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支持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助力畅通乡村物流
经济日报· 2025-11-19 06:21
物流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基础支撑作用。为加强金融对物流体系发展的支 持,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 对交通、物流、仓储、供应链等商贸流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骨干市场设施、冷链物流基地、乡镇商贸 中心、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数字化商品流通建设,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和终端消费成 本。探索开发针对农村电商的专属贷款产品,打通农村电商资金链条。金融如何畅通物流、激活乡村经济? 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金融机构与业内专家。 资金支持夯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发展的基础硬件,同时也是发展痛点所在。乡村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是 老大难问题,金融资源能有效弥补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缺口。今年上半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物 流领域基础设施贷款120亿元,同比增长67%。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冷链、仓储、分拣中心等基础设 施建设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和企业自有资金风险大、稳定性不足,企业持续发展动 力受限。 综合服务创新模式 冷链物流在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平抑价格波动、减少流通损耗中 ...
发挥协同效能 多元化支持科技创新
金融时报· 2025-10-30 08:25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公司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将金融服务链条向科技领域延伸 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独特功能 [1] - 公司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合力 通过"债+股"模式落地科技金融项目 探索转型发展新模式 [2] - 公司表示将持续深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周期服务 助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3] - 公司发力深化协同纾困模式 借助集团协同赋能 打造上市企业重组新标杆 [4] 杭州盈德公司并购重组项目 - 公司江苏分公司投放超5亿元 成功落地实施杭州盈德公司并购重组项目 [1] - 工业气体被喻为"工业的血液" 是钢铁、化工、半导体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1] - 项目面临资产规模大、相关主体多、时间紧等困难 公司专门组建党员突击队 奔赴项目现场尽调5次 [1] - 公司收购杭州盈德股权 助力实现产权重组 并联动中信证券、中信特钢、南钢集团盘活低效资产 [2] - 项目帮助企业稳定股东结构 杭州盈德经营状况持续向好 收入同比增长约10% [2] 仁东控股破产重组项目 - 仁东控股曾位列第三方支付行业第一方阵 后陷入债务困境 全年亏损持续扩大 核心支付牌照面临续展危机 [4] - 公司深圳分公司在深入尽调基础上 精准判断企业重组逻辑与可行性 定制专项方案 [4] - 2024年12月30日 广州中院裁定受理仁东控股破产重组 [5] - 公司通过收购中信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债权 帮助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 提升市场信心 [6] - 公司与中信资本、中信证券通力合作 深挖企业价值 发挥集团在金融科技、大消费领域布局优势 [6] - 2025年3月完成股权交割 公司将从业务资源对接、产业并购等方面为仁东控股提供支持 [7] - 破产管理人评价重组成功的仁东控股有望成为科技金融创新典型代表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7]
滨州市发展改革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中国发展网· 2025-10-28 15:28
资源要素保障 - 协调为192个项目下达新增用地指标11479亩 [1] - 协调银行为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37.19亿元 [1] - 保障重点项目能耗需求608.99万吨标准煤 [1] - 为19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送电 容量7.28万千伏安 [1] - 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5.73亿元 惠及62个项目 [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惠及项目264个 资金需求293.02亿元 [1] - 争取中央及省预算内上级无偿资金7.73亿元 惠及19个专项及52个项目 [1] 惠企政策与金融服务 - 1-9月制作省政策清单服务指南电子书3期 点击量超8万人次 [2] - 录制政策解读视频45期 开展政策宣贯直播活动23期 在线观看62万余人次 [2] - 开发"滨州无押金城市"平台 累计退还及免缴押金24.45亿元 受益人数达607.50万人次 [2] - 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走访经营主体34.17万户 放贷491.2亿元 授信3.5万户 [2] - 在全省率先出台转型金融试点方案 发放铝行业转型贷款4.18亿元 [2] 市场准入与政务效能 - 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推行"非禁即入" [3] - 梳理市县两级涉市场准入文件59件 发现存在问题文件9件 其中8件已完成整改 [3] - 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及用地预审等5个事项调整为并联审批 [3] - 备案阶段预计压缩5个工作日 审批效率提升15% 核准阶段预计压缩15个工作日 审批效率提升30% [3] - 今年共发布政务信息1832条 规范办结网上问答7件及依申请公开16件 [3] - 对出台的规范性及政策性文件进行深入解读28件 [3]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5 16:50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扮演关键角色,未来金融工作重点是将更多资本引导至科技创新领域,以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 - 当前金融体系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时面临结构性不匹配问题,具体体现在银行信贷模式、直接融资、创业投资及服务覆盖面等方面存在难点 [8]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金融体系进行深刻变革,包括创新银行服务模式、加强直接融资支持、规范创业投资运作及扩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面 [8][9][10][11][12]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逻辑 - 金融发挥三大核心功能:中介功能实现资金跨期融通,将储蓄转化为技术研发投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向新产业和新动能;风险规避功能为高风险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4] - 从历史维度看,金融与生产力进步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三次工业革命中金融均为生产力进步提供了有效资金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与之适配的新型金融 [5] - 金融科技通过打破时空限制和信息壁垒,在客户营销、风险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等方面增强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的能力,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6]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难点:银行信贷 - 传统银行风险偏好保守,注重资金安全,与科创企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不匹配;银行贷款以短期为主,而科技创新融资需求通常是长周期 [9] - 传统银行融资模式“重抵押”,但科技企业发展早期普遍呈现“轻资产”特点,难以提供足额抵押和担保 [9] - 银行信贷存在所有制和规模歧视,创新动力强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 [9]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难点:直接融资 - 股票市场准入门槛偏高,侧重企业财务表现和盈利能力,与科技创新企业匹配度不足,难以化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10] - 科创类债券产品有限,债券发行流程复杂,对科创企业融资适配性不足;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分割,互联互通不足 [10] - 投资者结构不均衡,股票市场以关注短期收益的个人投资者为主,不利于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期资本效应 [10]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难点:创业投资 - 创投机构退出渠道单一,主要依赖IPO,资本有效流动不足 [11] - 创投资金来源结构性短板凸显,2024年国资性质资金在创投市场出资占比高达88.8%,政府主导色彩浓厚 [11] - 中长期资本占比过低,2024年我国创投基金中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本总占比不足15%,远低于美国70%以上的水平,缺乏支持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 [11]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难点:服务覆盖面 -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重要主体,2024年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占比73.7%,前十名中民营企业占7席;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39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41.88%,研发强度3.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4个百分点 [12] - 银行体系对民营企业支持不足,缺乏容错试错机制和宽容制度环境,广大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12]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截至9月末,深圳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6.0%
北京商报· 2025-10-24 17:47
信贷投向结构优化 - 截至9月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2% [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5.9% [1] 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表现 - 科技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1]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7.1% [1] - 绿色贷款、养老贷款、数字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增速 [1] 金融支持消费领域 - 截至9月末深圳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6.0% [1]
重磅!陈志能拟任中行上海分行行长,曾掌舵多家一级分行
新浪财经· 2025-10-22 08:35
人事任命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陈志能拟任上海市分行行长 [1][2] - 原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王晓已拟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 [1] - 陈志能自2016年以来已先后掌舵四家中国银行一级分行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辽宁省分行以及河南省分行 [1][5] 新任行长背景与管理经验 - 陈志能出生于1972年11月,1990年以高考金华文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并修读至博士 [3][5] - 其任职轨迹遍布西北、东北等多区域,自2009年12月起曾任中国银行总行人力资源部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 [5] - 在担任河南省分行行长期间,曾多次考察调研当地重点项目建设布局并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核心举措 [1][6][7] 金融支持举措与战略重点 - 在河南省分行期间,陈志能表示中国银行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将持续发挥集团全球化布局与综合化服务优势助力企业“走出去”及“一带一路”发展 [5] - 针对国道209王官黄河大桥项目,承诺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大政策倾斜和金融支持力度,创新合作模式以金融赋能公路重点项目 [7] - 在与河南铁建投集团合作中,聚焦河南铁路建设、站城开发、高铁物流及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领域,承诺提供最优融资方案与综合金融服务 [7] 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 - 在调研前坪水库灌区工程时表示,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重点项目,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将通过扩大信贷规模、优化融资方案等多元化举措加大金融支持 [8] - 强调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一直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未来将继续发挥金融产品优势,优化服务质效,深化银企合作以实现共赢发展 [8]
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新华社· 2025-10-19 13:06
金融总量支持 - 过去5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总量达170万亿元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超过500万亿元 [5] 金融结构优化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长占比约七成 [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62% [3] - 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3] 科技金融发展 - “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4]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4] 普惠金融服务 - “十四五”期间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约三分之一经营主体 [4] - 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4] - 8月末创新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6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达72.3% [4] 消费金融提振 - “十四五”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贷款余额增长80% [4] - 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4] 金融市场地位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5] - 行业应对各类挑战的基础更牢、韧性更强、底气更足 [5]
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 | 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新华社· 2025-10-19 08:57
金融总量支持 - 过去5年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总量达170万亿元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超过500万亿元 [5] 信贷结构优化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长占比约七成 [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62% [3] - 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约三分之一经营主体,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4] 科技金融发展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或高科技含量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4] - 创新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6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达到72.3% [4] 消费与服务行业支持 - “十四五”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贷款余额增长80% [4] - 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4] 金融市场地位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5]
“十四五”亮点丨新增170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新华社· 2025-10-19 08:49
金融总量支持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总量达170万亿元 [1]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3]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5] 信贷结构优化 - 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长占比约七成 [3]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62% [3] - 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覆盖约三分之一的经营主体 [4] 科技创新金融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4]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 [4] 普惠与小微企业金融 - 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 [4] - 8月末创新型中小企业获贷率提升至6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贷率达到72.3% [4] 消费与服务行业金融 - "十四五"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行业贷款余额增长80% [4] - 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4]
东港区“政策+产品+服务”三链协同,激活乡村振兴金融动能
齐鲁晚报· 2025-10-16 11:33
政策引导与部门协同 - 东港区通过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明确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目标,为金融机构提供清晰指引 [2] -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海洋局、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 [2] -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财政支农贷款风险补偿和奖补资金政策,并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引导金融机构拓宽农村资产抵质押物范围并推荐优质涉农主体 [2] 信贷产品创新与投放成效 - 全区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258.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91亿元,增幅17.68%,比各项贷款平均同比增幅高9.79个百分点 [1] - 针对茶产业推出“青茶贷”专项产品,贷款利率降至3.85%,单笔最高额度50万元,期限最长3年,2025年以来已为50户茶农、19户茶企发放贷款1.22亿元 [3] - 针对蓝莓产业推出“蓝莓贷”产品,最高额度500万元,东港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超1.8亿元,支持种植户200余户 [3] - “鲁担惠农贷”在保余额6.45亿元,在保户数601户;累计担保29.92亿元,累计担保户数3313户 [3] 保险服务体系与风险保障 - 创新推出“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花生收入保险”、“蓝莓种植险”等16个涉农险种,其中蓝莓种植险为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首创险种 [4] - 涉农保险共承保7万余户次,提供风险保障4亿余元;蓝莓种植险今年以来投保面积达10000余亩,保额3000余万元 [4] 服务机制与渠道建设 - 建立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机制,将5家涉农企业纳入区级直连库,已投放贷款1277万元 [5] - 通过政银企对接活动为3个“5个100”乡村振兴和服务业类重点项目授信21.71亿元,已投放贷款10.89亿元 [6] - 推动金融服务网点下沉,全区6个镇共有27个支行或分理处,实现镇银行物理网点全覆盖 [6] - 定期组织“送贷上门”普惠金融对接活动,并利用金融伙伴机制为涉农企业匹配辅导团队,定期上门对接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