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从Q1财报看爱奇艺(IQ.US)内容策略变化:长剧聚焦“三大赛道”、微剧发挥优势做精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11:01
公司业绩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和利润均实现环比增长 主要得益于长视频内容强势回归和微剧战略投入 [1] - 公司首次强调"长+短"内容新生态对业绩的助力 [1] 长视频业务表现 - 剧集总市占率保持市场第一 迷雾剧场《漂白》内容热度破万 单集收入历史排名第三 [2] - 恋恋剧场《白月梵星》站内热度超过9600 《爱你》成为国际版表现最好的现偶大陆剧集 [2] - 大家剧场首部作品《北上》是一季度市场代表性现实题材力作 [2] - 剧场化运营渐成规模 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大家剧场贡献主要市场份额 [4] - 未来将专注于现实、悬疑和女性向三大核心类型 [4] 微剧业务表现 - 一季度携超28部微剧入局春节档 举办"荧光之夜-2025微短剧盛典" [4] - 微剧重度用户(80%以上时间看微剧)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增长三倍 [4] - 目前拥有超15,000部微剧内容 计划加大投入并提升自制能力 [6] - 近期上线自制头部项目《炙爱难逃》连续多周稳居微剧时长第一 跻身ADX Top 10榜单 [7] - 推进"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百部港片微剧计划"等多个计划制造精品 [7] 内容生态布局 - 二季度排播更多头部长剧 包括《无忧渡》《淮水竹亭》等高热度作品 [7] - 片单类型以女性向、悬疑、现实题材为主 也有科幻悬疑等创新题材 [7] - "好内容横竖都看爱奇艺"正在占领用户心智 为商业化创造机会 [9] - 将基于市场和用户需求变化 推进商业模式和内容生态深度升级 [9]
破解风光波动性难题 国内外专家展望“抽水蓄能+”多元储能新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15:03
中新网成都5月21日电 (记者 陈溯)当前,中国正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随着 风、光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比例的不断上升,其波动性、间歇性与电网安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 显。近年来,抽水蓄能技术发展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 届年会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举办,与会专家展望抽水蓄能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构 建"抽水蓄能+"多元储能新生态。 "针对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和分散性问题,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诸多调节电源和储能品种之中,抽水蓄能技术最成熟,寿命期长,绿色环保,迎来发展新机遇。"中 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建首席科学家张宗亮介绍,"作为当前最成熟、规模效益最显著的大规模储能方 式,抽水蓄能电站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表示,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抽水蓄能作为新型电力 系统的"稳定器"和"调节阀","其价值已从单一储能扩展到系统协同——既支撑风光电力的大规模消 纳,又为电网韧性提供保障。" 国际水电协会副首席执行官巴勃罗·瓦尔 ...
年入均超6000亿元!深圳创新“四姐妹”,凭啥成万亿级“顶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4:59
深圳创新"四姐妹"概述 - 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45年,孕育出华为、比亚迪、腾讯和中国平安等市值万亿及以上的科技巨头,被称为深圳创新"四姐妹" [1] - 四家公司市值基本在1万亿元以上,营收均在6000亿元以上,中国平安营收超1万亿元 [1] - 持有有效授权专利数量均超过5万件,华为超过15万件 [1] - 正在构建"产业+科技"复合型创新生态体系 [1] 创新A面:市值与营收表现 市值表现 - 腾讯市值最大,约4.75万亿港元,比亚迪1.35万亿港元,中国平安0.97万亿港元 [4] - 2025年以来腾讯涨25.06%,比亚迪涨66.77%,中国平安涨4.46% [4] - 凯度BrandZ全球品牌价值榜中,腾讯第11名,华为第39名,中国平安第84名 [5] 营收表现 - 2024年腾讯营收6603亿元,增长8%,归母净利润1940.73亿元,增长68% [6] - 比亚迪营收7771.02亿元,增长29.02%,归母净利润402.54亿元,增长34% [7] - 华为营收8621亿元,增长22.42%,净利润626亿元,减少28% [8] - 中国平安营收10289.25亿元,增长12.6%,归母净利润1266.07亿元,增长47.8% [8] 创新B面:研发投入与专利表现 研发投入 - 华为研发投入1797亿元,占营收20.8%,研发员工11.3万名,占比54.1% [14][16] - 腾讯研发投入706.9亿元,占营收10.7%,科技类人才超4万名,占比73% [15][16] - 比亚迪研发投入542亿元,占营收6.97%,研发人员12.2万名 [14][16] - 中国平安研发投入180亿元,占营收1.76%,科技开发人员2.1万名 [12][16] 专利表现 - 华为全球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90%为发明专利,PCT申请量6600件 [11] - 腾讯全球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8.5万件,授权数量超4.5万件,PCT申请量832件 [11] - 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59691件,授权专利35837件 [11] - 中国平安专利申请数累计55080项,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专利数全球领先 [12] 创新C面:复合型创新生态 腾讯 - 从社交平台扩展为游戏、金融科技、云计算等多领域生态系统 [19] - 通过战略性投资布局文娱传媒、游戏、企业服务、电商零售等超20个板块 [19] 华为 - 六大业务线包括ICT基础设施、终端、云计算、数字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芯片与器件 [19] - 2024年ICT基础设施业务营收3699.03亿元,增长4.9%;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263.53亿元,增长474.4% [20] 比亚迪 - 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覆盖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 [20] - 形成"技术鱼池",掌握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20] 中国平安 - 定位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通过AI科技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21]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75个城市,超19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22]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带来低获客成本、低运营成本、低风险成本、高客户留存 [22]
科技向善 数字助力2159个孤独症者家庭获有效社区支持
中国能源网· 2025-05-20 21:12
项目启动与目标 - "社区星融合"(广东)项目正式启动,将为广州和深圳两地的孤独症人士和家庭发放总价值超百万的"爱星友好券",通过"赋能+物资爱心券+服务"的模式提供多元融合支持服务,预计2159个孤独症家庭受益 [1] - 项目通过腾讯基金会关爱平台拓展和连接多元在地资源,构建社区支持新生态 [1] - 受益家庭可领取面额为50元/张、共10张累计500元的"爱星友好券",并在指定时间内至"爱星友好商家"消费,满足孤独症人士购物、理发、看牙等基本日常需求 [2] 项目模式与进展 - "社区星融合"项目自2024年7月在河北省启动以来,已在云南、四川、广东等地开展实践探索,计划完成共计11000户家庭支持,目前已有5500户家庭受益 [3] - 项目借助微信支付促进孤独症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学习,通过数字化工具打破传统服务壁垒,推动从机构干预向社区融合延伸 [3] - 深圳市欣旺达慈善基金会捐赠50万元善款支持生态共建项目 [10] 多方合作与支持 - 项目整合社会资源,体现政府及多元社会主体对孤独症者及其家庭的联合行动支持,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探索 [2] - 腾讯基金会通过技术能力和资金支持发挥桥梁作用,链接激活更多社会资源 [6] - 会议现场举行生态共建单位授牌仪式,期待更多社会公益力量加入共建孤独症人士家庭社区支持新生态 [12] 社区支持体系建设 - 项目核心目标是为孤独症群体创造融入社区的机会,促进社会各界更深入了解孤独症群体,支持他们在社区内的自主生活 [5] - 围绕"数字助力多方有效协同"主题,多元主体代表开展对话,探讨科技助力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的长期、综合性需求 [15] - 期待借助数字关爱模式,联动本地各类主体,构建能自我循环、自我发展、自我迭代的社区生态圈,满足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的多元需求 [16]
2025莱美盛典首次登陆北京,阿迪达斯助力“双奥之城”全民健身热潮
江南时报· 2025-05-20 14:37
2025年5月17日至18日,北京国家体育馆首次迎来一场全球健身界的盛事——由阿迪达斯CLIMACOOL 清风系列领衔的"莱美盛典"吸引万人参与,阿迪达斯品牌代言人那尔那茜现身舞台,与四位莱美顶尖教 练带领近千名用户共赴"一起练,更带感"的燃动现场,在节奏与力量的碰撞中,"双奥之城"上演一场热 练狂欢。 这场盛典不仅是健身爱好者的狂欢,也是阿迪达斯与莱美Les Mills两大品牌深度合作的成果展示。通过 与莱美的资源整合、那尔那茜的影响号召,以及CLIMACOOL系列的技术革新,阿迪达斯构建了一 个"社群-体验-产品"三位一体的健身新生态。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 下,这一模式或将成为运动品牌突围的新范式。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健身不再是任务,而是释放潜能 的快乐源泉时,品牌的真正价值才得以彰显。 阿迪达斯与莱美的"双向赋能" 在当下,团课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健身也逐渐演变成大众表达态度的一种途径。随着健身爱 好者群体的不断壮大与成熟,对团课与产品的需求愈发细分。 自2023年官宣合作以来,阿迪达斯携手莱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品+课程"的深度融合,为广大 健身爱好者群体带 ...
贾康:改革牵引 因地制宜 支持科创发展投融资创新
中国证券报· 2025-05-17 05:22
● 本报记者 赵中昊 贾康强调,金融在科创与产业集群升级中的核心功能,本质是通过精准有效的供给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 需求,并贯穿于创业创新全链条,最终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有效支持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服 务体系。 5月16日,在"中国银河证券·中国证券报私募行业星耀领航计划"启动仪式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 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表示,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轨和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目标, 必须建立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发展的机制。他强调,信息革命时代"人工智能"等前沿原 创性技术的突破,本质上是市场选择的过程,其生成机制需要高水平的科研生态环境支撑。 贾康表示,金融改革要以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提升金融产品多样化、体系化为重点,推进直接融资与间 接融资的协同创新。面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他强调,金融供给体系必须提升适应"数实融合"要 求的产品创新能力,精准对接和无缝连接市场主体多元化融资需求。对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投融资机制 建设,各地应遵循"改革牵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在有效、有序市场与有为、有限政府的成功 结合中,构建保护产权、激励创新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守正 ...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周恺秉:杭州科创崛起离不开两个“微小但重要”的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21:02
作为杭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亲历者,周恺秉曾长期负责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工 作。自20世纪90年代起,他持续呼吁地方财政和企事业单位加大科技投入;2011年提出应关注创业投资 项目的退出管理机制;2015年,他撰文建议杭州构建"硅谷式"的创业生态系统。2025年4月,《21世纪 经济报道》在杭州独家对话周恺秉,听他分享杭州创业投资体系演进的经验与思考。 口述 / 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轮值会长 周恺秉 采访整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过去几十年,说起硅谷,人们总会提到它鼓励冒险、宽容失败、以人为本的创业文化。那么,光有这些 就够了吗? 事实是,世界至今未能复制出第二个硅谷。也许我们的理解还有偏差,或者说,忽略了一些微小但重要 的因素。 我在2020年曾提出一个创新公式:Innovations = F(Culture,System,VC,...) 创新是多个变量叠加形成的函数。第一是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第二是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第 三是活跃推动创新创业的资本。当然,还有创业生态、营商环境、教育医疗等其他条件。 当杭州选定了这个公式,后面的发展就变成了"时间的 ...
企业“出题”,聚力“解题” 海安政企协同破“卡” 激活产业新动能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17:19
新材料技术突破 - 南京大学团队研发出具有双向光学特性的新型玻璃材料 正面呈现哑光质感 背面可变为晶莹通透 该技术有望革新玻璃视觉体验并推动光学功能器件升级[1] - 技术产业化后将重塑城市光影美学 现场企业代表对产品性能及市场应用表现出强烈兴趣 已展开深度探讨[1] 产业集群发展 - 海安功能膜材料产业集群已集聚近90家优质企业 是当地"两高三新、五群十链"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组成部分[3] - 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面临技术瓶颈与成果转化难题 政府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组局-多方解题"的政企协同创新机制[3] 产学研对接成效 - 海安市集群办2023年已举办5场精准对接活动 通过高频次小规模交流将企业技术痛点转化为增长点[6] - 政府搭建"产业+项目+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 形成"问题共研-技术共攻-成果共享"的生态闭环[8] 企业案例 - 南通瑞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在对接会上与常州大学团队达成合作 共同攻关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的气味残留、溶脂流动控制等技术难题[8]
英敏特发布出海解决方案:创新为引擎 破局全球化
新华网· 2025-05-16 16:22
出海解决方案发布 - 英敏特发布面向中国企业的全链路出海解决方案 覆盖"前期备战 深入布局 赋能未来"三大阶段 助力中国品牌跨越文化壁垒捕捉全球机遇 [1] - 方案将公司全球上千位专家资源与50余年洞察积累转化为企业战略资产 从市场扫描到本土化落地再到趋势预判提供多元增长路径 [1] - 公司认为中国品牌全球化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生态重构 创新是变革的核心坐标 [1] 前期备战阶段 - 通过跨市场品类创新对比 结合34个市场60个消费品类的人均消费数据 帮助企业筛选适配市场并解析区域规模变化原因 [1] - 整合51个全球消费者趋势与300+月度案例 追踪生活方式变迁对需求的驱动作用 预判品类创新方向 [2] - 全球消费者追踪平台每半年调研覆盖85%GDP的36个市场 深度解析消费者行为背后的文化动因 [2] 深入布局阶段 - 基于本土定性定量调研梳理消费者态度演变与品类痛点 在营销层面提供跨品类洞察内容平台降低水土不服风险 [3] - 全球新产品数据库每月收录86个市场超40000项快消新品数据 提供口味成分 包装设计等产品灵感 [3] - 灵创Spark平台由生成式AI赋能 可快速生成符合区域特性的创新产品概念并持续迭代 降低试错成本 [3] 赋能未来阶段 - 结合本土文化和社会环境 为品牌量身定制全维度创新方案 打通产品研发 营销策略和品牌传播环节 [4] - 研究品类市场规模 品牌竞争格局 消费者需求变化及行业发展趋势 帮助定位目标人群和预测市场潜力 [4]
华盛美业:200期课程沉淀进化 重构美业人的成长图谱
金投网· 2025-05-16 07:02
公司发展历程 - 华盛美业用13年时间打造行业标杆课程体系,第200期《经营与管理》课程吸引近500名美业企业家参与[1] - 课程内容从2013年首期聚焦"基础经营"迭代至涵盖AI数字人、全域流量、股权设计等前沿模块[3] - 创始人盛少聪提出公司定位为"行业进步的推动者"而非知识搬运工[5] 课程体系特点 - 课程设计始终与行业痛点同步更新,帮助学员从"如何活下来"进阶到"如何活得更好"[3] - 采用三天两夜高密度学习模式,形成知识传递与思维共振的双重价值[1][5] - 系统化方法论助力美业企业从经验驱动转向科学经营,优化团队管理与客户运营[5] 行业生态构建 - 200期课程沉淀出覆盖全国的学员网络与资源平台,促成区域龙头品牌人才共享与新锐创业者供应链对接[5] - 课程突破时空限制成为行业资源流动枢纽,推动人才、供应链等要素高效匹配[5] - 公司计划联合智库与科技企业研发智能化成长解决方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5] 行业趋势洞察 - 美业人展现出对深度学习迫切需求,表现为课程现场高强度学习与自发组织深夜研讨[5] - 行业共识认为持续精进是快速迭代赛道中的永恒生存法则[1] - 科学方法论正逐渐成为美业经营的新标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