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复苏
搜索文档
三大航企集体扭亏为盈
深圳商报· 2025-11-03 06:23
Wind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累计亏损超2000亿元,而2025年前三 季度三家航司均实现盈利,标志着行业复苏进入拐点。其中,南方航空以23.07亿元归母净利润领跑三 大航,同比增长17.40%;中国东航实现21.0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中国国航实现18.70亿元归母 净利润,同比增幅达37.31%。 国际航线成为三大航盈利的核心驱动力。营运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三大航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涨幅均显 著高于国内航线:中国国航国际与国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涨幅分别为14.9%和1.2%;中国东航该指标 分别为24.16%和6.08%;南方航空则为19.54%和4.10%。其中,南方航空国际业务表现突出,其国际客 座率与座公里收入已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发清)10月31日,国内主要上市航空公司完成前三季度业绩发布。根据业绩 报告,在经历5年连续亏损后,国航、东航、南航于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集体扭亏为盈,行业复苏态势进 一步巩固。 上市航企中,海航控股以28.4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登顶行业盈利榜,同比增幅达30.93%。 ...
三大上市航企集体扭亏为盈 海航成为最赚钱航司
搜狐财经· 2025-11-01 14:52
Wind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累计亏损超2000亿元,而2025年前三 季度三家航司均实现盈利,标志着行业复苏进入关键拐点。其中,南方航空以23.07亿元归母净利润领 跑三大航,同比增长17.40%;中国东航实现21.0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成功扭亏;中国国航则录得 18.7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37.3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发清 10月31日,国内主要上市航空公司全部完成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发布,根据业绩报告,在经历五年连续亏 损后,国航、东航、南航于前三季度实现集体扭亏为盈,行业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民营航司阵营中, 海航控股以28.45亿元归母净利润登顶行业盈利榜,同比增幅达30.93%,成为前三季度"最赚钱航司"。 三大航终结五年亏损,国际航线成增长核心 业绩下滑与国内市场"量增价跌"的竞争格局密切相关。飞友科技CADAS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国内平 均票价同比下降8.5%,即便在七八月暑运旺季,票价同比仍分别下滑8.7%和7.3%。全服务航司下沉竞 争进一步挤压民营航司空间,三大航在部分航线将票价压至与低成本航司接近水平,同时保留行李托 运、 ...
春秋航空启动“空嫂”专项招聘计划 放宽年龄至40岁且不限户籍
中国民航网· 2025-10-28 09:35
招聘计划概述 - 公司正式发布客舱乘务员兰州专项招聘计划,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开放职业通道,将年龄上限放宽至40岁且不设户籍限制 [1] - 该计划预计招募30至60人,通过培训后将于2026年形成运行实力,为兰州基地和上海总部储备专业人才 [1] - 专项招聘旨在顺应航空业快速复苏趋势,满足就业市场多元化需求 [1] 招聘背景与动机 - 公司每年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600至700名乘务员,目前在职空勤人员约3400人,平均年龄28岁,30岁以下人员占比达70% [1] - 在兰州招聘空嫂是为了满足西部航线持续增长的人才需求 [1] - 已婚已育女性在客舱服务中具备独特优势,公司现有88名在职空嫂中,74%已晋升至管理岗位 [1] 目标人群优势 - 空嫂群体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在应对紧急情况时表现更为从容,更善于预见旅客需求,在照顾儿童旅客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1] - 作为团队中的"知心大姐",她们能有效提升客舱团队的凝聚力 [1] 具体招聘安排 - 招聘要求应聘者身高162cm~174cm,持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对工作经验及专业背景不作限制 [2] - 应聘者需通过公司招聘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投递简历,面试预计11月中上旬与兰州区域校园招聘同步进行 [2]
Boeing Takes Off as FAA Greenlights 737 MAX Production Boost
MarketBeat· 2025-10-24 04:18
核心观点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批准公司提高737 MAX产量至每月42架 标志着公司运营和财务复苏的关键里程碑 消除了主要的生产限制 [1][2] - 市场反应积极 公司股价当日交易于约217美元 年内涨幅近23% 分析师共识目标价达240.20美元 [1][14] 监管批准与生产恢复 - FAA于2025年10月17日批准将737 MAX月产量提升至42架 此决定基于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成功将生产稳定在每月38架 证明了其制造流程的稳定性和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1][4] - 产量从38架增至42架 意味着该关键项目的产出能力提升超过10% [5] 财务影响与业绩改善 - 2025年第二季度 稳定的生产和更高的交付量推动收入同比增长35% 达到227亿美元 并产生2.27亿美元的正经营现金流 相比第一季度使用的16亿美元现金和去年同期使用的近40亿美元现金 出现显著好转 [5] - 产量提升有望在全面实施后带来每年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为持续现金流生成提供强大动力 [5] 市场需求与订单情况 - 全球对新飞机的需求异常强劲 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交付能力而非订单获取 自2025年中以来获得一系列大规模订单 [6] - 重要订单包括:大韩航空历史性订购103架飞机(含50架737-10) 土耳其航空协议订购最多75架787梦想飞机并承诺最多150架737 MAX 西捷航空订购67架飞机(核心为60架737-10) [7][12] - 截至第二季度末 公司总积压订单达6190亿美元 相当于按当前速率超过七年的产量 [7] 风险前景转变 - 监管审查从重大风险因素转变为对公司安全质量改进的验证来源 FAA在9月已恢复公司对737 MAX的自认证权 [8][9] - 尽管存在竞争压力 但近期全球订单显示了广泛多元的客户基础 市场实力不依赖于单一地区 [10] - 圣路易斯工厂的IAM罢工主要影响国防、太空与安全部门的F-15、F/A-18和弹药生产线 其财务影响被商业部门的积极催化剂所 overshadow [11] 管理层与分析师观点 - 8月任命Jesus "Jay" Malave为新任首席财务官 投资者认为其将为增长阶段带来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证明过的财务纪律 [7] - 分析师社区情绪转好 共识目标价升至240.20美元 部分分析师目标价高达282美元 显示华尔街认为从当前价格有显著上行潜力 [14]
苏丹政府宣布喀土穆国际机场恢复运营
新华社· 2025-10-23 08:25
新华社开罗10月22日电(记者张猛)喀土穆消息:苏丹文化、新闻和旅游部22日发表声明,宣布喀土穆 国际机场正式恢复运营。这是苏丹武装冲突发生两年半来,这座苏丹首都机场首次恢复运营。 声明说,苏丹巴德尔航空公司一架飞机当天降落在喀土穆国际机场,标志着喀土穆空中交通结束了长期 的停航。喀土穆国际机场运营方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恢复航班是"苏丹航空业复苏的重要一步,为空中 交通在未来一段时间逐步恢复铺平道路"。 2023年4月15日,苏丹政府军与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在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战火随后蔓延至其他 地区,迄今造成近3万人丧生。喀土穆国际机场在冲突中严重受损,长期由快速支援部队控制并处于关 闭状态。今年3月,政府军从快速支援部队手中夺回喀土穆国际机场,并从5月开始修复工程。 责编:李磊、王瑞景 喀土穆国际机场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架飞机降落时未载有乘客,落地约两小时后起飞,返回东 部红海州城市苏丹港。 苏丹民航局20日宣布,喀土穆国际机场将于22日重新开放,首先将逐步恢复国内航班。但22日早些时 候,苏丹消息人士和目击者告诉新华社记者,喀土穆国际机场连续第二天遭无人机袭击。其中,了解喀 土穆国际机场情况的消 ...
中银航空租赁(02588):机队保持迭代
华泰证券· 2025-10-11 20:5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中银航空租赁“买入”评级 [1][6] - 目标价为85港元 [5][6] - 当前股价为69.95港元(截至2025年10月10日) [7] 核心观点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核心ROE为11%,略高于2024年的10.5% [1][4] - 上调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2/8.4/9.1亿美元,调整幅度分别为+1.4%/+4.8%/+10.1% [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1.03美元,每股净资产(BVPS)为9.65美元 [5][10] 运营数据与机队状况 - 3Q25自有机队数量为442架,较2Q25增加1架 [1][3] - 3Q25交付飞机11架,出售飞机10架,机队保持快速迭代 [1][3] - 自有飞机平均机龄稳定在5年,扭转了此前连续上涨的势头 [3] - 机队利用率稳定在100%,平均剩余租期为7.8年 [3] - 已订购飞机数量为343架,订单簿强劲 [3] 上游飞机制造产能与行业需求 - 上游飞机制造商产能持续改善,3Q25空客月均交付达67架,波音预计月均交付53架 [2] - 波音计划将737机型月产能从38架提升至42架 [2] - 全球航空出行需求提升,8月全球收费客公里(RPK)同比增长4.6% [4] - 飞机供需缺口仍然存在,支撑飞机租金和市场价值 [4] 融资与负债成本 - 3Q25成功发行5亿美元5.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4.25%,较上半年所发债券利率(4.75%)和1H25负债成本(4.6%)有所下降 [1][4] - 该债券发行利差(较5年期美债高58个基点)创新低 [1] - 预计美联储年内可能再度降息,有望缓解公司负债成本上行压力 [1][4] 估值分析 - 目标价基于1.13倍2025年预测市净率(PB) [5][11] - 公司当前股价交易于0.93倍2025年预测PB [5][10] - 历史PB估值区间为1-1.5倍(2019年) [5][11][12] - 预计2025年股息率为4.1% [5]
恒信证券|春秋航空回应“明年拟赴港上市”传闻|目前暂无相关计划,重大事项将依法依规披露
搜狐财经· 2025-10-05 19:41
事件概述 - 有媒体报道称春秋航空计划于2026年赴港上市,拟筹资约10亿美元,并考虑港股与A股“双重上市”[1][3] - 春秋航空迅速回应,称公司目前暂无赴港上市相关计划,后续如有重大事项将依法依规披露[1][4] - 该传闻引发市场关注,春秋航空A股股价一度出现小幅波动,航空板块成交活跃[3] 公司背景与运营表现 - 春秋航空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首批低成本航空公司之一,总部位于上海[5] - 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机队规模超过130架,运营国内外航线达280余条,覆盖东亚、东南亚及部分欧洲地区[6] - 公司凭借低成本模式和高运营效率保持盈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04.7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约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平均客座率保持在92%以上[7][10] - 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日本、泰国、新加坡等航线加密明显[7] 行业背景与资本动态 - 民航市场持续回暖,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约16%,国际航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近80%[8] - 航空业复苏推动资本市场对航空企业估值预期上调,多家航空公司被传出筹划境外上市或再融资计划,例如东航、南航相继传出扩大海外债券发行的消息[8][9][11] - 香港资本市场因其国际化程度高、投资者结构多元,对中国航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仍具吸引力[12] 专家解读与未来展望 - 分析师指出,若航空业盈利恢复周期持续,且油价稳定、航班量增长,部分航空公司或在2026年前后迎来二次资本运作窗口[13] - 香港市场对盈利持续性和现金流稳定性要求较高,低成本航企境外上市需考虑汇率、成本结构、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13] - 春秋航空的回应显示出企业在资本操作上的理性与谨慎,当前阶段公司更注重提升盈利能力、优化机队结构及拓展国际航线与服务品质[14][15][16]
上半年柬埔寨三大国际机场旅客达365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商务部网站· 2025-07-09 00:26
航空业复苏态势 - 柬埔寨三大国际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达365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1] - 2024年全年三大机场共计接待旅客6242万人次 同比增长22% 航班起降58万架次 同比增长14% [1] - 航空业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中国出境游反弹及泰国、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家出行需求旺盛 [1] 航线网络拓展 - 当前国际航线主要客源地为中国、泰国、越南、韩国、日本、美国及欧洲 [1] - 下半年计划新增多条航线 涵盖印度、中东及中国二线城市市场 [1] - 多家航空公司恢复并拓展国际与区域航线 为行业增长注入新动能 [1] 国家航空政策规划 - 柬埔寨政府通过《2025-2035年国家航空运输政策》草案 目标2035年实现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 [1] - 政策提出七项核心战略方向 包括推进航权自由化、鼓励航空公司股权多元化、强化航空支援服务体系等 [2] - 政策强调将航空与旅游、贸易、文化发展战略结合 优化协调机制以提升服务质量与行业竞争力 [2]
深圳机场集团董事长舒毓民有新职,出任宝安区委书记!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4:20
深圳机场集团管理层变动 - 原深圳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舒毓民已调任宝安区委书记 [1] - 舒毓民在深圳机场集团任职期间为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共19个月 [2] 深圳机场集团发展成果 - 在舒毓民任职期间推动多项关键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机场第三跑道主体工程、T2航站楼、智慧机场建设 [2] - 推动深圳机场从"运输枢纽"向"要素价值枢纽"升级 [2] - 2024年深圳机场全年累计实现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8.1万吨、起降航班42.8万架次 [2] - 2024年三大运营指标均创开航以来新纪录 [2] - 深圳机场成为我国内地第4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的机场 [2] 管理层背景 - 舒毓民具有财政、金融、区域治理、航空枢纽管理等跨领域工作经验 [1] - 职业生涯经历包括深圳市财政局副局长、福田区委常委、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等职务 [1][2]
中国航司国际航线大扩展,外媒:美国期待中国航司恢复更多航线
观察者网· 2025-05-17 12:05
国际客运航班增长 - 中外航司执行国际客运航班周均达6428班,同比增长25.4%,其中中方航司执飞4470班,同比增长31.4%,外方航司执飞1958班,同比增长13.6% [1] - 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航班量占比达到约72% [1] - 我国国际航线网络不断完善,通航国家数量达到79个 [1] - "五一"假期期间,入境游客达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 [1] 中国东方航空国际航线拓展 - 中国东方航空今夏将新开六条横跨欧亚大陆的空中通道,包括伊斯坦布尔、巴黎和阿拉木图三大全新航点 [3] - 6月30日开通西安和伊斯坦布尔机场之间的首条直飞服务,每周3次 [3] - 6月16日开始上海浦东和日内瓦之间的服务,每周4班 [4] - 6月20日开通每日航班飞往米兰马尔彭萨 [4] - 7月17日开通飞往哥本哈根卡斯特鲁普机场的航线,每周三班 [4] - 7月9日启动南京和巴黎航线,每周三运营一班 [4] - 欧洲网络扩展到15个城市,欧洲航线恢复率达112% [4] 其他中国航司国际航线动态 - 中国南方航空运营着伊斯坦布尔与北京大兴、广州和乌鲁木齐的航班 [3]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从北京首都飞往伊斯坦布尔 [3] - 四川航空公司从成都飞往伊斯坦布尔 [3] - 土耳其航空运营着从伊斯坦布尔飞往首都北京、广州和上海浦东的航班 [3] - 伊斯坦布尔和中国之间每周约有26200个双向座位,同比增长7% [3] - 吉祥航空国际航班数量占比约为近40%,新增多条国际航线 [7] - 海南航空已开通海口始发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覆盖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 [7] 国际航空市场趋势 - 中国的主要航空公司已经更新了2025年的计划表,预计新的长途航班将激增,尤其是飞往欧洲、东南亚、北美的航班 [8] - 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城市的机场扩建正在加速,以适应预期的客流量高峰 [9] - 美联航宣布在2025-2026年冬春航季恢复或新增六条往返中国的航线,覆盖北京首都、上海浦东、香港和成都等目的地 [9] - 美联航芝加哥—北京、上海以及纽瓦克—北京、香港、上海的所有航班都可预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