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商环境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创新服务模式便民利企,有效节省企业办电成本
中国能源网· 2025-06-20 16:22
电网服务优化 -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2024年累计为企业节省办电成本7712万元[1] - 创新推出"五办"服务模式:居民业务"一日办"、小微企业"三零办"、重大项目"契约办"、水电气讯"联合办"、绿电绿证"一站办"[1] - 线上办电率超90%,办电时限达标率持续保持100%[1] 政企协同与重点项目保障 - 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包抓机制,保障华贸新材料、杰瑞新能源等重大项目落地[2] - "五办五减"工作法被纳入2024年甘肃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推广[2] - 实现从建设到投产的全周期电力保障[2] 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 供电服务全面入驻园区、社区及村委会,构建"三网融合"服务体系[2] - 推动城乡供电服务同质化发展[2] - 运用"电e金服"数字金融工具,累计向8家企业推广金融产品,办理电e票、电e证缴费业务43次[2] 客户服务与能效管理 - 开展"三走三促三听"行动,组织走访114万客户实现全量覆盖[1] - 为重点企业定制"一企一策"用能方案,提供电能能效账单、综合能效诊断报告等专业服务[1] - 精准收集政府意见、客户诉求和基层建议[1]
内蒙古民营经济活力从哪里来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6
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内蒙古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净增16.4万户,增长6.4%,民间投资占比达46.3% [1] - 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突破280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4.93%,同比增长5.6% [1] - 包头市民营经济对GDP贡献超65%,在新能源装备、稀土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政府支持政策 - 2024年6月出台8类20条措施,涵盖清理限制政策、优化流程、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 [1] - 建立"一企一策"机制,48家自治区级和427家盟市级重点民营企业获定制化服务 [5] - 设立1亿元民营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降低银行放贷顾虑 [7] - 通过"蒙企通"平台累计受理民营企业诉求4133件,总体办结率82.3% [13] 企业案例与成效 - 华资实业通过政府绿色通道和人才招聘支持,成功转型粮食精深加工并投产2万吨/年黄原胶项目 [2] - 包头市政商恳谈早餐会机制每月举行,解决企业问题并衍生"三在两找"工作闭环 [3] - 卧龙电驱选择包头因稀土资源优势和营商环境,其永磁电机产业园已部分投产 [4] - 伊利集团在政府支持下实现乳业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增收5300万元 [5] - 中科超算获银行对接支持,668个机柜项目获贷款填补资金缺口,绿电比例超80% [6] 金融支持措施 - 2025年一季度政金企对接活动授信2144亿元,签约1336亿元,落地452亿元 [6] - 截至2025年4月末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984.3亿元,较年初增127.3亿元 [7] - 中型、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63、0.5和0.4个百分点 [7] - 前4个月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418亿元 [7] 营商环境优化 - 玉晶科技获政府物流支持,专用运输通道每年降低物流成本超3000万元 [10] - 时机天成科技累计获500余万元政策资金,研发投入占营收10%,拥有50余项知识产权 [11] - 通辽开发区企业研发的人工智能档案管理平台3.0版本上线,应用大数据和AI技术 [10] 现存挑战 - 融资成本高于发达省份,普惠金融产品种类较少 [7] - 部分项目申报程序繁琐,审批机制灵活性不足,资源分配需更均衡 [11] - 企业面临资金周期长、抵质押物不足问题,人才短缺制约创新发展 [12]
产业兴乡村美同频共振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8
产业发展历程 - 2022年10月在玉屏县田坪镇试验种植羊肚菌500亩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实施"稻菌"循环轮作 带动100余名劳动力就业 发放工资120万元 [1] - 2023年在朱家场镇新建3000平方米钢架厂房 构建完整产业链 满足1万亩菌种需求 推广至7个村总面积2000余亩 实现常年就业40人 季节性用工1000余人 发放工资540万元 [1] - 遭遇大雪灾害压垮3000余大棚 损失800万元 但逆势新增500亩土地 截至2025年6月总面积达2500亩 产值3100万元 累计发放工资640万元 [2] 政府支持与营商环境 - 当地政府高效服务与便利交通区位优势吸引企业落户 [1] - "交地即交证"政策实施中相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 提前告知办理流程 节省各环节时间成本 [2]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2] 社会效益与就业带动 - 重点解决留守妇女 老人等弱势群体就业 制定灵活工作时间和现金发薪制度 [2] - 基地务工人员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三分之一 按能力调配工作增加收入 [2] - 吸纳脱贫不稳定户 边缘易致贫户等53人就业 增强生活保障 [2]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年内扩建烘干房 仓储及深加工厂房 [3] - 借助东西部协作 线上销售和电商平台拓宽销路 [3] -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3]
“三年大变样”的贵安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做强做优“贵人服务”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5:01
贵安新区发展概况 - 贵安新区是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设立于2014年1月6日,2015年被赋予"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等战略定位 [4] - 2023年6月贵州省委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发展目标,聚焦法治、政务、商务、廉洁、开放五大环境建设 [1][4] - 三年来签约重大项目超200个,签约金额991.12亿元,到位资金400亿元,吸引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500强企业落地 [4] 法治环境建设 -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实行"首违不罚"机制,2023年新设立市场主体8922户(企业3957户) [5] - 知识产权体系健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量全省第一,有效注册商标10624件(每万人230件),有效专利3150件(每万人68.47件) [5] 政务环境优化 - 实现105项行政事项集中审批(集中率60.1%),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0% [6] - 政务服务事项从1177项增至1948项(增长65.51%),年业务办理量从59万件增至176万件,网办率从73.33%提升至95.24% [6][7] - 税费网办率达98%(全省第一),企业诉求化解率96.44%(三年处理843项诉求) [7] 商务环境提升 - 新增优质学位8310个,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现贵阳贵安半小时通勤圈 [8] - 形成9个成熟社区商圈和12条商业街区,建成希尔顿花园等酒店及综合性体育基地 [8] - 人口总量达46.3万人,人才总量9.5万人(新增大数据/制造业人才2.6万),投用人才住房2.09万套 [8] 廉洁与开放环境 - 三年来整改营商环境突出问题27个,查处项目审批、招商引资领域腐败案件 [9] - 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注册外资企业24家),RCEP进口享惠业务实现突破 [10] - 进出口通关时效大幅提升(进口10小时/出口1小时),报关单据精简超60%,无纸化率98% [10]
青岛: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了412个项目
快讯· 2025-06-13 11:43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 的主办地,一批产业契合度高、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标志性外资项目在青岛落地。据介绍,举办跨国 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已成为青岛对外开放的鲜明标识。如今,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了412个 项目。同时,青岛拥有上合示范区、自贸片区等国家级的开放平台,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和时代机遇。此外,通过峰会,青岛充分聆听跨国公司的声音,出台了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若干措施,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日趋优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青岛。 (央视新 闻) 青岛: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了412个项目 ...
辽阳:锚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目标
辽宁日报· 2025-06-13 09:06
经济表现与目标 - 辽阳市锚定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目标,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连续4个季度与全省保持同步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实现首季"开门红" [1] -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名列全省前茅,持续巩固"一单一仓一罐"制度型开放成果 [1] 产业发展与投资 - 辽阳市将加快建设芳烯烃及精细化工、金属材料精深加工、消费品工业等5个重点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2] - 支持辽阳石化实施"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打造化工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 [2] - 深化与象屿集团合作,支持象屿铝业发展并加快布局产业项目,发挥其大宗商品供应链优势 [2] - 力争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复制推广"百天审批建成"模式,加快推进尼龙66、华信镁建材等重大项目建设 [1] 营商环境优化 - 辽阳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增幅名列全省前茅,厚植企业成长沃土 [1] - 着力破解"办事慢、审批卡、政策堵、检查多、服务差、成本高"等突出问题,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审批环境 [2] - 推动"办事更方便、赚钱更容易"从政府主观努力变成企业家的"精算"结果 [2] 安全与稳定 - 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金融改革化险成果,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3] - 推进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和"九小场所"专项整治,做好社会治安、信访维稳、防汛抗旱等工作 [3]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科教城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搜狐财经· 2025-06-12 03:13
03、强化服务 提质增效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01、直面需求 精准施策 构建高效政务新生态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制定《2024年"作风提效能 服务在基层"实施方案》,常态化 开展"四下基层",深入企业一线,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同时,建立部门发现问题、形成清单,办公室集 中调度、组织整改,纪工委抽查回访、问责问效的长效机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在提升服务质量 上,注重提升专业素养,开展"政策上门""一对一帮扶"等行动,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专门设立楼宇 服务小组,强化与楼宇企业的沟通服务;协调各方资源,对园区内的交通微循环、停车场、食堂进行改 造升级,营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增强园区的吸引力。 02、以案促改 强化监督 营造优质发展新氛围 系统施治,将优化营商环境与深化作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不断筑牢发展基石。 以"硬监督"护航产业发展"软环境",科教城纪工委通过专项监督执纪问责,对重点事项跟踪督办,定期 开展抽查回访和现场督查,确保企业反映事项整改落地见效。加强对园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廉政教 育,推动党员干部转理念、优作风,提升其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推动制定服务流程和 ...
北京CBD打造“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第一站”
北京商报· 2025-06-12 00:40
6月11日,2025北京CBD论坛年会开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市长论坛同时举办,年会将持续至13 日。 北京CBD是城市的"金名片",也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论坛年会期间,全球超6000位政商学界代 表齐聚北京,共谋国际经贸合作。开幕式暨2025北京CBD跨国公司大会、北京CBD全球董事会等四大 国际化旗舰活动,以及多场平行分论坛也将同期举办。近年来,北京持续为企业打造更加优质、便捷的 营商环境。同时,今年5月,北京CBD外资综合服务站揭牌,将强化对外资企业集成性、专业化服务, 打造"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此外,由北京市商务局、商务中心区管委会主办的政企对话会——稳外资政策专场将于6月12日举办, 围绕国家战略与最新政策,结合外资企业发展诉求,解读最新政策、开展政企对话,助力外资企业在华 经营。 论坛年会期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市长论坛同期在北京CBD举办。以"协同创新:共建低碳与可持 续未来城市"为主题,汇聚全球城市领导者、跨国企业高管、国际组织代表及学术专家,以SDGs(联合 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行动指南,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多利益相关方协作以及金融与技术创新,推动城 市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汕头市“一本通”“一卡通”“一窗通”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汕创新创业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38
政务服务优化 - 汕头市科技局推出"一本通""一卡通""一窗通"三项便利化措施,大幅提升外国人来汕工作的政务服务效率和体验 [1] - "一本通"手册和"一窗通"服务使外籍人才可清晰掌握政策要求,办事流程更便捷 [1] - 设立"外籍人才服务专区",实现外籍人才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一窗受理" [1] - 落实"证卡融合"改革,实现"一次申请、不见面审批、全流程网办",审批环节减少67% [1] - 配置服务窗口同声翻译设备,实现跨语言无障碍沟通 [1] 人才引进成效 - 截至目前,汕头市持有效工作许可的外籍高端人才数量较2020年增长近34% [1] - 外籍高端人才覆盖教育科研、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 [1] 服务功能升级 - 外国人工作许可服务依托电子社保卡可实现工作许可信息查询与下载、二维码核验、有关信息通知等服务功能 [2] - 《便民手册》整合科技、公安、人社等职能部门业务标准,构建"工作—生活—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加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社会保障业务的有效衔接 [2] - 进一步压缩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办理时限 [2] 未来计划 - 汕头市科技局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 [2] -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落实落细,动态更新服务清单 [2]
福建三明:厚植营商沃土 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7:05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 - 三明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0%,占GDP比重达77.2% [1] - 民间投资增长8.2%,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4个百分点 [1] - 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3.1% [1] 政策支持体系 - 三明市构建"1+N"民营经济政策体系,出台39项支持政策 [1] - 创新推出"免申即享"服务,汇编政策手册并发布惠企政策1268条 [1] - 兑现各类奖励资金近3.3亿元 [1] 营商环境优化 - 上线民营企业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实现3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2] - 全程网办率达86.54%,"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99.71% [2] - 率先开展"综合查一次"试点,深化"一窗通办"改革 [2] 创新驱动发展 - 民营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比重分别达96.54%和95.79% [2] - 建设"6+1"重大产业创新平台,为240余家民企提供技术支持 [2] - 开展联合技术攻关132项,44个项目列入省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2] 企业案例 - 福建同越管件有限公司计划新增生产线,目标年产值5000万元 [1] - 2家民营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 [2] - 民营企业占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入围名额九成以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