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危机
搜索文档
古特雷斯:希望COP30开启“加速和落实的十年”
央视新闻· 2025-11-07 15:53
他说,这意味着未来十年要大幅削减排放,加速化石燃料淘汰,保护森林与海洋等;到2050年实现全球 净零排放,并在此之后迅速过渡到持续的净负排放;同时大幅增加对适应和韧性建设的投资,并在2027 年前实现全民早期预警。 古特雷斯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各国携手并进、加快步伐。 首先,各国必须就一项大胆且可信的应对计划达成一致。这意味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气化和提高 能源效率;建设现代化电网和大规模储能设施;到2030年遏制并扭转森林砍伐;减少甲烷排放等。 其次,必须展现出一条清晰且可信的路径,以实现到2035年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3万亿美元气候融 资的目标。发达国家必须率先每年筹集3000亿美元的融资。 第三,发展中国家必须在COP30后获得一套能够实现公平、尊严和机遇的气候正义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6日在贝伦气候峰会上发言时表示,希望即将到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能够开启加速发展和落实行动的十年。 古特雷斯在发言中正告世界各国重视全球气温上升将带来的严重社会经济后果,呼吁各国迅速采取行 动,力图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 "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未能确保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 ...
【环球财经】多国领导人呼吁加速应对气候危机行动
新华社· 2025-11-07 15:29
新华财经巴西贝伦11月7日电(记者赵焱吴昊)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在6日开幕的贝伦气候峰会期 间呼吁,各国应团结一致,加速应对气候危机的行动。 为期两天的贝伦气候峰会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东道主巴西召 集,旨在为即将到来的COP30谈判提供"政治方向"。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气候与自然、能源转型、《巴 黎协定》十周年评估、国家自主贡献与气候融资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期间指出,希望COP30成为应对气候危机更有效斗争的转折点。他表示, 只有采取更快、更有效的行动,尤其是来自较富裕国家的行动,才能开始扭转当前的局面。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加速能源转型和保护自然是遏制全球变暖的两大最有效途径,科学必须是决策的主 要指导原则。他认为,气候议程应在国际舞台各层面的讨论中占据核心地位,成为"每个政府、每个企 业、每个人决策的核心"。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气候问题应尊重科学,"我们必须继续携手合作,履行《巴黎协定》中作出的国际 承诺"。他同时强调扩大清洁能源投资和为欠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机制的重要性,表示坚信COP30能够取 得成功。 智利总统博里奇表示,当前各国必须明确如何履行迄今为 ...
多国领导人呼吁加速应对气候危机行动
新华社· 2025-11-07 13:53
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6日电(记者赵焱 吴昊)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在6日开幕的贝伦气候峰会期 间呼吁,各国应团结一致,加速应对气候危机的行动。 为期两天的贝伦气候峰会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东道主巴西召 集,旨在为即将到来的COP30谈判提供"政治方向"。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气候与自然、能源转型、《巴 黎协定》十周年评估、国家自主贡献与气候融资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期间指出,希望COP30成为应对气候危机更有效斗争的转折点。他表示, 只有采取更快、更有效的行动,尤其是来自较富裕国家的行动,才能开始扭转当前的局面。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加速能源转型和保护自然是遏制全球变暖的两大最有效途径,科学必须是决策的主 要指导原则。他认为,气候议程应在国际舞台各层面的讨论中占据核心地位,成为"每个政府、每个企 业、每个人决策的核心"。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气候问题应尊重科学,"我们必须继续携手合作,履行《巴黎协定》中作出的国际 承诺"。他同时强调扩大清洁能源投资和为欠发达国家提供融资机制的重要性,表示坚信COP30能够取 得成功。 智利总统博里奇表示,当前各国必须明确如何履行迄今为 ...
热带气旋重创尼泊尔黄金登山季,已有多人遇难
环球时报· 2025-11-05 06:53
一名受伤者在接受《加德满都邮报》采访时说:"一开始我们大声呼喊求救,但没人能靠近我们,有人 说4小时后直升机会来,但等到那时,已经有几位同伴不幸去世。如果救援及时到达,或许能救下更多 人。现在我们还有4个朋友失去联系。"尼泊尔旅游局官员希马尔·高塔姆表示:"我们怀疑是厚重积雪导 致了这场灾难,但目前尚未得出最终结论。" 作为拥有丰富山地旅游资源的国家,尼泊尔坐拥世界十大最高峰中的8座,而秋季因天气晴好、能见度 高,一直是登山与徒步旅行的旺季。 据尼泊尔旅游局统计,今年10月,该国入境的外国游客达128443人次,同比增长3.3%。但受近期恶劣 天气影响,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面临一定风险。 【环球时报驻尼泊尔特派记者 李墨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英国广播公司(BBC)4日报道称,当地时 间11月3日9时左右,位于尼泊尔中东部的亚隆里峰大本营发生雪崩,已造成5名外国登山者及2名尼方向 导遇难,另有4人失踪、4人受伤。 大本营所在的尼泊尔多拉卡县警察局局长马哈托称,雪崩发生时,一支由5名外国登山者和10名尼泊尔 向导组成的登山队正在攀登亚隆里峰。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目前,救援人员已找到7具尸体,遇难者包括3名法 ...
末日幸存欲,才是2025年的消费源动力
虎嗅APP· 2025-11-03 17:53
全球多重危机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不确定性指数(WUI)较2024年同期飙升超过五倍,表明全球不确定性急剧加剧[10] - 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是推动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11] - 到2050年全球将出现12亿气候难民,亚洲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14] - 麦肯锡认为全球66%的GDP会受极端天气影响[14] 汽车行业应对策略 - 丰田Tacoma在61款末日车型投票中以54%得票率成为首选,2025年Q1销量达59285辆,较24Q1增长188%[22] - 混动版Tacoma满足环保趋势,减少消费者对未来政策变化的焦虑[22] - 马斯克Cybertruck曾因强调末世防御性能获得海量订单,但评测指出是末日最糟糕选择后热度降低[20] 新兴安全消费市场 - 美国坚韧牧场(Fortitude Ranch)会员制避难所入会费2000-20000美元,年费1000美元,定位中产阶级生存选项[24] - 全球防刺服市场预计到2032年以7.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亿美元规模,英国销量激增[49] - 加密U盘需求持续上升,年复合增长率约7.1%[55] - 加密冷钱包市场规模2024年为35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122亿美元,2025年被称为冷钱包元年[60] 气候适应性消费品创新 - 可穿戴钙钛矿太阳能背心内置4g柔性太阳能薄膜,可在5-10小时光照下为行动电源充满电,用于户外工作者降温[40] - 2025年降温面料检索量同比增长16%,品牌创新聚焦冷却织物和剪裁技术[42] - Goldwin的0 Performance Capsule运用热图技术定位易受日晒区域,使用KODENSHi混合材料提升散热性[42] - 勃肯鞋、洞洞鞋、迪卡侬速干拖鞋等透气鞋类成为办公室潮流[36] 零售与服务业转型 - WGSN报告指出高温将刺激零售业创新,商场可转型为避暑场所和社群中心,结合自然装潢提升体验[45] - 中国规定气温高于40℃停止户外作业,37-40℃时段户外工作不超过6小时且禁止加班[46] - 韩国要求33度以上气温每工作2小时休息20分钟,日本要求提供空调休息场所和可穿戴降温设备[46]
英国专家警告!存款正被偷喂石油?选对金融机构才能避免气候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1-02 20: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个人储蓄通过银行信贷体系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其环保成效可能远超日常消费端的低碳选择 [1] - 消费者与银行之间存在强大的心理绑定和行为惯性,导致其忽视金融选择的环境代价,打破这种惯性对推动环境变革至关重要 [5][7] - 银行信贷的环境影响会通过气候风险反噬金融体系,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当前对化石燃料的融资规模与气候资金投入严重失衡 [9] 银行信贷的环境影响力 - 银行存款通过贷款和投资流向各行各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具有深远的环境影响力,可能支持低碳项目也可能锁定高碳排放 [3] - 自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36家顶级银行已向化石燃料行业提供近7万亿美元融资,且无一承诺停止为新油气田和煤电项目提供资金 [3] - 尽管多家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速超20%,但其规模与化石燃料融资体量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95%的气候行动指标与往年无实质变化 [3] 银行倾向化石燃料融资的原因 -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贷款项目风险评估成熟,能为银行带来稳定丰厚的短期回报,而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周期长且初期收益不确定 [5] - 在缺乏强制监管的情况下,银行自然倾向于选择短期盈利更高的传统能源领域 [5] - 2025年初联合国净零银行联盟的解散,凸显了金融协作机制在推动净零排放目标方面面临的困境 [5] 消费者行为惯性及解决方案 - 消费者与银行之间存在强大的心理绑定,这种关系多在人生早期确立,导致人们更换银行的概率极低,形成“错位的忠诚” [5] - 行为惯性会延伸到储蓄产品选择、能源费率签约等多个场景,这些决策背后都暗藏环境代价 [7] - 通过心理引导技巧重塑消费者对稳定性的认知,可帮助其将环保意识从消费端延伸到金融端,选择绿色金融机构的环保成效显著 [7] 绿色金融机构的实践与潜力 - 英国绿色投资银行作为全球首家国家绿色银行,自2012年成立以来坚守五大绿色标准,专注于海上风电和碳捕获等低碳项目融资 [7] - 此类银行的存在证明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实现盈利与环保的双赢 [7] - 消费者的选择将直接决定绿色金融机构能否从边缘走向主流 [7] 气候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反噬 -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导致气候相关索赔激增,将保险业推向崩溃边缘,并可能引发房产贬值、抵押失效的恶性循环 [9] - 多数贷款机构尚未采用整合物理灾害因素的气候调整型风险模型,仍在低估抵押贷款组合的真实风险 [9] - 全球银行2023年投向化石燃料的融资达7058亿美元,而世界银行2024财年气候资金投入仅为426亿美元,投入比例失衡加剧气候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 [9]
第八届巴黎和平论坛聚焦气候危机等全球性挑战
新华社· 2025-10-30 13:21
论坛核心信息 - 第八届巴黎和平论坛于10月29日至30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主题为"为了和平、人类与地球的新联盟" [1] - 论坛旨在推动多边合作以应对全球挑战 [2] 行业合作与融资 - 集体行动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 需要构建区域间及公私部门间的新联盟 [1] -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动员各方参与 当前全球气候行动资金缺口大 [1] - 应继续撬动多边开发银行和私营部门等资金来源以填补气候融资缺口 [1] 气候议题与政策方向 - "气候危机"是本届论坛的重点议题 举行了《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专题会议 [1] - 呼吁各国在气候行动上协同努力 并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1] - 全球生态转型融资等相关机制应更加包容和公正 [1] - 全球卫生和经贸等领域都直接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1]
古特雷斯: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十年
央视新闻· 2025-10-22 21:44
为此,古特雷斯提出三项紧急行动:第一,将预警系统全面纳入国家政策、机构和预算中,通过立法把 气象水文服务融入防灾减灾机制,并加强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合作,确保技术惠及最脆弱人群。第二, 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支持。全球应扩大融资渠道,减轻债务压力,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增强多边开 发银行的融资能力,并吸引更多私人资金。第三,从根源上应对气候灾害。在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 大会举行之前,各国须提出全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古特雷斯表示,最新报告显示,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海洋热量屡创新高,这对生态系统 构成极大的危害。此外,极端天气频发,火灾、洪水、风暴和热浪对所有国家构成威胁,而最贫穷、最 脆弱的国家,尤其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承受着最高的代价。 当地时间22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出席世界气象大会特别会议。会上他祝贺世界气象组织成立75周 年,并再次强调气候危机正将地球推向危险边缘。 ...
联合国警告:气候危机进入“极度危险”阶段
财富FORTUNE· 2025-10-20 21:06
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二氧化碳增长速度已增至三倍,浓度水平达到至少80万年来的最高值[2] - 2023年至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增幅创下自1957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年度水平[3] - 二氧化碳年均增长率已从2011—2020年间的2.4 ppm,加速至2023—2024年间的3.5 ppm[3] 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机制 -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排放,加上愈发频繁的野火,加剧了"气候恶性循环"[3] - 在人类与工业活动持续排放温室气体的同时,地球海洋与森林吸收这些气体的能力正不断减弱[3] - 尽管去年化石燃料排放量"相对平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正在加速上升,表明在全球创纪录高温的驱动下,森林燃烧和海洋变暖形成了正反馈循环[3] 气候影响与未来预测 - 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所捕获的热量正在加剧气候变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3] - 2024年的浓度上升使地球走向更长期的升温轨迹,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其他温室气体——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浓度也创下历史新高[3] - 地球目前正朝着升温3摄氏度(5.4华氏度)的方向发展,远超《巴黎气候协定》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2.7华氏度)以内的目标[3] 政策与应对措施 - 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各国决策者采取更有力的减排措施[3] - 尽管一些政府仍在推动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用于能源生产,但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已积极行动起来应对全球变暖[3] - 极少有国家提出新的气候承诺,能够"哪怕稍微接近应对气候危机的严峻程度"[3]
气候危机或引发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为严重,全球经济正在重蹈覆辙
搜狐财经· 2025-10-06 22:59
2008 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银行巨头接连倒下,经济体系摇摇欲 坠,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恐慌与不安之中。 而现在又有个严峻的情况摆在眼前,那就是气候危机。它可不像普通的小麻烦,正悄无声息地对全球经 济产生巨大威胁,甚至可能比当年的金融危机破坏力还强。 近几年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强度也越来越大。 企业运营受影响,基础设施遭破坏,经济损失惨重。而面对这来势汹汹的气候危机,我们又该如何应 对,降低风险呢? 气候危机下的经济隐患:历史与现状的映照 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且强度增大,暴雨、热浪、飓风,都可能给经济带来一些隐患。 企业常常因为极端天气导致生产中断,原本高效运转的供应链,在洪水、高温等灾害面前变得支离破 碎。 长时间的干旱让大片农田颗粒无收,粮食产量锐减,进而推动粮食价格不断走高,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 生计,更让依赖粮食供应的众多产业成本大增。 像一些沿海的工厂时常遭受台风、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洪水威胁,厂房被淹,设备受损,修复和重新投入 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气候危机还让能源市场陷入动荡,传统能源供应不稳定,新能源的转型又面临着成本高、技术适 配等诸多难题。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