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际GDP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聚焦经济韧性、通胀压力与金融脆弱性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04
一、金融市场动态与公开市场操作: 1、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可能已距离其中性水平相去不 远。对2025年至2027年的实际GDP预测,与为6月会议准备的预测类似。2、几乎所有美联储7月会议的 与会者都认为,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至4.50%的区间是合适的。3、关税的影响已更加明显地体现在 商品价格上,但其对经济和通胀的整体影响仍有待观察。4、市场认为美国整体经济保持韧性;但金融 市场似乎已开始根据企业盈利规模和质量对个体公司进行区分。5、现有数据继续显示外国持有的美国 资产相对稳定。6、准备金仍处于充裕状态。 二、对经济形势的评估: 1、今年上半年实际 GDP 增速温 和。失业率继续处于低位,消费者价格通胀仍略高。2、通胀似乎已停滞,关税对商品价格通胀形成上 行压力。3、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健。 三、对金融形势的评估: 1、美国金融体系仍"显著"脆弱。判 断资产估值压力处于高位。2、与非金融企业和家庭债务相关的脆弱性被描述为"适度"。家庭债务与 GDP之比处于过去20年的最低水平,家庭资产负债表保持稳健。3、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依然强劲。 四、经济展望: 1、预计商品价格上涨幅度小于此前预期,且发生时间 ...
日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微增0.3%
新华网· 2025-08-15 14:13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永滨利广表示,鉴于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关税导 致当年第三季度起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并陷入衰退,各方对日本当前经济走势及风险仍需高度关注。 内阁府日前发布最新经济预测,将其对日本本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实际GDP增长预期由1月 预测的1.2%下调至0.7%。内阁府认为,美国关税政策不仅将直接导致日本对美出口下降,还将通过削 弱其他国家对美出口,进而减少日本对这些国家的中间产品出口。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 新华社东京8月15日电(记者刘春燕)日本内阁府15日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扣 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3%,按年率计算增幅为1.0%。 数据显示,二季度占日本经济总量超半数的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2%,内需的另一支柱企业设备投资环 比增长1.3%,民间住宅投资环比增长0.8%。与此同时,包括政府消费、公共投资等在内的公共需求环 比下降0.3%,民间库存变动也抑制了当季内需增长。总体来看,内需对当季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0.1个 百分点。 外需方面,货物及服务贸易出口环比增长2.0%,进口环比增长0. ...
【环球财经】日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微增0.3%
新华财经· 2025-08-15 13:53
日本二季度GDP增长情况 - 二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增长0.3%,按年率计算增幅为1.0% [1] - 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2%,占日本经济比重二分之一以上 [1] - 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1.3%,民间住宅投资环比增长0.8% [1] - 公共需求环比下降0.3%,民间库存变动抑制内需增长 [1]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0.1个百分点 [1] - 货物及服务贸易出口环比增长2.0%,进口环比增长0.6% [1] - 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3个百分点 [1] 日本内阁府经济预测调整 - 内阁府将2025财年实际经济增长预期从1.2%下调至0.7% [2] - 美国关税政策将直接导致日本对美出口下降 [2] - 其他国家对美国出口减少将间接拖累日本中间产品出口 [2] 经济学家观点 - 2018年特朗普加征关税导致日本经济负增长并陷入衰退 [1] - 需高度关注当前经济动向及风险 [1]
股市跑赢GDP:分析框架和中外镜鉴
民生证券· 2025-08-08 21:12
中外股市跑赢GDP概率对比 - 美国股市2000年以来跑赢名义GDP的概率超过60%[4] - 中国股市同期跑赢概率仅为32%,平均持续6个季度[4] - 中国股市季均同比涨幅达7%(剔除2006-2007年异常值)[4] 跑赢阶段的经济特征 - 跑赢时期名义GDP增速平均较前4季度改善1.5个百分点[24] - 实际GDP增速改善更突出(中国+0.5%,美国+0.6%)[24] - 日本和欧洲跑赢阶段名义增长贡献更大[24]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欧美日股市跑赢阶段盈利贡献占比超60%[36] - 中国主要依赖估值贡献(2024Q3-2025Q2估值贡献18.4%)[32] - 美国科技股在跑赢阶段表现突出(2023Q2-2025Q1信息技术板块涨52.33%)[45] 历史情景分类框架 - "量升价降"阶段跑赢概率最大(实际GDP↑+平减指数↓)[7] - 类滞胀阶段(实际GDP↓+平减指数↑)跑赢难度最大[7] - 中国1999年案例显示通胀疲软期后行情可持续[8] 当前中国市场路径 - 路径一:实际GDP回升+低位通胀的科技慢牛路线(类似90年代美国)[10] - 路径二:量价齐升的周期复苏路线(需政策大发力)[10] - 2025年上半年已现"量增价降"苗头(经济增速企稳+通胀偏弱)[10] 行业表现特征 - 中国跑赢阶段金融(非银金融411.2%)和科技(计算机51.3%)领涨[45] - 日本保险(113%)和银行(95.5%)在2023-2024年表现最佳[45] - 美国电信服务(66.95%)和金融(54.96%)近期涨幅居前[45]
7月“软数据”放缓
搜狐财经· 2025-07-31 15:45
制造业PMI - 7月制造业PMI为49.3,低于前值的49.7,过去5年、10年7月环比均值分别为-0.3、-0.2,今年7月环比-0.4,放缓幅度略大于季节性 [1][4] - 新订单指数为49.4,低于前值的50.2,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低于前值的47.7,订单放缓幅度(环比-0.8)大于生产放缓幅度(环比-0.5) [6][7] - 生产指数为50.5,低于前值的51.0,终端需求减弱原因包括汽车零售环比下降19%、30城地产成交同比-21.2%、工业部门生产活动收敛 [6][8] 价格指标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高于前值的48.4,出厂价格指数为48.3,高于前值的46.2,环比分别上升3.1和2.1个点 [8][9] -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上行,"反内卷"政策升温可能是主要驱动因素 [3][9] 非制造业与建筑业 - 7月非制造业PMI为50.1,低于前值的50.5,过去10年7月环比均值为-0.4,今年表现基本正常 [4] - 建筑业PMI为50.6,低于前值的52.8,新订单指数为42.7,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6,高温暴雨灾害和基建支出放缓是主因 [11][12][13] 企业预期与BCI指数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创4个月新高,名义GDP改善逻辑支撑微观预期 [11] - BCI指数为47.7,较6月下降1.6个点,分项显示销售前瞻指数51.1(前值54.6)、利润前瞻指数44.3(前值43.8) [13][14][15] - 消费品和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分别为40.1和31.1,反映中期价格预期未巩固,企业融资环境指数46.1(前值49.1) [15][16] 政策与配置线索 - 服务消费、"两重"(重大战略、重大项目)、新兴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是政治局会议明确的结构性线索 [18] - 下半年需关注名义GDP改善领域,减少胜率视角配置,增加赔率视角配置 [18]
【广发宏观郭磊】7月“软数据”放缓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7-31 15:06
7月PMI数据分析 - 7月制造业PMI为49.3,低于前值49.7,环比下降0.4个点,降幅略大于过去5年(-0.3)、10年(-0.2)的季节性均值[1][4][5] - 非制造业PMI为50.1,低于前值50.5,环比降幅与2020年前10年均值(-0.4)基本一致[5] - 订单指数(49.4)降幅大于生产指数(50.5),显示需求放缓向供给端传导,新订单环比降0.8个点,生产环比降0.5个点[5][6][7] 需求端疲弱原因 - 汽车零售7月前27天环比下降19%,同比增速降至9%,耐用品消费脉冲减弱[5] - 地产销售承压,7月前30天30城成交同比-21.2%,基建相关指标同步调整[5] - "反内卷"政策导致部分工业部门生产收敛,产业链需求传递效应显现[5] 价格指标与微观预期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1.5)和出厂价格指数(48.3)分别环比上升3.1和2.1个点,反映上游价格传导初步见效[7][8] -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企稳上行,与"反内卷"政策相关[7][8] -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2.6,为4个月高点,显示名义GDP改善对微观预期有提振作用[8] 建筑业与财政因素 - 建筑业PMI降至50.6,新订单指数(42.7)和业务预期指数(51.6)显著走弱,受高温暴雨灾害及地产回款压力影响[9][10][11] - 6月财政支出中交通运输、农林水支出增速偏低,与特别国债支出节奏有关,后续需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工具带动[9] BCI指数与市场背离 - 7月BCI指数47.7,较6月下降1.6个点,分项显示"销售降利润升"格局符合实际GDP放缓、名义GDP改善逻辑[12][13] - 消费品(40.1)和中间品(31.1)价格前瞻指数双降,反映中期价格预期未巩固,企业融资环境指数(46.1)同步走弱[14][15][16] - BCI与万得全A指数5月后明显背离,或因股票市场风险偏好驱动特征增强[12] 政策与配置线索 - 7月底政治局会议明确结构性方向:服务消费、"两重"建设、新兴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产能治理[16] - 建议减少胜率视角配置,增加赔率视角配置,关注名义GDP改善受益领域及政策对冲线索[16]
美国上周初请数据、5月耐用品订单月率、第一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率终值、实际GDP及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终值将于十分钟后公布。
快讯· 2025-06-26 20:20
经济数据发布预告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数据即将公布 [1] - 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月率数据即将公布 [1] - 美国第一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率终值即将公布 [1] - 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终值即将公布 [1] - 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终值即将公布 [1]
国内观察:2025年5月通胀数据:价格压力持续,亟待政策破局
东海证券· 2025-06-09 17:16
通胀数据情况 - 2025年5月,CPI当月同比-0.1%,环比-0.2%;PPI当月同比-3.3%,环比-0.4%[3] CPI分析 - 5月CPI环比-0.2%,持平近4年同期均值,食品环比-0.2%高于均值,非食品环比-0.2%低于均值[3] - 猪价近1年半持续窄幅震荡,对CPI带动多由翘尾因素带动,新涨价贡献有限[3] - 5月非食品价格同比0.0%,交通和通信受油价下跌拖累明显,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环比下跌3.7%[3] - 5月核心CPI环比0.0%,同比回升至0.6%,消费品同比负增长或受“618”周期拉长影响[3] PPI分析 - PPI环比-0.4%,同比突破-2.0%至-3.0%区间下限,基数压力抬升影响或持续到8月[3] - 生活资料环比0.0%,同比降幅收窄;生产资料环比连跌5个月,同比降幅扩大至-4.0%[3] 市场影响与展望 - 二季度实际GDP或维持韧性,名义GDP有压力,影响权益上限空间[3] - 后续关注需求端增量政策加码节奏和供给端“内卷式”竞争整治推进[3]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房地产投资超预期下滑、关税政策超预期、美国通胀超预期[3]
2025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1%,GDP近7.5万亿美元,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01 19:36
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数据解读 核心观点 - 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存在两种核算标准:季调(日历与季节调整)和未季调(原始数据),导致不同数值和增长率 [3][6][7] - 季调标准下名义GDP为74944亿美元,环比年化下降0.3%,同比实际增长2.1% [3][7] - 未季调标准下名义GDP为73227亿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9%(剔除物价因素),名义增长4.6%(未剔除物价因素) [6][9] 核算标准差异 - **季调标准**:剔除节假日、气候等干扰因素,用于计算季度经济变动幅度,实际GDP为58815.25亿美元(基准年物价),环比下降0.07%(年化0.3%) [3][7] - **未季调标准**:反映经济基本面,名义GDP为73227亿美元,同比实际增长1.9%,名义增长4.6% [6][9] 同比增长率对比 - 季调标准同比实际增长2.1%(基准年物价核算) [4] - 未季调标准同比实际增长1.9%(剔除物价因素) [6][9] - 名义增长率(未剔除物价)为4.6%,但专业分析通常采用剔除物价的实际增长率 [6] 国际核算惯例 - 西方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偏好季调标准,公布环比和同比均为季调数据 [7][11] - 中国采用混合标准:环比用季调(如1.2%),同比用未季调(如5.4%) [10][11] - 西班牙等国家统一使用季调标准,环比0.6%和同比2.8%均为季调数据 [11] 数据应用场景 - **名义GDP**(市场物价核算):衡量经济规模(如74944亿美元或73227亿美元) [3][6] - **实际GDP**(基准年物价核算):计算经济变动幅度(如环比降0.07%) [3][4] - 同比实际增长率(1.9%或2.1%)用于评估经济长期趋势,名义增长率(4.6%)包含通胀影响 [6][9]
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及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率初值、劳工成本指数季率、加拿大2月GDP月率将于十分钟后公布。
快讯· 2025-04-30 20:26
经济数据发布预告 - 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即将公布 [1] - 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即将公布 [1] - 美国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季率初值即将公布 [1] - 美国劳工成本指数季率即将公布 [1] - 加拿大2月GDP月率即将公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