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

搜索文档
戈壁创投唐启波:香港科创生态持续完善,耐心资本助力长期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1:08
香港金融市场回暖与科创发展 - 香港金融市场自去年开始回暖,提振了科创企业设立和融资信心,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科技创业团队选择在香港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 [5][6] - 资本市场回暖带来资金量和投资质量的提升,更多具备长期投资理念的国际资本关注香港科创项目,与"耐心资本策略基金"的初衷不谋而合 [6]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InnoHK、产学研1+计划的过百亿港元资助计划,大学也活跃于通过投资支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2] 戈壁创投在香港的投资情况 - 戈壁创投2016年进入香港,已投资超70家香港本地企业,孵化出8家独角兽,包括Welab、Airwallex、Amber、Animoca Brands等 [2] - 戈壁创投向20多个香港大学生态项目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初见成效 [2] - 戈壁创投与港投公司携手设立"耐心资本策略基金",投向香港大学生态项目,尤其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科技、绿色科技等领域 [3] 香港科创企业的独特优势 - 国际化程度和制度优势:香港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商业规则,企业所得税率仅为16.5% [7] - 地理位置和"超级联系人"角色:香港背靠内地庞大市场,面向全球,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 [7] - 资本市场优势:港交所改革允许同股不同权、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为科创企业提供更灵活融资和退出选择 [8] - 人才优势:香港拥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政府推出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8] - 政策支持:香港政府承诺将研发开支占GDP比例从约1%提升至1.5%,显示发展创科的决心 [8] 香港科创融资生态的现状与变化 - 香港在后期融资环节具有明显优势,汇聚大量机构投资者、家族办公室和主权基金,对B轮以后的成长期企业非常友好 [11] - 香港IPO市场对科技企业越来越友好,2024年香港新股市场中科技和生物医药企业占比超过40% [11] - 早期投资生态正在快速改善,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创新及科技基金、共同投资计划等措施扮演"政府引导基金"角色 [11]
最高容亏100%,深圳“大胆资本”横空出世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29 17:06
深圳科技创新宽容失败新规 -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明确科技创新宽容失败和履职尽责认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包括尊重规律、鼓励创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依规、容纠并举 [1] - 《指引》明确各财政专项资金行政主管部门为实施主体,并规定了5项勤勉尽责条件和9项免责情形,具有较强实操性 [2] - 深圳通过制度性、系统性的规则创新,在鼓励创新与宽容失败之间探索平衡之法,旨在让科研人员安心、金融资本定心 [3] "大胆资本"理念与实践 - 2024年深圳在全国首提"大胆资本"概念,旨在积极布局高风险前沿科技领域,鼓励承担更多风险和挑战,甚至允许"大胆试错" [4] - 深圳南山区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5] - 深圳市福田区放宽政府投资基金失败容忍比例,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早中期项目,产业协同基金容亏比例最高不超过80%,符合条件的项目允许最高100%亏损 [6] 全国国资容亏机制趋势 - 武汉允许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投资总额80%、60%的亏损,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7] - 四川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60%,对于投资种子期企业或未来产业的基金可提高至80%,单个企业(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7] - 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规定,在受托管理机构尽职尽责前提下,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 [7] 深圳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深圳提出到2026年底形成"双万"格局:"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和"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只)" [11] - 深圳将组建三个母基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双币早期母基金、光明科学城母基金、面向CVC机构的专业化母基金 [12] - 深圳提出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对于种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等要求 [13] 深圳国资基金群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深圳国资打造了包括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母基金、S基金、人才基金等在内的国资基金群,各类基金超过500支,总规模超7000亿元,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资金规模占比超90% [15] - 深圳将聚焦"20+8"全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基金网络,保证A轮及更早期的项目不低于40%,投向B轮、C轮项目均不低于20% [16] - 深圳延长创新创业类基金存续期限最长至15年,针对不同基金确定差异化考核指标、免责清单,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16] 深圳创新性金融举措 - 深圳发布《以风投创投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协同式路演指南》和《中介机构招商引资 风投创投资源牵引式服务指南》两项全球首发、国内首创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地方标准 [17][18] - 深圳推出科技创新种子基金风险补偿方案,通过"基金+保险"机制,保险期限最长可达15年,对于未能成功转化的项目,保险机构将根据约定赔偿相关方的损失 [19] - 深圳利用特区立法权在全国率先立法,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并先后出台多项专项政策,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创投产业发展 [21]
工业母机高端化进程加速 业界呼唤“耐心资本”和特色融资模式
中国经营报· 2025-07-28 13:49
工业母机行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 我国工业母机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七大高端新技术新产品在湖北首发,其中华中数控研发的全球首款嵌入AI芯片和大模型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可实现自主学习加工数据、优化工艺参数 [1] - 湖北省工业母机产业2024年营收约500亿元(全国第五),计划2027年达1000亿元,2030年冲刺全国前三并建成世界级产业高地 [1] - 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中心(湖北)揭牌,提出"三个三"战略:打造三款标志性产品、培育三家世界级企业、分三步实现产业发展目标 [3] 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 数控机床迈入"AI+"时代,智能数控机床成为主攻方向,未来10年是关键发展期,需通过创新实现弯道超车并进军国际市场 [3] - 华中10型系统采用"智能底座+双数据主线"架构,实现智能工艺编程/精度提升/健康保障三大功能,加工效率与精度显著提升,其智能故障诊断模块达到3年工龄工程师水平 [4] - 国内70%高档数控系统仍依赖进口,行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需通过AI等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 [6] 产业链融资与资本支持 - 工业母机行业需"耐心资本"支持,政策性资金/产业基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可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2] - 国家开发银行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超200亿元贷款支持行业研发与产能建设,并推出最长10年期的研发专项贷款覆盖技术全周期 [6] - 上交所科创板"1+6"新政增强对工业母机等硬科技企业包容性,优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机制 [6] - 中咨资本与产业投资基金合作采用"智库+投行"模式,提供战略规划与资金双重赋能 [7] 龙头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 - 华中数控具备年产3.3万台中高档数控装置和2万台高性能伺服装备能力,中高档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 [4] - 公司与江西佳时特联合研制的智能立式五轴加工中心已实现AI自主决策,使机床从"执行者"升级为"思考者" [4]
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证券日报· 2025-07-27 23:46
培育壮大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 - 中国证监会强调更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1] - "耐心资本"具备长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并兼顾机构投资者收益 [1]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作用与现状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科技创新企业的"育苗池",其运作效率直接影响科创动能,当前行业核心堵点是"募投管退"循环不畅 [2] - 一级市场投资周期通常为3-10年,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半导体等行业退出时间更长,耐心资本可服务科技企业全周期成长 [2]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50%以上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3] - 截至2025年6月末,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2万只,规模10.95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2.61万只,规模3.41万亿元 [3] 政府投资基金与政策支持 - 占一级市场资金来源超80%的政府投资基金迎来系统性纠偏,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解决基金招商返投、非市场化运作等问题 [3] - 监管提升IPO可预期性,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并扩大至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首家过会企业禾元生物已注册生效 [3] - 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建立分期支付机制和新设简易审核程序,做强并购重组市场为创投提供更多退出渠道 [4]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与进展 - 政策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商业保险、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年金、公募基金加大入市力度 [6] - 公募基金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保险资金考核调整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6] - 静态测算险资尚有2.9万亿元入市空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2.55万亿元(同比+34.21%),社保基金在金融、能源、科技领域持仓稳定 [7]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科创板通过政策与市场共振推动"硬科技"企业转化,夯实新质生产力培育核心阵地 [4] - 中长期资金入市将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机构占比,引导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提升A股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7]
专访“小巨人”擎朗智能CEO李通:中国向智造强国迈进离不开持续科技创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IPO日报· 2025-07-26 21:22
公司概况 - 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专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十余年,累计部署超10万台机器人,全球销量第一 [1] - 公司拥有全栈自研技术体系与"研发-智造-落地"全链条闭环能力,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超600个城市和地区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公司双足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F1全球首秀并亮相中央展区C位 [1][2]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李通本硕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曾就职于微软亚洲工程院Incubation Team [4] - 创业源于对机器人领域的热爱,公司英文名KEENON体现这一理念 [4] - 2010年与三位伙伴凑20万元起步,初期尝试多个细分领域后于2013年明确以服务型机器人为核心方向 [5] 商业模式与市场拓展 - 单台终端机器人综合成本控制在人工成本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区间 [6] - 海外市场销售额占比超50%,业务覆盖全球超600个城市及地区 [6] - 已布局市场的当地劳动力成本约为使用机器人成本的2-3倍 [6] - 2015年获得海底捞大订单成为关键转折点 [5] 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 拥有超1100项专利,但强调科技创新是持续过程而非依赖专利保护 [14] - 初期自主完成从核心模块研发到供应链搭建的全链条工作 [6] - 依托中国非标定制优势实现供应链本土化整合 [7] 融资与资本策略 - 已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愿景基金、中金甲子、阿里巴巴等 [10] - 强调"耐心资本"重要性,呼吁资本给予技术发展时间 [10][11] - 将主要经营利润投入科技创新与研发 [11] 行业前景与战略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 [14] - 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70亿美元(占全球40%),预计2028年增至1080亿美元 [15] - 正推进三年研发规划,所有产品从研发到落地周期至少3-5年 [16] - 与创新奇智合作成立联合研发实验室,探索工业领域应用 [13] 行业竞争与生态 - 认为中国在服务型机器人领域已建立全球领先优势 [14] - 不排斥行业竞争,呼吁更多参与者共同开拓市场 [15] - 强调构建创新生态比知识产权保护更重要 [14]
陈天桥:科创投资不要沿用互联网套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8:36
行业发展趋势 - 脑机接口产业从孤独小众领域发展为全球关注焦点,中国初创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并吸引头部投资人[3] - 上海推出脑机接口行动计划和未来产业聚集区等政策支持,将该赛道列为重点发展方向[3] - 侵入式脑机接口企业脑虎科技成为中国领军企业,获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等荣誉[3] 公司发展情况 - 脑虎科技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团队创立,获得上海市政策扶持,盛大集团为其最早且最大机构投资人[3] - 近期在实时汉语言解码和运动解码技术取得国际领先突破,获Nature特别报道[5] - 计划组建脑电大模型和算法团队,探索视觉重建、记忆下载等前沿方向[5] 投资理念与模式 - 硬科技创新需摒弃互联网短周期快回报模式,反对对赌、快速上市等传统要求[4] - 强调耐心资本需提供长期稳定支持,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全周期[4] - 投资人需具备行业深度理解,成为创新赋能者而非短期回报索取者[4] 国际竞争格局 - Neuralink经历8年研发才产生收入,仍成长为超级独角兽,体现长周期投资价值[4] - 鼓励脑虎科技与Neuralink直接竞争,推动技术边界突破[5]
上海信托携手子公司上信资产、浦耀信晔成功举办“信融共生·聚势赋能”上信股权投资生态大会
投中网· 2025-07-25 16:33
战略谋划 - 科技创新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核心引擎 上海肩负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国家使命 金融行业需探索服务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 [4] - 黄浦区将通过"制度型开放"与"场景化供给"双轮驱动 筑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竞争力 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黄浦范式 [4] - 国有资本应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挥技术攻关组织者、创新资源整合者、产业布局主导者作用 加快强链补链 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6] - 上海信托是浦发"大科创板块"战略出资主渠道 管理上海先导基金、科创基金等"为国担当"任务 旗下上信资产、浦耀信晔是浦发打造科技伙伴生态圈的重要载体 [8] - 浦发银行将科技金融列为战略核心赛道 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风控模型、获客体系及产品矩阵 信托的灵活性远超传统银行 为构建开放生态提供独特优势 [8] 医疗创新 - 90%医疗项目因"医、研、资"体系割裂倒在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需建立医疗专利分级评估模型、设立临床转化基金和构建医疗科技IPO培育库 [10] - 呼吁投资机构组建医学顾问委员会 以"临床洞察型资本"穿越需求迷雾 让股权投资成为激活千万科研成果的"星星之火" [10] 信托赋能 - 上海信托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硬科技、生命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 打造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与服务体系 [12] - 在浦发银行"科创伙伴银行"框架内打造"科创信托共同体" 通过浦耀学堂、熠家族财富研究院夯实生态服务基座 [12] - 不做短期套利投机者 而是做创新路上的"陪跑者"与"赋能者" 通过"投贷联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 [12] 生态共建 - 上海信托体系构建股权投资生态 1993年发起上海首个境外上市基金"上海发展基金" 奠定"耐心资本"基因传承 [15] - 旗下上信资产、浦耀信晔等深度参与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基金、上海科创母基金、浦东引领区基金等重大战略项目 [15] - 打造硬科技与智能制造、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与医疗服务三大核心战略投资矩阵 被投企业梯次登陆全球资本市场 [15] - 启动LP战略联盟、GP同业联盟、产融伙伴联盟与协同伙伴联盟四大生态联盟 构建"金融+产业+生态"体系 [17] 赋能品牌 - 发布"熠家族财富研究院" 为科创企业家提供风险隔离、财富传承、税务筹划等一站式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1] - 发布"浦耀学堂" 打造"智枢私塾、观澜论坛、砺刃工坊"三位一体的投资赋能引擎 为生态伙伴提供知识共享与能力提升平台 [21] 思想交锋 - LP代表探讨新周期下长期资本配置策略、风险偏好调整、评价体系优化及如何践行"耐心资本" [26] - GP掌舵人围绕硬科技投资估值逻辑、商业化落地挑战、早期项目陪跑经验、产业资源协同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28] - 科创企业创始人分享AI数字人革命、国产GPU突破和智能传感技术创新等前沿领域实践 [30][32][34] - 硅基智能将数字人克隆成本降至数千元 为超200万数字人植入AI决策脑 [30] - 沐曦MXN系列GPU千卡集群算力效率对标国际旗舰产品 大模型训练成本降低40% [32] - 帕西尼自研6D触觉传感技术实现0.1毫米工业缺陷检测精度 将高端触觉传感器成本压缩90% [34]
超1000亿元!成都未来产业基金重磅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24 16:43
未来产业基金发布 - 成都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超1000亿元,在"到成都·投未来"主题活动中发布 [1] - 基金由成都科创投集团等机构管理,依托成都产投集团"产业性基金"和交子金控集团"功能性基金"定位 [2] - 成都科创投集团累计投资科创企业和未来项目600个,具备全周期"操盘"能力 [2] 基金投资方向与策略 - 基金将聚焦"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智能感知、下一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 [5] - 天使基金致力于解决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市场失灵"困境,填补早期投资空白 [5] - 创投基金重点支持创新型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加速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 [5] 基金运作模式 - 构建"耐心资本"生态,陪伴企业从0到1、从1到100发展 [4][5] - 打造"天使+创投"基金集群,形成全生命周期投资矩阵 [5][6] - 已构建"天使+VC+PE+S+并购"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千亿级科创投资基金体系 [7] 现有基金表现 - 2024年设立的20亿元成都天使母基金运作不到一年实现资金放大7.46倍 [7] - 成都科创接力基金母子基金规模达99亿元,撬动资金杠杆16.5倍,累计支持科创中小企业300余个 [7] - 与国星宇航就卫星互联网产业链链主基金达成合作 [7]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培育科创沃土、厚植产业雨林,以"耐心资本"生态激发产业活力 [8] - 吸收招商证券、瑞世基金、中阁基金等市场化资本组建财务投资基金 [7]
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在武汉成功举行 设立产融对接专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7-24 15:10
工业母机行业政策与活动 - 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在武汉举行 永久主题为"让工业母机创新产品进入百行万企" 年度主题为"'工业母机+'共促应用发展新生态" [1] - 湖北省副省长强调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心脏" 直接决定国家整体装备和工业水平 成为世界科技竞争关键领域 [1] - 工信部实施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成立工业母机投资基金 出台增值税加计抵减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1] 新技术新产品发布 - 七大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首发 包括华中数控"华中10型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和AI大模型) [2] - 华工科技发布"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 武汉重机推出"高端复合加工设备-CHX5240i" [2] - 科德数控展示"KMF120五轴联动万能铣车" 北京精雕推出"五轴高速铣车复合加工中心JDMR800_MT" [2] - 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发布"新一代高精度龙门五面体加工设备GMC-wsμ" 西安铂力特推出"BLT-S1300金属增材制造设备" [2] 产融对接与资本支持 - 活动设置产融对接专场 探讨"耐心资本"与特色融资模式 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2] - 上交所解读科创板"1+6"新政 增强对工业母机等"硬科技"企业包容性 优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机制 [2] - 中咨资本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耐心资本"持续投入 通过政策性资金 产业基金 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提供资金保障 [3] - 国家开发银行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工业母机行业贷款超200亿元 重点支持秦川机床等企业研发与产能建设 [3] 企业表态与行业展望 - 华中数控等企业代表表示将长期致力于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 推动产融合作 [3] - 多家机构分享创新融资实践 包括产业链融资模式 研发专项贷款 投贷联动协同 [3] - 产融对接专场展现耐心资本与特色融资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 需强化政策 资本与企业协同 [4]
脑机接口公司何时才能有收入?马斯克的公司最新计划披露
第一财经· 2025-07-24 12:15
公司发展规划 - 计划在未来六年内运营五家大型诊所并提供三种版本的大脑植入设备 [1] - 到2031年实现至少10亿美元年收入并每年为2万人植入脑机接口设备 [1] - 三种设备包括运动解码设备Telepathy、恢复视力设备Blindsight和治疗震颤设备Deep [1] 技术路线与目标 - 公布三个版本技术路线的脑机接口产品发展计划并宣称将实现"全脑脑机接口" [3] - 到2028年将人类大脑与AI全面集成实现意识层面的互联 [3] - 目前已有七名临床试验患者其中五名重度瘫痪患者实现意念控制设备 [3] 产品商业化进程 - Telepathy设备预计2029年获批每年进行2000例手术创造1亿美元收入 [3] - Blindsight设备预计2030年获批每年手术量扩大至10000例创造超5亿美元收入 [3] 融资与估值 - 近期完成约6亿美元融资目前估值达约100亿美元 [3] - 自2016年成立以来总融资金额超过13亿美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