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重组为四个部门,某些高管将离开
机器之心· 2025-08-20 08:15
Meta AI部门重组 - 公司将超级智能实验室(MSL)及FAIR等AI部门重组为四个新部门:AI研究、基础设施、硬件、产品集成[3] - 新架构由首席AI官Alexandr Wang主导,强调围绕超级智能目标进行组织构建[3][4] - 重组后部门包括:TB D Lab(由Alexandr Wang负责)、FAIR(基础研究)、产品与应用研究(由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领导)、MSL Infra(AI基础设施)[8] 人才战略与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从OpenAI、Anthropic、Google DeepMind等竞争对手挖角顶尖人才,包括ChatGPT Agent核心开发者孙之清[5] - OpenAI CEO曾指责公司以1亿美元薪酬挖角其员工[5] - 6月公司向Scale AI投资140亿美元,并任命其CEO Alexandr Wang为首席AI官[5] 战略方向与资源投入 - CEO马克・扎克伯格将超级智能定位为公司长期愿景核心,强调其将开启"个人赋能新时代"[10] -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25年底资本支出预计达720亿美元,主要由AI基础设施投资驱动[9] - 公司考虑整合第三方AI模型,可能改变原有依赖内部开发的模式[7] 组织变动影响 - 重组可能导致部分高管离职[7] - 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未出现在重组相关报道中,引发关注[4] - 此前报道显示LeCun需向28岁的Alexandr Wang汇报,显示管理层年轻化趋势[7]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820
腾讯研究院· 2025-08-20 00:01
生成式AI - 英伟达发布9B参数量的Nemotron Nano 2模型,采用Mamba-Transformer混合架构,推理吞吐量最高可达传统模型的6倍 [1] - 模型对标Qwen3-8B,在数学、代码、推理与长上下文任务中表现持平或更优,完全开源且支持128K上下文长度 [1] - 通过20万亿Token训练基础模型,再通过Minitron策略将12B参数模型压缩至9B,单张A10G GPU即可支持128k上下文 [1] OpenAI模型演进 - OpenAI总裁分享GPT-1到GPT-5对相同提示的回答对比,展示模型在知识储备、逻辑结构和语言连贯性上的显著进步 [2] - 最新GPT-5能提供更加有逻辑、丰富且具有情感价值的回复,而初代模型GPT-1和GPT-2回答常带有胡言乱语的特性 [2] - 部分网友对早期模型表示喜爱,认为它们的回答更"狂野"和"不媚俗",甚至有人称GPT-1更像"真正的AGI" [2] DeepSeek模型更新 - DeepSeek最新线上模型版本升级至V3.1,上下文长度扩展至128k,用户可通过官方网页、APP和小程序使用 [3] - 此次更新仅为常规版本迭代,与外界期待的DeepSeek-R2无关,R2在8月内并无发布计划 [3] - 扩展的上下文容量将有助于用户进行长文档分析、代码库理解和保持长对话一致性 [3] 图像生成技术 - 神秘AI绘图模型Nano Banana在LMArena评测中表现出卓越的人物一致性能力,可精准保留面部特征和表情 [4] - 阿里推出基于20B Qwen-Image模型的图像编辑模型Qwen-Image-Edit,支持语义与外观双重编辑能力 [5] - Qwen-Image-Edit能实现精准文字编辑,在保留原字体、字号和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增删改 [6] 代码能力测评 - 腾讯混元发布专门测评大模型代码能力的数据集AutoCodeBench,包含3920个分布在20种编程语言的高难度问题 [7] - 该数据集不需人工标注,具有高难度、实用性和多样性特点,已有评测显示业界领先模型的表现均低于55分 [7] - 同时开源全套链路工具,包括数据生成工作流AutoCodeGen、简易版AutoCodeBench-Lite等 [7] 视频生成技术 - AI创企Higgsfield推出Draw-to-Video功能,用户只需在图片上绘制箭头、图形等元素并输入动作指令,AI就能生成动态画面 [8] - 该功能配套Product-to-Video功能,支持多种视频生成模型,能轻松生成广告视频 [8] - Higgsfield成立于2023年10月,曾被传与Meta洽谈收购,其电影级镜头控制技术与用户友好的交互设计引发关注 [8] 人形机器人 - 智元机器人完成"夏日CityWalk"24小时全直播活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远征A2在37℃高温下完成全球首次完全自主户外行走挑战 [9] - 远征A2展示了强大的环境适应性能,全程无遥控干预,自主完成避障、路径规划、步态调整 [9] - 通过"热插拔换电"技术实现20秒内快速补能,标志着从技术研发走向商用量产的重要里程碑 [9] 超级智能架构 - 强化学习之父Richard Sutton提出OaK架构,描绘了通过运行时经验发展超级智能的路径 [10] - OaK架构包含八个步骤:学习策略与价值函数、生成状态特征、特征排序、构建子问题等 [10] - 该架构强调开放式抽象能力,能在运行时主动发现特征和模式,但仍需解决持续深度学习等关键前提技术 [11] ChatGPT发展 - OpenAI副总裁承认未继续提供GPT-4o是失误,低估了用户对模型的情感依赖,未来将提供更清晰的模型下线时间表 [12] - ChatGPT用户群体高度两极分化,普通用户希望简洁体验,而重度用户需要完整模型切换选项 [12] - 订阅模式展现强劲增长,企业用户从300万增至500万,未来将探索交易佣金等新方向 [12]
小扎“亿元俱乐部”开招白菜岗,年薪20-30万美元,网友:是时候招牛马干苦力了
量子位· 2025-08-19 11:13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招聘动态 -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从高薪挖顶尖人才转向招聘中端产品运营经理,年薪总包20-30万美元,仅为此前"亿元俱乐部"顶级人才薪酬的1/5至1/100 [2][4][15] - 新岗位薪资范围122000-177000美元/年+奖金+股权+福利,与公司产品经理常规薪资水平(16-31万美元/年)基本持平 [4][14] 岗位职责与要求 - 产品运营经理需协调客户与合作伙伴,聚焦AI模型(GenAI)方向,确保大模型产品顺利上线并优化质量 [6][7][10] - 核心职责包括:构建技术流程收集产品数据、跨部门协作改进工具与流程、设计端到端运营性能计划、指导团队成员等 [8][9][11] - 候选人需本科以上学历+6年以上经验,8年经验、全球团队合作背景或领导经验为加分项 [12][13] - 需具备数据管道构建、高管级仪表盘开发、跨职能沟通及SQL分析能力,能通过数据驱动产品决策 [20] 团队规模与行业背景 - Meta新AI部门整体规模已达2500+人,99%非高薪顶尖人才,反映大规模AI研发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18] - 招聘策略调整被外界解读为"核心团队搭建完成后补充执行层",部分声音调侃薪资对比前期"亿元offer"显得过低 [15][16][17] 业务方向 - 岗位直接关联生成式AI(GenAI)产品线,目标避免类似Llama4的用户负面反馈,强化上线准备度与质量管控 [10][11]
GPT-5雷声大雨点小,AI赶超人类宣传过火了?
凤凰网· 2025-08-18 16:25
GPT-5性能表现 - GPT-5的发布未达到部分科技界人士的预期,被认为是一次改进而非重大飞跃 [1][3] - 在编码和复杂主题研究等任务上表现优于前代系统,但仍存在被谜题欺骗或自信提供错误信息等常见缺陷 [1] - 部分用户认为GPT-5对话体验较GPT-4o退步,缺乏亲和力,导致公司紧急调整模型使其"更温暖、更友好" [6] - OpenAI CEO奥特曼反驳性能未提升的说法,指出企业客户需求在48小时内翻倍,并强调模型在复杂技术问题上的研究能力达到领域顶尖水平 [6] 行业预期调整 - GPT-5的表现促使科技圈重新评估AI发展速度,质疑行业领袖关于"AI即将匹敌人类智能"的乐观预测 [2][3] - 部分人士推迟对"AI超出人类控制"的预期时间,另一些人则认为这证明相关担忧缺乏依据 [3] - 业内人士指出,头部AI模型性能基准相近,仍需人类指导与验证,与"超智能"末日论描述的情形不符 [3] 技术迭代特征 - GPT-5采用动态计算资源分配策略,根据问题复杂度调整算力使用以提升成本效率 [7] - 与前代相比,新模型在技术协作场景中表现突出,但日常闲聊体验提升有限 [6] - 软件工程师实测评价称其"整体称职且少出错",但缺乏颠覆性突破 [5] 商业化进展 - ChatGPT周活跃用户量达7亿,GPT-4的技术突破推动其快速增长 [1] - OpenAI开始重视财务可持续性,在已消耗超300亿美元风投资金背景下尝试通过技术优化降低成本 [6][7] - 公司表示未来仍将不计成本追求技术突破,可能创造"史上最高研发支出"纪录 [7]
马斯克痛失xAI大将,Grok 4缔造者突然离职,长文曝最燃创业内幕
36氪· 2025-08-15 10:26
核心事件 - xAI联合创始人Igor Babuschkin宣布离职并创办风险投资公司Babuschkin Ventures [1][2][30] - 马斯克公开致谢称"没有你就没有xAI的今天" [1][2] - 原始12人创始团队中已有3人离职,目前剩余9人 [38] Igor Babuschkin背景与贡献 - 曾担任谷歌DeepMind高级研发工程师,主导AlphaStar项目并开发WaveNet语音系统 [5] - 曾在OpenAI参与GPT-4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7] - 拥有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曾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工作 [9][11] - 在xAI期间主导构建孟菲斯超级计算集群Colossus,120天内完成世界最大AI超算建设 [12][20][23] - 领导Grok从初代到多版本迭代研发,使Grok 4成为与Gemini 2.5、GPT-5竞争的多模态模型 [14] xAI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23年7月13日正式成立,以探索宇宙本质为终极目标 [32][33] - 初创团队包含谷歌DeepMind、微软和OpenAI的顶尖研究人员,其中1/3为华人学者 [34][36] - 团队在120天内完成超算建设,期间解决数万行lspci输出的BIOS设置问题 [20][24] - 训练任务在凌晨4:20成功运行,马斯克亲自参与并宣布胜利 [25] 技术成果 - 建成世界最大AI超算Colossus,支持Grok大规模训练 [12][19] - 开发出多模态Grok 4模型,达到与行业顶尖模型竞争水平 [2][14] - 原计划2025年7-10月发布Grok 4编码模型、多模态代理和视频生成模型 [15] 行业影响 - 证明从零打造顶级AI公司的可行性,打破"入局太晚"的行业质疑 [18][19] - 展示强化学习在扩展后的强大能力,源自AlphaStar项目经验 [29] - 创始团队高度国际化,华人学者占比超1/5 [36][38] 未来规划 - Igor新创立的Babuschkin Ventures将专注于AI安全研究和推动人类进步的AI系统投资 [30] - xAI将继续推进模型迭代,但失去关键技术人员可能影响未来发布计划 [15][38]
xAI元老离职干风投,传奇人物Babuschkin长文追忆与马斯克创业战友情
搜狐财经· 2025-08-14 18:20
公司动态 - xAI由马斯克与11位联合创始人于2023年7月12日成立 使命为"理解宇宙" 目前处于大型AI公司领先地位 已发布Grok 4模型 [1] - 创始团队12名成员中已有3人离职 包括Kyle Kosic(2024年重返OpenAI) Christian Szegedy(2025年5月加入Morph Labs)及Igor Babuschkin(2025年8月离职) [1] - Igor Babuschkin宣布创立Babuschkin Ventures 专注于支持AI安全研究并投资于推动人类进步和探索宇宙奥秘的AI及智能体系统初创企业 [3] 人员变动 - Igor Babuschkin为xAI联合创始人 曾负责公司大部分工程工作 包括基础设施 产品和应用AI项目 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人物 [13] - 其在xAI期间领导团队以120天建成Memphis超级计算集群Colossus 支持大规模训练并以前所未有速度交付前沿模型 [14] - 此前曾在Google DeepMind参与AlphaStar项目(2019年以5-0击败职业选手) 并在OpenAI参与GPT-4开发及技术报告撰写 [7][8][10][11] 技术发展 - xAI从零开始构建训练任务管理基础工具 实现快速迭代 模型交付速度"快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公司" [13][14][20] - Memphis超级集群采用燃烧天然气的涡轮机供电 曾引发当地居民抗议 同时Grok模型存在引用马斯克个人观点和争议言论的问题 [14] 企业文化 - 公司强调"近乎疯狂的紧迫感"和领导者亲自深入技术问题的执行理念 [4][20] - 团队通过血汗与拼劲实现技术突破 例如在120天期限前解决RDMA通信的BIOS设置问题 [21] 行业影响 - AI智能体系统正获得越来越强的能力 在更长时间跨度和更广任务范围展现智能特征 使AI安全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22] - 行业专家认为实现安全且有益于人类的AI需要持续投入 这与Babuschkin新公司的投资方向高度吻合 [3][23]
再见,xAI:联合创始人巴布什金离职,推特一封长信,道尽与马斯克的理想与诀别
36氪· 2025-08-14 17:32
他回忆第一次与马斯克见面时,双方畅谈了数小时,讨论人工智能以及人类的未来。两人都认为,世界需要一家有着不同使命的AI公司。 巴布什金坦言,推动人类进步的AI一直是他的毕生梦想。 xAI的联合创始人 伊戈尔·巴布什金(Igor Babuschkin)宣布,他在xAI的最后一天结束了。 消息由个人推特宣发, 巴布什金说,这家由他与埃隆·马斯克在2023年共同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曾承载着两人对未来的共同愿景。 他的父母在苏联解体后离开俄罗斯,移民海外,追求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在移民生活的艰辛中,他的父母始终坚持人类价值:勇气、同情、以及对世界的 好奇心。 孩提时代,他崇拜像理查德·费曼、马克斯·普朗克这样的科学家,他们不断探索物理学的边界,只为理解宇宙。作为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粒子物 理学博士生,他起初相信大型对撞机可以揭示新物理。 然而新发现越来越少,实验设备却需要越来越庞大的投资。于是他开始思考:也许解开宇宙奥秘的钥匙,不是更大的对撞机,而是超级智能。 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提出量子引力的统一理论?能否证明黎曼假设?到了2023年初,他确信人类已经接近打造超级智能的配方,并意识到必须确保这项技术 用于善途。 马 ...
联想集团2025/2026财年第一财季实现营收1362亿元 同比增长22%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4 14:0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业收入达13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8.16亿元人民币 [1] - 非PC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7% 显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1] 主营业务表现 - 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营收9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8% [1] - 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营收实现35.8%的显著增长 [1] - 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9.8% 运营利润率高达22.2% [1] 战略布局与技术投入 - 公司加速推进"混合式AI"战略 形成从个人智能到企业智能的正向飞轮效应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10% 为混合式AI时代的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 [2] - 通过"AI+终端"战略推动IDG、ISG、SSG多业务协同增长 [1] 管理层观点 - 公司董事长兼CEO强调业绩创第一财季历史新高 实现新财年开门红 [2] - 未来将继续坚定执行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 推进人工智能普惠愿景 [2] - 公司将通过创新智能产品与方案增强运营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增长 [2]
PC业务创下15个季度以来最快增速 联想集团Q1营收创首季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1:53
财务业绩 - 2025/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达28.16亿元 [1] - 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净利同比增108%达36.6亿元,主要受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影响 [3] 业务表现 - IDG智能设备业务营收973亿元同比增长17.8%,PC业务创15个季度最快增速 [1] - 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8% [1] - SSG方案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9.8%创新高,运营利润率22.2% [1] - 非PC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7% [1] - AI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5% [2] 市场动态 - 全球PC市场复苏,2025Q2出货量同比增长6.5%达6840万台 [3] - 中国市场经历11季度收缩后回暖,Q2出货量同比增长10% [3] - 联想PC业务以24.6%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较第二名扩大3.9个百分点 [4] - 全球智能手机行业企稳,2025Q2出货量同比增长1% [4] - 联想智能手机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摩托罗拉品牌海外折叠屏市场份额超50% [4] AI战略布局 - AIPC出货量占整体PC出货量超30%,中国市场达笔记本总出货量27% [2] - "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WAU平均值达40% [2] - 构建以混合云平台、智能体管理平台和行业垂直解决方案库为核心的全栈AI产品体系 [2] - 推进"一体多端"布局,打造跨设备、跨操作系统的统一平台 [5] - 2025年AIPC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77%,2027年有望达PC总出货量70% [4]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10% [2] - 正在构建人工智能模型工厂和智能体平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