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块链
icon
搜索文档
三大领域齐发力:招金矿业(01818)携手蚂蚁数科锚定黄金RWA通证化新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0:11
合作概述 - 招金矿业与蚂蚁数科于2025年11月3日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黄金产业数字化升级 [1] - 合作依托蚂蚁数科在区块链、通证化及AI领域的核心技术 [1] - 合作旨在为传统黄金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注入新动力 [1] 合作战略意义 - 合作是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公司前瞻布局数字技术赛道的战略选择 [3] - 区块链技术将改变传统矿业发展业态、业务流程,为全周期产业链带来透明度与效率提升 [1] - 公司持续稳定的产能以及丰厚的资源储量为区块链的安全长久运营铸造了坚实基石 [1] 具体合作领域 - 共同探索将海外实体黄金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如数字黄金通证)的创新模式 [5] - 结合AI能力和区块链技术为黄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智能风控、信用评估和供应链风控服务 [5] - 携手打造基于区块链的ESG可信追踪平台,将负责任的黄金开采和贸易实践转化为透明的数字价值 [5] 行业背景与公司优势 - 区块链技术正加速重构全球黄金产业价值链,香港正加快推进"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建设 [3] - 招金矿业作为国内黄金行业领军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源储备和完整的产业链布局,黄金产量与储量均稳居行业前列 [3] - 蚂蚁数科在区块链应用落地、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搭建等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与独特优势 [3] 合作愿景 - 推动公司由传统矿业向科技矿业转型 [1] - 推动黄金产业向更高效、更透明、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5] - 为整个黄金行业树立ESG实践标杆,引领行业向低碳、环保、社会责任优先的方向发展 [5]
国脉科技涨2.27%,成交额9307.4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56.1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5 09:5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1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27%至11.70元/股,成交额为9307.45万元,换手率为0.80%,总市值为117.8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56.1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14.76万元,大单净买入141.36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2.30%,近5个交易日上涨1.92%,近20日上涨3.91%,但近60日下跌4.73%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10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25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4.54%;归母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增长32.30%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教育服务占76.50%,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占15.10%,物联网技术服务占4.82%,物联网科学园运营与开发服务占2.87%,其他占0.70% [1]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9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65万户,较上期增加4.67%;人均流通股为10428股,较上期减少4.46% [2]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68.85万股,较上期减少514.89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60.56万股,较上期减少6.46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273.76万股,较上期减少4500股 [3] - 广发中证1000ETF为新进股东,持股211.44万股;富国创新趋势股票A和富国中小盘精选混合A/B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29日,于2006年12月15日上市,总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物联网科学园运营与开发服务、教育服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教育-学历教育”,概念板块包括区块链、职业教育、数据确权、智慧政务、互联医疗等 [2]
融360叶大青新角色:链接AI、全球资源与金融科技未来
智通财经· 2025-11-05 08:3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融360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叶大青将于2025年11月4日起卸任首席执行官职务,转任融360及简普科技董事长 [1] - 叶大青未来将专注于长期战略、公司治理和全球化布局 [1] - 数字化银行和金融科技领域资深管理者龚翊升将接任融360全球CEO,负责整体业务推进与战略落地 [1][2] - 龚翊升在美国数字化银行Capital One任职十余年,后在多家领先金融科技企业担任首席风险官和运营官等核心管理职务 [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重点 - 公司于2011年10月创立,2017年成立简普科技并成功在纽交所上市 [3] - 公司经历了金融科技行业的起步到爆发,在政策环境和竞争格局变化中持续调整,经历两次完整周期和疫情期间的考验 [3] - 未来战略将专注于三个“链接”:链接金融科技与AI和区块链,链接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链接AI与人 [1][5] - 公司将布局AI、金融科技和区块链相关的创投和孵化,并重点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硅谷大湾区和切萨皮克湾这三个湾区 [1][5] 行业环境与展望 - 行业处于逆全球化或由两个大国引领的新全球化格局下,技术、人才等资源正在重组 [4] - AI革命正在重塑每一个行业,为金融科技领域带来的机会比任何时候都更真实、更接近、也更巨大 [4] - 公司的使命是“成为每个人的金融伙伴”和“AI让生活更简单、更普惠” [5]
贲圣林:中国以外还有近70亿人口 金融科技出海市场足够大
中国经营报· 2025-11-04 22:16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格局 - 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TOP10依次为北京、旧金山(硅谷)、纽约、伦敦、上海、深圳、杭州、新加坡、香港和巴黎 [1] - 全球TOP50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中,亚洲城市数量达25座占比50%,远超美洲的10座和欧洲的14座 [2] - 中国共有11座城市入选TOP50,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香港、成都、重庆、广州、南京、西安、台北 [2] 中国城市竞争优势分析 - 北京凭借金融科技产业规模、研发投入及信息科技产业规模的全球领先优势蝉联总榜第一 [2] - 上海与伦敦的差距持续缩小,其研发创新成果、信息科技产业规模已超越伦敦 [2] - 杭州依托蚂蚁集团等互联网企业,在支付、征信、贷款等金融服务领域保持快速发展 [2] - 西安通过构建"四链融合"生态系统吸引中国工商银行西安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推动金融产业集聚 [2] 产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 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0%,浙江省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1][3] - 中国在To C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能力无与伦比,To B端的数智化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3] - 中国公司学习能力强,包含支付宝在内的多项中国金融科技模式已成功走向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3] - 浙江省科研经费占GDP比重已经超过3%,北京凭借中国科学院、重点高校及中关村等科创园区保持领先地位 [3] 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 - 北京金科新区通过"加减乘除"战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杆园区 [4] - 杭州依托蚂蚁生态链构建"一核多极"发展布局,已培育出6个相对成熟的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 [4]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借助跨境规则衔接优势,在数字货币、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 [5] 未来发展战略方向 - 差异化定位与制度创新是产业集聚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5] - 金融机构需要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必须清楚认识自身定位找到核心竞争优势 [5] - 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持续渗透将进一步重塑全球金融科技格局 [1]
海航科技:海航科技主营业务为干散货船舶运输及商品贸易
证券日报· 2025-11-04 20:41
公司业务澄清 - 海航科技主营业务为干散货船舶运输及商品贸易 [2] - 公司明确表示未涉及区块链业务 [2] - 公司明确表示无稳定币业务 [2]
陈浩濂:香港金管局即将推出Ensemble项目试点计划 培育创新代币化用例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20:20
陈浩濂表示,香港是全球第一个政府发行代币化政府绿色债券,并已宣布会将代币化债券发行恒常化, 港府会继续密切留意市场发展,按"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以风险为本,持续完善和 建立一套既切合本地情况,又依循国际标准和惯例的监管制度,促进香港数字资产市场健康、负责任和 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另外,数码港推出了"区块链与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以促进具高影响力的区块链及第三代互联网 (Web3.0)应用的开发与测试。陈浩濂指出,该计划为处于开发阶段的区块链及Web3.0公司提供资金支 援,协助其创造创新且具影响力的解决方案,至今已有9个项目获批。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积极推动代币化产品多元化,香港财库局副局长陈浩濂预告,香港金管局即将 推出Ensemble项目试点计划,以支持真实交易,并继续与业界持份者及其他央行合作,培育创新代币化 用例。 ...
2025年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头豹研究院· 2025-11-04 2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2][5] 报告核心观点 -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面临结构性挑战,智慧化转型势在必行,照护辅助类产品仅占智能养老产品总量的8.81% [6] - 老年群体对智慧产品接受度稳步提升,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43.08%的用户每日使用时长为1-3小时,与子女同住老年群体对个性化休闲娱乐需求可达独居老人的2.27-3.13倍 [6] - 智慧养老产品持续升级,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生态,从单一功能向系统解决方案演进 [7] 中国智慧养老产业综述 -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预计至205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3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10.21% [18][21] - 中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至迈入中度老龄化仅用时约20年,远短于多数发达国家 [18] - 智慧养老产品涵盖健康管理、养老监护、适老改造及中医数字化等多个类别 [23] - 技术架构分为基础支持层(传感、芯片、续航技术)、核心处理层(无线通信、数据处理、AI)和应用交互层 [25][27][28] - 产业发展历经萌芽期(2000-2011)、启动期(2012-2013)、探索期(2014-2016)至推广期(2017至今),政策驱动特征明显 [31]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近年主要政策包括《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2025)、《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意见》(2024)等 [33] - 资本投资聚焦AI、机器人、数字化平台等创新领域,2024年养老机器人赛道融资活跃,傅利叶获投8亿元 [35][37] - 社会环境方面,43.08%的用户每日使用智能产品1-3小时,日常生活服务类产品拥有率最高(26.1%),居住模式显著影响需求 [39][43] - 技术环境以健康物联网为基础,融合感知、互联与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共享 [45][47] 中国智慧养老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软硬件供应商(传感器、集成电路、减速器、公有云),中游为产品与服务集成商(可穿戴设备、养老机器人、互联网医疗、智慧平台),下游为应用场景(90%居家养老、3%社区养老、7%机构养老) [52] - 上游集成电路产业存在供需矛盾,2024年贸易逆差达2,261亿美元,但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价差收窄 [55][57] - 上游减速器产业国产化率突破60.8%,2024年RV减速器消费量达57.05万台,同比增长9.69% [62][63] - 上游公有云市场2024年规模达451.90亿美元,AI云服务是核心驱动力,机器学习领域同比增长163.2% [68][70] - 中游可穿戴设备市场从2020年1,400.2亿元增长至2024年1,499.6亿元,预计2029年达2,230.2亿元,使用后高血压早期检出率提升12.5%,慢性病风险下降4-7% [85][90][92] - 中游智能手表线上市场呈头部集中态势,华为(份额34.0%,增长84.6%)与苹果(份额29.4%)形成双强格局 [79][80] - 中游养老机器人分为康复、护理、陪伴三类,匹配不同老人需求,市场规模从2020年90.5亿元增长至2024年281.7亿元,预计2029年达657.9亿元 [96][104] - 中游互联网医疗老年用户规模从2020年约1.08亿人预计增长至2030年约9.74亿人,适老化改造提升使用意愿 [118] - 中游智慧养老平台通过终端感知、数据融合构建监测、服务与监管闭环生态,并向市场化、生态化方向演进 [130][132][143]
直击香港金融科技周 | 跨境支付过程“丝滑”,AI应用落地提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8:35
香港金融科技2030蓝图 - 香港金管局公布以数据、人工智能、韧性、代币化(DART)为核心四大策略的金融科技2030蓝图,涵盖40个项目及措施,旨在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生态,引领香港从金融科技2.0时代迈入更有前瞻性的3.0时代 [1] 跨境支付创新 - 腾讯通过“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已支持超过20家境外钱包(如蒙古国Hipay钱包、新加坡LiquidPay钱包)在中国内地进行“外包内用”服务,外籍用户无需注册手机号或额外操作即可使用熟悉的钱包App通过微信支付二维码便捷支付 [2][3] - 腾讯“跨境支付通”服务支持香港用户汇款至内地微信钱包或超200家银行账户,到账时间在1分钟以内,内地与香港居民可通过手机号码轻松进行跨境汇款和支付操作 [4] -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认为,未来电子钱包需更加智能化以在后台满足客户需求,任何在此方面表现突出的电子钱包将引领数字经济的下一个十年 [4]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 微信展示了其AI应用“腾讯元宝”在金融财报深度分析、垂直行业研究及多领域市场分析等多种能力 [1] - 微众银行展示了AI原生银行全景规划、AI垂直领域典型应用及数字员工“叶芷黎”的实时互动体验,公司高层表示正通过AI技术赋能业务流程、打造数字员工,并探索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使金融服务更智能和普惠 [1][5] - 腾讯云副总裁指出,内地和香港金融机构对AI应用探索均非常积极,香港可能对C端客户直接应用AI的开放度相对更高,而内地应用生态更丰富、探索场景更广,随着通用大模型及金融行业模型在精准性、安全性上的提升,应用落地将更广阔 [6]
辽港股份跌0.59%,成交额2.85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3650.58万
新浪财经· 2025-11-04 18:20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4日股价下跌0.59%,成交额2.85亿元,换手率0.92%,总市值396.0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99.06万元,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37.37万元 [5][6]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分散,主力成交额占总成交额3.01% [6]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码头营运商,主营业务涵盖油品、集装箱、汽车、散杂货、散粮及客运滚装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 [2][3] - 公司作为大连港港口物流业务的统一运作平台,是东北亚地区便捷的海上门户和主要的海铁联运及海上中转港口之一 [2] - 公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全年新增10条航线,包括7条东南亚航线、1条远东航线及2条内贸航线,实现对东南亚区域核心港口的全覆盖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4.26亿元,同比增长5.99%;归母净利润13.00亿元,同比增长37.51% [9]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劳务或服务96.37%,其他3.06%,商品0.57% [9]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4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39亿元 [10] 公司股东与概念题材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1.18万,较上期减少5.54% [9] - 公司涉及统一大市场、航运、中韩自贸区、区块链、中俄贸易、RCEP、东北振兴等多个概念板块 [2][9] - 全资孙公司大连集发环渤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区块链项目获得网信办第二批备案 [3] 公司技术面与市场地位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61元,近期筹码减仓程度减缓,股价靠近压力位1.69元 [7] - 公司实控人为大连国资委,拥有近洋航线70条,中韩自贸协定将对公司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3]
港股A股券商板块齐承压,国泰君安国际盘中大跌,南向资金月减超7100万股成重要信号
证券时报· 2025-11-04 14:59
市场表现 - 11月4日港股中资券商股板块普跌,板块指数跌幅一度超过4%,A股券商板块亦受压,板块指数一度跌近1% [1][4]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一度跌近17%,该股在今年6、7月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最大涨幅近600% [4] - 南向资金过去一个月持续减持国泰君安国际,净减持超过7100万股,其中10月27日单日减持超2500万股 [4] 市场背景与原因 - 区块链概念股整体杀跌,虚拟币市场全线崩跌引发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担忧 [4] - 全球市场出现“杀高位资产”迹象,近期处于高位的韩国股市亦明显杀跌,早盘跌幅扩大至2% [5] 行业基本面 - 香港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迎来66只新股,合计融资235亿美元,融资规模位居全球首位,新股数量及融资额分别同比上升45%和192% [6] - 内地42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合计4195.60亿元,同比增长17.02%,归母净利润实现1690.49亿元,同比增长62.38% [6] - 券商各业务线表现向好:经纪及两融业务受政策推动高增,投行业务再融资规模高增,自营投资受指数增长带动,资管规模与收入稳步增加 [6] 行业估值与观点 - 截至10月31日,万得证券Ⅱ(申万)板块PB(LF)估值约为1.43倍,位于过去一/三/五年的71.54%/80.32%/53.90%分位 [6] - 有观点认为市场对券商股的关注点或过度聚焦于交易层面的短期压力,而忽略了行业景气修复已在经纪、自营、投行、资管等多个领域全面回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