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标准农田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建行山东省分行以金融之笔绘就丰收画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4 16:24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 - 建行山东省分行创新推出"核心企业+供应商"产业链融资方案,以核心企业信用为依托解决上游供应商融资难题,为6家供应商提供1200万元信贷资金[2] - 该模式帮助梨花面业稳定原料供应,带动周边优质小麦种植推广和订单农业发展,形成"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格局[3] - 公司计划将服务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闭环式金融服务生态[5]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建行山东省分行贷款支持鱼台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1.392亿元,改造4万亩农田[4] - 项目内容包括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土地平整等工程,建成后将实现节水节肥、地力提升30%、亩均增产100KG[4] - 公司通过三级联动创新融资模式,快速投放7400万元贷款支持项目建设[4] 数字化三农服务 - 公司推进"三农"数字化生态建设,搭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农业生产托管服务[6] - 截至6月29日,公司已投放裕农贷款近60亿元[6] - 未来将继续通过平台化、数字化模式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化和农业产业现代化[6] 整体战略成效 - 公司金融服务覆盖从原料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环节,形成"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的服务模式[1][5] - 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促进粮食安全保障和乡村振兴[1][4] - 服务足迹遍布山东省多个农业重点区域,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5]
政策+市场“托底” 8000亿“两重”项目资金全部下达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9:04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 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软建设"方面,在重点领域加快推出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包括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 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 机制,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沙产业发展等新模式等。 随着8000亿元项目清单全面落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精准直达,一批标志性工程将加速竣工投产, 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两重"项目的资产支持也将更加稳健,财政政策与宏观政策更加紧 "两重"即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于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 万亿元、比 上年增加3000 亿元。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进一步优化具体投向并提高项目 支持比例,高质量推进"硬投资"项目谋划实施。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5年"两重"建设方案以8000亿元超 长期特别国债为核心,首次将"未来产业发展"和 ...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因地制宜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题示范区
齐鲁晚报· 2025-06-27 19:45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与区域发展 - 公司获评2025"好品金融"多项荣誉,包括"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案例"及四大创新产品类别(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1] - 烟台分行获评"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典型案例,体现基层服务能力[1] - 公司联合五地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出47个典型做法,县域贷款余额5882亿元占全部贷款48%,涉农贷款4671亿元占比超38%[3] - 沿黄贷款余额7551亿元占62%,凸显区域战略支持力度[3] 乡村振兴创新模式与成果 - 2023年总结发布"十大模式",获评山东省"金融伙伴"十佳案例,宁阳县支行获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3] - 连续五年(2020-2024)在省内乡村振兴考核中获"优秀"等次[3] - 潍坊示范区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发放强村贷2.7亿元助推村集体增收,工作成果两度入选地方金融"十件大事"[4] - 临沂示范区支持6万农业经营户,农户贷款余额156亿元,创新"红色易贷"累计投放13.5亿元[4] 区域战略专项金融服务 - 东营示范区聚焦黄河流域生态,落地首笔"农业园区科企贷",盐碱地贷款投放6亿元,"黄河系列贷"获省级绿色金融产品第一名[5] - 菏泽示范区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支持7万亩农田建设,发放产业集群贷款36亿元带动1.2万农户及6000小微企业[5] - 烟台示范区创新"海洋牧场贷"投放7.6亿元支持重点项目,海洋产业新增信用75亿元[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总结示范区经验,深化乡村振兴与"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6]
省农信联社: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贷”
齐鲁晚报· 2025-06-25 23:13
近日,2025"好品金融"典型案例和产品名单公布,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联社") 报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成功获评"好品金融——普惠金融"产品。据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是 省农信联社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践行金融支农社会责任,创新推出的 一款"信贷资金支持、专业服务跟进、高标准农田经营主体增收、享受财政贴息"的信贷产品。 产品针对性强、支持范围广。"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服务对象为从事高标准农田生产经营的农户、家庭农 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用于 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资金需求。 贷款用途广。包括但不限于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 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农田地力提升活动。 有效解决高标准农田经营主体融资难题。"高标准农田建设贷"通过扩大抵质押物范围,让高标准农田经 营主体所拥有的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等变成合格抵质押品,让"沉睡"资产活起来,切实缓解高标准农 田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降低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融资成本。"高标准农田建设贷"通 ...
人保财险: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提供全方位支持
证券日报· 2025-06-22 23:10
金融支农创新模式 - 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的"统筹涉农保险产品助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综合保障模式"入选2024年度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 [1] - 该模式针对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耕地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风险提供全方位保险支持 [1] 创新保险产品 - 开发三大产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包括质量缺陷、自然灾害造成的物质损坏及管护故障维修费用 [2] - 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保障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及第三者人身伤亡 [2] - 四川省案例中支付维修费用5.75万元用于渠道破损、蓄水池渗漏等修复 [2] 产品推广与赔付数据 - 三款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份推广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44亿元 [3] - 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9亿元 [3] - 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8亿元 [3] - 三款产品累计支付赔款超过1.35亿元 [3] 全程管护服务 - 实施建设前、中、后期全过程介入,包括风险查勘、定期巡检、第三方维修及理赔 [4] - 四川省组建三支专业团队,2024年发现风险点585项、建成项目隐患164处,提交风险报告133份 [4] 科技应用 - 自主研发"农田管护"平台,实现流程数字化、作业线上化和服务智能化 [5][6] - 四川省通过平台实现承保区域地图化、巡查打卡线上化、事故处理规范化 [6] 风险减量机制 - 采用"耕地地力补偿保险+管护服务"模式,构建事前预防与事后补偿一体化机制 [7] - 辽宁省通过"保险产品+设备服务+培训指导"模式免费提供土壤改良物资及技术指导 [7] 未来规划 - 计划深化产品功能、拓宽保障范围、扩大承保面积,探索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7]
农发行广元市昭化区支行助力打造坚实“耕”基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证券日报· 2025-06-20 14:46
本报记者余连斌通讯员张莉孙越 贴心服务畅通办贷快车道 今年以来,该支行累计投放耕地治理与保护贷款1500万元,以土地整治助"粮田"变"良田"。 精准施策打造沃野良田 农发行昭化区支行在实际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昭化区存在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等问 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支行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深入调研项目需求,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投 放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4.2亿元,用于支持当地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生态保护等工程建 设,推动碎片化耕地变身"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良田。 随着高标准农田逐步建成,过去"渠断田瘠望天收"的困境如今化作"渠通田沃稳产丰"的新景。田间道路 如经纬交织,灌溉管网似血脉畅通,智能农机在广袤沃野上纵横驰骋,绘就"旱涝保收吨粮田,科技种 地笑开颜"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十四五"以来,农发行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支行立足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战略,累计投放农地类贷款12亿元,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广袤田野,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锚定靶心加强耕地保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发行昭化区支行依托"农地+"融资模式,把支持耕地保护 ...
实践故事 | 守护“粮田”变“良田”
"要从根源上杜绝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各类问题滋生,就要扎紧制度笼子。"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 示,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验 收管理、建后管护"三个办法",推动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镇村自主规划、县属国 企组织实施、主管部门全程监管"的机制,并在镇级设立监管组、村级选聘监督员,形成高标准农田项 目全链条监督体系,确保建设项目决策科学、实施高效、监管有力。 "以前这地啊,一下雨就涝,天一干就旱,种地是靠天吃饭。"站在焕然一新的高标准农田里,四川省资 中县银山镇黄莲树村村民老张,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现在好了,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地 平了,灌溉也方便了,心里踏实多了!" 去年以来,资中县纪委监委以"案"为基础,以"改"为关键,以"治"为目的,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以 案促改工作。 针对田坎破损、蓄水池关不住水等影响项目质效问题,该县探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管保险试点工作,实 行智慧动态监管,着力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建轻管治理难题,为夯实"良田"安全根基提供坚强保障。 为实现从"一域治理"到"全域提升"的跨越,该县坚持问题导向、以案为鉴 ...
陕建股份 发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国证券报· 2025-05-24 04:38
在秦巴山区,陕建股份下属单位通过整村整镇推进的方式,将9万亩分散的农田整合为高标准农田。 创新管理模式 陕建股份近年来积极响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号召,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着力推动发展土地综合治理业 务。 在面对项目施工点多面广、工期紧、协调任务重,加之连续降雨等不利因素时,项目部人员迎难而上, 在工程建设和服务上充分发挥管理和科技优势,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用 实际行动展现了陕建股份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 本报记者何昱璞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而高标准农田建 设,正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 如何让贫瘠"瘦田"变为高标准农田?怎样将不利条件扭转为农业发展优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陕建 股份(600248)调研了解到,自2012年起,陕建股份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至今已在新疆、青海、 吉林、宁夏、陕西等地建设2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安装配套监测设备及农 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将沙漠、盐碱地、山区耕地等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为农业增产增收和粮 食安全保障贡献了力量。 科学规划"瘦田"变良田 "要把一片县城大 ...
从农田到云端:人保财险全链护航新质生产力四川样本|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2 18:56
20 23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 念,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基于改革开放积累 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我国生产力实现新跃迁的重 要体 现。服务 好新质 生 产 力的 发 展, 是金 融支 持高 质量 发展 的关 键 着力 点,也是实现金融业自身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面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 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该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四川以国家战略 为导向,聚焦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通过产品创 新、科技赋能,构建全周期、多维度的风险保障体系,为四川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护航"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飞行活动包括警用航空、海关航空、通用航航空以及部分的军用航空。低空飞行器类别主要包括: eVTOL ( 300-1000 米)、工业级无人机和部分载人飞行器( 120-300 米)和消费级无人机及部分工业级无人机( <300 米)。低空航空器与物联网、数字智能化 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带动民用航空 ...
积极推动转型 陕建股份发力土地综合治理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12:49
本报讯(记者殷高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 一个重要抓手",这是中央连续第14年提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证券日报》记者从陕 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建股份(600248)")获悉,自2012年起,陕建股份就积极参与高 标准农田建设,至今已在新疆、青海、吉林、宁夏、陕西等地成功建设2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显著提升 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保障贡献了重要力量。 此外,在吉林省大安市,陕建股份下属单位成功将万余亩盐碱地改造为良田。2023年,这片土地实现了 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年产水稻达90万公斤,不仅实现了生态治理,还显著提升了粮食产量。在陕西安康 的秦巴山区,陕建股份下属单位通过整村整镇推进的方式,将9万亩分散的农田整合为高标准农田,建 设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从7.143提高到5.821,平均提高了1.3个等级,远超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不少于0.5 个等级的要求。 陕建股份通过在新疆、吉林、陕西等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功将20余万亩"难利用"地改造为高产 田,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现了陕建股份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