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

搜索文档
中国央行、国家外汇局: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快讯· 2025-06-12 16:12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央行与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金融措施 [1] - 政策重点包括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1] - 支持银行优化新型跨境贸易结算服务 [1] 跨境贸易试点 - 鼓励审慎合规银行创新金融服务 [1] - 允许银行自主办理试点优质企业真实合规的新型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1]
央行等两部门: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快讯· 2025-06-12 16:07
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 央行等两部门支持在福州、厦门、泉州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1] - 支持银行优化新型跨境贸易结算 [1] - 鼓励审慎合规银行创新金融服务 自主办理试点优质企业真实合规的新型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1] - 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 [1] - 试点优质企业与同一境外交易对手开展特定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时 审慎合规银行在确保风险可控情形下可为试点优质企业办理轧差净额结算 [1]
《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印发
快讯· 2025-06-12 16:04
金融支持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12条政策措施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1] - 政策聚焦两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态优化及台胞台资企业服务 [1] - 福州、厦门、泉州将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 [1] - 措施涵盖资本项下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及金融风险防范 [1] 政策具体方向 - 支持构建两岸"生活圈"金融生态,促进交流交往交融 [1] - 强化台胞台资企业在福建的金融服务,助力第一家园建设 [1] - 跨境贸易试点与资本便利化措施同步推进 [1] - 金融监管全面加强以保障政策实施安全性 [1] 政策影响 -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 - 金融高水平开放政策首次在福建三大城市集中试点 [1] - 资本流动便利化将提升区域跨境投融资效率 [1]
深圳: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以更大力度促进高水平双向投资
快讯· 2025-06-12 11:17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要点 - 深圳将实施"五外联动"组合拳(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以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 [1] - 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成为基地、平台、通道和枢纽 [1] 制度型开放措施 - 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高水平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1] - 全面对标国际经贸规则 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领域先行先试 [1] 国际贸易枢纽建设 - 构建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机制 推动货物贸易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 [1] - 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1] - 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 提升外贸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1] 双向投资促进措施 - 完善外资工作机制 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任务 [2] - 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2] - 健全对外投资管理体系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2] 城市国际化建设 - 对标全球一流城市 推进国际化硬件软件环境建设 [2] -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2] - 完善国际人才流动机制 深化国际职称认可改革 [2] -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 [2]
这4项政策“大礼包”,让儋州洋浦跨境贸易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6-12 03:13
这些政策进一步优化了管理流程,简化了操作环节,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脚底成本", 提高了资金使用和结算效率。优质企业仅凭收付款指令即可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免除了大量单据打印、 复印、归集等繁琐手续。电子化支付不仅节约了企业时间成本和银行储存成本,还能让企业在绿色低碳的同 时享受汇率合适时点的结汇收益。同时,试点业务开展后,企业办理货物贸易特殊退汇业务无需事前在外汇 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 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 有序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企业范围; 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登记。 自2022年1月国务院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的试点区 域之一以来,儋州洋浦积极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其中,4项经常项目政策的应用见成效,为区域内跨境贸 易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植物油、植物蛋白和磷脂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以及国内外产、 贸、销为一体的综合型粮油加工企业。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依托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和洋浦的区位优势, 发展迅速,2024年产值达到59.5亿元。在新政策的助力下,企业收付汇流程得以简化,资金周转 ...
海阳科技陆信才:既做尼龙“领跑者”,更当百年“长跑者”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2:38
公司概况 - 海阳科技于6月12日登陆沪市主板,注册地位于江苏泰州,2024年营收超55亿元 [1] - 公司拥有完整的尼龙6系列产品体系,产品销往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 [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历经国企改制等多次变革 [1][2] 产品与技术 - 尼龙6切片是核心产品,总产能近35万吨,应用于纤维、工程塑料、轮胎等领域 [4] - 尼龙6切片可制成服装、汽车零部件、食品包装等多种终端产品 [4] - 公司拥有35项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专利,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4] - 开发原位聚合有色切片等差异化产品,帮助下游实现免色母粒添加和免印染 [5] 客户与市场 - 下游客户包括华鼎股份、恒申集团、巴斯夫、恩骅力、玲珑轮胎等知名企业 [4] - 为巴斯夫等国际巨头供货,产品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4] 发展战略 - 采用"差异化、高水平、大规模"战略,注重技术研发和先进产能 [3] -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打造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平台和智能生产车间 [5] - 未来将拓展优质客户、创新差异化产品、扩大高水平产能 [7] 管理与文化 - 企业价值观为"敬业、创新、高效、共赢",管理理念强调持续改进 [6] - 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将人才视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6] - 员工信任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6] 资本运作与未来规划 - 本次IPO募集资金用于建设10万吨改性高分子新材料项目、4.5万吨涤纶帘子布技改项目等 [7] - 目标成为百年企业,未来将聚焦客户拓展、产品创新、智能制造等领域 [7]
中行上海市分行成功落地,保险机构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首单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6-11 14:56
6月11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的指导下,中行上海市分行成功为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 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 "中远海运自保"、"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 办理保险机构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项下外汇支付业务。此项业务的成功落地,不仅是该行助力 上海打造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在金融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 中远海运自保是国内首家航运自保公司,日常再保险交易与清算业务涉及大量跨境分保费支付;中国信 保上海分公司作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各类保险理赔外汇业务需 求同样旺盛。然而,在传统模式下,两家保险机构办理外汇收支需提前准备合同、发票等单证,流程繁 琐,收付时效低。此次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保险机构纳入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后,中行上海市分 行迅速响应,精准锚定企业痛点,结合保险机构业务特色开展政策宣导,并积极协助企业完成备案。在 获得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资格后,中远海运自保、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分别凭支付指令办理了再保险跨 境支付业务、保险项下理赔款境内外汇划转业务,资金周转效率显著提升,结算流程更加高效便捷。 一直以 ...
47个!中国免签“朋友圈”再扩大
搜狐财经· 2025-06-11 07:40
6月9日起,中方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此,适用单方面免签政 策来华国家已扩展至47个。 自2025年6月9日至2026年6月8日,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 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加上2018年全面互免签证的海合会成员国阿联 酋和卡塔尔,中方已实现对海合会国家免签"全覆盖"。 外籍旅客从上海口岸入境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认为,中国免签"名单"不断变长,体现了中国持 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中国免签"名单"不断变长,体现了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近两年,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进一步扩大开放。除了经贸领域,我们不断优化环境,不断开放内外资合 作领域。最具体的一个举措,就是逐渐扩大对部分国家单边免签,来体现我们要实现高水平对外合作的 决心。 我们看到现在单边免签的措施,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这一次主要针对海合会的成员国 开放免签,可以更好地密切中国和中东地区的国家在经贸、人员、文化方面的往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双 方在这些领域的相互合作。 崔洪建说,未来中国开放的 ...
中办、国办:用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契机 引进更多急需紧缺人才
快讯· 2025-06-10 18:01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引进政策 - 核心政策方向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1] - 重点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1] - 赋予用人单位在人事、科研、外事管理等方面更大自主权 [1] 人才引进具体措施 - 聚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1] - 同步完善人才配套服务政策体系 [1]
中美经贸关系优势互补、共生共赢(钟声)
人民日报· 2025-06-10 05:56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 - 中美经贸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格局,为两国人民和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1] - 2024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273亿美元,2022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4905亿美元,远超中资企业在美786亿美元销售额 [1] - 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经贸往来不存在明显失衡 [1] 贸易数据与结构分析 -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例从2007年9.9%降至2024年2.2% [2] - 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占其总体逆差比例从2018年47.5%降至2024年24.6%,但美国全球货物贸易逆差规模2024年达1.2万亿美元 [2] - 按贸易增加值核算,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将大幅缩减,显示当前统计方法高估实际逆差 [2] 美国政策对经贸影响 - 美国高技术产业优势未充分释放,主因是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2] - 美国新增多项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包括AI芯片出口管制、停止EDA软件销售等,导致美企错失中国市场机遇 [2] - "小院高墙"和"脱钩断链"政策违背经济规律,阻碍正常经贸往来 [2] 中国开放政策与市场机遇 - 中国通过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平台积极扩大进口,打造世界共享大市场 [3] - 中国推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3] 未来合作方向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优势互补、共生共赢,需拆除人为壁垒畅通合作渠道 [3] - 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加强合作有利于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3] - 平等协商和务实合作是解决分歧、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