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V
icon
搜索文档
【鸿腾精密(6088.HK)】25Q3业绩同比增长,AI业务收入贡献有望持续提升——25Q3业绩点评(付天姿/王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14 07:04
财务表现 - 25Q3公司实现收入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 [4] - 25Q3公司实现净利润0.74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率为5.6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4] - 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AI服务器相关产品贡献度提升、生产流程效率优化以及高毛利产品稳定出货 [4] 各业务板块收入表现 - 25Q3智能手机业务收入2.10亿美元,同比下降20% [4][7] - 25Q3云端数据中心业务收入2.15亿美元,同比增长34% [4][5] - 25Q3电脑及消费性电子业务收入2.21亿美元,同比持平,占总收入16% [4][7] - 25Q3电动汽车业务收入2.40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16% [4][6] - 25Q3系统终端产品业务收入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超出公司此前发布的25Q3指引 [4][7] 业务展望与战略重点 - 公司聚焦5G AIoT、EV、Audio三大领域,预计其收入贡献将持续增长 [5] -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受AI算力需求及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公司推出行业首款102.4Tbps CPO连接器并展示全套AI解决方案 [5] - 预计数据中心业务25Q4及25全年将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比>+15%) [5] - 汽车业务高增长得益于One Mobility战略整合及数据连接、高功率解决方案需求增加,公司与沙特Al Bassami Transport Group合作推进EV充电器部署 [6] - 预计汽车业务25Q4及25全年将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比>+15%) [6] - 公司上调25Q4系统终端产品业务收入增速指引,但预计25全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至-15%) [4][7] - 预计25Q4及25全年智能手机收入将同比下降双位数(降幅超15%),电脑及消费电子收入将保持稳定(同比-5%至+5%) [7] - 公司维持25全年总收入增速指引不变 [4]
鸿腾精密(6088.HK)25Q3业绩点评:25Q3业绩同比增长 AI业务收入贡献有望持续提升
格隆汇· 2025-11-13 21:11
财务业绩摘要 - 25Q3公司实现收入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 [1] - 25Q3公司净利润为0.74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率为5.6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AI服务器相关产品贡献度提升、生产流程效率优化以及高毛利产品稳定出货 [1] 各业务板块收入表现 - 25Q3电动汽车业务收入为2.40亿美元,同比高速增长116% [1] - 25Q3云端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为2.15亿美元,同比增长34% [1] - 25Q3系统终端产品业务收入为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超出此前指引 [1] - 25Q3电脑及消费性电子业务收入为2.21亿美元,同比持平 [1] - 25Q3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2.10亿美元,同比下降20% [1] 业务发展亮点与未来指引 -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受AI算力需求及AI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公司预计25Q4及25全年该业务将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比>15%) [2] - 公司在高速互联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出行业首款102.4Tbps CPO连接器并展示全套AI解决方案 [2] - 汽车业务高增长得益于One Mobility战略整合及数据连接、高功率解决方案需求增加,公司预计25Q4及25全年该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比>15%) [2] - 公司上调25Q4系统终端产品业务收入增速指引,但维持25全年收入增速指引不变 [1] - 公司指引25Q4及25全年智能手机收入同比下降双位数(降幅超15%),电脑及消费电子收入保持稳定(同比-5%至+5%)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研究机构维持公司25年净利润预测为1.71亿美元 [3] - 鉴于公司在高速互联领域的进展,上调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3%/29%至2.97/4.00亿美元 [3] - 公司11月11日市值对应25-27年市盈率分别为29倍/17倍/12倍 [3]
光大证券:维持鸿腾精密“买入”评级 AI业务收入贡献有望持续提升
智通财经· 2025-11-13 09:3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 [1] - 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0.74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率为5.62% [1]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1.71亿美元,上调2026年和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3%和29%,分别至2.97亿美元和4.00亿美元 [1] - 公司11月11日市值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分别为29倍、17倍和12倍 [1] 各业务板块收入表现 - 25年第三季度云端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为2.15亿美元,同比增长34% [2] - 25年第三季度电动汽车业务收入为2.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2] - 25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2.10亿美元,同比下降20% [2] - 25年第三季度电脑及消费性电子业务收入为2.21亿美元,同比持平 [2] - 25年第三季度系统终端产品业务收入为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且增速超出公司先前指引 [2] 数据中心业务进展 -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主要受AI服务器相关产品需求增加驱动 [3] - 公司在高速互联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获得客户认可,推出行业首款102.4Tbps CPO连接器,并展示包括224G高速互联模块在内的全套AI解决方案 [3] - 预计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在2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将保持超过15%的双位数同比增长 [3] 汽车业务发展 - 汽车业务高增长得益于One Mobility战略整合推进以及数据连接、高功率解决方案需求增加 [4] - 公司发布One Mobility品牌,并与沙特Al Bassami Transport Group合作推进EV充电器部署 [4] - 预计汽车业务收入在2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将保持超过15%的双位数同比增长 [4] 消费电子业务展望 - 系统终端产品收入增长主要受消费需求反弹推动,预计25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变化在-5%至+5%之间,但预计全年收入将同比下降5%至15% [5] - 智能手机收入下降主要系产品规格变化,预计2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收入将出现超过15%的双位数同比下降 [5] - 电脑及消费电子业务预计2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收入保持稳定,同比变化在-5%至+5%之间 [5]
NMG Provides a Quarterly Update on the Advancement of its Phase-2 North American Graphite Production
Businesswire· 2025-11-12 20:30
项目开发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更新了其第二阶段北美石墨生产项目的开发、商业化和融资进展,旨在为最终投资决策做准备 [3] - 通过近期宣布的承购协议和条款清单安排,公司扩大了商业策略,服务于西方世界的能源、国防、技术和制造业等增长型行业 [4] - 公司第二阶段Matawinie矿山的鳞片石墨未来产量可能100%已被预订 [3] 承购协议与销售安排 - 公司与加拿大政府签署了具有约束力的条款清单,为期七年,每年承购30,000吨石墨精矿,其中加拿大政府承诺以“照付不议”方式采购15,000吨,剩余15,000吨保留给盟国和实体 [2][7] - 公司与松下能源修订了商业协议,目标是通过公司第二阶段一体化价值链每年生产13,000吨活性阳极材料,为此预留了约25,000吨石墨精矿年产量 [6] - 公司与Traxys North America LLC更新了商业和营销协议,确保从第二阶段Matawinie矿山每年承购高达20,000吨石墨精矿,供应北美和欧洲的耐火材料市场,其中10,000吨为“照付不议”量 [8] - 公司正与一家成熟的阳极制造商积极谈判,计划在六年期内每年承购高达30,000吨石墨精矿,其中“照付不议”部分预计约为15,000吨 [9] 项目融资与最终投资决策 - 项目融资进程在最近几个月取得显著进展,尽职调查程序接近完成,长格式条款清单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将在未来几个月寻求信贷批准 [15] - 公司计划确认战略投资者和目标贷款人对项目融资的支持,方案包括涵盖第二阶段矿山和电池材料工厂的合并最终投资决策,或从矿山开始的分阶段最终投资决策 [15] - 截至期末,公司现金状况为6,170万美元 [5][31] Matawinie矿山可行性研究结果 - 更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二阶段Matawinie矿山在25年矿山寿命期内,名义年处理量为256万吨,平均品位为4.23%石墨碳,平均选矿回收率为93% [17] - 矿山名义年石墨精矿产量为105,882吨,产品纯度为97.5%碳 [17] - 项目资本支出为4.21亿美元,年运营支出为4,400万美元,每吨石墨精矿的运营成本为419美元 [17] - 按8%折现率计算,税后净现值为2.38亿美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5.8%,税后投资回收期为5.3年 [17] 矿产资源与储量 - 西矿区当前坑内约束矿产资源估算量为:探明资源量2,850万吨,品位4.28%,控制资源量1.018亿吨,品位4.26%,探明+控制资源总量1.303亿吨,品位4.26%,推断资源量2,300万吨,品位4.28% [18] - 西矿区矿产储量估算量为:证实储量1,730万吨,品位4.16%,概略储量4,430万吨,品位4.26%,证实+概略储量总量6,170万吨,品位4.23% [19] 市场前景与行业动态 - 电动汽车市场在期末创下月度新高,2025年9月全球销量达210万辆,年初至今全球增长26%,美国增长18%,中国增长24%,欧洲增长32% [25] - 全球储能安装量在2025年预计将同比增长23%,再创新高,中国和美国引领增长 [26] - 到2030年,全球电池生产规划产能超过9,500吉瓦时 [27] - 由于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石墨进口初步加征关税,为电池制造商增加了显著额外成本,强化了北美供应链脱钩的推动力 [24] 公司运营与团队 - 公司任命Arnaud Quatannens为电池材料工厂工程高级总监,其拥有20多年铝、航空航天和电池行业的国际经验 [30] - 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十二个月滚动期内,公司设施的可记录伤害总发生率为3.77,严重率为1.88,承包商现场为0,期间无重大环境事件 [31]
AI trade in focus on Wall Street as SoftBank sells Nvidia stake, AMD Investor Day preview
Youtube· 2025-11-12 02:38
市场整体表现 - 主要股指表现分化,道琼斯指数上涨约90点(约0.2%),标普500指数下跌约0.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约0.33% [2] - 能源板块表现强劲,上涨约1.4%,但科技板块(XLK)下跌约0.33%,对大盘形成拖累 [6][7]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软银在财报中披露已清仓英伟达持股,目的是为投资OpenAI等其他标的筹集现金,导致英伟达股价当日下跌约2.7% [4][8] - AMD举行分析师日活动,重点展示其AI芯片和系统计划,旨在从英伟达手中争夺市场份额 [7][8][22] - 专家提出"混合AI"概念,即企业结合本地数据中心与公共云资源处理AI工作负载,类比于过去的混合云模式 [13][14][15] - AI应用落地仍处早期阶段,预计2026至2027年将出现能真正产生收入的解决方案 [34][35] 半导体竞争格局 - AMD在GPU市场是英伟达的明确替代选择,同时其CPU业务表现强劲,服务器和PC均需CPU [22] - 边缘计算领域由高通主导,ARM架构处理器在工业、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 [25][26] - 英特尔仍在边缘计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面临多家芯片公司的竞争 [26] 生物制药行业 - 礼来公司与白宫达成药品定价协议,允许Medicare Part D计划覆盖肥胖症药物,潜在新增2500-3000万患者 [40][41] - 礼来股价创历史新高,Link机构将其评级上调至跑赢大盘,目标价1100美元 [38][39] - 礼来在肥胖症领域产品线丰富(如Zepbound、Retatrutide),相比诺和诺德仅依赖司美格鲁肽更具优势 [51] - 辉瑞以约72亿美元现金收购Metsa,诺和诺德因监管风险退出竞购 [54][56] 航天航空领域 - Rocket Lab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因Electron火箭发射卫星增长48%,但可重复使用Neutron火箭首次发射推迟至2024年中 [59][62][64] - 公司通过并购拓展卫星制造能力,实现业务多元化,以降低对政府合同的依赖 [61][62] - UFO ETF年内上涨近50%,成分股表现分化,Rocket Lab和AST Space Mobile等公司涨幅显著 [68][70] 个股分析师观点 - Coreweave因第三方数据中心建设延迟下调年度营收指引,遭多家投行下调目标价,JP摩根将其评级降至中性 [75][76][77] - 雅诗兰黛获Argus Research上调至买入评级,因收入恢复增长、利润率改善并拓展至亚马逊等新渠道 [77][78] - The Real Real因上调营收预期股价大涨约30%,多家机构上调其目标价 [79] 其他行业新闻 - 杜卡迪首次在北美推出越野摩托车产品线,计划明年发布12款新车型,以拓展品牌受众 [97][103] - 美国摩托车行业整体下滑约3%,但杜卡迪通过高端定位实现市场份额和销量增长 [109][110] - 汽车行业面临关税、电动车需求放缓等挑战,供应商Dana、Garrett和Aptive因业务重组受关注 [94][95][96]
Why This Under-$5 Chipmaker Could Ride the EV and ADAS Boom
Yahoo Finance· 2025-10-01 03:17
公司股价与评级 - Craig-Hallum分析师Anthony Stoss重申买入评级和6美元目标价 [1] - 股价年初至今下跌1% 但大幅跑输标普500半导体行业指数 [1] - 股价从4月低点1.6美元反弹 8月初公布业绩后上涨超过5% 目前交易于52周区间1.53美元至5.57美元的中部 [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更新了雷达芯片组和视觉产品的设计中标进展 旗舰77吉赫兹雷达芯片组获得投资者积极反馈 [3] - 多项产品预计于2025年末开始生产 并持续至2026年 [3] 战略收购与市场机遇 - 公司以2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基于业绩的付款收购感知软件公司emotion3D GmbH [4] - 此次收购使公司有机会进入汽车软件领域 该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30亿美元规模 [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汽车行业设计并制造下一代半导体、光子学和软件平台 [5]
台积电_Communacopia + 2025 年科技大会- 关键要点
2025-09-12 15:28
公司:台积电 (TSMC, 2330.TW/TSM) 先进制程节点需求与产能 * N2峰值产能将高于以往节点 由智能手机和HPC客户需求共同驱动[3] * 客户迁移将持续进行 确保初始采用者之后仍有持续动力[3] * N2营收贡献预计显著高于N3 预计2026年N2将贡献晶圆营收的11.5% 远高于N3首年的5.1%[3] * N3/N5产能也将通过产能转换持续增长 相邻先进节点间的设备通用性超过90% 支持灵活的产能调整和转换[7] * AI应用主要基于N5 并将在未来几年逐步迁移至N3[7] * 预计公司将继续从N7转换产能至N5 以及从N5转换至N3 以支持强劲的AI需求 导致先进节点(7nm及以下)整体产能紧张[7] * N2和A14也将具备类似水平的设备通用性 允许未来几年可互换地切换产能[7] 先进封装发展势头 * 公司重申今年将分配10-20%的资本支出用于先进封装(包括掩模制造、测试等)[8] * 先进封装毛利率虽未达到公司平均水平 但已显著改善 且资本密集度低于前端制造[8] * 预计先进封装在2025年将贡献超过10%的营收(2024年为8%)[8] * 预计该部门在未来五年的增速将超过公司平均水平[8] * 除AI应用外 非AI应用对先进封装解决方案的需求势头也在增长 预计在未来1-2年内采用率将增加[8] * 预计先进封装将继续从AI应用扩展到非AI应用[8] 海外扩张与长期财务目标 * 海外扩张计划涵盖美国、日本和德国[9] * 在美国计划建设6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和1个研发中心[9] * 美国第一阶段(N5)已投产 良率与台湾相当 第二阶段(N3或更先进)和第三阶段(N2)正提前数个季度推进[9] * 日本第一阶段(N16/N28)已投产 第二阶段建设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9] * 德国正在建设一座专注于N16/N28节点的特殊技术晶圆厂[9] * 海外扩张将在未来五年的早期阶段每年稀释公司毛利率2-3% 随着产能提升(尤其是在亚利桑那州) 后期影响可能扩大至每年3-4%[10] * 公司计划通过以下方式缓解毛利率压力:1) 向客户“销售其地理多元化价值” 2) 提升成本效率(有信心成为各地区成本效益最高的制造商) 3) 利用政府支持[11] * 尽管存在海外扩张影响 管理层重申53%及以上的长期毛利率目标仍可实现[11] * 公司重申2024-2029年期间接近20%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CAGR)指引[12] * 由于N2技术的需求强于预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峰值产能支持)以及N3和N5节点的持续紧张(因AI需求持续强劲) 该预测存在潜在上行空间[12] 投资观点与估值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注于尖端节点的晶圆代工厂 其领先的技术地位使其在全球代工市场享有超过60%的营收份额[13] * 看好公司的原因在于其稳固的技术领导地位和执行能力 能更好地抓住行业长期结构性增长机会(如AI/5G/HPC/EV领域)[13] * 估值具有吸引力 股价处于其10年交易历史的低端(市盈率区间:10-29倍)[13] * 由于其在前沿节点和先进封装技术(CoWoS)上的领导地位 公司是覆盖范围内的关键AI赋能者[13] * 相信公司将通过增加硅含量增长和AI/HPC需求 在未来几年实现20%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目标 长期毛利率维持在53%以上[13] * 对股票评级为买入(Buy)[13] * 12个月目标价为NT$1,370(台股)和US$274(ADR) 基于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EPS)的20倍目标市盈率[14] * 20倍目标市盈率是参照其5年交易平均值上方0.5个标准差[14] * ADR目标价基于美元/台币汇率30.0和20%的ADR溢价[14] 关键下行风险 * 终端需求复苏进一步恶化影响产能利用率[16] * 客户节点迁移速度放缓[16] * 5G渗透率进一步延迟导致长期半导体含量增长放缓[16] * 良率/执行不佳导致盈利能力低于预期[16] * 竞争加剧导致平均售价(ASP)/盈利能力受到侵蚀[16] * 不利的外汇趋势或高于预期的成本增加对利润率前景造成压力[16] 行业:半导体制造与先进封装 行业动态与技术趋势 * AI应用是先进节点(N5, N3)需求的主要驱动力之一[7] * 先进封装技术(如WMCM, SoIC, CPO, CoPoS)正在兴起[8] * 小芯片(chiplet)的采用正在开启先进封装的新时代[8] * 预计非AI应用(如苹果iPhone应用处理器、博通Tomahawk 6、AMD威尼斯服务器CPU)将在2026年采用或升级更先进的封装方案[8] * 行业存在长期结构性增长机会 特别是在AI、5G、HPC(高性能计算)和EV(电动汽车)领域[13] 行业竞争格局 * 台积电在全球代工市场占据超过60%的营收份额 处于领先地位[13] * 竞争是行业及公司面临的关键下行风险之一[16]
【私募调研记录】重阳投资调研宁波精达
证券之星· 2025-09-03 08:0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生产换热器装备和精密压力机装备 专注于4680等电池壳体及电机壳体冲压成形装备[1] - 通过收购无锡微研100%股权实现业务拓展 5月起纳入合并报表[1] - 合资成立德国精达肖拉 引进高频制管和滚带机等领先技术 推进进口替代[1] - 微通道换热器装备应用于汽车热管理、数据中心及氢能领域 客户包括比亚迪、法雷奥和三花等[1] - 正拓展EV、机器人、eVTOL轻量化及氢能等新方向 关注机器人成形专机开发[1] 经营与财务表现 - 上半年业绩受国际贸易等因素影响略有下滑 但二季度起同比环比好转[1] - 订单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1] - 无锡微研上半年出口订单增长约70% 北美订单达去年全年水平[1] - 应收账款增加系无锡微研并表所致[1] 机构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重阳投资于9月2日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路演活动及现场参观[1] - 重阳投资为2009年设立的合伙制资产管理公司 注重研究驱动的投资和严谨科学的投资流程[2]
中国人保(601319):综合成本率创近十年最佳 NBV延续高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8 20:29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微降0.3% [1] -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6.1%,较第一季度末增长2.1% [1] - 中期每股股息0.075元,同比增长19% [1] 财产保险业务 - 产险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34.4%,承保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53.5% [2] - 产险保费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达33.5%,较年初提升1.7个百分点 [2] - 车险保费同比增长3.4%,意健险增长7.9%,农险下降3.9%,家自车保费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73.4% [2] - 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 [2] - 赔付率72.3%,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费用率23.0%,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2] - 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94.2%,农险下降0.9个百分点至93.9%,企财险下降9.5个百分点至90.1%,责任险下降0.5个百分点至103.6%,意健险上升1.9个百分点至101.8% [2] 人身保险业务 - 人保寿险净利润69亿元,同比下降31%,总保费同比增长14.5% [3] - 传统险保费占比上升18.1个百分点至70.2%,长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25.6% [3] - 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2%,银保渠道增长108%,新业务价值率提升4.0个百分点 [3] - 内含价值较年初增长9%,营销员规模人力7.9万人,较年初下降4.3%,月均有效人力2.1万,同比下降9.8% [3] - 人保健康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50%,总保费增长12% [3] - 长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52%,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增长51%,新业务价值率提升3.9个百分点,内含价值较年初增长18% [3] 投资业务 - 总投资资产规模1.7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 [4] - 固收投资占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66.6%,权益投资占比上升2.2个百分点至20.4% [4] - 债券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基金占比持平,股票投资规模较年初大幅增长57%,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 [4]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4] - OCI股票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60.7%,占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46.4%,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沪深300红利指数7.8个百分点 [4]
宁波精达(603088):全球领先的成形装备服务商 收购无锡微研进一步开拓应用领域
新浪财经· 2025-08-19 16: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10%,归母净利润6505.27万元,同比下降25.77%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0.81%,归母净利润2867.56万元,同比下降16.43% [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36.90%,同比下降10.69个百分点,主要因并购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增加 [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为16.59%,同比下降6.0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65%/5.48%/-2.04%/5.05%,同比分别变化-2.27/1.47/-1.04/-0.09个百分点 [2]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换热器装备和精密压力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换热器装备包括空调换热器、冷冻冷链换热器及汽车微通道换热器专用成形设备 [2] - 精密压力机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五金、电机电子等行业冲压生产 [2] - 微通道换热器装备市场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8% [2] 战略发展 - 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无锡微研100%股权,2025年5月1日完成资产交割 [3] - 收购后新增精密模具业务、精密冲压件业务及微孔电火花机床业务 [3] - 公司将整合宁波精达和无锡微研在技术研发、客户资源、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协同效应 [3] - 公司产品出口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墨西哥、日本、英国等 [3] - 公司关注EV、机器人、eVTOL轻量化成形、氢能、非金属成形等技术装备研发 [3] - 无锡微研对AI数据中心空调热管理、汽车新能源热管理、钼合金板等软性材料领域进行研发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68亿元、11.84亿元和13.02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亿元、1.94亿元和2.37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