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万亿冰雪,南方“尔滨”怎么掘金?
36氪· 2025-10-20 08:29
当广州塔的霓虹映照着室内滑雪场的洁白雪道,当杭州西溪湿地的摇橹船载着身穿滑雪服的年轻人驶向岸边,我们看到的不是违和的场景, 而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生动注脚。 每年冬天,"南方小土豆"都眼巴巴地望着北方。那里,不仅有皑皑的白雪,还有万亿泼天富贵。于是,谁能成为南方"尔滨"似乎都成了一种执念。如 今,芝麻开门了。 10月16日,《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在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这份由权威机构编制的报告,为中国冰雪经济划定 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坐标——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 回溯过往十年,这一数字的增长轨迹堪称迅猛:2015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仅为2700亿元,2024年已攀升至9800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超15%。更令 人激动的是,冰雪经济的"热度"已从产业规模传导至消费端。2024-2025 冰雪季,中国居民参与冰雪运动及带动消费规模超1875亿元,同比增长超25%; 全国滑雪场消费金额达786.13亿元,滑雪场周边两公里范围内的零售、交通、餐饮消费增长27.97%,形成了"一雪带动百业兴"的联动效应。 在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等大型 ...
“骑”遇广西,点燃“山水经济”
人民网· 2025-10-20 08:03
金秋十月,2025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战鼓擂响,世界级车队穿行于绝美的"山水画廊",一路破风疾 驰,竞逐荣耀之巅。 这场世界级赛事不仅开启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体育盛宴,更是广西响应国家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 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品牌活动号召的生动实践。广西体育局联动各相关地市、单位及部门创新开展系列促 消费活动,以赛事为平台,创新"体育+商业"融合模式,拓展"赛事+消费"新路径,充分激活体育消费潜力,为助 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体育+"的澎湃动能。 比赛现场。人民网 雷琦竣摄 赛事热浪席卷,群众乐享骑行魅力 2025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于10月14日至19日举行,赛事共设6个赛段,总竞赛距离1017.1公里,涵盖 1个山顶终点和5个丘陵赛段,路线途经防城港、崇左、百色、河池、来宾和南宁6个设区市的18个县(市、区), 吸引了来自全球近20支职业车队参赛。 在巴马—金城江赛段,热情的金城江民众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人民网 雷琦竣摄 赛事带动消费活动。主办方供图 百色市依托边关风情和民族文化,开展"'百香百色'特色产品进酒店、进超市"活动、"骑遇百色·乐购红城"促 消费活动,同时还在 ...
展世界艺术画卷 建文化交流平台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56
艺术节规模与活动安排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期间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 [7][10] - 艺术节主板演出共55台129场,其中境外项目占比约六成,在沪首演率超九成 [10] - “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将在上海各大公共空间推出60台90余场活动,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艺术家 [12][13] 国际演艺资源汇聚 - 艺术节吸引维也纳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等世界名团参与 [10] - 国际指挥大师捷杰耶夫携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5天内完成马勒交响曲全集演绎,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带来6天歌剧嘉年华 [11] - 艺术节自1999年举办至今,累计吸引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艺术团体和6.6万余名艺术家参与,直接覆盖中外观众超8000万人次 [9] 文化惠民与公共空间拓展 - 艺术节发售超过6000张半价惠民票,降低市民参与门槛 [13] - 通过“艺术天空”活动将法语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演出带入商业综合体、百年建筑思南公馆、南京路等公共空间 [12] - 艺术教育板块举办33项、80余场艺术教育活动,包括“学生观剧观展团”“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 [13] 文旅融合与消费促进 - 艺术节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创新,联合互联网平台推出“演出+旅游”“资讯+优惠”服务 [14] - 通过联合铁路上海站打造分会场专列、与中国国航合作推进“航空+文娱”立体营销,实现客源互送 [15] - 艺术节联动上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等城市地标举办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等展览,打造“看美展、观文博、赏好剧”的文旅品质首选 [15] 青年艺术扶持与创新 - 艺术节“扶青计划”吸引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26个作品申报,将推出9部舞台和视觉艺术作品,并首设科技融合品类 [15] - 新创品牌“ARTRA自定艺”聚焦新观众、新场域与新未来,推出一系列融合创作 [15]
正式易主!海昌海洋公园获祥源控股22.95亿港元注资控股
搜狐财经· 2025-10-19 19:07
股权变更与资本运作 - 祥源控股注资22.95亿港元完成对海昌海洋公园的股份认购,以每股0.45港元的价格认购51亿股股份,认购完成后持股占比38.60%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1] - 本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为22.84亿港元,泽侨控股在认购完成后持股份额不变,持股占比29.04% [1] - 认购所得款项将用于支持公司日常营运、补充营运资金、推动核心业务发展以及偿还部分债务 [2]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资金将核心聚焦于园区设施升级、动物保育能力强化、运营资金补充、轻资产输出及IP业务拓展 [2] - 公司治理结构将保持战略、业务和核心团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借助双方产业生态和资源优势提升管理运营和产品竞争力 [2] - 后续合作将推进海昌海洋公园的园区改造及新项目拓展,实现去重化、强IP、扩OAAS的优化升级 [3] 公司业务模式与项目布局 - 海昌海洋公园形成主题公园+IP生态+OAAS三轮驱动模式,在全国核心城市布局了以海洋主题为核心的各具特色的综合文旅项目 [2] - 公司拥有上海海昌、郑州海昌、大连发现王国、大连老虎滩等多个标杆项目,其OAAS模式已成功输出至多个文旅项目 [2] - 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将于2027年投入运营,福州海昌海洋公园项目计划于2026年动工 [2] 交易双方背景与协同效应 - 祥源控股是一家以文旅投资建设运营为主导的企业集团,在全国布局了超50个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量超过四千万人次 [3] - 祥源控股拥有祥源文旅和交建股份两家A股上市公司,构建了投、研、建、运四位一体的全链路能力 [3] - 祥源控股的全产业链能力将为海昌海洋公园的产品及运营体系提供全方位赋能,双方共同探索多元深度合作示范 [3]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园实现收入6.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亏损约2.96亿元人民币 [3] -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公园运营的收入约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19%,来自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收入约4010.3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7.28% [3] - 2025年上半年祥源文旅实现营业收入为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6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15% [3]
资本赋能、资源重构、价值共创——海昌海洋公园与祥源控股开启文旅合作新范式
新浪财经· 2025-10-18 19:02
交易概述 - 祥源控股注资22.95亿港元,以每股0.45港元认购海昌海洋公园51亿股股份,认购完成后持股38.60%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1][3] - 此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为22.84亿港元 [3] - 交易标志着两大文旅集团开启以资源重构、价值共创、战略协同为核心的合作新范式 [1] 资金用途与公司治理 - 认购所得款项将用于支持公司日常营运及补充营运资金、推动主题公园运营、运营即服务及知识产权等核心业务发展、以及偿还部分债务 [5] - 资金将核心聚焦于园区设施升级、动物保育能力强化、运营资金补充、轻资产输出及IP业务拓展 [5] - 公司将保持战略、业务、核心团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并借助双方产业生态和资源优势强化管理运营 [5] 海昌海洋公园业务优势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海洋主题公园开发及运营商,形成“主题公园+IP生态+OAAS(运营即服务)”三轮驱动模式 [6] - 拥有上海海昌、郑州海昌、大连发现王国、大连老虎滩等多个标杆项目,具备突出的主题文旅项目开发运营能力、庞大的动物种群及领先的保育能力 [7] - 自主孵化“小虎鲸胖豆丁”等IP,并与“奥特曼”“航海王”等国际知名IP合作构建IP矩阵 [7] - 成功将成熟运营管理模式输出至多个项目,北京海昌海洋公园计划于2027年运营,福州海昌海洋公园计划于2026年动工 [7] 祥源控股资源与能力 - 祥源控股是一家以文旅投资建设运营为主导的企业集团,在全国布局超50个文旅项目,形成“大湘西”“大黄山”“大南岭”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集群 [7] - 构建了“投、研、建、运”四位一体的全链路能力,年接待游客量超过四千万人次,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 [7] - 祥源控股认可海昌在动物保育、园区运营、品牌美誉等方面的价值,其全产业链能力将为海昌的产品及运营体系提供全方位赋能 [10] 战略协同与未来展望 - 合作是双方在产业发展理念上的高度契合,是一次着眼于未来长期发展的“双向奔赴” [5] - 双方将整合庞大的会员体系与客群资源,通过组合产品、旅游动线设计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行体验 [11] - 将积极探索业态创新,打破业态与地域边界,融入文化内涵和科技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标杆 [11] - 海昌的IP生态将与祥源已有大熊猫、茶业等品类IP形成矩阵合力,创造独特的文旅消费场景 [11] - 以轻资产模式对外输出多业态综合解决方案,OAAS业务收入占比有望大幅提升,使盈利结构更稳健 [11] 行业影响 - 此次资本与产业的融合驱动,将推动中国文旅行业进入资源整合、业态创新的升级时代 [1] - 此次合作重塑了旅游市场竞争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投资机构、旅游集团等稳步导入新质生产力和人文经济新动能 [3] - 文旅融合发展是旅游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由之路,此次合作将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深程度、更广范围和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3]
文物活化、非遗传承、文旅融合 多视角感知中华文脉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焕彩
央视网· 2025-10-18 16:43
行业宏观数据 - “十四五”期间文物普查新发现超13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近2000项 [1] - 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文旅产业营收突破10万亿元 [1] - 2025年1至8月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5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1.3%,文化产业产值超100亿元 [23] 三星堆:科技赋能文物活化 - 运用VR技术精准复原考古大棚、祭祀坑等核心场景,实现沉浸式考古体验 [3][5][7]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文物碎片进行三维建模测算,完成虚拟拼合,青铜鸟足神像由四部分构件实现物理“团圆” [9] - 利用3D打印技术同步展出文物完整器形 [9] -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放,带动展陈与修复方式全面升级 [9] - 开发印有青铜人像的帆布袋、黄金面具钥匙扣等文创产品,使文物以创意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10][12] 敦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 2025年5月发布“数字藏经洞”数据库平台,实现约4万余件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在数字世界的“重聚” [21] - 平台上线4个多月全球访问国家达29个,访问量近3万人次 [23] - 通过XR交互体验,可虚拟参与莫高窟壁画绘制,重现唐代开凿场景 [20] - 2025年悬泉置遗址对外开放,依托路衍经济项目打造为综合性人文遗产景区 [18] - 悬泉置出土3.5万枚简牍,还原汉代丝路“超级驿站”面貌 [16] 西藏:文创驱动文旅增长 - 布达拉宫文创体验馆研发400余种、1000多件产品,2024年销售额比2015年增长近10倍 [28][31] - 文创产品从严肃文物复制品转向日常用品,如将宫墙纹路艺术化处理为书签等 [28][31] - 创新推出毛绒藏面等特色文创,游客可自定义配料制作专属产品 [33] 贵州:民族文化激活乡村经济 - “村T”活动将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饰秀搬上篮球场T台,并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联合国气候大会等舞台 [38] - 2024年至今黔东南州苗族刺绣、侗族织锦等手工艺品销售同比增加两倍以上 [38] - “村超”赛事与“村T”秀让民族特色成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35][38]
去旅游、品美食、看科普 一张电影票根“+”出消费新活力
央视新闻· 2025-10-18 14:45
电影市场表现与产业转型 - 2025年全年国内票房已超过441亿元 [1] - 行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 [1] - 国产影片在特效制作和视觉效果方面的优秀表现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技术进步 [1] 科技赋能与“电影+”新业态 - 新质生产力对电影产业全面赋能,释放“科技+文化”的融合消费潜力 [1] - “中国电影消费年”举办,带动“跟着电影去旅游”、“品美食”、“去科普”等“电影+”业态创新 [1] - 电影产业已成为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影视旅游消费案例(青岛) - 电影《蛟龙行动》实景片场成为热门打卡地,提供沉浸式体验互动 [3][6] - 青岛影视取景地成为旅游目的地,国庆期间太平山观光索道单日客流量达约1万人次 [8][11] - 国庆假期期间,青岛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8% [13]
首届“闪现全球”众信旅游世界文化节在京启幕
北京商报· 2025-10-18 11:56
公司活动与战略 - 公司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隆福寺艺术街区举办首届“闪现全球”世界文化节 [1] - 活动联手多家境外旅游局及全球合作伙伴 旨在打造文旅行业新IP [1] - 公司计划未来将该主题IP活动推广至更多城市 [1] 活动内容与体验 - 活动现场设置马来西亚 新加坡 澳大利亚 南非等十余个境外旅游局及资源方展区 [1] - 活动包含异国手工制作 特色歌舞表演等文化体验环节 [1] - 活动联合俏东北 牛角烧肉等知名餐饮品牌组成美食区 提供丰富美食体验 [2]
我国新一批乡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4个乡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使中国入选乡村总数达到19个 [1] - 入选乡村在自然地貌、文化形态与发展路径上各具特色,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印证 [2] 入选乡村名单与地理分布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入选 [1]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入选 [1]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入选 [1]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入选 [1] - 入选乡村地理分布多样,涵盖西南山区、高原峡谷与江南水乡等不同自然生态条件 [2] 乡村文化内涵与特色 - 黄岗村展现了黔东南侗族大歌的活态传承 [2] - 东罗村体现了苏北里下河水乡的农耕文明 [2] - 基卡依村展示了甘孜嘉绒藏族的多彩民俗 [2] - 荻港村传承了江南桑基鱼塘的生态智慧 [2] 乡村发展模式与路径 - 黄岗村以非遗整体性保护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2] - 东罗村依托垛田花海推动农文旅融合 [2] - 基卡依村探索自然生态与多彩民俗相得益彰之路 [2] - 荻港村实现了传统渔桑文化向现代业态的创造性转化 [2]
“文旅+”点亮乡村经济
经济日报· 2025-10-18 05:43
作为太原乡村文旅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标杆,晋源区则以"农文旅商协同"为路径,构建起"产业筑基—文 旅赋能—收益共享"的发展闭环,让晋祠大米这一传统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能。晋源区晋祠镇通 过土地流转、劳务合作、产品代销等多元合作模式,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产业基础,更直接带动村民共 享发展红利。晋源区花塔村以稻田公园为核心打造文旅消费场景,推动农业资源向文旅产品转化。在稻 田公园,"稻梦之光"摩天轮成为乡村文旅网红打卡地,"稻前方小森林"露营基地节假日预订火爆,"一 粒米的旅程"农耕课程累计接待研学团队6.8万人次,周边特色民宿同步发展至47家。去年举办的稻田音 乐节更成为融合亮点,2024年共吸引乐迷4.2万人,实现综合收益超1800万元,成功将稻田从"种植 场"变为"文旅消费场"。 从西蒲村的红色研学热到晋源区的稻花香满园,太原用文旅画笔为乡村振兴着色。随着各项政策落地生 根,更多乡村正循着这条道路书写着产业兴旺、村民幸福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以前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文化旅游红火了,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好工作。"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蒲村 村民王丽萍指着村北不远处、青瓦白墙的"浅陌村舍"说。近年来,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