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测量
搜索文档
广电计量:公司目前正聚焦航空航天及高端芯片的测试能力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22:13
证券日报网讯广电计量(002967)11月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量子测量作为航天、航 空、高端芯片等精密测量的重要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公司目前正聚焦航空航天及高端芯片的 测试能力建设,其中量子测量作为重要能力建设之一,公司正加大与相关行业专业机构探讨合作,建立 量子测试研究团队,加快相关技术储能和实验室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 ...
中航光电:目前公司在量子通讯、量子计算、量子测量方面正与相关头部客户进行科研阶段合作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7:1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目前在量子通讯、量子计算、量子测量领域与相关头部客户进行科研阶段合作 [1] - 公司主要从射频和光两个技术方向开展量子领域的前期布局 [1]
中航光电(002179) - 2025年10月30日中航光电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0:28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58.38亿元,同比增长12.36% [3] -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0.89% [3] - 前三季度毛利率29.70%,同比下降约6.9个百分点 [3] - 第三季度单季销售收入46.54亿元,净利润2.9亿元,同比环比均大幅下滑 [3] - 金价上涨对防务业务毛利率的影响幅度约为1%-2% [10] 业务领域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50% [3][12]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50% [3] - 防务业务前三季度订单和计划量整体同比增长,十月计划量呈现回暖趋势 [3][5] - 民用领域整体盈利质量和增长速度高于预期 [3] 运营与战略举措 - 三季度末存货规模达57亿元,较年初增长20%以上 [3] - 会计政策变更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旨在实现更精确的成本核算 [3][4] - 公司通过采购端降价、设计优化和工艺创新等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10] - 国际化拓展是重要发展方向,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光伏储能、医疗、数据中心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13] 研发与未来布局 - 在量子通讯、量子计算、量子测量领域与头部客户进行科研阶段合作 [11] - 数据中心业务产品包括电源类、光传输器件、液冷散热类及高速类产品 [8] - 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包括智能网联、高压互连、Busbar、充换电系统等,高压连接器在国内主流车企中市场份额较高 [12] - 未来防务业务将更多聚焦于新质新域领域发展 [7]
广电计量:正加大与行业专业机构探讨合作 建立量子测试研究团队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5:28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目前正聚焦航空航天及高端芯片的测试能力建设 [1] - 量子测量作为重要能力建设之一 公司正加大与相关行业专业机构探讨合作 [1] - 公司正建立量子测试研究团队 加快相关技术储能和实验室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 [1]
量子科技深度报告讲解及国盾量子推荐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量子科技行业 涵盖量子计算 量子通信 量子测量三大分支 [2] * 纪要重点分析的公司是国盾量子(国盾科技)[2][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量子技术发展现状与阶段** * 量子技术发展分为理论奠基 技术探索 产品突破三个阶段 目前处于产品突破阶段(2018年至今)[1][2] * 宏观量子力学将微观粒子行为扩展到宏观系统 并在202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认可 [1][4] * 经典计算受限于"量子隧穿"效应 面临性能瓶颈 量子计算利用电子 超导线圈等载体可突破此极限 [1][5][6] **量子计算核心技术原理与价值** * 量子叠加态使N个量子比特可同时表示2^N种状态 实现计算空间指数级增长 适用于大数据分解 模型模拟等领域 [2][8][9] * 量子纠缠赋予复杂系统强大的全局协同能力 对新材料研发 药物开发中的分子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2][10] * 实现完整量子计算机需六大步骤 构建物理量比特 初始化 应用量子门 电路执行 演化 测定 [12] **量子计算技术路线与瓶颈**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超导 离子阱 光子等 处于竞争共存与融合互补格局 [12][13][14] * 超导技术保持度较好 目前最主导 离子阱具有高保真度 光子扩展性能优秀 [13] * 当前应用落地的主要瓶颈是"退相关"问题 即外部环境导致信息丢失 纠错需要大量物理资源进行冗余编码 [15] * 量子计算目前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主要探索方式为专用机商业化和混合算法 [16] **量子通信发展现状与重要性** * 量子通信利用单光子编码实现物理层面不可分割加密 确保信息安全 [20] * 为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密码学威胁 业界提出数学方法(PQC)和物理方法(QQD)两种路径 [21]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中期阶段(量子安全互联网阶段) 已建成全国范围内1 2万个节点 包括京沪干线和卫星互联 [21][22] **全球竞争格局与中国表现** * 从论文数量看 美国和中国处于领先地位 但在高被引论文比例上 美国占33 9% 中国占15% 存在差距 [19] * 在发明专利方面 美国企业在全球前十中占据6席 中国仅占1席 [19] *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领先的量子技术专利 多个学校和研究机构位列全球专利数前十名 [23] **公司(国盾量子)产品与业务** * 国盾量子产品包括三类 量子保密通信卫星"墨子号"及京沪干线等网络 信道和密钥组网交换产品 小型化地面站设备 [2][24] * 公司产品工程化能力强 可与经典设备无缝融合 产品从机柜升级为模块化板卡 [2][24] * 在量子计算领域 公司开发超导计算机 最高性能达504比特 并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25] * 在测控设备方面 公司产品包括冷原子重力仪 激光频谱梳 单光子成像雷达等 [26] **公司(国盾量子)财务与市场预期** * 一家A股上市公司投资相关项目后 2025年三季报显示业务增长1 2倍 [1][4] * 国盾量子2025年预计收入约3 5亿元人民币 扣非净利润约2000多万元 [2][27] * 公司当前估值相对较低 市场对其未来潜力充满期待 有望成为千亿级公司 [2][27] * 到2030年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可能达到几十亿美元 到2035年可能增长至数百亿美元 [18] **公司(国盾量子)行业应用探索** * 公司在政务 金融 电力三大领域积极探索应用落地 如政务办公加密 金融监管报送 电力调度等 [28] * 公司开发多种终端产品 如智能手机 安全执法仪 并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加密办公应用 用户规模达数百万 [28] 其他重要内容 * 多家公司公布实用化容错型全尺度量子计算机(FTQC)计划 Quantum计划2027年实现100逻辑比特 IBM计划2029年推出200逻辑比特系统 Google计划2030年前后推出百万物理比特FTQC 微软计划使用百万级逻辑比特 [1][7][8] * 国际交流受限使得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更多依靠自力更生 [19]
国泰海通|计算机:量子革命:量子科技的现状与未来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15 21:11
量子计算 - 量子计算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 预计未来5到10年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 [1] - 量子计算优越性验证已完成 超导 离子阱 中性原子 光量子 硅半导体等多种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开放性发展态势 [1] - 美国和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各技术路线在量子纠错方面的重大突破将直接影响量子计算的进程 [1] 量子安全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9家中国机构的专利数量约占前10位申请人的专利总量的93% [2] - 量子安全的实现路径包括基于数学的传统路径和物理安全路径两类 中国已形成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 [2] - 量子安全应用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2] 量子测量 - 量子精密测量利用量子状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 提升对时间 位置 加速度 电磁场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 [2] - 量子测量具有应用场景丰富 产业化前景明确等优势 [2] - 由于不同物理量的量子传感器成熟度存在差异 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 [2]
国泰海通:量子计算处于早期突破阶段 量子纠错是关键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7:13
量子计算行业发展现状 - 量子计算优越性验证已完成,多种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开放性发展态势,包括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和硅半导体等 [1] - 基础研究与工程研发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探索在多行业领域持续推进,产业生态正逐步构建 [1] - 量子计算目前还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预计未来5到10年有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 [1][2] - 美国和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2] - 各技术路线在量子纠错方面的重大突破将直接影响量子计算的进程 [1][2] 量子安全领域竞争格局 - 量子安全的实现路径包括基于数学的传统路径和物理安全路径两类 [3] - 中国已经形成了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 [3] - 在全球量子通信领域公开的同族专利数量排名前千位的申请人中,以科大国盾量子为代表的9家中国机构的专利数量约占前10位申请人专利总量的93% [3]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虽然应用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3] 量子测量产业前景 - 量子精密测量利用量子状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以提升对时间、位置、加速度、电磁场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 [4] - 量子测量具有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化前景明确等优势 [4] - 由于不同物理量的量子传感器成熟度存在差异,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 [4] 相关公司分析 - 国盾量子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上市的量子科技公司,业务覆盖量子计算、量子安全和量子测量 [5] - 国盾量子是中科大量子科研团队的核心技术孵化平台 [5]
量子科学研究成果获诺贝尔奖,关注量子技术产业化前景
东方证券· 2025-10-08 16:12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6] 核心观点 - 量子科学研究成果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望提升各国政府及头部科技企业对量子技术产业化的关注度,加速量子技术商业化落地进程[3][9][10] - 获奖科学家的研究为基于超导电路的量子比特发展奠定关键基础,使得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技术从理论层面变得可行[9] - 量子技术正从实验室研究迈向面向产业的实用化阶段,例如Digital Realty、OQC与英伟达合作在纽约市安装首台量子计算机,标志全球首个量子-AI数据中心诞生[9]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建议关注国内量子技术领先企业:国盾量子(未评级)、布局量子安全芯片的国芯科技(未评级)、产品可应用于量子科技项目的腾景科技(未评级)、华工科技(买入)[3][10] 量子诺贝尔奖事件分析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及John M Martinis,表彰他们在“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电路中的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9] - 获奖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的实验研究中利用基于“约瑟夫森结”的超导电路,发现了宏观量子隧穿效应和宏观电路的量子化能级[9] - 获奖科学家深度推动产业发展,Michel H Devoret参与设计“传输子比特”,John M Martinis领导谷歌团队在2019年宣布包含53个传输子比特的“悬铃木”处理器,实现量子优越性[9]
科学家首次实时观测到原子核自旋翻转,突破量子测量极限
新浪财经· 2025-09-07 18:33
研究核心突破 - 首次在实时条件下成功观测到单个原子核磁性自旋在不同量子态之间的翻转 [1] - 该成果被认为是实现原子尺度量子探测的重要进展 [1] 技术方法与原理 - 研究团队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原子级锐利探针,通过感知原子外围电子状态的变化,间接测量原子核自旋的量子态翻转 [1][5] - 该方法利用了电子自旋与核自旋之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克服了STM无法直接探测核自旋的技术限制 [1][7] - 此次研究基于约十年前科学界首次利用STM跟踪单电子自旋的技术,并将其拓展至在时间维度上观测核自旋 [3] 实验细节与发现 - 实验在钛酸锶基底上选取具有核自旋特性的钛原子作为观测对象 [5] - 测量数据显示核自旋状态平均维持约5秒,而同一原子的电子自旋寿命仅为100纳秒 [7] - 研究人员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到信号实时切换,对应核自旋在量子态间的往复翻转 [7] 研究意义与评价 - 该研究标志着首次在原子尺度实现核自旋的单次读出 [7] - 项目负责人强调,这是任何新实验领域的第一步,即实现测量能力,而该研究已在原子尺度上实现了对核自旋的测量 [7] -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8月21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7]
量子专题:2025量子互联网与算网协同体系架构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8-26 00:07
量子信息技术基础 - 量子力学核心概念包括叠加态、纠缠态和量子测量,用于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19][20][23][37] - 量子通信应用包含量子密钥分发(QKD)、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基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实现绝对安全通信[11] - 量子计算分为四阶段发展,现有超导、离子阱等物理平台,关键算法包括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利用量子态叠加原理实现并行运算[11] - 量子精密测量突破标准量子极限,应用于量子时钟网络和长基线望远镜等领域[11] - 实验系统涵盖线性光学、原子和超导等平台,需满足DiVincenzo五大要求[1] 量子互联网架构 - 量子互联网发展分六阶段:可信中继、准备和测量等,现有多国部署可信中继网络[1] - 量子中继分四代发展,第一代含预报式纠缠分发技术,全光中继采用簇态方案[1] - 协议栈方案包括Van Meter五层和Wehner五层等多类架构[1] - 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基于经典-量子混合帧和经典帧辅助混合分组交换两种方案,实现单光子与纠缠网络数据传输[1][16] 量子互联网运行模式 - 设计初期少资源量子互联网运行模式,分为用户网络与主体网络,节点类型包含用户和路由器等[1] - 采用集中式调控机制,请求分为本地处理与远程处理两种方式[1] - 以BBM92-QKD和分布式量子计算为例展示应用协议运行,需先建立端到端纠缠信道再执行协议[1][17] 量子算网协同 - 量子计算协同化呈现三大趋势:量子云计算、量子-超算融合和分布式量子计算[1] - 因量子应用对保真度、延迟等特殊要求,需通过算网协同实现资源优化[1] - 研究方向聚焦资源抽象与建模、量子业务建模和调度框架建模三大领域[1] - 量子互联网当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需突破量子中继、纠错码等技术,结合经典基础设施催生新业态[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