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产业

搜索文档
2025银河科幻大会今日启幕!全球科幻名家齐聚成都,共绘产业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9-19 22:14
9月19日上午,成都科创生态岛化身"科幻绿洲"——2025银河科幻大会(原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科 幻大会)在此盛大启幕。本届大会以"未来之前,畅享未来"为主题,会期从9月19日持续至21日,是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之后四川举办的首场国际性科幻活动。 大会由阿来、刘慈欣、加拿大"科幻教长"罗伯特・索耶三位常驻主宾领衔,王晋康、韩松、何夕等国内 科幻名家,及美国《轨迹》杂志主编丽泽・格伦・绰隆比、波兰《赛博朋克 2077》创意总监伊戈尔·萨 任斯基等四大洲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三百位嘉宾齐聚,覆盖创作、出版、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等 科幻全产业链,共同见证中国科幻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历史性时刻。 启动"银河计划" 现场还举行了9项覆盖科幻全产业链的重要签约,签约、投资总产值超亿元:四川省科协与天府新区管 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银河科幻大会连续五届落户天府新区,共同建强世界一流科幻活动 品牌,通过导入全球优质科幻资源,推动科幻IP就地转化、科幻赋能文旅发展。此外,四川科幻世界杂 志社有限公司分别与阅文集团、京东图书等达成多项产业合作,覆盖科幻创作、数字出版、科幻文旅、 科幻影视、国际传播等全链条。 ...
首钢园三高炉数字博物馆十一假期开放
北京青年报· 2025-09-19 02:39
在首钢园三高炉,《致敬钢铁》数字片正在试映,炉芯在数字光影技术的加持下,重新燃烧起"熊熊烈 火"。通过数字化"再生",百年工业遗产焕发生机。十一假期期间,首钢园RE睿·三高炉数字博物馆将面 向观众开放,向观众讲述工业遗产故事。炉芯墙壁变屏幕观众可360度沉浸观影走进三高炉,以炉芯为 载体放映的数字片《致敬钢铁》,呈现出独特的观影效果。炉芯、墙壁、地面,瞬间变为屏幕,观众可 360度沉浸在钢铁故事中,了解北京乃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功勋高炉"的历史。RE睿·三高 炉数字博物馆运营方负责人、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介绍,为了呈现逼真的视听效果, 在视觉呈现上,依托AIGC技术对历史影像、图纸和数据进行了深度学习和数字化重建,精准复原了宏 大背景下钢铁工业区的原始面貌;创新性采用2.5D投影技术,通过等轴测投影和斜向投影,巧妙地转动 视角,使历史场景生动可见。在听觉上,5.1声道环绕立体声系统构建了一个"三维声场",使观众从旁 观者变身为钢铁时代的亲历者。工业和文化遗产实现数字化"再生"工业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再生",是 清城睿现公司的长项。在首钢园RE睿·国际创忆馆,《重返·圆明园》光影感映展 ...
“焕发新生”的首钢园:加速迈进千亿级产业园区
北京商报· 2025-09-11 07:26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拉开帷幕。当日,在 2025开放合作主题论坛上,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尚表示,预计到"十五五"中期,首钢园 的产值实现1000亿元。始建于1919年,首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的缩影,如今,这处"工业遗存"正在加速向 千亿级的产业园区迈进。 陈尚在论坛中介绍,首钢园入园企业达1007家,年产值7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0%,其中科幻元 宇宙企业达138家,位居全市首位,年产值超过150亿元,高新、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企业资质超过了 190项,成为北京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发展布局中的"一核",首钢园加速向千亿级科技产业园区迈进。 回到如今,正在"焕发新生"的首钢园也吸引着高科技企业的加入。 首程控股执委会委员、联席总裁叶芊在论坛中介绍称,公司机器人科技体验店品牌"陶朱新造局"首店将 落户在石景山首钢园即将开业的融石广场。 据介绍,首程控股是首钢集团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2024年12月管理了北京机器人基金总共100 亿元规模,借助这样一个基金的载体,累计投资了大量的机器人项目,包括宇树、银河通用等一批机器 人的企业。 "从品 ...
成都成立一支科幻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8-17 21:27
基金设立与募资 - 百诚医药布局生命健康基金,拟出资2000万元 [2] - 成都设立科幻与未来产业发展基金,目标规模超30亿元,存续期限7年,重点投向"科幻+"和"未来+"领域 [2] 投融资动态 - 振电智感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麟阁创投领投,水木清华校友基金跟投,传感器产品误差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 [3] - 聚芯微电子完成D+轮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3] - 上海乐橘科技获昆仑资本独家B++轮融资,其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可帮助石油企业仓储环节成本降低20% [4] - 屹普动力完成A轮融资,由襄禾资本独家投资,电机产品已通过某头部新能源车企测试 [4][5] - 德睿智芯获浙商创投C轮融资,产品涵盖人工智能计算芯片、边缘计算芯片等 [5] - 红狮宝盛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由毅达资本投资,研发的新型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仅为传统材料的1/3 [5] - 苏州捷迪完成B轮融资,由嘉荣资本、张家港产业资本及张家港金茂创投共同投资,自动化生产线良品率达99.2% [6] IPO动态 - 美锦能源筹划H股上市,拟成为山西首家"A+H"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亏4.8亿-7亿元 [7] - 大鹏工业成功过会北交所,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3811万元,拟募资1.54亿元用于智能工业清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 [7]
在水一方科幻馆正式启幕 打造多位一体的大国科幻娱乐空间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项目概况 - 风语筑运营的"在水一方科幻馆"于6月27日揭幕 其核心项目"三体·未来学院"于7月5日正式开放 融合《三体》IP与元宇宙技术 体现公司"科技+文化+商业"战略及EPCO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1] - 场馆位于奉贤上海之鱼 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 靠近地铁5号线金海湖站 [3] - 馆内设6大科幻主题空间及30余个沉浸展项 采用体感互动/AR/XR/AIGC等技术 结合水滴剧场等高科技设施构建沉浸式宇宙体验环境 [3][9][13] 战略合作 - 与三体宇宙(《三体》IP全球独家版权方)合作打造主题娱乐体验空间 [3] - 签约四类合作伙伴:奉贤博物馆等本地文旅机构 上海科学艺术学会等科幻生态组织 同济大学等高校 以及蘑欢云南铜锅米线等商业品牌 [11] - 通过无人机表演(500架无人机由千机科技支持)及光影秀强化科技视听体验 [18][13] 产业定位 - 项目被定位为长三角文旅新质生产力注入者 通过"科技体验+文旅产业+主题零售"商业集群模式 推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 [1][9] - 奉贤区政府将其视为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载体 目标形成内容带动场景消费 促进产业集聚的价值闭环 [9] - 项目承担科普教育使命 打造"科幻+科普"沉浸式课堂 并计划以IP国际化路径输出中国科幻范式 [7]
刘慈欣: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为科幻创作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22:29
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市科委计划到2027年推动全市科幻产业重点领域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培育引进龙头与重点企业,打造全球影响力科幻IP及主题展示场景 [3] - 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核心,已集聚科幻企业236家,2024年实现收入153亿元,占全市总量近三分之一 [4] - 石景山区形成"科幻+"产业生态,衍生出科幻影视、工业仿真、游戏文旅等新兴业态,构建跨界融合创新体系 [4][5] 政策与产业布局 -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构建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科幻产业强链、固链、延链 [3] - 石景山区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科幻消费综合体、元宇宙社交空间,举办电竞嘉年华等活动,形成"赛事引流—场景体验—消费转化"闭环 [4] - 石景山区以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人才、资金支持及先行先试政策落地 [4] 技术与产业融合 - 人工智能与航空航天技术进步为科幻创作提供条件,推动科幻作家创作更大胆 [1][5] - 元航资本指出投资中出现的"黑科技"多带有科幻属性,代表技术原理性突破 [5] - 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智能网络,未来卫星或可自主执行任务提升生产力 [6] - 中国电科网通集团提出6G时代将实现感知一体化、通算处理融合,形成万物互联网络 [6] 产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科幻+"产业创新主题沙龙搭建科幻与科技、产业、资本跨界交流平台,推动科幻IP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5] - 沙龙将围绕前沿科技场景开展常态化讨论,促进科幻设想产业落地 [5]
2000℃的炉火燃尽……留下了什么
金融时报· 2025-07-02 17:19
工业遗存改造与科技文旅融合 - 首钢园一高炉被改造为SoReal太空探索主题科幻乐园,保留原有工业结构的同时融入AI、边缘计算、AR/VR/MR、5G-A、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 [1][2] - SoReal乐园设置未来科技乐园、主题秀场、艺术展览、餐厅酒吧等业态,形成"科技+文化+消费"综合体,开业首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1][2][3] - XR技术(扩展现实)成为核心驱动力,通过5G+XR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打造沉浸式太空体验项目如"齐天号"星舰、VR人机对战等 [2][3] 科幻产业生态与技术创新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聚集138家硬科幻创作与硬科技企业,覆盖动作捕捉、图形渲染、AR/VR/MR等领域,形成技术开发生态系统 [4][5] - 北京市科幻产业规模达480亿元(2024年),石景山区科幻企业236家,收入153亿元占全市1/3,首钢园成为"一核多点"布局核心 [5][6] - 产业政策支持明确,《"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运用大数据、5G、AI、区块链等技术改造文化产业链 [4]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经济贡献 - 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4%(2024年),文化新业态企业营收15906.9亿元,同比增长11.1%,占比70.7% [6] - 数字出版、互联网游戏服务等科技融合型文化行业增长显著,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全国领先 [6] - 首钢园通过"科技+文旅"模式转型,吸引超60所中小学研学活动,学生到访超万人次,成为京西文旅新地标 [3][5]
上海探索科幻文旅产业:奉贤“在水一方”科幻馆开馆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1:55
科幻产业发展 - 科幻产业正在成为融合科技力量的全新业态,上海奉贤"在水一方"科幻馆揭幕开馆,探索中国式科幻文旅新模式,打造沉浸式体验的文旅融合消费新空间,为长三角文旅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 [1] - "在水一方"科幻馆打造6大科幻主题空间、"30+"沉浸展项,构建"科技体验+文旅产业+主题零售"的商业集群 [1] - 上海奉贤以科技赋能场景、以IP激活消费,形成内容带动场景消费、促进产业集聚的价值闭环,助力奉贤崛起为长三角科幻产业新高地 [1] 科幻馆特色 - 新增的大型科幻科教场馆以《三体》为主题,将著作中的宇宙视野、哲学思考和情节浓缩成触手可及的沉浸式科幻体验 [2] - 科幻馆不仅是科幻元素的集聚地,也是科普知识的实践地,将成为奉贤新城的又一座地标性建筑 [2] - 科幻馆推进"商旅文体展农"深度融合,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2] 奉贤区发展规划 - 上海奉贤抢抓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五个新城"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锚定"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战略定位 [1] - 奉贤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标准建设奉贤新城,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 [1] - 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海之花"市民活动中心、言子书院等一批地标建筑已成为沪上热门打卡地 [1]
京津冀一周观察 | 黄循财参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启
观察者网· 2025-06-25 10:00
京津冀科技产业动态 -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参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考察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多场景应用案例,包括天工2.0机器人运动控制演示[1][3] - 北京市加快培育机器人未来产业,依托创新中心集聚全球资源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科技人才资源富集,推动"政府搭台、市场主导"模式[3] - 北京科幻产业总营收达480亿元,落地780余家科幻企业,首钢园SoReal科幻乐园融合AI、VR等技术,年客流量超1300万人次[6] 夏季达沃斯论坛亮点 - 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1800名嘉宾参会,设置近200场分论坛探讨AI、区块链等议题,展示天津科技文化旅游路线[4] - 论坛"含绿量"提升,采用光伏发电、海绵城市技术及循环材料家具,数百辆新能源汽车保障绿色出行[5] 医疗与科技突破 - 北京156家医疗机构提供全流程外语服务,167家支持外卡支付,研究型病房助力25个创新药上市[7] - 南开大学团队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成功逆转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实现自由抓握动作[8] 交通与数字经济 - 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试运行,实现高铁与航空无缝衔接,40分钟直达北京大兴机场[9][10]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在北京开幕,聚焦数字友好城市,吸引50多国嘉宾,设立海外分会场[11] 文化产业与教育合作 -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天津中心成立,推动文化资源对接与科技数字创意平台建设[12] - 国际出版教育联盟成立,聚焦数智时代出版教育创新,近50家成员单位参与联合研究[13]
沉浸式人机对战、太空VR模拟驾驶、全息互动酒吧……当未来照进现实,百年工业遗址变身科幻空间
中国青年报· 2025-06-21 07:55
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 [2] - 北京市科幻产业年均总营收增速26%,2023年底科幻企业和机构达632家,较2021年增加43% [10] - 北京市科幻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处于引领地位 [10] 首钢园科幻产业布局 - 首钢园一高炉改造为科幻乐园,保留工业建筑风貌,融合AI、边缘计算等前沿科技 [2]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聚集100多家企业,覆盖动作捕捉、图形渲染、AR/VR/MR等技术领域 [6] - 首钢园所在石景山区集聚236家科幻企业和机构,2024年科幻产业收入153亿元,占全市近三分之一 [14] 政策与规划 - 《北京市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2025年科幻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达600亿元,2027年超1000亿元 [14] - 石景山区发布全国首个科幻产业专项政策,设立科幻产业基金,提供技术孵化、人才对接等支持 [14] 技术与创新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形成"类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产业集群"服务链,重点孵化核心技术 [20] - 北京市推动"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提升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12] 产业生态 - 科幻产业服务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前沿、交叉领域及国际影响力科幻内容创作机构 [6] - 北京市通过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场景示范构建产业促进体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