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优化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 | 主宾省安徽:4年跃升159亿 “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服务贸易
北京商报· 2025-09-10 22:37
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安徽省服务贸易总额从2020年333.7亿元跃升至2024年492.7亿元 年均增长10.2% [1][2] - 2025年上半年服务贸易总额达306.4亿元 同比增长34.4% 增幅居全国第3位 高出全国平均增速26.4个百分点 [2] 贸易结构优化 - 2025年上半年数字交付贸易进出口额达123.7亿元 占服务贸易总额40.4% 同比增长32.8% 高出全国平均增速26.8个百分点 [2] - 数字交付贸易涵盖保险、金融、个人文化娱乐、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领域 [2] 文化贸易发展 - 安徽省33家企业和3个项目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 入选企业数居全国第3位、长三角第2位、中部第1位 [4] - 文化出口企业连续四届评选稳居全国前6位 三七互娱等企业通过游戏载体向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4] - 安徽省年接待游客突破7亿人次 文旅产业成为服务业扩大开放和消费升级重要引擎 [5] 区域发展格局 - 合肥市经济总量超1.35万亿元 是近20年中国经济增速最快城市之一 [3] - 合肥市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 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15位 进出口增幅稳居长三角万亿城市第一 [3] - 安徽省构建以合肥市为核心引擎的多层次国家级平台协同联动开放体系 [2] 营商环境建设 - 创新"免申即享"惠企模式 187.9亿元资金直达4.1万家企业 [7] - 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办事跑动次数减少94% 99.3%依申请事项实现线上办理 [7] - 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36项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13项在全国推广 [9] - 2024年安徽省政府透明度指数排名全国第7位 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位列全国第3位 [9] 对外开放成果 - 成功落地蔚来总部及研发中心、大众安徽、比亚迪等重点项目 [8] - 2025年1-7月全省实际对外投资21亿美元 同比增长19.2% 高出全国18个百分点 总量居全国第8位 [8] - 分两批设立33个境外商务服务网点 助力优势产业"抱团出海" [8]
一场资源对接会背后的“蓉品出海雄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21:22
成都企业出海战略与资源整合 - 成都筹备启动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聚焦企业出海需求和痛点 提供集成化一站式全周期综合服务 [1] - 成立成都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 首批包括毕马威 金杜律所等18家专业机构 [3] - 授牌首批"开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 包括荷兰贸促会 马来西亚外贸促进中心等国际机构 [3] 对外贸易与投资表现 - 前7个月成都进出口规模近5000亿元 同比增长6.8% [2] - 成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9.5亿美元 同比增长9.2% 占全省总量72.5% [2] - 上半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800亿元 同比增长150% [2] 产品出口与产业升级 - 电动载人汽车 锂离子蓄电池 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产品走俏海外 [2] - 厚普集团实现从单一产品出口到EPC总包工程的业务升级 业务范围从天然气扩展至氢能板块 [6] - 农产品"蓉品出川出海"对接活动签约贸易协议及项目金额达13.9亿元 [3] 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 成都拥有81条国际及地区直飞航线 数量居中西部第一 覆盖全球主要大洲 [7] - 上半年双流和天府机场完成货运吞吐量57.2万吨 同比增长22.7% [7] - 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线路联通境外126个城市 形成多元化开行模式 [7]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和"进解优促"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6] - 出台"蓉品出海"六大行动 提供出口补贴 市场拓展 品牌建设等全链条支持 [8] - 四川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超8000家 同比增加9.2% 民营企业数量增长显著 [6]
“三链协同”法治体检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新华日报· 2025-09-08 05:48
法治体检服务实施情况 - 累计走访经营主体584家 排查出225项法律风险隐患[1] - 构建全链条普惠化可持续法律服务体系 为县域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法治保障[1] 服务机制建设 - 组建15支法治体检服务小组 建立司法所前沿哨所 基层法律服务所核心阵地 职能部门模块融入的三维协作机制[2] - 实行72小时响应机制与双周汇报制度 确保全时空预防化解企业法律风险[2] 服务模式创新 - 采用定制菜单体检模式 分为必检与选检两类项目 必检项目聚焦合同签订履行等高频风险点[3] - 已出具体检报告214份 对体检企业实现100%回访 动态跟踪整改进度[3] 服务平台建设 - 在岔河镇银河园区试点设立中小微企业法治服务中心 集中提供邀约式法治体检等五项服务[4] - 接待咨询服务百余次 发放宣传资料285册 服务联系卡316张 成功调解纠纷18起 企业满意度达100%[4]
松江招商“一街一品”“一镇一品” 泗泾、九里亭、方松等街镇创新服务 走出特色化高效化招商引资之路
解放日报· 2025-09-07 08:54
核心观点 - 上海松江区街镇通过星级园区评定、无土招商模式创新和产学研联动等营商服务改革 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提升园区税收贡献和产业质量 实现政府搭台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1][2][4][6] 园区转型升级措施 - 泗泾镇创新星级产业园区评定办法 通过基本条件+产业定位+管理效能三重标准筛选 五星级奖励500万元 四星级300万元 三星级100万元 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升级和企业服务优化 [2] - 星级园区评定推动亩均税收超百万元 较评定前显著提升 28家园区向高产出、高创新、高贡献方向转型 [3] - 改变二房东短视招商模式 引导园区聚焦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 从物理空间向创新生态转型 [2][3] 无土招商创新模式 - 九里亭街道实现三个转变:从土地招商转向服务招商 通过服务包制度和管家队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4] - 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出击 在进博会等国际展会设置招商服务站 展示错位发展优势 [5] - 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打造 在楼宇设立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和跨街镇项目流转 [5] - 繁枫新能源项目通过区级统筹机制 一周内完成选址环评流程 实现区级统筹街镇联动 [5] 产学研资源整合 - 方松街道利用松江大学城地理优势 搭建校企对接平台 帮助裕诗实业对接东华大学研发团队 [6] - PFA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本下降40% 已完成小试即将进入中试 [6] - 组织企业与高校面对面交流 鼓励师生带科研项目到企业实践转化 [6] 经济成效体现 - 九淦168产业园区从资不抵债转为月招两家优质企业 单月税收达上千万元 [1] - 通过债权+股权方式盘活不良资产 解决园区司法拍卖危机 [1] - 各街镇创建一镇一品特色营商服务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1]
陕西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实有经营主体593万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5:30
经营主体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底陕西省实有经营主体总数达593万户 [1] - 企业类经营主体占比27.96%显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1] 数字化服务应用 - 电子营业执照覆盖173万户经营主体累计使用185万次 [3] - "个转企"新增1465户同比增长155% [3] - "秦质享"线上平台与100个线下站点服务企业11647家次 [3] 金融支持措施 - "秦增信"融资模型助力4万户个体工商户获信超17亿元 [3] - 服务型执法减免罚款3708.5万元为企业解难题2052件 [3] - 质量基础服务帮助企业节约成本4596.88万元 [3] 信用体系优化 - 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信用修复机制平均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 [4] - 已完成88.47万户经营主体的行政处罚及异常名录信用修复 [4] - 通过15项具体措施简化材料与流程提升监管效能 [4]
推进诚信建设 提升服务效能
辽宁日报· 2025-09-05 09:08
信用体系建设 - 常态化开展政府履约践诺专项整治并连续5年治理严重失信行为以优化营商环境 [1][2] - 构建信用治理新格局 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案件纳入营商环境"万件清理"范围并逐案督办 [2] - 畅通违约失信投诉渠道 建立12345热线常态化通报机制对政府失信问题持续跟踪督促整改 [2] - 开展违规招商专项整治 排查清理违规招商引资政策并建章立制规范招商行为 [3] - 升级信用修复渠道 "信用中国(辽宁)"网站办理信用修复件数增长24.8% [3] 要素保障政策 - 出台40余条就业政策措施 包括稳经济促就业惠民生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条款 [4] - 制定《关于深化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推出六方面15项举措激发经开区活力 [4][5] - 2021年出台首部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 目前正推进立法2.0工作强化全链条治理 [5] 惠企便民服务 -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上半年累计摸排129万户经营主体并授信2087亿元 [6]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5% 高于全国9.2个百分点 [6] - 放宽外籍人才工作限制 允许优秀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和高校院所人才企业兼职 [7] - 依托社保卡为外籍人员提供社会保障、就医购药、交通出行等领域"一卡通"服务 [1][7] - 建设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备案4529家创新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6% [7]
深化改革创新,广州不动产登记护航“12218”产业发展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6:26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广州市提出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是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 出台60余项举措包括支持产业发展10条、便利度改革十条等 [1] -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改革 进一步筑牢产权基石持续提供政策供给 [10] 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改革 - 推出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改革十条举措 深化惠企利民改革并深化线上办事水平 [1] - 业务场景协同实现"一窗办" 整合业务流程后申请人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同步完成核税缴费登记水电燃气过户等事项 今年以来登记与用电联办业务超9万宗 [2] - 便民服务设点实现"就近办" 在银行公证中介等机构建立便民服务点构建登记"服务圈" 2025年已惠及近30万企业群众 [2] 改革创新举措 - 创新实施购房即交房即交证 今年已有6.5万购房人享受该服务 [3] - 推出不动产"带押过户"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去年办理"带押过户"7000余宗 [3] - 省内率先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 今年7月发出全国第一张不动产信托预告登记证明 [3] - 推出不动产"带封过户"允许在查封状态下办理不动产转移或抵押登记 [3] 服务质效提升 - 主动上门服务实现办证"零距离" 为特殊人群提供现场收件发证服务 [4] - 累计化解近9万套房屋"办证难"问题 [4] - 专项对接服务精准提供企业指导 今年以来上门对接超70次 [4] 科技赋能与线上服务 - 提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在线委托"服务 解决自然人无法现场申办问题 [5] - 实现不动产权证"扫码查图" 自今年3月实施以来已发放"有码"证书27万本 [5] - 全省率先利用金融"总对总"服务系统上线土地抵押设立土地抵押注销等业务 助力企业实现12亿元贷款资金速到账 [6] - 与25个地市实现跨城通办 免于跨市跑动大大节省办理成本 [6] 查询服务升级 - 上线"广州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小程序集成八大功能实现查询"零跑动" [7] - 通过"以图查房"功能在电子地图上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 [7] - 与13个政府部门和57家金融机构实现登记信息共享 2024年信息共享2236万次 [7] - 2025年入学报名期间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18.76万人次 线上渠道查询占比高达95.4% [7] 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 允许建设项目分期开发办证 及时满足企业融资抵押和分割转让需求为企业节省过桥资金 [8] - 支持工业厂房弹性租期产权分割 满足企业弹性用地需求 [8] - 发布全国首部《三维地籍调查规程》地方标准 灵活满足企业三维地籍调查和三维登记需求 [9] - 为南沙大型综合体项目核发全省首宗海域使用权三维不动产权证 为公共服务设施颁发全国首批实景三维不动产权证 [9] 企业服务机制 - 提供"搞得掂"窗口服务 2024年共接待超四千批次解决企业办证烦恼 [9] - 各登记机构主动对接重大产业项目产业园区 组建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惠企政策宣讲 [9] - 提供专家在线咨询 2024年线上咨询超过5.7万人次 [9]
临沂兰山: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人民网· 2025-09-03 18:0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组建28支项目服务专班整合10多个部门骨干力量提供全周期贴身服务 [2] - 专班7天内协调完成企业地块性质调整和规划方案审批解决项目停滞问题 [2] - 建立企业需求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回访评价闭环机制累计收集480余条企业诉求 [4] 数字化政务服务 - 推出项目审批一网通办服务将百余项审批事项纳入线上办理体系实现材料一次提交和部门并联审批 [3] - 政务服务平台开通视频勘验在线答疑功能避免企业多次跑反复跑 [3] - 企业可通过政务服务APP实时查看办理进度并自动匹配所需材料清单 [3] 企业服务机制创新 - 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部门责任清单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人确保事事有回应 [4] - 设立外贸综合服务驿站提供报关退税跨境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拓展国际市场 [4] - 建立企业回访评价机制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当前满意度达99.2% [4]
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119.6亿元,青岛德资项目累计430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9-03 11:20
青岛对德经贸合作现状 - 德国累计在青岛投资项目430个 实际使用外资27亿美元[1][4] - 上半年青岛与德国双边贸易额达119.6亿元 同比增长23.4%[1][4] - 德国是青岛在欧洲最大贸易国和主要外资来源地[4] 企业参与情况 - 克诺尔 敦豪 西门子 蒂森克虏伯等30余家德资企业代表参会[4] - 海尔 海信 山东港口青岛港 青啤等30余家市重点企业参与会议[4] - 德国企业充分肯定青岛国际化营商环境与政府服务[3] 政府支持措施 - 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推动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和利润再投资[3] - 去年收集29条企业问题 青岛市层面问题已全部解决[3] - 建立诉求清单会同有关部门逐一落实[3] 未来合作方向 - 常态化开展对接交流 组织政府与企业 企业与企业间多维度合作[4] -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 - 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4]
肇庆高要区新增20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20:09
营商环境监测点设立 - 高要区在首批100多家重点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基础上新增200家重点企业监测点 实现总计300余家企业覆盖规模 [1] - 监测点机制采用"企业吹哨 监测点传哨 部门结哨"三级响应模式 构建横纵联动的精准服务企业体系 [1] - 通过联合区政数局等部门设立100家监测点延伸监督触角 实现营商环境从跟跑 并跑到领先示范的转变 [2] 政府监督与整改措施 - 肇庆市委巡察组2023年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 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并推动全区17个镇街及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 [2] - 区纪委监委出台"十条工作措施" 规定常规巡察必巡营商环境 监督检查必检营商环境 确保问题整改无死角 [2] - 通过纪委监委 区委组织部 巡察机构三方形成整改监督合力 推动巡察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2] 政务服务品牌建设 - 高要区持续擦亮"高要事·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 强化安商行动实施 [1] - 政府要求各级部门以更高标准对标先进 通过精准监测 高效响应 闭环整改三环节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2] -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一流营商环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