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中交通(UAM)
搜索文档
“空中出租车”飞入进博会起降点 御风未来全景模拟城市空中交通场景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23:49
证券时报记者陈雨康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低空经济企业御风未来连续三年亮相进博会,与其中东合作伙伴Aerial Solutions 联合参展。在展台,御风未来展示了"空中出租车"M1载人飞行器,并在进博会现场实景搭建了"低空出行起降点",全景模拟城市空中交通(UAM)运营场 景,包括"打飞的"扫码购票、候机、登机等全流程。 本届进博会上,御风未来展示了升级版2吨级M1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亮相。据介绍,M1采用复合翼构型与纯电能源驱动,翼展达15米,机身 长度10米,搭载了4个前拉旋翼和16个垂起旋翼,起飞重量达2.5吨,能载5人,可实现智能化全自主飞行,单次充电续航250公里,巡航速度达200公里/小 时,兼具高能效与高安全特性。 御风未来还在本届进博会现场达成多项重要合作,其M1型号系列eVTOL共获得来自国内外客户的200架意向订单,总金额超20亿元。 11月6日,中国银行旗下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金租")、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与御风未来达成战略合作。其中,中银金租拟向御风未来采购 100架M1载人eVTOL。 国际市场方面 ...
神州租车与沃兰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证网· 2025-11-06 21:20
神州租车CEO高德武表示:"神州租车深耕出行领域18年,已构建覆盖360余座城市的服务网络,积累了 1.8亿注册用户,更在旅游、商务等场景中沉淀了成熟的智能运营经验。这些能力正是低空出行从技术 概念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支撑,也是我们链接前沿出行科技的核心优势。" 根据双方战略协议,在产品整合层面,神州租车将结合其深耕旅游场景的经验,面向用户开发"地面租 车+空中通勤/观光"综合解决方案,逐步构建城市空中交通(UAM)网络,同步探索适时采购eVTOL航 空器组建规模化运营机队,构建未来空中出行服务,推动空中出行走向大众化。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辉)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神州租车与低空出行领域 领军企业沃兰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标志着神州租车在科技创新驱动的出行生态构建中再 次迈出关键一步:依托自身在地面出行场景的技术积累与网络优势,开启"地面租车+空中出行"的立体 服务探索,为用户提供更高效、多元的未来出行解决方案,持续巩固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行业定位。 ...
小鹏汽车明年计划真正量产飞行汽车;均普智能机器人年产能将扩至3000台以上|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7:11
小鹏汽车飞行汽车计划 - 公司计划在明年真正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 [1] - 公司预计飞行汽车的成长速度将高于传统汽车,未来市场份额也将超过汽车 [1]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公司认为人形机器人在未来2-5年将对全球很多行业带来巨变,在未来10-20年将对所有家庭生活产生巨变 [1] - 均普智能机器人年产能将从原计划的1000台大幅提升至3000台以上 [2] - 新一代轮式机器人精灵G2完成全球首次线下亮相并同步完成首批交付商用 [2] - 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启用,以强化技术转化能力 [2] 机器触觉技术融资动态 - 具身智能触觉企业千觉机器人在一年内完成第三轮融资,宣布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 [3] - 本轮融资由孚腾资本领投,并获得理想汽车等产业资本及其他多家投资机构参投 [3]
走,去法库共赴蓝天盛会!
辽宁日报· 2025-09-29 09:08
大会概况 - 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于9月29日至10月1日在沈阳法库财湖机场举行 [2] - 大会采用“水、陆、空”融合,“会、展、演”一体的模式,包含飞行表演、场景展演、静态展示、专业赛事、产业对接等活动 [2] 展会规模与展品 - 静态展区总面积达9.5万平方米,为历届规模最大、展品最多、层级最高、产业链最全 [2] - 室外汇集50款机型、100架国内外知名航空器,较去年增加30架 [2] - 室内有118家企业参展,带来近400件展品,较去年增加200件 [2] - 展品覆盖从“大国重器”到“民生应用”全领域,包括军用战斗机、民用大飞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航空救援直升机等 [2] 参展企业与产品亮点 - 中国航发集团展出12款全系列低空动力产品,涵盖航空发动机、电动机等关键部件 [3] - 中国商飞展示C909、C919、C929等主力民机,以及LQ-H8、CH-25等低空飞行平台,这些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关键装备 [3] - 多款产品首次亮相,包括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RX4E、我国首款双座电动直升机RX1H、我国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1吨级“他机试飞”验证平台无人机 [3] - 1吨级无人机具有载荷大、飞行稳定性高、续航时间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技术验证、应急救援、通信等领域 [3] 飞行表演活动 - 特技飞行表演包括国际顶级喷气航模竞速、阿若拉六机编队“空中芭蕾”、锐翔新能源飞机“水陆两栖”演示、旋翼机、动力伞、高空跳伞“彩虹矩阵”等 [4] - 云雁飞行表演队将上演“双机对冲”、“三机开花”等高难度动作 [4]
万丰Volocopter机型中国首秀 加速布局未来城市空中交通
中国民航网· 2025-09-06 13:2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万丰完成对德国eVTOL企业Volocopter的战略重组并于2025年实现整合 [3] - 公司全球布局包括7个飞机制造工厂、3个航校培训基地、1个飞机制造工程中心及3个飞机设计研发中心 [3] - 在90个国家设立192个服务中心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3] - 未来将加速中国"一个总部+四个制造基地+七个交付中心+一个飞行器研究院+六大研发平台+六大实验室"布局 [4] 产品与技术特性 - VoloCity为2座18旋翼eVTOL飞行器 最高时速达110公里且为全球首款通过EASA认证的电动空中出租车 [3] - 采用多重冗余安全设计 关键系统配备两个以上替代品并具备失效安全保护能力 [3] - 噪音控制达小型直升机1/4水平 搭载自主研发无人驾驶系统和飞控系统实现核心系统自主可控 [3] - 配备18个电机并由九组可充电电池供电 支持快速换电技术提升运行效率 [3] 市场展示与行业地位 - VoloCity机型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完成国内首次亮相 [1] - 公司通过六大业务板块(飞机整机与零部件制造/机场管理/通航运营/航校培训/低空保障/运动赛事)成为国际化民营航空工业领军企业 [3] - 战略布局聚焦构建"通用固定翼飞机+eVTOL+无人机"多引擎驱动的全场景出行产品矩阵 [4]
万丰奥威: VoloCity机型重磅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深化UAM领域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12:00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以航空器制造为核心、运营服务为配套构建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2] - 产品矩阵涵盖通用固定翼飞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及无人机三大领域 [2] - 全球布局包括7个飞机制造工厂、3个航校培训基地、1个工程中心及3个设计研发中心 [2] - 在中国推进"一个总部、四个制造基地、七个交付中心、一个研究院、六大研发平台与实验室"的产业布局 [2] - 业务覆盖飞机整机与零部件制造、机场管理、通航运营、航校培训、低空保障、运动赛事六大板块 [2]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VoloCity为2座18旋翼eVTOL飞行器 最高时速110公里 已获载人与无人飞行许可 [1] - 采用多重冗余安全设计 关键系统配备两个以上替代品并具备失效安全保护能力 [1] - 噪音控制达小型直升机1/4水平 18个转子在窄频率范围内运行实现相互抵消 [1] - 搭载自主研发无人驾驶系统和飞控系统 核心系统实现自主可控 [1] - 配备18个电机并由九组可充电电池供电 支持快速换电提升运行效率 [1] 行业地位与认证资质 - Volocopter为全球首家获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载人飞行许可证的eVTOL企业 [4] - 拥有设计组织批准(DOA)和生产组织批准(POA) 核心机型进入型号合格证(TC)取证阶段 [4] - 公司担任国际通用飞机制造标准委员会(GAMA)、欧洲通航标准委员会等四大行业组织主席单位 [2] - 产品线覆盖VoloXpro、VoloCity、VoloRegion和VoloDrone 满足载人出行、城际通勤及空中货运场景 [4] 战略合作与产业整合 - 2025年完成对德国eVTOL企业Volocopter的战略重组 加速绿色智能航空技术发展 [3] - 2024年3月并购Volocopter相关有形资产、知识产权及特定合同权利义务 [4] - 通过VoloIQ智能系统与Volo-Port起降设施实现全产品线智能化闭环运营 [4] - 融合Volocopter成熟技术体系与自身制造运营经验 推动eVTOL多场景应用落地 [5]
万丰奥威:VoloCity机型重磅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深化UAM领域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11:59
公司产品与技术展示 - 万丰奥威携旗下Volocopter的eVTOL主力机型VoloCity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中国亮相 重点展示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布局 [2] - VoloCity为2座18旋翼eVTOL飞行器 最高时速110公里 已获载人与无人飞行许可 是全球首款通过EASA认证的电动空中出租车 [2] - 产品采用多重冗余安全设计 转子/电动机/电池/航电系统等配备双以上替代品 噪音仅为小型直升机1/4 搭载自主研发无人驾驶系统和飞控系统 配备18个电机并由九组可充电电池供电 支持快速换电 [2] 公司战略与产业布局 - 公司着力打造以航空器制造为核心、运营服务为配套的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构建"固定翼飞机+eVTOL+无人机"全场景出行产品矩阵 [3] - 全球布局7个飞机制造工厂、3个航校培训基地、1个工程中心及3个设计研发中心 在90个国家设立192个服务中心 正加速推进中国"总部+四大制造基地+七大交付中心"布局 [3] - 担任国际通用飞机制造标准委员会等四大行业组织主席单位 在行业标准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技术合作与行业地位 - 2025年完成对德国eVTOL先驱企业Volocopter的战略重组 加速绿色智能航空技术发展 [4] - Volocopter是全球最早开展eVTOL研发的企业之一 首家获得EASA载人飞行许可证的eVTOL公司 拥有设计组织批准和生产组织批准 核心机型进入型号合格证取证阶段 [4] - 产品线覆盖VoloXpro/VoloCity/VoloRegion/VoloDrone等多元场景 通过VoloIQ智能系统实现全链智能化运营 [4] 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 - 2024年3月完成对Volocopter相关有形资产、知识产权及合同权利的并购 [5] - 公司将深度融合Volocopter在UAM领域成熟技术体系 结合自身在通用航空制造与运营管理积累 加速eVTOL多元场景应用落地 [5] - 致力于构建智能化规模化可持续的城市低空交通网络 开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5]
军工大热,C919设计师创办的低空独角兽融资数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13:31
融资情况 - 亿维特航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金浦投资领投 精工科技 英搏尔电气 盛景嘉成 拉尔夫创投等跟投 老股东邦盛资本追加投资 [2] - 深蓝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主力机型研发及适航认证 航空电推进系统量产能力建设及场景商业化验证 [2]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核心团队来自中国商飞 曾参与运8系列 ARJ21 C919等国产大飞机型号研发 [2] - 创始人任文广拥有近20年航空器设计验证经验 [2] - 公司致力于加速城市空中交通发展 为未来空中出行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2] 业务进展 - 已签约300余架意向订单 涵盖巡检机 载货无人机 载人eVTOL 空中120等机型 [3] - 货运机型与物流企业探索山区及岛链物流解决方案 [3] - 载人领域签署30架空中120紧急救援订单 拟合作方包括长三角地区三甲医院 [3] - 景区接驳场景与5A级景区运营方达成50架合作意向 [3] - 首条跨山观光航线计划2026年开通 [3] 战略合作 - 已设立运营中心 与滴滴出行 建邺开展战略合作 进行低空运营探索 [2] - 计划2026年向第三方整机厂商开放EPS动力系统供应 [3] - 目前已与两家国内企业达成EPS动力系统采购意向 [3]
前中国商飞团队转战eVTOL、合作滴滴出行,拿下数亿元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8-29 08:10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金浦投资领投 精工科技、英搏尔电气、盛景嘉成、拉尔夫创投等跟投 老股东邦盛资本追加投资 [4]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主力机型研发及适航认证、航空电推进系统(EPS)量产能力建设及场景商业化验证 [4] 公司背景与团队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核心团队来自中国商飞 曾参与运8系列、ARJ21、C919等国产大飞机型号研发 [5] - 创始人拥有近20年航空器设计验证经验 [5] - 核心成员包括4位正高级研究员及多位运8系列改型项目骨干 平均从业年限超15年 [14] - 团队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理念和RFLP系统工程正向设计方法 [14]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ET9系列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 采用四轴八桨复合翼构型 [6] - ET9为五人四座载人飞行器 最大起飞重量2.2吨 最大航程240公里 最大航速240公里/小时 [6] - 机体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 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率达85%以上 [6] - 自研航空电推进系统(EPS)实现电机、电控、螺旋桨全链条国产化 [8] - 开发50~100kW系列化电机 单桨拉力峰值超650kg 转矩密度超33N·m/kg 功率密度超5.0kW/kg [9] - 布局ET3氢锂混合能源机型 航程高达800公里 瞄准长距离巡检勘测需求 [6] 研发与测试进展 - ET9平台原型机从研发到首飞仅用17个月 短于行业平均24-36个月 [8] - 首飞采用自研动力系统 累计完成超400架次试飞 [8] - 通过仿真测试平台系统验证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40% [11] - 在某通航机场完成单日10架次起降测试 验证高频次调度系统稳定性 [11] 商业化与订单 - 已签约300余架意向订单 涵盖巡检机、载货无人机、载人eVTOL、"空中120"等机型 [12] - 货运版载重500公斤 计划2026年开启近海船舶物资补给试点 单架次运输成本较现有航空方案降低60%-70% [8] - 签署30架"空中120"紧急救援订单 拟与长三角地区三甲医院合作 [12] - 与5A级景区运营方达成50架合作意向 首条跨山观光航线计划2026年开通 [12] - 计划2026年向第三方整机厂商开放EPS动力系统供应 已与两家国内企业达成采购意向 [12] 适航认证计划 - 主力型号TC已获受理 预计2026年完成载货适航取证 2027年完成载人适航取证 [11] - 载人机型安全标准设定为10⁻⁸ 低于民航客机10⁻⁹但远超无人机安全阈值 [11] 行业背景与市场 - 2030年国内eVTOL需求量预计累积达16316架 涵盖短途载客、私人包机、空中游览、医疗转运四类服务 [5] - 行业面临适航周期长、供应链成熟度低等挑战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单台电机采购成本高达数十万至百万元 [5] - 国家发改委发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原则:"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 [12]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 - 通过EPS系统自研及定制高倍率电池 将动力模块成本占比压缩至32% [9] - 碳纤维机体研发制造得到精工科技支持 通过智能制造装备降低单机制造成本 [15] - 与英搏尔合作研发高性能一体化电机电控产品 显著降低单机制造成本 [15]
前中国商飞团队转战eVTOL、合作滴滴出行,拿下数亿元A轮融资|硬氪首发
36氪· 2025-08-28 14:50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金浦投资领投 精工科技 英搏尔电气 盛景嘉成 拉尔夫创投等跟投 老股东邦盛资本追加 深蓝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主力机型研发及适航认证 航空电推进系统量产能力建设及场景商业化验证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核心团队来自中国商飞 曾参与运8系列 ARJ21 C919等国产大飞机型号研发 [1] - 创始人任文广拥有近20年航空器设计验证经验 [1] - 核心成员包括4位正高级研究员及多位运8系列改型项目骨干 平均从业年限超15年 [10] - 团队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理念 以RFLP系统工程正向设计过程为方法论 [10]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ET9系列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为五人四座载人飞行器 最大起飞重量2.2吨 最大航程240公里 最大航速240公里/小时 [2] - 采用四轴八桨复合翼构型 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率85%以上 [2] - 布局ET3氢锂混合能源机型 航程高达800公里 [2] - 自研航空电推进系统实现电机 电控 螺旋桨全链条国产化 [4] - 开发50~100kW系列化电机 转矩密度超33 N·m/kg 功率密度超5.0kW/kg [5] - 电机防护等级达IP67 单桨拉力峰值超650kg [5] - 八电机垂直起降动力布置 峰值瞬时拉力与悬停拉力比值超过1.8 [5] 研发进展 - ET9平台原型机从研发到首飞仅用17个月 短于行业平均24-36个月 [4] - 首飞采用自研动力系统 累计完成超400架次试飞 [4] - 载人版机型设计航程200公里 计划2027年完成适航认证 [4] - 货运版载重500公斤 计划2026年开启近海船舶物资补给试点 [4] - 主力型号TC已获受理 预计2026年完成载货适航取证 2027年完成载人适航取证 [7] - 通过仿真测试平台和民航局委任工程代表团队 系统验证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40% [7] 商业化与订单 - 采取订单前置 场景示范策略 已签约300余架意向订单 [8] - 货运机型与物流企业探索山区及岛链物流解决方案 单架次运输成本较现有航空方案降低60%-70% [4][8] - 载人领域签署30架空中120紧急救援订单 拟合作方包括长三角地区三甲医院 [8] - 景区接驳场景与5A级景区运营方达成50架合作意向 首条跨山观光航线计划2026年开通 [8] - 计划2026年向第三方整机厂商开放EPS动力系统供应 已与两家国内企业达成采购意向 [8] - 与滴滴出行 建邺开展战略合作进行低空运营探索 [8] 行业前景与挑战 - 2030年国内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需求量预计累积达16316架 [1] - 应用场景涵盖短途定期载客飞行 企业与私人包机 空中游览飞行 医疗转运等四类服务 [1] - 行业面临适航周期长 供应链成熟度低等挑战 [1] - 核心动力系统国产化率不足 进口依赖导致交付周期不稳定 [5] - 空域管理改革同步推进 公司已完成单日10架次起降测试验证调度系统稳定性 [7] - 载人机型安全标准设定为10⁻⁸ 低于民航客机的10⁻⁹但远超无人机安全阈值 [7] 投资方观点 - 金浦投资认为低空经济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团队研制功底扎实 是国内少数具备eVTOL电机 EPS动力系统正向研发能力的团队 [11] - 精工科技将持续为公司碳纤维机体研发制造提供支持 通过智能制造装备助其量能扩产并降低单机制造成本 [11] - 英搏尔将与公司共同研发高性能一体化电机电控产品 并显著降低单机制造成本 [11] - 深蓝资本认为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大飞机核心部门总师团队 自主可控供应链和正向研发能力的企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