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创业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院士实验室落地!深圳最懂创客的街道发放重磅“大礼包”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22:34
"创意进,产品出!创客进,企业家出!" 11月1日正值"深圳人才日" "企业家日","2025华强北创客大 会"在华强北步行街同步启幕,向全球创客发出了"来了,就是华强北创客"的诚挚邀请。 机器人"小北"上台推介,草根创新梦孕育新质生产力策源高地 大会伊始,由华强北年轻创客们带来的一段英歌舞,以刚劲有力、奋勇向前的舞姿,生动诠释了这里敢 闯敢试、勇立潮头的精神底色。随后,通过直播连线参观华强北博物馆与观看短片《致敬华强北创 客》,在场创客重温华强北发展历程中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进腾讯、研祥智能、海能达等华强北创客激 荡人心的奋斗史。 华强北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由无数工程师与创客共同谱写的创新史。从八大央企军工前来开荒建厂,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米柜台"的创业缩影,再到如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华强北的每一次跨越 与跃迁,都是工程师红利在这片市场化沃土中不断赋能、持续突破的成果。 活动现场,华强北本土年轻创客伍祁林讲述了大象机器人在华强北从零起步、走向全球的奋斗历程。随 后,来自荷兰的国际创客亨克·维尔纳(Henk Werner)分享了他在华强北创办Trouble Maker加速器,与 190个国家、7万名创 ...
赛后融资总额超500亿元 HICOOL撬动创新生态
北京商报· 2025-10-12 23:27
平台核心成就与规模 - HICOOL全球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赛后融资总额已突破500亿元 [1][2] - 大赛覆盖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万名创业人才,累计征集3.4万个创新项目 [2] - 成功培育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及197家专精特新企业 [2] 项目落地与产业集聚 - 六年累计通过平台引进400余个优质项目,其中获奖项目200余个,落地获奖项目占全市33%,注册资金达38亿元 [4] - HICOOL产业园落户以来引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项目263个,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瞪羚企业2家 [5] - 产业园二期重力聿画公司衍生食品达40余种,品牌零食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单日带货销售额最高达200万元 [7] 生态体系与服务模式 - 构建“六位一体”生态系统,提供大赛选人、管家服务、商学院加速、产业园落地、基金赋能、数字化平台对接的全链条服务 [2] - HICOOL基金一期总金额1.15亿元已投6个项目,二期拟定规模5亿元,顺义区拟出资1.5亿元,采用“基金+产业”模式 [4] - 产业园政务服务窗口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科技政策申报等“一窗通办”服务 [6]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 云储(北京)新能源公司全球独创“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已应用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储能示范项目 [2] - 阿法龙微纳公司投入7000万元建设半导体微纳加工实验室,电子束光刻机系统可支持5纳米工艺 [3] - 2025年HICOOL峰会设置7大赛区、12大赛道,超1万个项目和超1.31万名创业者参赛,海外项目占比56% [6]
HICOOL获奖项目赛后融资总额超500亿元 创业赛事如何撬动创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10-11 22:25
HICOOL平台总体成就 - 获奖项目赛后融资总额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1][6] - 平台已从单一赛事演变为完整创新创业生态,六年引进400余个优质项目 [4] - 覆盖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吸引4.5万名创业人才,征集3.4万个创新项目 [6] 企业孵化成果 - 成功培育1家上市公司、16家独角兽企业及197家专精特新企业 [6] - 六年引进获奖项目200余个,落地获奖项目占全市33%,注册资金达38亿元人民币 [8] - 产业园目前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瞪羚企业2家 [15] 生态体系与服务模式 - 构建"六位一体"生态系统,包含大赛选人、管家服务、商学院加速、产业园落地、基金赋能、数字化平台对接 [6] - HICOOL基金一期总金额1.15亿元已投项目6个,二期拟定规模5亿元,顺义区拟出资1.5亿元 [15] - 产业园政务服务窗口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科技政策申报等"一窗通办"服务 [17] 具体成功案例 - 云储(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在2023年大赛夺冠,技术已应用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集中式储能示范项目 [6] - 阿法龙微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投入7000万元建设半导体微纳加工实验室,引进的电子束光刻机系统可支持5纳米工艺 [8] - 重力聿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8000万粉丝的知名IP,衍生食品达40余种,品牌零食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单日带货销售额最高达200万元 [20] 国际化发展与未来规划 - 2025年HICOOL峰会设置7大赛区、12大赛道,共有10055个项目和13150名创业者参赛,首次实现"双破万" [16] - 海外项目5588个占比高达56%,外籍参赛者3886名同比增长21% [16] - 形成"一城三区"格局,包含京港澳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与国际青年创新人才集聚区 [12]
深港“双向奔赴”:华强北花式度假背后的创新活力
南方都市报· 2025-10-09 14:35
文章核心观点 - 深港两地“双节”期间的人员双向流动已超越传统旅游购物范畴 演变为商业生态与创新因子的深度交融 形成一种类似“湾区红树林”的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1][5] - 短期人流激活消费市场 长期看将把假期热度转化为常态化合作黏性 强化深港产业链与创新资源的高效衔接 提升区域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 [5][6] 华强北对港人吸引力分析 - “双节”前5日 华强北累计吸引港客超50万人次 [2] - 通过打造“科技+潮玩+医美”等多元新场景 如机器人展演 次元综艺直播 人气美食等 提供沉浸式体验 吸引港人从消费走向深度游玩 [2] - 世纪汇商业综合体推出“港币100元当人民币200元使用”的潮玩美食通用券 节假日期间单日客流量超5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50% 其中港客比例超六成 [2] - 跨境医美成为新增长点 因价格亲民 技术扎实且能根据中国人面部特征定制方案 性价比高 吸引港人跨城消费 [3] 深圳商户南下香港的商务活动 - 华强北企业家和商户利用香港“双节”不停市的特点 南下香港参加展会 创新沙龙 与国际买家交流洽谈 进行“度假式商务拓展” [4] - 香港作为国际化商业枢纽 为深圳企业提供了观察国际市场 拓展渠道 以及进行市场调研的良机 有助于达成代理意向等商业合作 [4] 深港融合的生态系统与长期影响 - 港人北上为深圳带来国际视野 资本活力 渠道资源与国际标准的合作需求 他们不仅是消费者 更是潜在合作者与投资者 [5] - 深圳及华强北以其强大供应链 成熟制造体系 灵活市场响应机制与开放创业文化予以回应 为港人创新项目提供“即想即测 即需即得”的落地环境 [5] - 高效的“需求—供给”对接加速湾区创新成果转化 节日人流成为深层合作的“催化剂” 推动跨境项目萌芽与成长 [5][6] - 日常化 常态化的双向交流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活力与深度 提升双城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优势 [6]
汇聚青春创新力量,首届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昌平赛区正式启动
北京晚报· 2025-09-26 22:01
活动概况 - 首届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昌平赛区启动仪式于9月26日在北京昌发展合成生物制造转化加速中心举行 [2] - 活动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支持、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主办、昌平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 [2] - 昌平区相关部门、投资机构、孵化机构、创新企业代表及优秀人才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2] 昌平区资源与定位 - 昌平区是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承载区 [4] - 区域汇聚41所高校、250余个国家级及省部级实验室和科研机构、58名院士以及3000多名行业领军人才 [4] - 依托"两谷一园"发展格局和"3+2+1"现代产业体系,尤其在医药健康领域展现出领先的产业集聚与创新活力 [6] - 已吸引多家HICOOL获奖项目落地发展,成为产学研融合的范例 [6] 人才政策支持体系 - 构建覆盖创业奖补、贷款贴息、免费工位、人才公寓租金减免等多维度的支持体系 [8] - 提供最高300万元资金支持,并设立规模超5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群 [8] - 为高校学子提供最高10万元创业补贴,为硕博人才提供每月1000-2000元生活补贴 [9] - 设立50万-100万元的"昌聚工程"创业赛道奖励,并组建5000万至1亿元青年人才专项基金 [9] - 整合26家孵化器提供2500个免费工位,打造近700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 [9] - 通过"昌平青年人才在线"平台集成七大服务场景,已开展60余场青创活动,吸引131名青年科技人才申报 [9] 赛事安排与特色 - 昌平赛区承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个赛道的路演答辩 [11] - 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00余个优秀青年创业项目将在昌平赛区展开线下角逐 [11] - 评审团由区内产业部门专家及启迪之星创投、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未来城基金公司等重点投资机构共同担任 [11] - 赛事设置"人才会客厅",由十余个产业部门联合组建赛事服务专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辅导和资源对接服务 [11] - 昌平区与顺义区携手共同承办首届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 [11] HICOOL平台影响力 - HICOOL六年来已汇聚全球4.5万名创业者,形成独特的创业生态体系和朋友圈 [6] - HICOOL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创业品牌和交流平台 [4] - 将通过"人才会客厅"、"梦想加速营"等举措助力青年创业者 [6]
首届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昌平赛区比赛正式启动
新京报· 2025-09-26 20:15
未来两天,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00余个优秀青年创业项目将在昌平赛区展开线下角逐。昌平区派出 区内产业部门专家参与评审,并邀请启迪之星创投、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未来城基金公司等区域重 点投资机构共同担任评委,通过"产业视角+投资眼光"的双重把关,为优秀项目的后续孵化和落地提供 有力支撑。 赛事期间,昌平区特别设置"人才会客厅",由区人才工作局、投促中心、科委、经信局、未来科学城管 委会等十余个产业部门联合组建赛事服务专班,为参赛项目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辅导和资源对接服务, 推动创新成果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作为首都产业人才的核心承载区,昌平区已连续两年成功承办 HICOOL赛事。今年,昌平区更与顺义区携手,共同承办首届HICOOL"青年创业梦想计划",围绕重点 产业与人才需求精准布局,为全球青年创业者搭建梦想舞台。 与此同时,作为北京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试点,昌平区率先构建一批专属政策、一批应用场 景、一批营销活动、一批管家队伍和一批生态成果的五个一批支撑体系,推出覆盖青年人才成长全周期 的落地"首助"、办公"首巢"、安居"首栖"、品质"首孵"、高校"首荐"以及成长"所思、所愿、所望、所 怀、所需、所适 ...
仪征以“优良生态”促人才“落地生根”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57
人才引进战略 -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聚才载体、优化人才服务、营造礼遇人才的社会氛围 [1] - 发挥宁镇扬几何中心区位优势,建设集创业孵化、培训、服务、展示于一体的南京·仪征大学生创业园 [1] - 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设立人才综合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一揽子”服务 [2] 创业支持与载体建设 - 持续“走出去”链接高校资源,举办联盟高校专场路演4场,成功争取落户项目65个 [1] - 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建大数据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6家重点企业签约数字化转型服务 [1] - 与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新材料中试基地,打造“实验室—中试—产业化”无缝衔接的创新创业生态 [1] - 出台专项资金政策,对单个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投资,对大创园落户项目给予2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1] 人才安居与生活保障 - 构建“1+X”人才安居保障体系,累计建成投用人才公寓22处7225套,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3个 [2] - 人才公寓覆盖主城区、产才融合区及其他产业板块,多渠道解决人才阶段性居住需求 [2] - 迭代升级“人才政策4.0”,为毕业生提供面试补贴、生活补贴、人才安居券等专项福利 [3] 人才招聘与培养 - 完善“实习—就业—扎根”全链条引才模式,围绕“6群8链”主导领域组织双选会 [2] - 组织60家重点企业及事业单位提供岗位超千个,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860人次,意向签约率超70% [2] - 实行“凤来仪”英才培育工程,通过名师传帮带、名师大讲堂、外派跟学等模式培养人才典型 [3] 社会氛围营造与政企互动 - 建立市领导挂钩人才制度,通过走访、座谈会、节假日慰问等形式听取意见、解决问题 [3] - 开展“三城青年π跨江解码仪征DNA”、人才政策“进校区、进企业、进社区”等宣讲活动,扩大城市知名度 [3]
1-8月,济南科技服务业营收达374.4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13:28
核心观点 - 济南市科技系统通过六大方面工作推动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科技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显著增长 并在创新药、量子通信、空天信息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3][4] 科技产业表现 - 1-8月全市科技服务业营收达374.4亿元 同比增长4.1% [1][3] - 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73% 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8.51% [1][3] - 新获批1类创新药1项 目前在研1类创新药共57项 40项创新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3] 科技创新突破 - 成功实现基于"济南一号"微纳卫星的跨越12900公里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空天信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 - "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一期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 累计取得6项重大创新成果 [3] 产业发展策略 - 围绕全市"13+34"标志性产业链群 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3] - 推动龙头骨干企业通过业务裂变、产业孵化等方式 带动上下游协同创新 [4] - 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4] 创新生态建设 - 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载体高质量发展 围绕重点产业链群培育专业化孵化平台 [4]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改革 扩大"先投后股"试点范围 做强概念验证和中试转化平台 [4] - 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政府引导基金 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4]
今年以来,济南已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32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13:04
文章核心观点 - 济南市正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以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3] 高新技术企业与中小企业发展 - 济南市今年以来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32家 [1] - 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730家 [1] - 为1053家企业争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05亿元 [1] - 为2317家企业拨付市级企业研发补助4920.7万元 [1] 创新平台与技术创新行动 - 实施创新平台夯基筑底行动,培育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实验室体系,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布局 [3] - 实施技术创新加速突破行动,持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 [3] - 聚焦济南市"13+34"条产业链,推荐争取优质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3] 企业梯队培育与产业生态优化 - 实施创新主体提档升级行动,推动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并加快其向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领军企业成长 [3] - 实施产业生态优化增效行动,加快"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双创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建设 [4] - 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探索定向择优模式,支持企业牵头开展产业技术创新 [4]
为创新创业提供友好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9-07 06:11
强化创业要素供给。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支持。要吸引汇聚各类优秀 人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有力支撑,减少企业"用人难""难用 人"的苦恼。要创建高能级开放式创新体系,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建设公共研发机构,支持企 业参与重点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的研发创新项目,强化优质技术资源供给,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能。要 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壮大耐心资本,适应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产业结构、不同风险特性的多层 次融资渠道需求,切实缓解创新创业的融资压力。 完善产业协作体系。完善发达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可以有效支持企业家在特定细分领域开展创新创业 活动,否则,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资源构建供应链,从而弱化了创新创业的信心和能力。为此,要 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链分工协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势能,赋能企业深耕产业链特定环节 打造特色优势。需要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优壮大"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 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双向赋能、共创共享的产业组织体系。应加快推动数实融合发展,积极利用数智技 术和数据要素重构生产经营和价值创造模式,不断扩展产业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