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增长预期
icon
搜索文档
刚宣布,不加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4:21
日本央行利率决议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在0.5%不变,连续第四次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1] - 美元兑日元在决议前一度逼近150关口,日内跌0.45%,决议公布后短线走高至148.90[3] 通胀预期调整 - 日本央行上调核心CPI预期,预计2025财年核心CPI中值为2.7%(此前2.2%),2026财年为1.8%(此前1.7%),2027财年为2.0%(此前1.9%)[3] - 潜在消费者通胀率可能在2025财年至2027财年预测期的下半年达到与2%目标基本一致的水平[3] 经济增长预期 - 日本央行将2025财年GDP同比增长预期从0.5%上调至0.6%[3] - 经济前景风险偏下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和价格影响仍较大[6] 贸易政策影响 - 日本与美国贸易协议取得进展,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获得90%投资利润[6] - 日本将向美国开放汽车、卡车、农产品等市场,美国对日本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6] 未来货币政策展望 - 日本央行重申若经济和物价发展符合预期,未来将提高利率,但未明确加息时间表[7] - 市场普遍预期10月加息,汇丰银行预计加息25个基点至0.75%[8][9] - 荷兰国际认为10月可能是加息时机,瑞穗银行预计10月加息25个基点或是今年最后一次[10][11] 市场观点 - 福冈金融集团首席策略师指出日本央行对通胀前景仍持谨慎态度,但当前通胀水平支持鹰派立场[11]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将于北京时间7月31日14:30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12] 日本央行会议日程 - 2025年1月22-23日会议,展望报告1月23日发布,会议纪要3月25日公布[5] - 2025年3月18-19日会议,意见摘要3月30日发布,会议纪要5月7日公布[5] - 2025年4月27-28日会议,展望报告4月28日发布,会议纪要6月19日公布[5]
刚宣布,不加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4:05
【导读】日本央行如期维持利率不变,上调今年通胀和经济增长预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舟 7月31日,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决定维持利率在0.5%不变,连续第四次会议按兵不动, 符合市场预期。 日前,日本与美国贸易协议等贸易政策取得进展。特朗普称,根据这项协议,日本将向美国 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投资利润的90%。日本将向美国开放汽车、卡车、大米及某些 其他农产品和商品市场,美国将对日本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 日本央行重申,如果经济和物价发展符合日本央行的预期,未来将提高利率,但未明确未来 加息时间表。 对于后续加息的时机,各家机构观点相对一致,10月加息成普遍共识。 汇丰银行 预计,贸易协议或促使日本央行货币政策重回正轨, 10月或加息25个基点至 0.75%。 荷兰国际表示,将对美日贸易协议作出积极评估, 10月仍可能是日本央行加息的时机。 瑞穗银行称,10月加息25个基点或是今年最后一次加息,日本政府可能不乐于看到利率上升 至1%。 日本央行决议前,美元兑日元一度逼近150关口,日内跌0.45%。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后, 美元兑日元短线走高,现报148.90。 日本央行同时上调了核心CPI预期。 ...
瑞银:英国央行可能在8月会议上上调通胀和经济增长预期
快讯· 2025-07-30 23:57
金十数据7月30日讯,瑞银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说,英国央行可能会上调英国2025年的通胀和经济增 长预期。他们说,鉴于6月份通胀数据高于预期,英国央行可能会将其对2025年英国通胀的预期从3.3% 略微上调至3.5%。瑞银表示,在一季度GDP增长高于预期之后,增长预测也可能会被略微上调。"与英 国央行5月份的假设相比,我们预计能源价格和有效英镑汇率将被上调,而政策利率假设可能基本保持 不变。" 瑞银:英国央行可能在8月会议上上调通胀和经济增长预期 ...
IMF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47
此次调整中,IMF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幅度最为明显——相较4月预测水平,IMF将今年中国经 济的预期增速上调了0.8个百分点。IMF称,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中国上半年的经济活动强于预期,且 中美关税大幅下调。同时,IMF将中国经济2026年的预期增速也上调了0.2个百分点。对于上半年中国 经济的超预期增长,IMF认为这主要是由出口拉动——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强劲出口抵消并超过了对 美出口下降的影响;同时,财政政策对消费的支持也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7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 速将分别达到3%和3.1%,较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参考预测分别上调了0.2个百分点和0.1个 百分点。 IMF在新一期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主要是因为国际贸易好于预期、美国的平均有效关税 水平低于4月宣布的水平、全球金融环境改善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实施了财政扩张等。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IMF认为,各国应通过促进清晰透明的贸易框架来减少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同时,各国央行应根据具 体国情谨慎校准货币政策,以便在长期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和不断变化的关税中 ...
关键时刻,张坤再次“对抗”市场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8:53
核心观点 - 张坤在2025年2季度市场"V"型反转中坚持对抗市场共识,保持高仓位并调整持仓结构,体现其长期投资理念 [4][5][7] - 核心逻辑包括:中国经济潜力被低估、上市公司业绩将随人均GDP提升而改善、市场悲观预期终将被打破 [6][10][16] - 持仓调整显示对白酒股分化操作(加仓高端白酒/减持洋河)、新增京东健康/顺丰控股、降低美股配置转投韩股 [24][27][36] 宏观经济观点 - 认为市场线性外推中国经济导致长期国债利率与经济潜力不匹配 [6] - 中国人均GDP仍处发展中国家水平,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目标可实现 [9][16] - 地产数据:1-5月新房销售面积降2.9%、销售额降3.8%、开发投资降10.7%,二手房价达5年最低 [14] 投资策略 - 保持股票仓位91%以上,低估值公司具备吸引力(反映盈利下滑预期) [7][12][20] - 判断"什么发生"比"何时发生"更重要,将审视公司竞争力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化 [13][19] - 持仓调整: - 白酒板块:五粮液(+9.81%)、泸州老窖(+27.93%)、茅台(+5.53%)、山西汾酒(+25.75%)[24][26] - 新增京东健康(医药生物)和顺丰控股(交通运输)[27][28] - 区域配置:美股占比降5.89个百分点,韩股增3.6个百分点(SK海力士持仓9.91%)[36][37] 市场表现 - 2025Q2仅金融股和港股表现突出,张坤三只基金落后基准7.5个百分点 [4] - 易方达亚洲精选基金与基准持平,主因境外配置 [4] - 在管规模缩水至550亿元,但持仓结构保持稳定 [40][41]
张坤最新动向来了,重仓股新进京东健康,大手笔加仓顺丰控股
格隆汇· 2025-07-21 15:20
张坤二季度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张坤旗下管理4只基金总规模为550.47亿元 [1] - 京东健康新进持仓前十,顺丰控股获大手笔加仓 [1] - 加仓阿里巴巴-W、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百胜中国 [1] - 中国海洋石油持仓不变,腾讯控股遭减持 [1] - 洋河股份、美团退出持仓前十 [1] - 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中国海洋石油、京东健康、顺丰控股、百胜中国 [1] 二季度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沪深300指数上涨1.25%,上证指数上涨3.26%,创业板指数上涨2.34% [2] - 香港市场:恒生指数上涨4.1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90% [2] - 房地产行业:1-5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9%,销售额同比下降3.8%,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 [2] - 主要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跌至近5年最低水平 [2] - CPI连续四个月为负 [2] - 行业表现分化:军工、银行、通信表现较好,食品饮料、家电、钢铁表现落后 [2]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股票仓位基本稳定,调整消费和科技行业结构 [2] - 继续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2] - 地产价格下行和CPI为负反映投资者对国内需求信心不足 [2] - GDP平减指数持续为负导致长期国债利率维持低位 [2] - 权益投资者偏好类国债或外需为主的资产 [2] - 不认同对国内经济的悲观预期,认为人均GDP仍有提升空间 [3] - 预计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力量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3] - 持仓公司估值已反映未来盈利下滑预期,低估值具有吸引力 [3] 恒生红利ETF表现 - 产品代码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 [5] - 近五日下跌0.40% [5] - 最新份额4.0亿份,减少200.0万份 [5]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9.2万元 [5]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持续的不确定性仍然对经济增长预期构成压力。
快讯· 2025-07-15 01:59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讲话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指出持续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预期构成压力 [1]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7月14日
新华财经· 2025-07-14 09:07
贸易政策与关税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墨西哥进口商品分别征收30%关税,对加拿大产品征收35%关税 [1] - 欧盟委员会决定将美国关税反制措施暂停期延长至8月初,强调仍倾向于通过协商解决分歧 [3] - 英国经济连续第二个月萎缩,5月GDP环比下滑0.1%,受美国关税及成本压力影响 [4]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向 - 巴西财政部将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2.4%上调至2.5% [5] - 美联储前理事沃什主张当前应降低利率,而芝加哥联储总裁古尔斯比认为新关税措施将增加降息决策难度 [3] - 法国宣布提高国防预算以应对复杂外部环境 [4] 外汇与大宗商品市场 - 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第一季度抛售943亿美元日元,买入667亿美元瑞士法郎,瑞郎占比升至0.76% [5] - COMEX黄金期货周涨0.82%至3370.30美元/盎司,白银期货周涨5.37%至39.08美元/盎司 [6] - 国际油价显著上涨,WTI原油涨2.82%至68.4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2.51%至70.36美元/桶 [7] 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道指跌0.63%,标普500跌0.33%,纳指跌0.22% [6] - 美债收益率全线攀升,10年期涨6.15个基点至4.409%,30年期涨7.76个基点至4.946% [7] - 美元指数上涨0.21%至97.853,日元兑美元贬值至147.45,人民币兑美元小幅升值 [7][8] 地缘政治与事件前瞻 - 特朗普计划于7月14日就俄罗斯问题发表"重大声明" [2] - 俄罗斯称因欧盟制裁导致农产品出口备忘录未完全落实 [4]
未来或引发债市变局的三大因素
上海证券报· 2025-07-06 22:56
债市调整行情回顾 - 2025年上半年债券收益率呈现先上后下的震荡走势 主要经历两波较大调整行情 [2] - 第一波调整(2-3月中)源于货币政策预期差 市场预期的"双降"未落地 资金面收紧 DR007多处于1 8%以上 导致中长债收益率上行20-30个基点 [2] - 第二波调整(4月上旬)由美国关税加征触发 外贸不确定性增加 市场快速修正宏观经济预期 中长期利率债收益率短期内调整到位 [2] 未来债市变局的三大潜在因素 - 经济增长斜率放缓超预期 若工业品价格下跌持续影响企业盈利 叠加出口压力显现 制造业投资意愿回落 可能带动债券阶段性走强 [3] - 央行释放更积极信号 通过"双降"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引导资金价格中枢下移 当前DR001围绕1 4%波动 若隔夜资金价格稳定在更低水平 可能推动短端收益率下行并打开长端空间 [3][4] - 财政/地产政策力度超预期 若下半年政策实际力度强于市场预期 可能上修基本面预期 导致债券收益率快速调整 [4] 当前市场环境与策略建议 - 债券市场处于低利率 低利差环境 机构资金将围绕宽松节奏持续博弈 可能形成阶段性共识 [4] - 震荡行情中需灵活调整久期 精选投资品种 通过波段操作增厚收益 [4]
若鲍威尔怂了、美联储提前降息,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8:27
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情景分析 核心观点 - 美联储可能提前实施货币宽松政策 四种情景下美债收益率下跌和美元走弱是主要趋势 [1][3] - 市场已开始更明显地定价美联储宽松政策 若未来通胀数据持续向好 可能押注更早更深的降息 [2] - 收益率下跌 美元走弱以及黄金上涨在所有情景中表现一致 股市方向取决于经济增长前景 [3][16] 情景一:通胀风险下行驱动降息 - 假设通胀数据持续好于预期或美联储确信关税影响为临时性 市场将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调25个基点 [4] - 股市上涨 债券收益率下降 收益率曲线变陡 美元全面走弱 [5] - 波动率调整后标普500指数上涨和美债收益率下行最为显著 [6] 情景二:增长预期下降驱动降息 - 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50个基点 降息预期完全由增长疲软驱动 [7] - 可能因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活动数据恶化 尤其当市场质疑关税对经济损害有限时 [8] - 股市和债券收益率均下跌 收益率曲线变陡 美元整体略微走弱 对储备货币和避险货币弱势最明显 [9] - 波动率调整后标普500指数下行 VIX指数上行及美债收益率下行是最大变动方向 [10] 情景三:鸽派政策+增长预期下调 - 市场同时定价美联储宽松和增长预期下调 [11][12] - 美国股市小幅下跌 债券收益率跌幅超过前两种情景 收益率曲线变陡 美元全面走弱 [13] - 波动率调整后收益率下降是最显著变动 [13] 情景四:鸽派政策+增长预期上调 - 市场定价美联储宽松同时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50个基点 [14][15] - 风险资产表现最强劲 股市显著上涨 债券收益率略有下降 美元整体温和走弱 对周期性货币弱势最明显 [15] - 波动率调整后股市上涨和VIX指数下行最突出 [15] 跨资产影响总结 - 鸽派政策叠加正增长情景下股市上涨是最佳表达 鸽派政策叠加负增长情景下收益率下行最具吸引力 [17] - 若增长背景稳固 美联储鸽派转向可能成为风险资产的顺风因素 [19] - 当前市场对增长定价略高于1年期预测 但若转向2026年增长展望仍有上行空间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