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
搜索文档
湖南拓良田提效益助增收
经济日报· 2025-05-25 06:20
5月的洞庭湖畔,湖南省益阳市南县金之香稻虾种养基地里,连片稻田青翠如毯。基地管理员周四喜拧 开闸门,汩汩清流顺着管道注入田间,"过去抽水要三四个劳力,现在'拧龙头'就能灌溉400亩地"。这 样的转变,正是南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南县 通过系统化破解"地碎、水缺、路难、效低"等瓶颈,近3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56万亩,粮食产能提 升10%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南如何建 好、用好、管护好高标准农田,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近年来,湖南通过统筹规划布局、统筹资金投入、统筹项目建设,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97万亩, 粮食产能亩均提升100公斤左右,亩均节本增效200元左右,为粮食产量稳定在610亿斤以上提供坚强支 撑。 建好:一体化联合改 走进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湘江村,纵横交错的现代化农田基础设施令人眼前一亮:12公里防渗灌溉 渠如同"毛细血管"贯穿田间,灌溉水利用率从55%跃升至85%,单亩进水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15 公里排水渠同步升级,排水效率大幅提升。同时,6公里机耕道与6条生产 ...
藏粮于技:2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丰收密码”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2:37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与公司参与 -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强调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 [1] - 公司自2012年起已在新疆、青海、吉林、宁夏、陕西等地建设2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 [1] - 公司通过标准化、科技化、系统化手段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 [1] 新疆和田沙漠改造项目 - 公司将新疆和田2.2万亩沙漠改造为高标准农田 [3] - 项目采用25个地块分区管理,每个地块配备管道系统和泵房 [3] - 2024年油沙豆亩产达400公斤,总产量880万公斤 [3] - 施工团队克服沙尘暴等恶劣条件,75天完成改造 [3] 吉林大安盐碱地改造项目 - 公司在吉林大安完成万余亩盐碱地改造 [4] - 项目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年产水稻90万公斤 [4] - 团队克服零下20度低温,运输20万方山皮石作为路基材料 [4] 陕西安康山地农田整合 - 公司在秦巴山区整合9万亩分散农田为高标准农田 [6] - 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从7.143提高到5.821,提升1.3个等级 [6] - 项目涉及15个镇100个村,最高送水点垂直距离达260米 [6] - 采用骡马运输材料,完成引水渠等复杂工程 [7] 施工管理与技术应用 - 高峰期上百台机械同时作业,30台精平机连续工作10余小时完成1350亩精平 [5] - 项目团队每日召开碰头会解决协调问题 [5] - 公司通过土地平整、灌溉排水、道路建设等工程打破农田碎片化困局 [8] 项目成果与社会效益 - 公司累计改造20余万亩难利用地为高产田 [8] - 项目显著提升农业产量,为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8] - 获得地方政府"精心施工造福于民"表彰 [7]
金融活水浇出万亩高标准农田
金融时报· 2025-05-20 11:21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 - 重庆市合川区二郎镇、官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与稻麦收割景象交相辉映 [1] - 重庆景旭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合川区二郎镇等4个镇街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联合体形式运营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田间机械道路贯通、排水渠铺设、泵房建设等工程 [1] 金融支持与资金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合川分行创新政银合作机制,指导农发行合川支行成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排头兵" [1] - 农发行合川支行向重庆景旭实业有限公司授予4800万元流动资金额度,已发放1805万元用于3.42万亩农田改造提升工程 [2] - 重庆景旭实业有限公司需先自行筹集资金开工建设,资金回笼较慢影响其他业务经营 [1] 项目运营与产业带动 -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包括土地流转、"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促进项目区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2] - 项目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和持续稳定增收,同时促进加工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2] - 村民可通过项目务工增加收入,体验山区机械化耕作 [2] 政策与规划背景 - 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下达的任务 [1] - 中国人民银行合川分行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联合农发行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1]
青龙管业(002457)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5 17:30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 年水利建设投资 13529 亿元,同比增长 12.8%,创历史新高,行业稳定增长趋势明显 [2] - 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重大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进,涉水领域建设投资将保持高位,管道行业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行业处于景气周期 [2] 公司业绩与业务 - 公司致力于成为输节水领域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商,以质量和品牌为依托,技术创新为发力点,混凝土管、复合钢管和塑料管道三大类产品并进,拓宽应用领域 [2] - 公司在填补全国少数空白市场的同时深耕现有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 - 2023 年公司中标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 4 亿元标段,推行“东进南下”战略,未来以广东市场为根基覆盖周围市场 [3] 股价与股东回报 - 股价涨跌受国家政策、宏观环境、公司基本面、资金倾向等多种因素影响 [3] - 公司连续 15 年向投资者分红,并积极向投资者介绍公司价值 [3] 应收账款与回款 - 2024 年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对应收账款和回款做调整,完善合同管理及执行,分析项目背景和资金配套情况,评判合同风险性,成立小组专项管理 [3] 一季度财报下滑原因 - 一季度公司在手大项目订单集中在北方区域,因天气原因未施工,发货同比减少,一季度是行业发货淡季,二季度订单将进入集中发货周期 [3] 定增计划 - 公司考虑以简易程序定增,若启动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项目,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资金实力,提升长期竞争力 [3]
抗旱保麦战 河南这么打
河南日报· 2025-05-15 07:36
旱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 河南自3月中旬起持续高温少雨伴随大风,土壤失墒加快,对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3] - 此次旱情特殊之处在于发生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此时小麦正需要大量水分,缺水会减少亩穗数并对穗粒数产生较大影响 [5] - 高温、少雨、大风三者叠加加剧了旱情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 - 全省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占比90%左右,苗情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群体最大、苗情最好、植株最壮、病情最轻 [5] 抗旱措施 - 扶沟县黄土地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花费60多万元新建灌溉设备,包括田间"储水室"和喷灌设备,提高了浇灌效率 [7][8] - 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种植大户采用滴灌设备,节水省时省力,300亩小麦从需要7个人20天浇一遍水变为一个人轻松管理 [11][12][13] - 灵宝市故县镇农户使用移动式喷灌设备,100多亩麦田已完成第四次喷灌 [13][14] - 内乡县打磨岗灌区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亩次灌溉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 [18] - 郸城县汲冢镇黄竹园村高标准农田把水渠引到田边,解决了浇水难题 [20] - 兰考县考城镇高标准农田因浇灌及时,麦田未受旱情影响,有望实现增产 [21] 耐旱小麦品种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洛旱"系列小麦品种在旱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如"洛旱22"根系能达到3米以上,远超普通小麦 [22][23] - 河南省每年小麦播种面积8500万亩,其中有1000多万亩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丘陵区 [23] - 如果一半中低产田种上抗旱小麦,每亩产量能提高100公斤 [23]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拥有全国最大的旱地小麦种质资源库,保存有5000多份种质资源 [24] 政府支持与行业协同 -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部门启动抗旱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组织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作业 [22] - 省农业农村厅组建技术指导专班,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一喷三防"及抗旱浇麦培训 [22] - 水利系统及时调度全省灌区开闸引水,为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22] - 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多万亩 [21][2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要求河南作为黄淮海区代表重点提高灌溉保证率,完善现代化耕作条件 [21]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今年将再建高标准农田八十万亩——北大荒集团加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14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完成3.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农户承包的220亩水田通过小田变大田(从3亩增至18亩)每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1800元,插秧进度提前1天 [2] - 规模化格田改造使田埂变耕地,新增3.2亩有效耕种面积,预计增产水稻4000斤 [2] - 军川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9495万元,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9020万元,田间道路通达率达100% [3] - 北大荒集团2023年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00万亩,重点开展田块整治、水利设施升级和数字农田建设 [3]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 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运用秸秆和客土回填等措施治理27块涝渍地,修复3条侵蚀沟,恢复耕地上百亩 [4] - 国债资金支持将"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转变为"三保田"(保水、保肥、保土) [4] 数字化农田技术应用 - 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基地配备物联网设备,智能化数控灌区系统实现46座分水闸、12座节制闸的智能调节 [5] - 农户430.9亩地采用智能灌溉后增产1.7万斤粮食 [5] - 农场通过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使玉米亩产提升约60斤 [5]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 - 2024年北大荒集团将新建高标准农田80万亩,各农场作业效率、亩均增产、亩均增收等指标显著提高 [6] - 截至2024年底黑龙江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全国首位),2024年计划新增1169万亩高标准农田 [6]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广州日报· 2025-05-12 05:10
政策战略 -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根基 耕地保护实现从数量管控向质量跃升的历史性跨越[1] - 通过空间重构 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支点作用[1] - 构建分区治理 分层施策与分类提升的立体化框架实现空间优化[2] 空间治理 - 宏观层面依据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建设类型区 水土丰沛区侧重产能挖潜 生态脆弱区强化保护性开发 传统农区注重设施升级[2] - 中观层面形成国家基础标准+区域特色指标+地方操作细则的弹性标准体系[2] - 微观层面实施田块整合 设施配套 生态修复三位一体改造 通过土地平整打破耕作壁垒 灌排系统升级破解资源错配[2] 技术赋能 - 建设智慧灌溉 数字田管等新型基础设施 推动农田从工程化向数字化跃迁[3] - 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实现墒情感知 灾害预警 产能评估的智能联动[3] - 开发适老化交互界面降低应用门槛 使数字技术成为解放生产力的工具和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载体[3] 制度创新 - 建立财政引导 金融撬动 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模式 通过专项债券 产业基金 保险产品等工具激活市场力量[4] - 推行专业管护+自主维护+数字监管的组合策略 借助确权颁证明晰责任主体 依托物联网构建智能管护网络[4] - 创新土地入股 产能托管和增值分红机制 推动农民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受益者[4] 发展前景 - 农业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从分散经营到系统治理 重新定义农业生产内涵与外延[5] - 永久基本农田全面高标准化将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实现质量更高 效益更好 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5] -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对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诠释 是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注脚[5]
庄河强化一线监督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
辽宁日报· 2025-05-07 09:07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 - 庄河市去年完成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新建30万亩并改造提升13万亩,总面积达43万亩[1] - 项目覆盖14个乡镇街道和81个村,形成规模化农业改造工程[1] 工程建设进度 - 土壤改良工程已完成38万亩,占总体进度的显著部分[2] - 灌排渠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开槽329.5公里、垫层209.4公里、预制槽完成98.9公里[2] - 总工程量已完成60%,显示项目高效推进[2] 监督保障机制 - 市纪委监委组建三级监督体系:14个乡镇监督专班、81个村级工作组、669个屯级工作队[1] - 采用"发现问题-提醒督办-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长效防范"全流程监督机制[2] - 已开展百余次抽查督导,解决34个具体问题,包括成功调解地界纠纷案例[2] 项目战略意义 - 高标准农田建设被定位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核心举措[1] - 通过政治监督保障项目质量,确保惠及群众利益[1] - 工程实施既保障农业丰收预期,又维护乡村和谐稳定[1][2]
泰州增发国债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投入使用
新华日报· 2025-05-06 16:03
科学规划设计。泰州市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建立项目规划"五项协同机制",合理规划新建和改造提 升项目建设内容,统筹开展田、土、水、路等综合治理,通过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涝灾 害能力、机械化耕作便捷水平,满足规模化种植、宜机化作业、标准化生产需求。 提升综合效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共新建改建泵站408座、水闸31座、硬质渠道336.06公里、管道 灌溉38.36公里、农桥80座、过水涵洞889座、机耕路252.59公里,整治田块1373亩,形成旱能灌、涝能 排、渍能降的灌排体系,构建了干支相连、循环畅通的田间路网体系。 加强制度"软建设"。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泰州市制定出台加强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管理、工 程质量管理、电力设施建设与管理、项目验收管理等一系列文件,形成系统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确保 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达标、良田粮用。 强化协调推动。泰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包保推进。农业农 村、发改、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项目检查调度,及时协调会商解决实际问题。 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2024年,泰州市抢抓增发国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上争 ...
强化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4-28 07:43
四川省纪委监委把建章立制作为管长远、保常态、见长效的重要举措。该省纪委监委推动出台的四川省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于3月1日起开始实施,连日来,成都等地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及基 层镇村开展条例宣讲学习,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在推动出台条例的同时,四川省纪委监委督促省财政厅等部门加强协调,设立县级子账户218个,实现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专款专户、直达"终端"。梓潼县纪委监委就监督检查发现的招投标程序违规、灌排 沟渠跑冒滴漏、硬化道路开裂损坏等问题,推动健全项目管理等制度,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据悉, 去年以来,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17 份,推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670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菱骏 刘远航 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根本在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抓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高标 准农田建设领域损害农民利益、群众反映强烈事项,强化政治监督、专项监督,严查贪污侵占、虚报冒 领、弄虚作假等行为,坚决纠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防范廉洁风险。 安徽省纪委监委多措并举强化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扛牢粮食保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