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二级市场不买账!蜜雪冰城股价3个月下跌四成,市值蒸发500亿港元
中国能源网· 2025-10-08 11:07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截至10月6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76港元/股,当日下跌1.42% [1] - 过去三个月公司股价下跌四成,市值缩水至1427亿港元,较7月初蒸发500亿港元 [1] - 中期财报发布当周,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超15% [3] - 公司于3月3日在港上市,开盘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并于6月5日创出618.5港元/股的历史高价 [4]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3] - 上半年公司毛利为47.1亿元,同比增长38.3% [3] - 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44.1% [3] - 上半年向加盟商销售物料设备的主营业务收入达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6% [4] 业务运营与门店网络 - 截至6月底,公司以加盟为主的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网络同比增长超20%,总数突破53,000家 [4] - 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供应链能力、品牌IP建设和门店运营的不断强化 [3] 行业竞争与外部环境 - 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撼动美团与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开启外卖价格战 [3] - 公司成为外卖大战赢家之一,外卖平台的高额补贴在2025年上半年有效提振了销量和门店利润 [3] - 高盛指出外卖平台高额补贴行将结束,公司业绩增速将回归常态 [3] - 公司管理层确认,7月份的外卖销售增长速度已较6月份有所放缓 [3] 公司治理与风险 - 湖北经视曝光了蜜雪冰城宜昌一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使用隔夜柠檬和橙子切片,以及卫生状况堪忧,有苍蝇飞虫出现在奶茶杯盖中 [5]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公司的投诉高达10000余条,涉及商品品质和员工态度,包括饮品内发现黑色异物、虫体等 [5] 分析师观点与市场预期 - 高盛将公司目标股价从599港元下调至570港元,按2026年的30倍预期市盈率计算 [3] - 公司自3月在港上市募资4.44亿美元后,始终是市场宠儿 [4]
第一批因“鸡排哥”诱惑吃正新鸡排的人,已经开始“喷射”了?
商业洞察· 2025-10-06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 网络红人“鸡排哥”的意外走红为“正新鸡排”带来了显著的短期流量和销量提升 [3][6] - 然而,此次流量激增反而凸显并加剧了公司长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包括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持续下滑的门店数量以及单一的产品结构 [12][21][26] -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缺乏坚实的产品竞争力和品牌信任度作为支撑,短暂的流量热度难以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23][26][27] “鸡排哥”走红与市场反应 - “鸡排哥”因其公开透明的制作过程和提供的情绪价值而走红,与公司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12] - 走红事件直接刺激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网友称一周内点了四次正新鸡排 [6] - 但流量也引发了大量负面评价,消费者集中投诉食品卫生问题及食用后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 [11][14] 食品安全与品牌信任危机 - 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多次被曝光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鸡排中吃出蛆虫、后厨有老鼠出没、烹炸用油长期不换等 [12] - 在某投诉平台上,包含“正新鸡排”的投诉高达1388条,内容多涉及食品中出现异物、变质及导致腹泻等问题 [13] - 公司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回应多为“正在核实”等,缺乏公开、明确的整改措施通报,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公信力 [20] 门店规模与经营状况 - 公司门店数量在2017年至2022年间从1万家迅速扩张至2.5万家 [20][21] - 但此后门店数量持续大幅下滑,从2022年1月的2.5万家降至2023年12月的11932家,并进一步在2024年10月跌破10053家 [21] - 这意味着在最近半年内,公司门店数量又缩减了超过640家,万店规模难保 [21] 市场竞争与产品挑战 - 过度密集的门店布局导致同一商圈内竞争加剧,稀释了单店利润,在三、四、五线城市中,“加密门店”比例高达30%左右 [20] - 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鸡排及相关小吃,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21] - 产品本身口碑下滑,被吐槽“面粉越裹越厚,肉越做越薄”,同时油炸食品品类整体面临健康饮食观念的挑战 [26]
「鸡排哥」,火!正新鸡排,凉?
新浪科技· 2025-10-03 15:43
公司经营状况 - 门店数量从2021年3月的高峰2.5万家锐减至2025年9月16日的约1万家,净减少1.5万家,下滑幅度达60% [1][4] - 高峰时期门店规模是肯德基的3倍、麦当劳的6倍,且三分之一门店为直营 [4] - 加盟一家正新鸡排的前期投入至少为13.32万元,其中包括加盟费3.5万元、保证金1万元等固定费用 [6] 产品价格策略 - 核心产品鸡排单片价格已普遍上涨,北京地区平均价格超过14元,搭配小食的套餐价格普遍超过20元 [1][8] - 上海地区鸡排单片价格有所下滑,但平均价格仍超过12元 [1][8] - 此前公司以“10元鸡排+酸梅汤”的平价组合攻占市场,目前仅极个别门店保留10元左右套餐 [1][8] 食品安全与品控 - 2025年5月有顾客在购买的正新鸡排鸡腿中发现大量蛆虫,涉事门店已对顾客进行赔偿 [9] - 2022年10月北京一门店因加工工具用具未专用被监管部门责令改正 [12] - 2023年11月湖南张家界一门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监管部门查封 [12] - 2024年7月江西赣州一门店被曝存在苍蝇污染食物、烹炸用油反复使用20多天不换等安全隐患 [12]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公司相关的投诉达到1338条,投诉多集中于食材不新鲜和卫生问题 [13] - 公司鲜少对外披露整改措施,官网等平台几乎找不到关于食品安全的声明和通报 [13] 个体经营者对比 - 个体经营者“鸡排哥”主动向顾客展示鸡排、油等成品和原材料的检测报告,并称多批次检测均为合格 [14] - “鸡排哥”表示其产品食品安全及卫生达标,并强调一贯重视食品安全 [14]
“鸡排哥”,火!正新鸡排,凉?
新浪财经· 2025-10-03 15:42
门店网络与经营状况 - 公司门店数量在高峰期曾突破2.5万家,但截至2025年9月16日,在营门店数量已降至约1万家,较高峰期减少1.5万家,下滑幅度达60% [3][8] - 高峰期门店规模是肯德基的3倍、麦当劳的6倍,且当时有三分之一门店为直营 [8] - 加盟一家门店的前期投入至少为13.32万元,其中包括加盟费3.5万元、保证金1万元及其他费用 [10] 产品定价策略演变 - 公司早期以“10元鸡排+酸梅汤”的平价组合成功攻占下沉市场 [3][12] - 目前产品价格已显著上涨,以北京为例,鸡排单片平均价格超过14元,包含小食的套餐价格普遍超过20元,仅极少数门店保留10元左右的套餐 [3][12] - 在上海市场,鸡排单片价格虽有所下滑,但平均价格仍超过12元 [3][12] 食品安全与品牌口碑 - 公司面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2025年5月有顾客在购买的鸡腿中发现大量蛆虫 [14] - 历史上有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监管部门查处或责令整改的记录,如2022年北京门店因工具用具未专用被要求整改,2023年湖南张家界门店被查封,2024年江西赣州门店被查出用油反复使用20多天等 [16]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公司相关的投诉达到1338条,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食材不新鲜和存在卫生问题 [17] - 公司鲜少对外披露整改措施,在官方渠道几乎找不到关于食品安全的声明和通报 [17] 个体经营者对比 - 近期因“鸡排哥”李俊永而受到关注的个体经营者,其鸡排售价为6元,并主动向顾客展示产品及原材料的合格检测报告,强调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6][18]
“鸡排哥”,火!正新鸡排,凉?
新浪科技· 2025-10-03 15:23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门店数量在高峰期后出现大幅下滑,截至2025年9月16日在营门店约1万家,对比2021年3月高峰期的2.5万家,骤减1.5万家,下滑幅度达60% [1][4] - 公司产品价格策略发生显著变化,从以往主打的“10元鸡排+酸梅汤”平价组合转向涨价,以北京为例,鸡排单片平均价格超过14元,包含小食的套餐价格普遍超过20元,仅极个别门店保留10元左右套餐 [1][8] - 加盟一家公司门店的前期投入至少需要13.32万元,具体包括加盟费3.5万元、保证金1万元、管理费1.32万元、设计费5000元,以及设备、首批食材和装修等后续费用 [6] 食品安全与卫生 - 公司多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例如2025年5月有顾客在购买的鸡腿中发现大量蛆虫,涉事门店随后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并对产品进行封存检测 [9] - 公司存在长期且广泛的卫生问题记录,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达到1338条,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食材不新鲜、卫生不达标、使用过期原料等方面 [12] - 公司历史上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包括2022年10月因工具用具未专用被责令改正,2023年11月有门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封,2024年7月有门店被曝光存在苍蝇污染食物、烹炸用油反复使用20多天不换等问题 [11][12] - 与公司品控不力形成对比的是,近期爆火的个体经营者“鸡排哥”主动向顾客展示其鸡排和食用油的检测报告,并强调多批次检测合格,重视食品安全 [13]
【8点见】公安部网安局提醒:双节欢乐游,这些“陷阱”要绕行
央视网· 2025-10-02 08:14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 ·西昌教体局回应"8人宿舍住9人":问题已解决,实现了一人一铺。 ·中秋国庆假期第1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679万人次。 ·2025国庆首日电影票房破3亿元,《志愿军》位列榜首。 ·国务院食安办部署做好国庆中秋期间食品安全工作。 ·嫦娥六号新发现:首次揭示月表及次表层水的分布特征。 ·中国铁路:10月1日起,纸质行程信息提示单仍可打印。 ·中国海警位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执法巡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组织战备警巡。 ·公安部网安局提醒:双节期间,从虚假票务到网络造谣,网络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详情→ ·印尼学校建筑物倒塌事故已致5人死亡,仍有84人被埋。 ·菲律宾强震已致72人死亡。 ·美国会参议院9月30日先后否决两党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关门"。 ·刚果(金)军事法庭判处前总统卡比拉死刑。 ·美防长召集美军将领开会抨击"肥胖将军",提出身高、体重等体能标准。 ·卡塔尔、埃及、土耳其与哈马斯举行会谈,讨论美方"20点计划"。 ·"这是投降而非和平方案"——加沙民众质疑美国"20点计划"。 ...
济南海关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济南海关主题日”活动
齐鲁晚报· 2025-10-01 20:35
活动概况 - 济南海关于9月30日举办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济南海关主题日”活动 活动主题为“共筑国门防线 共享食品安全” [1] - 活动地点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 由济南海关主办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与济南机场海关共同承办 [3] - 活动邀请10余家航司和进出口食品企业参加 企业代表现场签署食品安全承诺书 并向进出境旅客进行宣传 [5] 监管措施与成效 - 济南海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推进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 1-8月份检出不合格进出口食品6批 [5] - 海关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技术帮扶 今年关区新增出口食品备案企业248家 同比增长28% [5] - 关区12种特色农食产品首次出口至10个国家地区 [5]
直击西贝“失血”调改:厨师长频频开会,后厨更忙了,餐厅更空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30 20:13
整改措施与进度 - 公司已将儿童餐中的牛肉饼、鳕鱼条以及羊肉串、猪排烩酸菜等9款核心菜品改为门店后厨现场制作[1] - 公司全面启用非转基因大豆油作为烹调用油[1] - 截至9月29日,九项整改内容中仅黄米凉糕一项尚未完成[1] 门店运营与客流状况 - 9月29日午餐高峰时段,一家门店约43张餐桌中仅有5桌客人,上座率仅约10%[5][7] - 从上午11点10分至下午2点30分,该门店整个中午接待或不足15桌客人[13] - 该门店客流状况几乎是所在商场所有餐厅中最少的,远低于隔壁几乎满座的萨利亚等其他连锁品牌[9] - 9月12日事件发酵后,该门店日营业额已下滑近一半,而目前客流在半个月前的基础上又大幅下降[15] - 为吸引顾客,公司于9月24日推出面向全部顾客的100元堂食代金券活动,但推出五六天后效果似乎不佳[11][13] 员工状态与内部管理 - 门店员工普遍表现谨慎,对多数问题以“不清楚”、“不知道”回应,与半月前“有问必答”的开放态度形成鲜明对比[1][15] - 厨师长近期频繁开会,有时中午需前往总部开会[16] - 儿童餐后厨区员工开始使用黑白打印的SOP标准作业程序,员工表示工序发生调整,例如胡萝卜需切好后再用搅拌器搅成泥[17][18] - 员工承认因现场制作菜品增加导致工作更累,但补充说人手也相应增加了[22] - 该门店自9月21日起招聘面点、凉菜、炒菜、炖菜岗位员工,薪资5500-7000元,包吃住[22] 舆论与品牌影响 - 公司经历舆论风波,包括创始人对预制菜质疑的强硬回应、致歉信用词被指暗含情绪等,舆论危机仍在发酵[3] - 舆论海啸是公司自身经营问题的显性爆发,也是消费者对高价餐饮、预制菜疑虑、食品安全及信息透明度长期焦虑的集中释放[3] - 危机根源在于公司高定价与消费者低感知价值之间的严重错位,导致顾客产生“被欺骗感”[27] - 品牌专家指出,舆论发酵已至大众疲劳程度,若问题更多源于沟通与信任,单纯的情绪宣泄并不能推动行业进步[28]
圣农发展涨2.03%,成交额1.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8.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4:2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0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3%至18.08元/股,总市值达224.77亿元,成交额1.77亿元,换手率0.8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34万元,特大单买入985.63万元(占比5.57%),卖出1006.66万元(占比5.68%)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8.39%,近5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5.73%、4.21%和19.66%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肉鸡饲养及初加工、鸡肉产品深加工,收入构成为鸡肉52.77%、肉制品41.70%、其他5.53%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6亿元,同比增长0.22%,归母净利润9.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1.93%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68.6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1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57万,较上期减少8.03%,人均流通股34843股,较上期增加8.7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3377.95万股,较上期增加1338.49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博时成长领航混合A、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分别位列第七、第八、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927.42万股(增127.80万股)、924.16万股(不变)、885.09万股(减131.26万股) [3] 行业归属与市场概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养殖业-肉鸡养殖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社保重仓、乡村振兴、预制菜、食品安全、社区团购等 [1]
广电计量涨2.11%,成交额6077.1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1:2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30日盘中股价报18.86元/股,上涨2.11%,总市值110.00亿元,成交金额6077.15万元,换手率0.6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16万元,特大单买入538.37万元(占比8.86%),大单买入727.80万元(占比11.9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83%,近5个交易日上涨3.20%,近20日下跌7.03%,近60日上涨5.27%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13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10.01%,归母净利润9731.58万元,同比增长22.1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5.28%,计量服务23.54%,生命科学14.24%,电磁兼容检测11.22%,其他9.77%,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8.79%,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4.41%,EHS评价服务2.7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8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94万,较上期减少13.47%,人均流通股18011股,较上期增加13.16%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31.90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减少154.01万股 [3] -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A(013910)新进为第六大股东,持股356.41万股,惠升惠泽混合A(008418)新进为第十大股东,持股222.67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持股269.15万股(第七大股东),较上期增加50.24万股 [3]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与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00116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业务概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概念板块包括食品检测、数据要素、大飞机、食品安全、北斗导航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24日,于2019年11月8日上市,主营业务涉及计量服务、检测服务、检测装备研发等技术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