更少新靶点、更多减少脂肪而非肌肉、发展口服药 [3] - 多靶点显示更强效果,但单靶点若能显著减脂且不影响肌肉也具潜力 [14] 2. **市场前景** - 高效、安全且成本合理的靶点有市场前景,成本是未来竞争关键因素,如司美格鲁肽、替尔鲁肽等短效肽类药物较便宜 [4][5] - 口服小分子药未来或占更大市场份额,如礼来口服药三期临床接近司美格鲁肽疗效,副作用可接受 [15] 3. **药物比较** - 双靶点与单靶点不能简单比较剂量,相同减肥效果下病人副作用情况更重要 [6] - 新靶点超过 GLP - 1 和 GIP 类甚至三重受体激动剂减肥效果难度大,需证明多方面显著优势 [7] - 新靶点减肥药安全性有优势但效果不如 GLP - 1 受体激动剂明确,且有大脑积累引发精神疾病风险 [10] 4. **评估与推广** - 评估新减肥药竞争力需头对头临床试验,与标准治疗比对副作用差异确定相对优势和市场定位 [12] - 减重速度是重要指标但非唯一决定因素,新药可通过其他优势推广,上市需调研医生和病人需求 [12] 5. **国内市场** - 国内减肥药销售不如海外因药监局对药物成本控制严格,产能提升和仿制药入市后患者自购机会增加 [2][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减肥药物机制与副作用** - 机制分减少食欲和增加能量消耗两类,前者会导致恶心、呕吐等,后者可能引发高热和心血管问题 [8][9] - 口服减肥药需权衡疗效与副作用关系,避免过度产热和加重心血管负担 [11] 2. **增肌类药物** - 增肌类药物难以单纯满足需求,需结合运动,且存在心脏肥大等严重副作用,使用需谨慎 [17][18] 3. **具体产品情况** - 改良 GLP - 1 受体激动剂如 DMP 可增加热量代谢,但存在剂量调节困难问题 [19] - 基于 GLP - 1 受体激动剂和双靶机制的减肥管线难以实现显著差异化表现 [20] - 国产减肥药管线中戈礼的 ALMAC 300、230 和红瑞制药的 HRS 9,531 较突出,评价应关注临床数据及企业信誉 [21] - 安进产品成本高,分子结构有缺陷,与礼来、诺和诺德产品竞争无明显优势 [22] - 国内小分子药物如 GEL pore 实现双靶和三靶难度大,GPCR 小分子药物可通过相关数据评估疗效及副作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