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供应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波黑联邦可能下调燃气费用,降幅尚未确定
商务部网站· 2025-10-16 01:10
公司动态 - 能源企业Energoinvest向波黑联邦政府提出燃气降价申请,下调幅度为16% [1] - 若降价方案获批,新价格将从10月1日起实施 [1] - 公司董事长乌斯塔穆伊奇呼吁加快推进“南部互联互通”项目,以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1] 行业趋势 - 全球燃气和石油市场价格走低,导致波黑本地采购成本下降 [1] - 波黑已进入供暖季,能源供应单一依赖俄罗斯天然气通过“土耳其溪”管道输送 [1] - 能源专家预测当前降价空间有限,主因在于波黑完全依赖单一气源,既无天然气储备,也缺乏替代供应方案 [1] 政府监管 - 波黑联邦政府预计将在两日内对燃气降价申请作出回应 [1] - 联邦能矿部长透露已审核申请并给出积极意见,联邦贸易部也持相同立场 [1] - 预计明后两天将召开紧急会议,最终批准降价 [1]
交易清零!中方的态度很明确,特朗普这下也没办法,叫嚣要拉上27国对中国加税100%
搜狐财经· 2025-09-14 09:59
据报道,中国对美国能源的采购几乎归零。无论是原油、天然气,还是煤炭,中方的"清零"策略不再是 一个简单的贸易反应,而是一次深刻的战略调整,标志着中国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已经成功超越了美国的 控制。就在此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多个公开场合发出了威胁:要求欧盟27国也要对中国施压,加税 100%! 如果说此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更多是围绕着消费品、技术产品、农产品等领域展开,那么如今的能 源"清零"意味着中国的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已经全面打响。中国几乎完全停止了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LNG),6月起没有再购买美国原油,而从年初开始,中国的煤炭进口量也从百万吨级骤降至几乎为 零。这不仅是中美之间贸易冲突的结果,更是中国在全球能源战略上的深远布局。 这一策略并非一时情绪所致,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战略举措。中国通过加速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不仅消 除了对美能源依赖的隐患,还将其自身的能源供应链从美国的掌控中解放出来。沙特、俄罗斯、卡塔 尔、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了中国的主要能源供应国,而美国则被远远甩在了后头。 美国在中国市场的能源份额已经被俄罗斯等国家取而代之。中国不仅仅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之一,它 在全球能源供需链中的位置愈发重要。在这 ...
法国将更多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减少从阿尔及利亚进口管道天然气
商务部网站· 2025-09-13 00:33
公司战略调整 - 法国电力公司通过持股98%的Edison公司减少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管道天然气采购 转向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1] - Edison公司与壳牌签订15年液化天然气采购合同 自2028年起每年采购70万吨美国液化天然气[1] - 能源供应多元化和价格因素是推动公司转向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关键动因[1] 能源采购变化 - Edison公司原每年从阿尔及利亚采购10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 从利比亚采购44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1] - 现有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天然气采购合同将在未来两年内到期[1] - 欧盟承诺三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 换取美国将欧洲输美产品关税从30%降至15%[1] 地缘能源影响 - 阿尔及利亚是欧盟主要天然气供应国之一 拥有连接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两条天然气管道[1] - 法国减少阿尔及利亚天然气采购将对该国产生重大影响[1] - 采购转向发生在法国与阿尔及利亚关系持续恶化的背景下[1]
俄罗斯乌拉尔石油打折,中国会接手印度减少的份额吗?
搜狐财经· 2025-08-19 07:34
印度石油采购战略调整 - 印度炼油企业正逐步减少对俄罗斯乌拉尔石油的即期采购 [1] - 印度从俄罗斯日均石油进口量达175万桶 占其进口总量35%以上 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 [1] - 尽管乌拉尔石油炼化成本高且工艺复杂 但凭借价格优势和折扣策略仍在印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1] 俄罗斯石油供应转向策略 - 俄罗斯计划将印度减少采购的乌拉尔石油产能转向中国市场 并提供每桶约1美元的优惠价格 [1] - ESPO混合原油占俄罗斯对中国石油供应量超过60% 其低硫中轻质特性与中国炼油厂设备高度契合 [2] - ESPO混合原油可通过管道或海运输送 运输成本较低 2024年中国采购量预计达8000万吨 [2] 中国能源进口战略考量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之一 对外能源依存度超过70% 坚持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 [2] - 中国炼化企业对乌拉尔石油持谨慎态度 因炼化工艺与现有设备匹配度不如中东石油和ESPO混合原油 [2] - 中国能源决策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根据自身需求、成本效益和设备适配性进行采购选择 [4]
俄罗斯欲以折扣价向中国推销印度减少采购的石油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53
俄罗斯石油贸易策略调整 - 俄罗斯计划以每桶约1美元的折扣价将乌拉尔石油转向中国市场[1] - 印度炼油厂减少对俄罗斯乌拉尔石油的即期采购[1] - 俄罗斯通过折扣策略维持石油出口市场份额[1] 印度石油进口格局变化 - 印度日均进口俄罗斯石油量达175万桶[1] - 俄罗斯超越中东成为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1] - 俄罗斯石油占印度石油进口总量35%以上[1] 中国原油进口结构特征 -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2] - ESPO混合原油占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总量60%以上[2] - 2024年中国对ESPO混合原油采购量达8000万吨[2] 原油品种特性与适配性 - 乌拉尔石油属于重质高硫原油与轻质低硫油混合产品[1] - ESPO混合原油具有低硫、中轻质特性[2] - ESPO原油可通过管道输送或海运至中国且运输成本较低[2] 中国炼油厂采购偏好 - 中国炼化企业设备与ESPO混合原油高度匹配[2] - 乌拉尔石油炼化工艺与中国炼厂设备适配性不如中东石油和ESPO原油[2] - 采购决策需综合考量成本与设备适配性等多重因素[2] 能源贸易合作原则 - 中俄能源贸易遵循平等互利共赢原则[4] -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能源战略决策[4] - 原油采购量根据实际需求与市场变化决定[4]
印度不要的石油,俄罗斯打算折上折卖给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8-18 23:21
俄罗斯石油供应转向 - 俄罗斯因印度减少乌拉尔石油现货采购 试图以每桶下调1美元的折扣价将产能转向中国供应 [1] 印度石油进口结构 - 印度2023年上半年日均进口俄罗斯石油175万桶 俄罗斯占印度石油进口比例超过35% 取代中东成为最大供应来源国 [1] - 印度采购的俄罗斯石油主要为乌拉尔油种 属中重度含酸混合原油(约31°API度 1.4%硫含量)炼化成本高且工序复杂 [1] 中国石油进口战略 -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70% 能源供应多元化是核心战略 俄罗斯原油占进口总量19% [1] - 中国炼油厂设备更适配中东石油和俄罗斯ESPO混合原油 对乌拉尔石油需求有限 [2] -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基于自身战略需求 采购决策不受第三方干扰 [4] 中俄原油贸易特点 - 俄罗斯ESPO混合原油占中国进口俄油比例超60% 2024年中国采购量达8000万吨 [1] - ESPO原油产自俄罗斯远东地区 具有低硫、中轻质特性 可通过管道直输或科兹米诺港海运 运输成本较低 [1] - ESPO原油相比乌拉尔石油价格较高 但较布伦特、WTI和中东油种仍具价格优势 [1]
美股异动丨特斯拉盘前涨1.3% 申请英国电力供应牌照
格隆汇· 2025-08-11 17:14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已向英国能源监管机构申请电力供应许可证,计划为英国家庭和企业供电 [1] - 此举将使公司最快明年就能与英国本土能源巨头同台竞争 [1] - 公司申请电力供应许可证正值其在欧洲的汽车销售持续低迷 [1]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盘前交易价格上涨1.33%至334.050美元 [1]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329.650美元,较前一日上涨7.380美元,涨幅2.29% [1] - 公司股票当日最高价335.150美元,最低价320.980美元,振幅4.40% [1] 公司交易与估值 - 公司股票当日成交量为9120.03万股,成交额为301.24亿美元 [1] - 公司总市值为1.06万亿美元,市盈率TTM为196.22 [1] - 公司股票换手率为3.28%,量比为1.22 [1]
无视特朗普?4艘油轮开往近海,俄原油印度偏要买,莫迪死磕到底
搜狐财经· 2025-08-10 20:16
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原油的经济动因 - 印度炼油企业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主要受价格和运输等经济因素驱动[1][3] - 2022/2023财年印度平均每天从俄罗斯进口102万桶原油,占进口总量20%,是上一财年的11倍[3] - 俄罗斯原油平均到岸价每吨525.6美元,比伊拉克原油低38.86美元/吨[5] - 印度通过"进口-精炼-出口"模式,将俄油加工后出口欧洲,2022/2023财年对欧柴油出口增长12%-16%至15-16.7万桶/天[5] 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 - 印度高度依赖石油进口,正积极推动供应来源多元化[6] - 2023年4-9月中东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28%至197万桶/天,占比从60%降至44%[6] - 俄罗斯已成为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提供稳定的能源安全保障[3][6] 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 - 印度的购买行为为俄罗斯石油出口提供重要支撑,缓解西方制裁影响[8] - 该行为有助于稳定全球油价,避免因印度加入其他供应市场竞争导致价格上涨[8] - 印度外长表示此举有助于遏制全球通胀[8] 美印贸易关系展望 - 2024财年印度对美出口额达775亿美元,关税战将冲击纺织、珠宝等产业[9] - 美印在军事和地缘战略领域存在共同利益,可能牵制贸易冲突升级[9] - 双方可能通过谈判寻求在能源贸易问题上的妥协[9]
欧洲表态将彻底不用俄罗斯能源引热议:美国才是我们的依靠
新浪财经· 2025-07-29 16:42
能源供应结构调整 - 欧盟将彻底放弃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以换取美国降低关税 [1] - 欧盟通过大规模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和核燃料替代俄罗斯油气 [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宣称欧盟不再需要俄罗斯能源并强调美国液化天然气更具优势 [1] 能源合作与采购计划 - 欧盟与美国达成协议包括大批量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和核燃料 [1] - 购入美国能源将实现欧盟油气供应来源多元化并贡献欧洲能源安全 [1] - 欧盟委员会指出当前仍存在过量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及石油产品通过后门流入的情况 [1]
对华能源出口几乎归零!美终于发现不对劲,中方一举击中美“痛点”,特朗普急了喊话谈判
搜狐财经· 2025-07-29 05:58
中美贸易摩擦对能源行业的影响 - 中国对美能源产品加征关税导致进口量锐减:2月中国宣布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加征10%关税,6月自美进口原油量归零,液化天然气连续四个月对华出口归零,煤炭进口额从去年6月超9000万美元降至数百美元 [1] - 美国能源出口遭受重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市场之一,切断进口导致美原油海外销售量跌至两年最低,页岩油行业产能过剩,依赖对华出口的能源企业面临亏损或倒闭 [3] 中国能源供应多元化策略 - 替代供应渠道迅速填补缺口:原油采购转向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管道及海运),天然气通过俄罗斯远东管道项目补充,煤炭增加蒙古等国陆路进口 [4] - 关税削弱美能源价格竞争力:反制关税叠加基础关税使美能源综合税率飙升,进口商转向其他供应方 [4] 美国能源产业及政治经济压力 - 能源产业连锁反应:得克萨斯州、北达科他州等产区面临工人失业风险,企业投资缩减,通胀压力与贸易逆差问题未解 [6] - 特朗普政府态度转变:释放缓和信号并急于在第三轮贸易谈判中恢复能源出口,但提出禁止中国购买俄伊石油等不合理要求 [4][8] 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战略优势 - 稀土资源卡脖子效应:中国掌握全球60%稀土产能,美高端制造业、军工(导弹制导系统、雷达)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依赖中国稀土,此前出口管制已冲击美企供应链 [6] - 谈判底气充足:中国凭借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战略资源控制权及市场潜力,坚持维护合法权益 [8] 第三轮贸易谈判关键议题 - 美方核心诉求:解决贸易逆差、恢复能源出口渠道 [8] - 中方核心诉求:打破不合理贸易限制,反制美方干涉内政行为(如涉俄涉伊石油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