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搜索文档
报告:中国矿产资源治理迈入“四化”全新阶段
第一财经· 2025-10-27 11:36
新《矿产资源法》的核心转变 - 立法目的实现根本性转变,从单一开发管理转向统筹安全、发展、保护、治理,首次将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纳入立法目的[2] - 重构矿业权制度,包括市场化出让、权证分离、探采直通车制度,明确矿业权原则上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性方式出让,终结申请审批制旧模式[2][5] - 首次设立矿区生态修复专章,明确采矿权人为修复责任主体,并完善矿业用地保障[5] 法规政策体系的战略布局 - 2025年是中国矿产资源法规体系系统性重塑与实操性探索的关键一年,核心逻辑是通过清晰产权、公平竞争、透明监管和法治环境调动社会力量保障资源安全[6] - 国家正构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框架,发布《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标准体系及标准研制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标准体系覆盖勘查全流程[6][7] - 政策体系注重全链条风险防控与绿色转型,通过技术装备推优汰劣、规范执法和全周期管理构建科技加法治的安全防线[2] 市场化改革与产权保护 - 发布探矿权出让典型案例,构建矿业权市场化交易长效机制以推动公平竞争[2] - 实行矿业权物权登记与勘查开采行为许可相分离,明确矿业权物权属性以强化产权保护[2][5] - 探矿权人探明资源后可直接转为采矿权,并创设探矿权保留制度以稳定勘查投资预期[5] 资源安全保障与战略矿产管理 - 将高纯石英矿确立为第174号矿种,填补关键资源管理空白[2] - 战略性矿产出口管制实行全链条管控和清单式精准施策,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3] - 通过矿产资源储量和地质资料管理的系统性建设,提升国际兼容性与社会化服务能力,清晰国家资源家底[7]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国家公园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绿色金融目录与碳市场建设意见协同推动矿业与生态文明深度融合[3] - 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动态掌握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引导企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7] - 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5]
“十四五”以来全国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4 11:24
行业投资与供给 - 2024年中国地质勘查投资达1159.94亿元,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1] - 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连续四年增长 [2] - 2024年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 [2]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展 - 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 [2] -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 [2] - 油气矿产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型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2] - 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以及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资源量大幅增长 [2] 矿业绿色发展 - 2024年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推动技术装备升级与示范应用,加快绿色矿山建设 [3] - 发布实施了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国际领先 [3] - 完善矿区生态修复激励约束法律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区生态修复 [3] 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 2024年发布实施了矿产资源领域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5项,深地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实施 [3] - 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平台推进地质矿产领域务实合作,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矿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4]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铜、铁、磷等矿产资源量大幅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22:07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展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在重点成矿区带和大型油气盆地实现一系列找矿重大突破[1] - 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1] -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1] 主要矿产资源量增长 - 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找矿成效显著,资源量大幅增长[1] - 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1] - 钨矿、钼矿、锑矿、萤石、石墨等矿产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1] 油气矿产勘探成果 - 油气矿产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型取得多项重大突破[1] 地质勘查投资与产量 - 2024年中国地质勘查投资1159.94亿元,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1] -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1] - 2024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延续增长态势[2]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 矿业国际合作与开放 - 行业加强矿业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矿业市场繁荣[2] - 行业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平台推进地质矿产领域务实合作[2] - 行业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矿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9:57
地质勘查投资与发现 - 2024年中国地质勘查投资达1159.94亿元,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2] - 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 [3] -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 [3]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展 - 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型取得多项油气矿产重大突破 [3] - 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找矿成效显著,资源量大幅增长 [3] - 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等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进展,钨矿、钼矿、锑矿、萤石、石墨等矿产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 [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供给 - 2024年中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增长态势,比上年增长10.5%,连续四年增长 [3]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3]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围绕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等作出创新性制度规定 [2] 矿业绿色发展 - 2024年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推动技术装备升级与示范应用,加快绿色矿山建设 [4] - 发布实施了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国际领先 [4] - 完善矿区生态修复激励约束法律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区生态修复 [4] 矿产资源领域科技创新 - 2024年发布实施了矿产资源领域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5项 [4] - 深地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实施,“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实施 [4] - 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4] 矿业国际合作 - 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平台推进地质矿产领域务实合作,夯实友好合作关系 [5] -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矿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5]
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
新京报· 2025-10-23 19:00
行业投资与勘查成果 - 2024年中国地质勘查投资额为1159.94亿元,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 [1] - 2024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中型54处、小型47处 [1][2] - 2024年中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5%,连续四年保持增长 [2] 主要矿产发现进展 - 油气矿产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的新层系、新区带和新类型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2] - 铜矿、铁矿、磷矿等大宗矿产找矿成效显著,资源量大幅增长 [2] - 战略性矿产如锂矿、锆矿、铪矿、稀土、氦气找矿取得进展,钨矿、钼矿、锑矿、萤石、石墨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 [2] -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靠前的矿种是普通萤石(9处)、锂矿(8处)、金矿(8处)和铁矿(8处) [2] 矿产品供给与产量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2] - 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贡献 [2] 科技创新与标准建设 - 2024年发布实施了矿产资源领域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5项 [3] - 深地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实施,“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实施 [3] - 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发,积极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3] 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放 - 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平台推进地质矿产领域务实合作,夯实友好合作关系 [3] -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矿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3]
用厘米级精度捕捉“黄金脉络”(身边的经济故事·我的“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22 06:3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内蒙古哈达门沟等重点矿区实现深部找矿技术重大突破,显著增加了黄金资源储量,提升了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1][2][3][5][6] 行业技术进展 - 勘探深度实现重大突破,从传统300米推进至地下1500米 [3][5] - 创新应用“双管定向钻进+泡沫护壁”工艺,将岩心采取率从不足60%提升至92%,该技术已写入行业规范并在25个重点矿区推广 [2] - 建立“空—地—井”三维勘探体系,通过融合重力、磁法、电法等多元勘探技术,成功突破复杂破碎地层钻探瓶颈 [3][5] 公司具体成果 - 哈达门沟金矿项目团队累计施工5.8万米岩心钻探,在700米以深地层锁定22个见矿钻孔 [5] - 在100号脉地区布设106个钻孔,有86个见矿,见矿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 - “十四五”时期在哈达门沟矿区实施钻探施工1.4万余米,累计探获金资源量10余吨 [2] 国家战略与资源储备 - “十四五”期间国家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6] - 在新一轮行动中,仅甘肃安坝里北、内蒙古哈达门沟和黑龙江塔河宝兴沟3个矿区就新增金资源量168吨 [3] - 哈达门沟所在的乌拉山—大青山成矿带已成为中国黄金战略储备的重要支点,团队在该地区累计为国家探明黄金资源储量百余吨 [1][3][6]
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领导赴新疆叶城项目调研
中国发展网· 2025-10-14 14:54
项目进展与实地调研 - 公司高层对新疆叶城县麻扎—黑恰一带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指导,查看项目进度、安全生产及成果质量 [1] - 项目负责人汇报了工作进展、找矿线索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实地察看了矿化信息 [1] - 公司与项目组共同分析研究成矿特征及成矿理论,并提出后续工作要求 [1] 公司战略与管理导向 - 公司强调以国家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弘扬优良传统,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1] - 公司大力倡树“向野外一线倾斜”的鲜明导向,贯彻落实全局找矿突破推进会精神及上级调研指示要求 [2] - 公司高度赞扬项目组在高海拔艰苦环境下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对辛勤工作成果表示肯定 [1] 安全生产与后勤保障 - 公司强调高海拔野外地质作业安全风险高,需时刻紧绷安全弦,关注天气变化,将安全生产置于首位以防范事故 [2] - 公司要求切实做好高海拔地区职工的防寒保暖工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项目生产有序和职工生活安心 [2] - 公司通过调研慰问解决一线队员实际困难,旨在保障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2] 团队士气与项目展望 - 野外地质队员因公司调研慰问而深受鼓舞、士气高涨,表示将把关心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 [2] - 团队决心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行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以高质量地质成果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2]
金矿矿体全部埋藏于地下数百米深的岩层中 镇江仑山金矿将进行矿产钻探
扬子晚报网· 2025-10-10 21:10
项目中标信息 - 江苏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江苏省句容市仑山地区金矿普查项目的矿产钻探服务 [1][2] - 中标金额为454.5万元人民币 [1][2] - 采购方为江苏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 [2] 金矿资源潜力 - 勘查确认仑山地区有望成为一处规模超5吨的中型金矿产地 [2] - 矿体全部埋藏于地下数百米深的岩层中,地表砂石基本不含金 [2] - 该区域在20世纪80年代已通过地球化学次生晕异常捕捉到金矿线索,并初步证实具备良好找矿前景 [2] 勘查项目背景 - 项目属于国家及江苏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一部分 [2] - 2024年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统筹,江苏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具体实施 [2] - 项目整合过往地质资料,运用物探、钻探、科研等多技术手段进行深度勘查 [2] 项目开发阶段 - 金矿开发需经历普查、详查、勘探、可行性研究、审批等严谨漫长的流程 [3] - 当前仑山金矿的核心任务仍是深化地质勘查,进一步摸清矿床情况,暂未进入开采规划阶段 [3]
大地作证,金石为开:走进山东地矿一线的“答卷”与担当
齐鲁晚报· 2025-09-30 15:50
核心观点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作为地质找矿主力军,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包括金矿、铁矿及稀土矿的勘探突破 [1][7] - 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和地热能开发利用,推动生态价值变现并为城市转型注入绿色动能 [2][7][9] 矿产勘查成果 - 在平邑县归来庄金矿历经多年勘探,探获金金属量超50吨,成为鲁西地区唯一的特大型金矿,其发现填补了该地区无大型金矿的空白 [3][5][7] - 自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公司在归来庄金矿及苍峄铁矿带新增金矿资源10.672吨,新增铁矿资源4551万吨 [7] - 公司发现并评价了山东省第二个中型规模稀土矿—龙宝山稀土矿,探求稀土氧化物23.86万吨 [7] 环境修复与生态治理 - 在曲阜市大烟山实施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按照安全、生态、景观功能的次序进行边坡排险、坡面喷播挂网及林草种植 [2] - 通过生态环境提升推动生态价值变现,旨在重现荒山复绿的景象,保护绿水青山 [2] 地热能开发与应用 - 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加快地热能开发示范,完成了微山县韩庄地热田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钻探施工 [7][9] - 在曲阜市成功完成该地区第一眼地热井施工,出水温度达32.5℃,填补了当地找热空白,为评价资源开发潜力提供技术支撑 [7][9]
山东地质“铁”军:山东地矿第一地质大队的攻坚密码与时代答卷
齐鲁晚报· 2025-09-30 15:45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地质勘查领域的核心力量,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服务民生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使命担当 [1][13]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跨界应用,在富铁矿勘查、索道智能监测、机场净空管理及水资源勘探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4][6][8][12] 富铁矿勘查成就 - 公司发现铁矿矿产地40余处,探获资源量占山东省已探明铁矿资源量的90%以上 [2] - 公司精准圈定富铁矿最小预测区23处,预测全省潜在富铁矿资源量达11.58亿吨 [4] - 在齐河—禹城地区探获新增富铁矿资源量5500余万吨,助力该地区成为我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 [5] 索道智能监测技术 - 公司研发索道智能变形监测系统,具备24小时实时预警功能,深耕该领域超过40年 [6] - 业务范围覆盖全国95%以上山岳型客运索道的勘测与检测,包括亚洲最长、世界海拔最高等标志性项目 [6] - 技术已走向全球,并作为冬奥会索道服务战略联盟单位,为北京冬奥会相关赛区提供技术支持 [6] 技术跨界与低空经济 - 公司将实景三维测量技术成功迁移至机场净空管理领域,自主研发三维可视化平台 [8] - 该技术解决了传统二维图纸管理数据滞后、空间感知不足的痛点,实现从被动排查到主动防控的转型 [8] - 成果已应用于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等多个重要枢纽 [9] 水资源勘探突破 -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成功破解复杂地质难题,精准锁定“黄金水源带” [12] - 圈定了裂隙岩溶优质地下水资源区,并发现2处锶型和1处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