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流通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市场:8月14日多项数据发布,市场震荡待上行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48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财经要闻及市场动态汇总】国家数据局透露,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含北上广深等 25 个城市的数据 流通节点城市,布局 16 个省市区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7 月底已全面完成互联互通。国家铁路局消 息,7 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 4.55 亿人,同比增 6.6%;旅客周转量 1770.69 亿人公里,同比增 5.7%。 数据显示,今日南向资金净流入 10.34 亿港元。央行 8 月 14 日开展 1287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 1.40%。 央行称,8 月 15 日将开展 5000 亿元 6 个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周 四股指高位震荡,上证 50 涨 0.59%,沪深 300 跌 0.08%,中证 500 跌 1.2%,中证 1000 跌 1.24%,成交 额 2.3 万亿元。 开盘后股指上行,沪指创新高站上 3700 点,午后受压制,收盘涨跌互现。两市个股跌 多涨少,保险、半导体领涨,军贸等活跃股领跌。 股指期货涨跌不一,主力合约 IH2509 涨 0.48%, IF2509 跌 0.02%,IC2509 跌 1%,IM2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国家发改委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6:55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国家发改委正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强调创新驱动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以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1] - 将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 数据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布局16个省市区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7月底完成互联互通 [2] - 预计年底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至50个左右 覆盖80%的省市区 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基础 [2] ETF市场动态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4.7万亿元 年内净流入3875亿元 其中债券ETF净流入2994亿元居首 规模达5363.41亿元 [3] - 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合计规模1281.7亿元 10只科创债ETF合计规模1156.9亿元 嘉实科创债ETF率先突破200亿元 [3] - 跨境ETF年内净流入1394亿元 宽基ETF、货币ETF呈现净流出状态 [3] 集成电路与数字技术发展 - 集成电路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4] - 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应用于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 [4]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4] 数据制度与市场培育 - 去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5]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构建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标准规范不断完善 [5]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 以场景牵引释放数据价值 [5] 储能行业自律 - 149家单位参与储能行业反内卷倡议 强调合理定价与公平竞争 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 [6] 融资融券交易 - 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量达52.34万名 创年内新高 环比增长9.67% [7][8] -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755.68万名 机构投资者50004家 有负债投资者172.18万名 [8]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9] 开源技术框架 - 字节跳动Seed团队开源全模态PyTorch原生训练框架VeOmni 可缩短数周工程开发至几天 [10]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 实现端到端推理与执行 [11]
中国发展AI产业须打好三张牌
证券时报· 2025-08-12 06:33
全球AI竞赛趋势 - 全球AI竞赛从技术突破转向生态构建阶段,算力成本、数据质量与场景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竞争变量 [1] - 中国应发挥"绿电+国产芯"、"数据活水"、"场景下沉"三大优势,走特色发展路径 [1] 算力供给体系 - 青海柴达木盆地光伏产业园数据中心电价仅为东部地区三分之一,内蒙古风电基地超算中心依托0.2元/度绿电将大模型训练成本压缩70% [1] - "风光富集区建机房"模式使中国算力具备成本优势,同时符合双碳目标 [1] - 中国企业采用"积木式"芯片集群方案,通过先进封装技术组合国产14纳米芯片实现等效3纳米级性能,将大模型单次训练电费从千万元级降至百万元级 [2] 数据价值释放 - 中国拥有10亿网民和4亿工业设备的超大规模数据基数 [2] - 上海数据交易所建立"行业数据空间",通过加密技术实现跨行业数据"可用不可见",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2] - 深圳"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数据交叉验证,杭州"城市大脑"整合多部门数据使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15% [3] 场景应用创新 - 北京社区菜场通过AI分析交易数据优化摊位布局,山东农田利用AI图像识别提前预警病虫害 [4] - 场景下沉推动AI从实验室走向实际生产,成为普惠性生产工具 [4] - 全场景应用土壤是中国AI发展的独特优势,涵盖城市乡村、工业农业多领域 [3][4] 政策引导方向 - 政策需平衡创新试错与资源优化,把握"放"与"管"的平衡 [4]
【头条评论】中国发展AI产业须打好三张牌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7
全球AI竞赛进入生态构建阶段 - 全球AI竞赛从技术突破转向生态构建,算力成本、数据质量和场景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1] - 中国应发挥"绿电+国产芯"、"数据活水"、"场景下沉"三大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 [1] 算力供给体系创新 - 中国通过"风光富集区建机房"模式降低算力成本:青海光伏产业园电价仅为东部1/3,内蒙古风电基地大模型训练成本降低70% [1] - "积木式"芯片集群方案将国产14nm芯片组合实现等效3nm性能,大模型单次训练电费从千万元级降至百万元级 [2] 数据要素市场化突破 - 中国拥有10亿网民和4亿工业设备的超大规模数据基数 [2] - 上海数据交易所"行业数据空间"模式实现跨领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深圳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电池续航预测精度15% [2][3] - 杭州"城市大脑"整合多部门数据使早晚高峰通行效率提升15% [3] 场景下沉驱动产业变革 - 北京社区菜场AI系统优化摊位布局和营业时间,山东农田AI识别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并增产 [4] - 场景下沉使AI从实验室技术转变为普惠型生产工具 [4] 政策与市场协同机制 - 政策需平衡创新试错与资源管控,通过"放管结合"促进AI生态发展 [4]
首都信息“铺路架桥”助数据流通,近4000款数据产品上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5 09:30
数据要素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未来数据流通的两大重点发力方向 [1] - 大模型训练依赖海量数据但高质量数据日益稀缺加快数据市场化流通迫在眉睫 [1] 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 - 首都信息主导推进"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建设搭建可信数据流通基础设施解决高质量数据集供需对接痛点 [3] - 该网络是北京市承建国家数据局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的主体工程也是国家数据流通利用的核心节点和服务中枢 [3] - 平台已上线并对外提供服务上架数据产品近4000款覆盖12个应用场景集聚300多个市场主体 [3] - 平台在数字经济大会上发出招募令以扩大数据流通服务生态圈 [3]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与未来规划 -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将形成高可靠可持续的数据底座重点服务于医保等公共数据和市属国企社会数据 [3] - 未来目标是通过资源化资产化产品化三步走实现高质量数据集稳定供给 [3] - 下一步计划活跃市场推动更多高质量数据集上架平台促进供需双方流通交易 [3]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 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理解为虚拟计算环境支持数据提供方和使用方接入加密数据解密计算 [4] - 该技术确保数据可用而不可见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提供可靠支撑 [4] - 首都信息已推出相关解决方案并有实践案例 [4]
从一张胸片说起,北京为释放数据价值和安全治理有何尝试?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17:41
数据安全治理探索 - 北京政数局数据标准与安全处处长刘国伟分享政府部门对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公共数据流通安全治理的探索 [1] - 个人数据匿名化标准不统一导致企业难以确定处理是否符合要求,阻碍数据流通 [3] - 北京与医院合作以胸片影像数据为切入点筛选公共数据集,探讨去除哪些数据可保障患者安全同时满足研发需求 [3] 个人数据治理 - 个人数据涉及隐私、财产和生命安全,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更好提供服务 [3] - 北京尝试从胸片逐步扩大到整个影像数据和诊疗数据,提炼可执行规则 [3] 公共数据治理 - 公共数据代表公共利益,平衡公共利益和商业化利用是关键问题 [3] - 目前对公共数据采取分散授权和集中授权形式,是否收费尚无统一规定 [3] - 北京前期主要采取分散授权,在金融领域建立专区,未来研究是否扩大领域或转向集中授权 [3] - 政府不能作为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公共数据交易,需找到可靠市场主体运营 [3] - 北京市提出充分利用价格政策维护公共利益,公共数据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可有条件无偿使用 [4] - 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经营性产品和服务确需收费的,执行政府指导定价管理 [4] 企业数据治理 - 企业数据背后是信任关系,价值受外部环境影响大,流通需考虑预期和潜在价值 [5] - 北京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增值协作网络,将企业间信任关系绑定以促进数据流通 [5] - 钢铁行业因上下游强关联关系,在协作网络中推进较快 [5] - 第三方提供数据流通安全服务可能成为新趋势,作为信任桥梁促进企业间数据流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