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材料科学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关于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关键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研修班背景与目的 -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 [1] - 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结合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1] - 研修班旨在重塑材料科学研究新范式 推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交叉型复合人才培养 [1] 研修内容 - 人工智能引领材料科学发展新范式 包括数据获取、处理与标准化 [1] - 人工智能助力新材料发现与设计 涉及结构性能预测及表征检测应用 [1] - 多尺度高通量计算在材料科学中的实践 覆盖自动化实验设计原理 [1]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在材料科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解析 [2] - 强化学习与神经形态计算技术赋能材料科学关键场景 [2] - 人工智能驱动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化落地及优秀成果展示 [2] 目标学员 - 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高校的材料领域负责人及技术骨干 [2] - 对材料科学感兴趣的相关从业人员 [2] 时间地点安排 - 第三期2025年7月24-27日在北京举办 含线上同步参与 [2] - 第四期2025年9月11-14日在广州举办 含线上同步参与 [2] 师资力量 - 拟邀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大学等机构的人工智能材料科学专家授课 [2] 费用与报名 - 研修班费用4980元/人 含专家授课及教学材料费用 [3] - 食宿需自理 由北京鼎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统一组织收费 [3] - 报名需填写附件表格 列明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6][7]
新突破!我国成功研发蚊子大小仿生机器人
是说芯语· 2025-06-19 12:12
国防科技大学仿生机器人研发 - 成功研发出蚊子大小的仿生机器人 融合生物特性与尖端科技 或将重塑未来战场侦察模式 [1] - 该成果是微机电系统 材料科学 生物仿生学等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结晶 对微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提出极高挑战 [1][2] 技术实现细节 - 需将传感器 动力装置 控制电路等精密集成于微小空间 涉及微机电系统技术突破 [1][2] - 材料科学领域需研发轻质 高强度且柔韧的材料以模拟蚊子飞行姿态 [2] - 生物仿生学为外形设计和行为模式提供灵感 实现复杂环境自由穿梭 [2] 产品应用场景 - 凭借极小体积 轻盈质量和出色隐蔽性 特别适用于情报侦察等特殊任务 [1][2] - 可突破传统侦察手段限制 悄无声息潜入敌方阵地完成不被察觉的侦察 [1][2]
美国芯片,怎么办?
半导体芯闻· 2025-06-13 17:3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没有生产的创新必然导致脆弱性:当技术在美国发明,但在其他地方扩展和生产时,我们不仅会失 去经济回报,还会失去对持续技术优势至关重要的技术知识、迭代学习和供应链协调。 在美国,企业面临的短期财务压力、薄弱的劳动力培训体系以及持续存在的规模化挑战,导致创新 与生产脱钩。公共资本市场和股东预期往往更看重短期回报,而非对新产能的长期投资。结果,许 多美国企业优先考虑外包和离岸外包,日积月累地削弱了国内产能。"在本地创新"和"在本地生 产"之间的结构性分离,导致"产业共享"——即支持制造业创新所需的技能、供应商和专有技术网 络——的侵蚀。这种分离不仅限制了美国充分获取其先进创新带来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的能力,也威 胁到美国在关键领域的长期发明、建设和领导能力。 这种结构性研发与制造差距的后果显而易见。随着美国将越来越多的研发和制造工作外包,其产业 公地地位也逐渐下降。结果,许多基础技术——例如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和半导体元件——起源 于美国实验室,却在东亚实现了规模化和工业化。这种模式削弱了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并造成了国 家安全漏洞。 雄心勃勃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于2022年在两党的 ...
3D打印 硬币大小 可自充电 细菌造电池能精准调控神经血压
科技日报· 2025-06-11 07:46
生物电池技术概述 - 生物电池是一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代谢活动发电的新型生物能源装置,具有超强环境适应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 [1] - 该技术可应用于生理监测、植入式医疗设备供电及可持续能源供应等领域 [1] - 通过微型化和便携化改造,有望为智能手表、心脏起搏器等毫瓦级低功耗设备供电 [1] 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活体水凝胶技术成功研制直径仅20毫米的微型便携式微生物燃料电池 [1] - 创新整合生物电刺激装置,实现对电生理和血压的精准调节,在疾病治疗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 [1] - 采用希瓦氏菌开发3D打印活体水凝胶材料,可构建从一维到三维的复杂结构 [2] - 通过封装微生物于藻酸盐水凝胶并添加纳米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材料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大幅提升 [2] 性能参数 - 微型电池可稳定输出450毫伏电压,完成10次完整"自充电—放电"循环 [2] - 电池循环结束后细菌存活率高达97%,连续运行100小时仍保持90%以上存活率 [2] - 能量密度0.008瓦时每升,功率密度8.31微瓦每平方厘米,基本满足低功耗设备需求 [2] - 完全避免传统电池中钴、锂等稀缺金属及有毒电解质使用,环保优势显著 [2] 应用场景 - 瞄准瞬时神经刺激精准医疗领域,集成电容器系统实现电能精准调控 [3] - 大鼠实验显示动作电位和肌电信号幅度随输出强度梯度增加 [3] - 可使大鼠收缩压降低23.5%,舒张压降低18.7%,刺激停止后血压自主恢复 [3] - 细菌代谢波动特性与瞬时神经刺激需求高度契合,适用于高血压等疾病治疗 [4] 未来发展 - 计划开发基于活体水凝胶的植入式生物电池,利用人体血糖实现医疗设备自供能 [4] - 将通过优化菌种选择、改进材料配方和调控电池结构等方式提升性能 [4] - 在医疗植入设备和环境监测传感器等领域展现重要应用前景 [4]
80后材料科学家张桥,出任苏州大学校长
生物世界· 2025-06-09 14:42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6 月 9 日,苏州大学迎来新任校长,材料科学家 张桥 出任校长,值得一提的是,43 岁的张桥成为 1982 年苏州大学更名以来的最年轻校长。 张桥 ,1982 年 6 月出生,2004 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导师为著名材料科学家 俞书宏 教授 (201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 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导师为著名材料科学家 殷亚东 教授,2012-2014 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 工作,2014 年回国加入苏州大学,历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等职务。2020 年进入地方任职,历任昆山市副市 长、 苏州市副市长、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等职务。 谷歌学术显示, 张桥 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催化和纳米材料,目前已发表论文超过 200 篇,论文总被引次数为 29242 次,H 指数为 87。 | 引用次数 | | 查看全部 | | --- | --- | --- | | | 总计 | 2020 年至今 | | 引用 | ...
预算1.56亿元!武汉理工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6-03 14:22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发布39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56亿元,涉及智能全天候试验及对比系统、电磁场辅 助多功能材料制备系统、建材等离子体高能球磨制备系统、智能高原气候试验系统、玻璃/微晶玻璃热力学性能评价系 统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4年12月~2025年6月。 武汉理工大学2024年12月~2025年6月 仪器设备采购 意向汇总表 | 采购 | 需求概况 | 预算 | 采购 | | --- | --- | --- | --- | | 项目 | | 万元 | 时间 | | | 采购标的: 智能全天候试验及对比系统相关设备 采购标的需满足的 | | | | | 质里、服务、安全、时限等要求:1,供应商提供的设备需满足国家 | | | | | 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2.采购标的内的所有 | | | | | 产品售后保修不少于1年;3.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安装调试后效果需同 | | | | | 时满足安全节能环保要求;4.供应商需在90日历天以内完成供货、安 | | | | ...
突破LFP电池性能边界 锂源科技首发T246低温高倍率型正极材料
高工锂电· 2025-05-29 18:52
6月会议预告 2025高工钠电 产业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众钠能源 常州锂源 T246 正极材料新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综合性能优 。 会议时间: 6月9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2025高工固态电池 技术与应用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利元亨 会议时间: 6月10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性能和技术创新一直是电芯厂家关注的焦点。 基于 正极材料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 , 近日,锂源 科技 在正极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正式发 布了一款针对低温和高倍率需求的正极材料新品 —— T246 。 该 产品不仅保留了铁锂 1 号产品 在低温性能方面的技术优势,更在倍率性能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这一突破给电池性能带来新的提 升, 重新定义磷酸铁锂电池性能边界。 一般来说 , 在动力电池市场 低温和续航一直是 "鱼和熊掌不可兼顾"的难题,而 T246 材料在电 池性能优化方面展 ...
外骨骼机器人火爆多家景区,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涨超七成
新浪财经· 2025-05-19 11:06
景区外骨骼机器人应用 - 泰山、武功山和华山等多家景区引进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登山,泰山景区约有四五百台设备,游客花费80元即可体验[1] - 泰山景区的外骨骼机器人由泰山文旅集团和肯綮科技共同开发,型号为π PLUS,定价8280元[1] - 设备可设置不同速度挡位,适用于爬坡和平地等路况,穿戴后登泰山时间可缩短至少1小时[1] - 周末和节假日需提前预约租用,工作日可直接租用[1] 资本市场反应 - 伟思医疗(688580 SH)股价46 11元/股,较年初上涨72%[1] - 振江股份(603507 SH)股价28 36元/股,较年初上涨26%[1] - 伟思医疗表示其外骨骼机器人属于医疗康复器械,非消费类产品[3]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2022年达18亿美元,预计2030年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3] -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外骨骼纳入高端医疗装备重点发展领域,多地医保已覆盖部分康复型外骨骼[3] - 随着AI、材料科学突破和老龄化需求增长,行业潜力将进一步释放[3] - 产品呈现从特种向民用发展趋势,未来可能渗透居家养老和户外运动等消费市场[3]
专访港城大校长梅彦昌:港浙协同创新 共塑科技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23:18
城市转型与科技创新 - 杭州从传统产业(丝绸、西湖、美食)向数字科技转型 印证城市发展需携手共进而非局限竞争 [1] - 香港与浙江在科技创新、教育合作等领域协同空间广阔 港城大定位为全球创新资源的"超级连接器" [1] - 杭州余杭区创新生态由高效政府服务、科技企业活力、创业者热情构成 政府支持年轻人创业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1] 高等教育与跨学科发展 - 港城大校长梅彦昌主张大学发展需长期规划(10-20年) 建立创新学院等四大跨学科平台作为未来基石 [2] - 创新学院核心使命为研究成果转化 强调研究仅占成功一半 另一半在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创新 [2] - 港城大整合材料科学、AI与生命科学资源 成立数码医学研究院应对老龄化及慢性病管理挑战 [2] 区域教育合作与国际资源整合 - 香港与内地学生"双向奔赴"重塑教育生态 港城大东莞校区学生可赴香港及海外交流 浙江高校吸引港生北上 [3] - 香港发挥桥梁作用 与剑桥大学等顶尖学府共建合作网络 计划引入国际资源对接浙江产业 [3] - 港浙合作目标超越技术转移 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落地"全链条创新体系 [4]
国泰海通|新能源:从概念到产业化,市场空间广阔——外骨骼行业专题报告
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企业以自研、合作开发、成立子公司或者投资初创公司等方式入局。 报告导读: 经过多年发展,技术逐渐成熟,外骨骼机器人已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等多 领域,产品逐渐向消费级下沉,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外骨骼机器人从军事需求起步,历经百年的技术迭代,现已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 用。我们认为未来,随着 AI 、材料科学的突破及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增长,其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当 前外骨骼机器人已展现出了从特种到民用的发展特征,有望逐步向居家养老、户外运动等消费级市场渗 透。建议关注外骨骼机器人布局领先,拥有成熟技术与产品的公司。 外骨骼机器人逐渐走向成熟。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体骨骼开发的机电一体化装置,通过智能算法实 时感知用户运动意图,为穿戴者提供保护、支撑和运动等功能,是人体辅助增强的装置。技术进步驱动了 外骨骼机器人快速发展,应用领域大幅拓宽。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由五大系统构成。其中传感系统、控制系 统、驱动系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核心。 风险提示: 技术进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5月13日发布的 从概念到产业化,市场空间广阔——外骨骼行业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