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工厂
icon
搜索文档
东杰智能:子公司被认定为2025年常州市绿色工厂
格隆汇· 2025-11-14 19:19
格隆汇11月14日丨东杰智能(300486.SZ)公布,根据2025年常州市绿色工厂名单公示,东杰智能科技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杰海登(常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杰海登")被认定为2025年常州市 绿色工厂。 ...
从仅生产零部件 到生产新品整机销往全球“进博红利”迸发 外企持续加仓江苏
新华日报· 2025-11-08 07:20
文章核心观点 - 外资企业通过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持续深化在江苏省的战略布局,投资重心从初期的生产制造扩展至研发中心、全球新品整机生产及创新生态共建 [1][2][8] - 江苏省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门类、卓越的智能制造能力和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外资企业实践本土化战略、将中国机遇转化为全球优势的关键枢纽 [1][5][6] - 外资企业在江苏的发展路径呈现明显升级:从“牵手”投资到“扎根”生长,进而从“协同”全球业务进阶为融入并共建本地“生态”,最终成为辐射全球的“合伙人”与“创新源” [2][6][8] 外资企业在江苏的投资与战略升级 - 美国杜邦公司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与张家港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后,一体化生产基地于2023年正式开业,并于2024年进博会达成新的高性能特种润滑剂项目合作,计划本月开建 [2] - 德国卡赫在参加首届进博会后投入1亿元在苏州打造全球研发中心,该中心于2023年投入运营,聚焦电池和机器人领域,成为其全球智能清洁解决方案的核心研发地 [3] - 阿斯利康在华三大主要生产供应基地(无锡、泰州、青岛)布局正式成型,青岛基地与江苏现有基地形成功能互补 [3] - GE航空航天2007年在苏州成立零部件工厂,2024年至今已累计增投850万美元用于购置新设备和升级工厂设施,提高民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能力 [7] 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能力提升 - 蔡司公司过去苏州工厂只生产入门级显微镜,现在已成为其全球最重要制造基地和枢纽,多款高端智能机型在苏州整机生产并销往全球 [4] - 施耐德电气产品研发后直接在江苏工厂生产,无需送至总部验证,其无锡工厂于2022年实现范围1和范围2的净零排放,比原定2030年目标提前8年,获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和“绿色工厂”认证 [5] - 嘉吉公司落户南京的能力发展中心历经10年发展,已成长为支撑北亚区业务的运营中枢 [5] 本土化战略深化与生态共建 - 西门子在江苏合作的“新课题”包括场景开放、人才培养和生态共创,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践本土化战略 [6] - 霍尼韦尔认为江苏制造业覆盖全部31个大类,产业门类齐全,是其智能工业板块最佳的实践场景,有利于更贴近产业生态持续创新 [6] - 肖特电子封装事业部于2024年6月在苏州开启新产线,生产用于安全气囊及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密封部件,毗邻中国研发中心形成创新产业集群效应 [7]
工信部:计划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至40%
中国能源报· 2025-10-31 16:05
绿色制造政策目标与规划 - 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目标到2030年将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 [1] - 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推动高新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并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 [1] - 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 [1] 绿色制造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创建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 [2] - 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 [2] - 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已超过20% [2] 绿色贸易拓展举措 - 推动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加速产业绿色转型,为拓展绿色贸易注入新动能 [1] - 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提升产品附加值以获得“绿色溢价”,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1]
南玻A:先后有11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9:12
绿色发展资质 - 公司旗下共有11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2] - 公司被视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2]
齐心集团获评深圳市绿色工厂,全链条资源管理践行绿色理念
搜狐网· 2025-10-15 17:28
评选背景与核心意义 -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2025年深圳市绿色工厂名单,共有79家企业入选,包括比亚迪、迈瑞生物、齐心集团等标杆企业 [1] -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工厂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其标准包括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1] - 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的核心实施单元,是企业践行环保理念、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 评选流程与范围 - 评选依据《深圳市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经过企业申报、各区初审推荐、工信局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及公示等程序 [1] - 齐心集团的绿色工厂评审范围覆盖齐心科技园自动化产业园整个厂区,对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核查 [1] 公司合规与安全记录 - 公司自创立之初坚守合规底线,在生产建设各环节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相关标准 [2] - 近三年公司保持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及质量问题"零发生"的良好记录 [2] 生产运营与绿色技术 - 公司通过多体系融合,扎实推进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设,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 [4] - 公司采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配置高效末端治理设备,搭建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将绿色低碳发展贯穿于生产运营过程 [4] - 公司建立完善的塑料边角料回收再利用体系,提升产品物料循环使用率,并通过工艺升级达成生产废水"零排放"目标 [4] - 公司通过高标准品控减少资源浪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 [4] 产品创新与环保认证 - 公司通过增加GRS认证的可循环再生原料在产品中的使用,打造创新、环保、安全的优质文管用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 [4] 行业认可与社会责任 - 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环保责任,持续打造多样化的绿色、环保运行模式,推进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6] - 公司曾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十环认证")、"绿色领跑企业"称号、ESG先锋践行者、2023年中国ESG企业拳头奖、2024中国物流ESG典范企业等多项荣誉 [6] - 公司的绿色发展模式获得行业与社会的广泛认可,为更多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6]
【生态环境周观察】中国对锂电池、稀土等实施出口管制;中科院团队在固态锂电池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钛媒体APP· 2025-10-13 18:23
中国锂电池与稀土出口政策 -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宣布自11月8日起对锂电池相关物项、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等实施出口管制,涉及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 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及制造设备[3] - 同日对境外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要求出口含有或使用中国稀土及相关技术的物项需获得出口许可证[3] 中国绿色制造政策动向 - 工信部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重点支持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八大领域的53个重点行业,其中包括光伏和锂电池行业[4] - 属于重点行业的企业需按行业要求进行自评价,不属于重点行业的企业依据通则自评价,各省级主管部门需于11月7日前报送推荐名单[4]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利用聚合物分子设计制备出新型材料,解决了界面阻抗大和离子传输效率低的难题[5] - 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作为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达86%[5] 全球供应链电动化合作 -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与宁德时代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供应链关键环节的电动化,包括集装箱船队、港口生态系统、内陆运输和仓储[6] - 合作将基于宁德时代在先进电池技术、储能解决方案及电池回收领域的领先优势,探索电力系统设计和能源管理[6] 氢能设备出口进展 - 上海氢锐科技有限公司获欧盟CE认证的MW级PEM制氢设备出口至南非,是中国制造MW级PEM制氢装备首次出海[7] - 该设备满足光伏制氢波动性运行场景需求,具有高度集成、自动化及低能耗特点[7] 国际核电设施动态 - 日本中部电力公司正式启动滨冈核电站1号机组的反应堆拆除工程,计划在2035财年前完成反应堆本体拆解,2042财年前完成全部报废工作[8]
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
中国能源网· 2025-10-10 09:35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信部发布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通知,旨在突出节能降碳导向,巩固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1] - 政策为贯彻落实《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绿色制造标杆升级行动[2] - 本年度绿色工厂重点支持53个重点行业的企业[4] 申报与遴选要求 - 满足条件的企业或园区按照自愿原则,对照新评价要求进行自评价[2] - 省级工信主管部门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遴选,推荐企业或园区原则上不低于本地区已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的平均水平[2] - 新申报单位需登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自主填报申报表完成自评价,不再需要提交第三方评价报告[3][4] - 属于53个重点行业的企业需按相应行业要求自评价,非重点行业企业依据通则自评价[4] - 省级主管部门需于2025年11月7日前将推荐名单报送工信部[6] 现有工厂与园区管理 - 现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需登录管理平台,对照新评价要求开展自评价对标[5] - 得分连续三年处于后5%的现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将从名单中移出,实现有进有出[5] - 如发现企业、园区存在数据或材料造假,将被从名单中移出,并禁止三年内再次申报[6]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 - 指标体系包含清净化、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绿色化、用地集约化等一级指标[8][9][10] - 低碳化指标权重为30%,包括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8项二级指标[9] - 资源高效化指标权重为30%,包括原材料消耗强度、取水量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9] - 清净化指标权重为16%,包括生产工艺和设备先进性、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投资占比、主要污染物产生或排放强度等指标[8] - 绿色化指标权重为16%,包括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等指标[8][10] - 用地集约化指标权重为8%,包括土地产出率指标[10] 绿色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 指标体系包含产业发展、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一级指标[11] - 产业发展指标包括近三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省以上绿色工厂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等[11] - 能源利用指标包括能源产出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达到2级以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耗占比等[11] - 资源利用指标包括水资源产出率、土地资源产出率、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11] - 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弹性系数等[11] 重点支持行业范围 - 政策重点支持53个重点行业,涵盖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八大领域[12] - 具体包括长流程钢铁、短流程钢铁、石油化工一体化、电解铝、水泥、汽车整车、造纸、印染、光伏、锂离子电池等细分行业[12]
事关绿色工厂,工信部通知!
中国能源报· 2025-10-09 19:05
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通知 - 工信部于2025年10月9日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旨在突出节能降碳导向并巩固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1][3] - 通知明确本年度绿色工厂重点支持53个重点行业的企业,属于重点行业的企业需按照行业要求进行自评价,其他企业依据通则自评价[1][6] - 推荐工作遵循"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推荐的企业或园区原则上不低于本地区已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的平均水平[5] 申报与评价具体要求 - 企业或园区需登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自主填报申报表完成自评价,无需提交第三方评价报告,平台提供政策解读和填报说明视频[6] - 现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需开展自评价对标,得分连续三年处于后5%的将从名单中移出,实现动态管理[6] - 省级工信主管部门需于2025年11月7日前通过管理平台报送推荐名单,工信部将组织专家审核并公示最终名单[7]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 - 能源低碳化指标权重30%,包括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8项二级指标,其中能源消耗强度基准值参照国家强制性能源消耗限额2级水平[9] - 资源高效化指标权重30%,涵盖原材料消耗强度、取水强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取水强度基准值参照工业用水定额通用值水平[9] - 生产洁净化指标权重16%,评价生产工艺设备先进性、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投资额占比等,改造升级项目投资占比需与行业先进水平对标[10] - 产品绿色化指标权重16%,要求开展产品绿色设计和碳足迹量化,依据GB/T 24256和GB/T 24067等标准进行评价[10] 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 - 评价体系包含产业发展、能源利用、资源利用等6个一级指标,其中产业发展指标包括近三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绿色工厂总产值占比等[12] - 能源利用指标权重较高,关注能源产出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单位产品能耗达标企业占比[12] - 基础设施指标要求新建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并鼓励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和能碳管理中心[12] 重点支持行业清单 - 钢铁行业涵盖长流程钢铁、短流程钢铁、铁合金和焦化等领域[14] - 石化化工行业包括石油化工一体化、煤制烯烃、烧碱、纯碱、轮胎等细分领域[14] - 有色行业重点支持铜冶炼、锌冶炼、电解铝、工业硅等[15] - 电子行业重点关注光伏、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等高端制造领域[20] - 其他重点行业还包括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共计53个细分行业[14][15][16][17][18][19][20]
“十四五”以来云南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8:54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 “十四五”以来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新增装机超6000万千瓦,总规模达1.5亿千瓦 [1] - 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达2亿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20% [1] - 绿色铝、硅光伏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快速崛起 [1] 能源结构与绿色转型 - 绿电装机与发电量占比超过9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46%,均居全国前列 [1] - 大力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1] - 累计建成10个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工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1][2] 区域能源协作与贡献 - “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为东部地区节约标准煤6.6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7.3亿吨 [2] - 持续强化区域能源协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2] 产业低碳转型 - 云南“绿色铝谷”建设加快推进,产业低碳转型载体不断夯实 [2] - 已启动建设15个省级零碳园区,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6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 [2]
飞南资源(301500) - 2025年0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7:50
公司经营与股价表现 -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 近四天跌幅达百分之十几[2][3] - 公司高度重视以企业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3] 业务布局与产能建设 - 生产基地覆盖广东/江西/广西三省 原料采购网络遍布全国7个省份[4] - 江西巴顿和广西飞南项目生产状况持续向好 带来增量效益[6] - 肇庆基地电子产品和汽车拆解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 正在办理手续[5][6] - 赣州飞南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取得环评/能评/安评批复[6] 资源化技术与产品 - 通过危固废协同处置工艺 实现有色金属深度资源化[4][6] - 产出电解铜/锌锭/焊锡锭/金锭/银锭/钯粉等多金属产品[6] - 公司暂无金属矿山资源 通过回收工业固体废物提取金属[6] 绿色发展与认证 - 广东飞南2019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4] - 江西兴南2024年获评"江西省绿色工厂"称号[4] - 公司坚持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4] 海外市场拓展 - 已组建业务团队开展海外市场调研[4] - 重点关注海外市场环境/技术/政策等情况[4] - 科学审慎探索海外采购渠道布局[4] 行业认可与战略规划 - 上榜《2024年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30强》[3] - 未来将发力资源化产品精加工/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3] - 目标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一流企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