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为什么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9-22 05:18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当前,我 国市场体系仍不健全,部分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现实中扭曲市场机制、破坏公平规则、扰乱竞争秩序等问题仍然 存在。只有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统一基础制度规则,不断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范围,才能充分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不断向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阶段迈进。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举措。当前,国际经贸环境 发生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加剧。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实物消费市场和最具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场,必须通过构建 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依托规模优势、纵深空间和回旋余地,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以 国内大市场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来源:求是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重大战略安排。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 ...
聚力产业突破 再掀“江宁攻势”
新华日报· 2025-09-22 04:57
今年以来,江宁持续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1—8月,全链审批服务专班服务项目 (在库项目)265个,实现16个项目"拿地即开工",完成一批项目"五证齐发",均位列全市第一。良好的营 商环境成为优质项目"强磁场",1—8月,江宁共完成招引项目215个、总投资超千亿元,其中不乏50亿 元以上的大项目。 据悉,在即将举行的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江宁聚焦"5+4+5"创新型产业集群,将深层次推介展 示科技政策环境、产业集聚成效、生态资源禀赋,计划上会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超272亿元。 从单个项目"竞速跑"到全区项目"齐攻坚",江宁正以重大项目建设的快节奏,推动产业攻坚不断取得新 突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截至8月底,全区212个区级实施类项目稳步推 进,累计完成投资295.8亿元。其中,9个省级重大项目、89个市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共完成列统投资 192.3亿元。 江宁始终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 念,今年以来,一大批项目持续有力推进,"对接储备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验收 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梯次 ...
学者看法:以高质量“十五五”规划编制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9-21 12:13
要加强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人口结构变化等重大问题的深度研判,准确把握"十 五五"时期将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新要求,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坚实 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部门各层面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均处于有序推进之中。如何以更高的站位、 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来谋划未来发展,以高质量"十五五"规划编制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更高起点上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 深刻认识高质量规划编制的战略意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第 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我国70年来已编制和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 展。"十五五"规划是在已有发展基础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顶层设计、系统 谋划和战略部署,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节奏和 发展成效。 三是鲜明的时代性。"十五五"规划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中国第二座5万亿城市将诞生!同样是一线,广深为何还够不上?
搜狐财经· 2025-09-21 07:21
北京经济发展优势 - 北京GDP将突破五万亿 成为国内第二个五万亿级城市 经济规模超过瑞典、比利时等国家 国内仅11个省份GDP超过五万亿[1] - 人均GDP达3.2万美元 劳动生产率达44.4万元/人 均为全国最高水平 能耗、水耗及碳排放指标全国最低[3] - 聚集全国近30%重点实验室 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实现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等科技成果 近200种机器人实现应用[3] - 通过"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推动区域协同 十四五期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300亿元 达十三五时期两倍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集聚企业超6000家[5] 上海经济发展优势 - 2023年GDP已突破五万亿 2024年上半年达2.6万亿元 金融业增速达8.3%[7]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1800亿元 形成完整上下游产业链体系 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7] 广深经济发展现状 - 深圳2023年GDP为3.68万亿元 新兴产业占比41.5% 增速5.8%居一线城市首位 但土地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 发展空间受限[9] - 广州2023年GDP为3.1万亿元 增速仅2.1% 传统商贸物流业增长乏力 汽车产业处于新能源转型期[11] - 深圳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产业 设定2024年5.5%增长目标 广州发力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 上半年与重庆GDP差距缩小至848亿元[11] 城市发展格局 - 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差异化特征 北京强在科技创新 上海强在产业生态 深圳强在创新活力 广州强在商贸基础[13] - 大湾区与长三角区域协同效应将持续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未来可能出现更多五万亿级城市[13]
《湖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 多维度分析上市湘企发展现状
证券日报网· 2025-09-20 22:30
本报讯 (记者何文英) 近日,在湖南证监局指导下,湖南省上市公司协会发布《湖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 (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该系列连续第三年公开发布。报告聚焦湖南A股上市公司在经营、市 场、创新、融资并购、增持回购、治理及投资者关系等领域,全面分析发展现状,展示湖南资本市场的 高质量成就。 企业高质量发展源于长期技术投入和高强度研发。2024年,湖南上市公司研发支出323.40亿元,整体强 度3.59%,高于全国A股平均2.12%的水平。 当前,湖南正锚定"三高四新"蓝图,加快现代化产业建设。上市公司坚持创新攻坚,强化主体地位,推 动经济转型,成为科技发源地和人才聚集地。 2024年,湖南上市公司实现营收8997.7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90%;归母净利润420.13亿元,占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19.19%,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经过多年积累,湖南上市公司已构建完整产业体系,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传媒、医药生物等领 域形成优势,汇聚行业龙头和细分市场冠军,涌现众多优质品牌。 海外拓展驱动增长 《白皮书》显示,湖南上市公司正通过强化海外研发、完善跨境物流、深化国际产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港澳企项目总投资额21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20 20:57
项目签约。赵强 摄 中新网合肥9月20日电 (记者 赵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皖港澳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交流对接会20日在 合肥举行。此次对接会共签约27个港澳企项目,总投资额达218亿元(人民币,下同),签约项目涵盖新 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通用智能等十多个新兴领域。 安徽省副省长孙勇说,制造业是安徽的优势产业。港澳是现代服务业高地,在金融、贸易、物流、专业 服务等领域优势显著,皖港澳三地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香港贸发局华东首席代表吕剑表示,世界制造业大会是展示安徽乃至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更 是全球制造业领域交流合作、共享共赢的重要平台。香港贸发局将持续助力安徽企业对接全球资源、拓 展国际市场,深化香港与安徽在科创、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本次对接会以"共享机遇 共赢未来"为主题,开展项目对接、投资推介、研讨交流等系列活动,旨在进 一步深化皖港澳三地务实合作,共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三地产业协同迈向更高水平。 ...
“稳”“进”“新”!多维度透视关键词 解码新疆发展诸多历史性突破
央视网· 2025-09-20 12:48
央视网消息: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发布会上,相关负 责人表示,新疆锚定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 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显著增长、"新"的质效大幅提升。 区 CCTV/ 13 CCTV 20m CCTV 13) CTV Com the street CCTV 13 the state 现代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全面显现。2024年,粮食总产量466亿斤,创历史新高。棉花总产568万吨,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7%。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加快建设,形成六大油气区、四大石油化工基地。2025年上半年,新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93.58亿,同比增长7.5%,增速在全国居第三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伟俊介绍,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 据介绍,新疆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全区运输机场达到28个,"疆内环起来 ...
信长星主持召开设区市座谈会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9-20 09:48
9月19日,省委书记信长星主持召开设区市座谈会,听取进一步做好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高质量谋划"十五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出席座谈 会。 会上,各设区市市委书记先后发言,大家紧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党 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全省发展、立足地方实际,就"十五五"时期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谈思考、提建 议。信长星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大家交流探讨。他说,市域在全省发展中是承上启下的枢纽、以城带 乡的引擎,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大家立足一域谋全局,着眼宏观形势谋划重点工作,提出了许多有针 对性、前瞻性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要仔细梳理、积极吸纳,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编制好我省"十五 五"规划。 信长星强调,要围绕"夯实基础、全面发力"谋划一批战略任务,务求"十五五"时期取得重大突破。 要聚焦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产业落地、要素配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推动"一中心、一基地、 一枢纽"基本形成核心功能,着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着力加快绿色 ...
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
经济日报· 2025-09-20 09:42
高质量发展战略核心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以高水平保护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以高质量发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1] -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 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 负重前行的关键期[2] -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保护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3] 资源环境挑战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但方式粗放 付出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沉重代价[1] - 中国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油气等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1] - 粗放式发展导致严峻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危害群众健康并制约经济可持续性[1] 绿色发展路径 -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限制经济活动在资源环境承受限度内[2] - 全方位推行绿色规划 绿色设计 绿色投资 绿色建设 绿色生产 绿色流通 绿色生活 绿色消费[2] - 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各环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集约利用 从源头预防污染与破坏[2] 产业转型升级 -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 智能化 数字化改造升级 降低高耗能 高污染产业比重[2] -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包括节能环保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 - 新兴产业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小 附加值高 是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引领生产方式变革 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设备智能化 提升生产效率 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3]
让技能人才竞相出彩
河南日报· 2025-09-20 07:45
9月19日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市开幕。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组委会供图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工业大省,河南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技能人才 培养是关键的破题之笔。构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培训体系,持续加强培训模式、评价机制、激励举 措创新;打造"河南建工""豫农技工"等100多个人力资源品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技能 人才总量达1900多万人,约占全省从业人员的40.8%;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690多万人,约占全省技能人才 总量的35.09%,均居全国前列。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断扩大、素质稳步提升、活力充分释放,为河南经济高 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能的比拼,也是人力 资源素质提升成效的检验。广大技能人才,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一 定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创造不凡业绩,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强劲人才支 撑。(河南日报评论员)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9月19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开幕,技能领域的各路高手齐聚中原,一决高下 论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