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新、潮、酷!运动点燃生活激情“活力纽带” 释放多元消费动能 | 跟着世运逛成都
央视网· 2025-08-11 13:22
新兴运动热潮 - 飞盘 跑酷 腰旗橄榄球等新兴运动在年轻人中快速流行 成为城市生活新方式 [1][3][7] - 新兴运动具有低门槛特性 无需复杂规则和技巧 支持自由组队和社交属性 [2][7] - 成都高架桥下闲置空间改造为运动场 包含35个场地支持12个运动项目 [8][10] 城市运动空间拓展 - 成都已完成87个体育公园改造 464个社区运动角建设及600余个口袋公园新建 [13] - 830个绿道健身空间投入使用 显著拓展居民"家门口"的运动场地覆盖 [13] - 老旧厂房和楼宇屋顶等闲置空间被系统性改造为新型运动场地 [13] 运动消费新业态 - 2025年上半年成都体育消费规模达410亿元 同比增长9% [19] - 轮滑装备销售同比增长22% 骑行冲浪等新兴运动消费增长显著 [19] - 室内攀岩馆已在10家商业体落地 商圈积极布局新兴运动业态 [21] 复合消费场景兴起 - 运动场馆与湖畔营地 户外装备实现有机连接 创造即时运动消费场景 [15] - 体育馆融合咖啡 图书零售及宠物乐园等多元业态 [17] - 运动公园提供健身装备和运动摄影器材销售 形成综合性消费空间 [17]
图集|世运“融”城
经济日报· 2025-08-10 14:00
大型赛事的举办,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围绕世运会,成都策划举办了"世运·天府"文化艺术 展,打造了"国宝粉丝探访之旅""烟火锦城漫游之旅"等7条主题文旅体验线路,推出了100个精品消费新 场景,"世运热"在社区、商圈、学校、企业持续升温。 今年是成都的"世运之年",也是成都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目标达成之年。成都已举办世运相关活动1200 余场次,吸引观赛游客50余万人次;今年1月至7月,成都体育消费规模突破400亿元,世运IP成为拉动 消费、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记者高兴贵 刘畅) 8月的成都,充满了浓浓的世运氛围。运动员村8月3日"开门迎客",主媒体中心8月4日正式开放,开幕 式8月7日晚如期举行……一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体育盛会,让这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常住人 口超过2100万的超大城市再次迎来向全球来宾展示其独特魅力与热情的机会。 在成都,家门口的运动空间随着"城市增绿添彩""城市容貌整治""城市特色区域"等提升行动的开展逐渐 增多,并与世运会主题景观相映成趣,共同推动成都的城市品位整体提升。成都已新建、改造体育公园 77个,建设社区运动角407个、天府绿道新空间830处。 ...
夏日经济新活力系列报道 “体育+”助力文旅消费“玩”出新花样
人民网· 2025-08-08 13:33
体育消费新趋势 - 杭州萧山推出"体育外卖"服务,体育教练上门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满足运动需求 [1] - 南京建邺区建立"10分钟体育健身圈",依托奥体中心等专业场馆扩展市民锻炼场所,创造体育消费新场景 [1] - 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推动运动消费等改善型需求快速增长,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22.2%,显著高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6.3%的增速 [1]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为新趋势,"苏超"赛事带动南京、徐州等城市比赛日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59%,省内景区预订量增长305% [2] - 体育赛事吸引远距离高忠诚度消费者,形成"一人参赛,全家旅游"模式,外地球迷因观赛衍生多日旅行消费 [2][3] - 贵州榕江"村超"开赛当天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88亿元,全县酒店预定率接近90% [3] 体育消费结构性变化 - 体育消费增速已超过衣着、食品等传统消费类别,成为新型消费增长引擎 [3] - 体育兼具消费品和人力资本投资属性,既能提升个人幸福感与健康,又能重塑城乡发展格局 [3] -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呈乘数效应,对餐饮、住宿、交通等关联产业的带动规模可达赛事本身的数倍 [2][3]
加速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8-08 07:23
体育消费政策与市场发展 - 国家自2014年起系统出台政策组合拳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包括顶层设计 专项政策 试点工作 行业标准和央地协同措施 [3] - 202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 [1] - "十四五"时期目标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2.8万亿元 [4] 体育消费结构特征 - 体育消费分为实物型 参与型和观赏型三大类别 其中实物型消费占比从2014年主导地位降至2020年53.7% [2][4] - 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占比分别较2014年提升13.7和2.5个百分点 显示消费结构向服务型转变 [4] - 2024年一线城市人均体育消费约五六百美元 较美国同期1000美元仍有差距 [4] 区域消费与新兴热点 - 经济发达地区高端体育服务需求突出 户外运动与冰雪运动成为中高收入群体新消费热点 [4] - 浙江海盐南北湖通过举办40余场户外赛事 带动景区年接待游客超270万人次 [5] - 江苏省"苏超"足球联赛采用"足球+文旅+商业"模式 端午期间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305% [9]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售门票10.17万张 收入4500万元 带动住宿餐饮消费3.8亿元 其中80%观众为外地游客 [8] - 体育赛事通过文化赋能与场景创新带动关联消费 并促进社会资本投资和区域经济提升 [8] - 赛事存在冷热分化与同质化问题 需通过因地制宜选择 多业态融合和经营主体参与优化发展 [10] 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 - 全国体育场馆数量达484.2万个 总面积42.3亿平方米 人均3.0平方米 涵盖球类 田径 冰雪等多元设施 [13] - 北京冬奥场馆在2024-2025雪季带动崇礼区观众人均停留时间增1.7天 周边消费提升65% [12] - 国家体育场2025年计划举办50余场演唱会 预计观众280万人次 门票销售带动周边消费增长4.5-5倍 [13] 智慧化与个性化消费趋势 - 智能穿戴设备 VR/AR观赛 线上健身平台普及 如Keep推出AI运动教练提升居家健身体验 [5][17] - 攀岩 潜水 马术等小众运动崛起 产后康复 职场减压等个性化服务形成新增长点 [17] - 天津推出智慧体育平台实现全域场馆预约 浙江省2024年人均体育消费同比增5.32个百分点 [12][15] 县域与社区消费拓展 - "村BA"等群众活动带动县域体育培训订单增长 "15分钟健身圈"建设激活社区消费 [18] - 上海市推行楼宇健身服务 北京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推广科学健身课程 [19] -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通过校企合作打造棒球后备人才基地 形成体教融合新路径 [19]
【智库圆桌】加速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8-08 06:54
体育消费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 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明 确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如何更好发挥体育消费激活内需的重要作用?本期特邀专家围 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体育消费持续提质扩容 为促进体育消费,我国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措施?如何看待体育消费未来发展潜力? 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较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多项研究测算显示,2024年上海 等一线城市人均体育消费为五六百美元,美国同期数据已超1000美元。体育赛事IP商业价值、职业体育 市场化程度以及大众对体育和健康服务的付费渗透率等有待提高,参与型、观赏型体育消费规模提升空 间较大。 综合来看,我国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面向2035年,伴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运动休闲意识增强, 体育消费规模和人均支出将保持在上行通道。第一,结构持续优化。体育消费观念向"买服务""买体 验"转变,由此带动参与型、观赏型消费占比稳步提高,进而有望促进服务消费比重在全国范围内赶超 实物型消费。第二,业态深度融合。体育与文化、旅游、 ...
成都世运会今日开幕,“世界赛事名城”效应日益显现
第一财经· 2025-08-07 21:30
在连续举办顶级赛事背后,是成都发展体育产业和经营城市的雄心。 继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后,成都时隔两年再次举办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世界赛事名城"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8月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开幕,来自112个国家或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其中 运动员3942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世界运动会。本届世运会将持续到8月17日。 世界运动会是由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主办的一项国际性体育盛会,竞赛项目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是 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与奥运会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体育运动 的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 世运会于1981年首次举办,每四年举行一次,截至目前共举办了11届。成都世运会是中国内地首次举办该项赛 事。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表示,选择成都是因为考虑到了所有优越的基础条件,能够很好地举办好 世界运动会。同时,这里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可以说是测试了一个城市,不仅是主办一个运动会,同时能够达 到所有人的预期和标准。 实际上,在世运会之前,从2022年以来,成都每年都有世界顶级赛事举办。 2022年,成 ...
德州 |德州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成为发展新引擎、生活新风尚
大众日报· 2025-08-04 08:58
核心观点 - 德州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体育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和生活新风尚 [1][2][4] 体育消费升级 - 市民体育消费金额显著提升 例如购买万元级公路自行车及专业运动装备 [2] - 体育培训消费增长 暑期儿童体能训练课程费用达1299元 [3] - 消费理念从"请人吃饭"转向"请人出汗" 体育体验式消费成为新趋势 [2][3] 赛事活动规模 - 上半年举办286项体育赛事 包括2项国际级和6项国家级赛事 [5] - 单场"村BA"篮球联赛吸引超5万人次观赛 带动消费超百万元 [3] - 下半年计划举办300余项赛事 包括德州运河马拉松等大型活动 [5] 基础设施完善 - 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已达100% 所有县区落实公共体育场馆低价开放政策 [4] - 沿运河建设专业骑行绿道和马拉松赛道 体育公园配备塑胶跑道和多功能球场 [4] - 商业健身房和专业运动俱乐部数量稳步增长 满足个性化健身需求 [4] 产业链延伸 - 体育消费从装备购买延伸至服务体验 形成全周期消费场景 [4] - 武术联赛融合文化展演与中医养生 设立装备展销和教学互动区 [3] - 体育+消费+潮流模式成熟 通过赛事进商圈等活动促进消费联动 [2][5]
洋河股份“羽梦同行”2025年羽毛球联赛在京揭幕
北京商报· 2025-07-31 09:53
赛事概况 - 洋河股份赞助的"羽梦同行"2025年羽毛球联赛北京朝阳站开赛 共26支队伍近400名选手参赛 [1] - 著名羽毛球运动员刘雨辰视频出镜为赛事助阵 [1] - 广电羽林队获得冠军 京津冀企业商会队和京师羽球队分获亚军和季军 [1] 赛事背景 - 联赛是洋河股份响应国家扩大体育消费号召的举措 配合公司"健康生活 品质同行"品牌理念 [3] - 联赛将在北京设置6个分站 预计9月举办总决赛 [3] 品牌营销 - 洋河股份高管表示希望通过联赛传递品牌温度与活力 为球友创造交流平台 [5]
广州发布体育强市建设规划 全力建设三大国际中心
核心目标与指标 - 建设国际体育消费中心、国际湾区体育中心、国际体育赛事中心三大国际中心 [1] - 到203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平方米 经常锻炼人数比例超45% [1] - 举办国际体育赛事30场 培育体育文化品牌28个 青少年运动技能掌握率98% [9]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补齐区级"两场一馆一池一中心"配套 利用老旧厂房桥下空间增加健身设施 [2] - 推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提高学校场馆社会开放占比 [2] - 保障中小学生每日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义务教育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 [2] 竞技体育发展 -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运动队建设 发展田径游泳基础大项及羽毛球跳水等优势项目 [3] - 推广冰雪滑板电子竞技等新兴项目 共建跳水田径等国家级训练基地 [3] - 深化足球改革 健全青训联赛体系 建设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4] 体育产业与消费 - 发展电竞冰雪马术等新兴业态 打造"体育+商业+旅游"消费场景 [5] - 培育夜间体育消费 构建"夜赛+夜市"联动模式 建设花都冰雪南沙滨海等主题消费区 [6] - 提升运动装备制造优势 鼓励开发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6] 赛事体系与国际合作 - 办好广马女子网球公开赛 支持广马升级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 [8] - 申办10项以上国际A类赛事 推动国际品牌赛事长期落户 [8] - 建立穗港澳体育交流机制 推进规则互通资源共享 联合申办世界杯等国际赛事 [7] 市场主体与产业生态 - 培育全球竞争力体育头部企业和产业集群 [1] - 打造体育龙头企业 引导大型场馆承办演艺活动建设体育娱乐综合体 [6] - 引进沃尔沃帆船赛等国际赛事 培育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等热点活动 [6]
亚玛芬体育上涨2.02%,报39.115美元/股,总市值216.9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31 01:44
股价表现 - 7月31日盘中上涨2.02%至39.115美元/股,成交额4550.36万美元,总市值216.9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3.48% [1] - 归母净利润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539.22% [1] 机构评级 - 7月28日获摩根大通上调目标价至46美元,评级Overweight [1] 公司背景 - 全球运动和户外品牌平台,旗下品牌包括Arc'teryx、Salomon、Wilson、Atomic和Peak Performance [1] - 通过批发和DTC渠道在全球34个国家销售运动装备、服装和鞋类 [1] - 主要市场区域为北美、欧洲、亚洲和中国 [1]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19日(美东时间)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