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

搜索文档
数字化时代,Agent 如何改变行业?深度剖析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07:34
在当今数字化快节奏的时代,Agent 作为一项颇受关注的技术领域概念,正在各个行业崭露头角并发挥着重要作用。Agent 涵盖了丰富的内涵,理解其概 念、分类、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趋势,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这项新兴技术极为关键。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方面,为大家全面揭开 Agent 的神秘面 纱。 Agent 概念深度剖析 在科技领域,Agent 通常指具备自主能力,能够感知周遭环境,并依据预设规则或学习经验采取行动以达成特定目标的实体。这并非简单的程序,更像是一 种智能实体,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比如在智能家居环境中,智能温控 Agent 可感知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根据住户习惯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无需 人工频繁干预。 从本质来讲,Agent 的核心在于自主性与智能性。自主性意味着它无需时刻依赖外界指令,可依据环境信息自行决策;智能性则体现在它能学习和适应环境 变化。像智能客服 Agent,通过对大量对话数据的学习,能快速准确理解客户问题并提供合理解决方案,体现了高度的智能性与自主性。 Agent 主要分类介绍 反应式 Agent 是较为基础的一类,它纯粹依据当下感知到的环境信息来决定行动,不考虑过往历史 ...
拾象李广密:Coding Agent是观测Agent趋势的关键点
快讯· 2025-05-25 17:02
AI行业趋势 - 年内将出现两个确定的AI趋势:长窗口和Agent,特别是Coding Agent的规模化应用 [1] - Coding Agent将端到端地完成有经济价值的软件应用开发 [1] - Coding Agent是观测通用Agent发展的关键,因其逻辑性、可验证性和闭环性 [1] - 若Coding Agent未能大规模替代初级程序员或完成经济任务,其他通用Agent的发展可能更慢 [1] Coding Agent的重要性 - Coding Agent被视为最简单且可验证的通用Agent类型 [1] - 其发展进度可能直接影响其他通用Agent的推进速度 [1] - 规模化应用将聚焦于替代初级程序员和创造经济价值 [1]
离谱!一边裁员,一边60K*16薪招人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5-25 11:35
AI行业人才需求与转型趋势 - 传统技术岗位面临降薪淘汰压力,大厂以60K*16薪高薪招聘AI大模型人才,技术人核心竞争力重构迫在眉睫 [1] - AI应用落地环节对前后端开发/测试经验需求旺盛,RAG等技术可提升问答准确性 [1] - 垂直领域经验(如医保风控、电商客服)结合AI技术能精准定位模型落地痛点 [1] - 80%公司要求员工掌握AI工具提效技能,如Cursor编程工具 [1] - 大厂招聘转向AI大模型实战经验,仅会API调用难以通过面试 [1] AI技术转型窗口期优势 - 转型窗口期门槛低,简历达标(AI技术+项目经验)即可,年龄限制宽松 [1] - 技术背景(如开发/测试)可加速AI大模型落地环节上手速度 [1] - 业务与技术结合能力(如Transformer嫁接医保系统)成为关键差异化优势 [1] AI大模型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覆盖大模型原理、应用技术到项目实战,24小时免费通道限时开放 [2][9] - 2天直播包含RAG、Agent、Transformer架构原理及Fine-tuning技术,揭秘知乎直答底层逻辑 [3][13] - 金融行业"支小助"等热门项目拆解,提供复现实战机会,成果可写入简历 [11] - 课程已服务20000+学员,58期开班,部分学员实现高薪职业跃迁 [16] 培训附加价值与资源 - 行业大佬领路,分享商业化AI应用项目,打通技术+原理+实战能力 [4] - 提供大厂内推机会,简历直达面试官,完课赠案例集与商业白皮书 [6][7][17] - 限100名额,赠AI商业落地白皮书及大模型应用案例集 [9][11] AI技术应用场景与工具 - RAG适用于需频繁更新知识的场景,无需重新训练大模型 [16] - Agent是特定场景的AI解决方案(如智能客服),体现技术质变 [16] - Function Call通过集成外部工具增强大模型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16]
计算机ETF(512720)昨日净流入额超1亿元,AI驱动行业增长获资金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0:5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谋划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强化国有经济支撑作用 [1] - 2025年一季度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达31479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66.1%,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增长显著 [1] - 软件业务出口实现2.4%的正增长 [1] AI与科技行业趋势 - 国内基础大模型行业格局已明确,市场格局可能进一步集中 [1] - AI产业矛盾从大模型与算力转向Agent落地,底层大模型能力仍是决定Agent上限的关键 [1] - 2025年三季度有望进入Agent密集落地期,金融、医疗等行业垂直场景的Agent应用值得关注 [1] 计算机ETF与指数 - 计算机ETF(512720)跟踪CS计算机指数(930651),由中信证券编制 [1] - 指数选取A股市场中涉及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细分领域的计算机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反映国内计算机行业整体表现 [1] - 指数具有鲜明的科技属性和成长风格特征 [1]
微软CPO专访:Prompt是AI时代的PRD,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已经彻底变了
Founder Park· 2025-05-21 20:05
AI时代的产品设计范式转变 - Prompt正在取代传统PRD成为产品构建起点 要求团队在推进新项目时需提供原型和对应提示词集合[1][20] - 自然语言交互(NLI/NLX)成为新UX设计范式 需重新定义对话语法、结构和界面元素等设计原则[14][15] - 产品开发节奏呈现"不均匀"特征:从想法到Demo时间缩短 但从Demo到全面上线周期延长[21] Agent的核心特征与设计原则 - 本质是能自主执行任务的独立软件进程 具备三要素:自主性(任务委托层级)、复杂性(多步骤任务)、自然交互(实时协作)[11][13] - 职场研究型Agent案例展示突破性价值:不仅能节省时间 更能连接用户未察觉的认知突触[6][8] - 交互设计需平衡透明度与效率 包括思考过程展示程度、计划可修改性、智能追问机制等新组件[16][17] 产品经理的能力重构 - "品味"和"编辑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需在创意供给爆炸的环境中担任核心决策者[3][25] - 需掌握"AI本能式使用" 通过工具如WWXD(模拟关键人物思维)提升决策质量[26][27] - 角色向"软件指挥者"演变 需保持计算机思维模型但采用更高阶表达方式[22] 从0到1产品的关键方法论 - 区分"解决问题"与"扩大规模"阶段 早期应容忍方向调整避免局部最优陷阱[35][37] - 警惕早期指标的"伪精确性" 定性反馈比CTR/留存率等传统指标更具参考价值[3][36] - 成功产品需至少占据两个转折点:技术飞跃(如LLM)、用户行为变化(如拍照习惯)、商业模式创新[41][42] 企业级AI落地策略 - 采用"双轨制"推进:在确保合规基础上建立Frontier项目让早期采用者先行体验[47][48] - GitHub案例显示系统化优势:代码生成仅是入口 需整合仓库管理、专业领域适配等完整生态[53][54] - Excel的启示:高学习曲线工具可通过复利效应建立护城河 关键在于持续打磨核心价值[55] 未来人机协作趋势 - 将出现"人和Agent共创空间" 重新设计信息流动与任务分配机制[66] - 当前处于"人类驾驶-AI副驾"过渡期 未来自主性将随推理能力提升而增强[4][5] - 产品体验需从单人模式转向多智能体协作 探索异步任务处理等新范式[12][65]
AI专题:当前Agent的发展进行到了什么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5-21 05:40
Agent发展阶段与定义 - Agent尚无统一定义,学界强调需具备规划能力(如李飞飞团队提出的五模块范式:环境感知、学习、记忆、认知、执行)[1][10] - 业界定义分化:OpenAI认为Agent是能独立完成任务的系统,Anthropic区分Workflow(预定义流程)与Agent(自主规划)[1][12][16] - 技术路径遵循"模仿学习→解耦→泛化→涌现"递进范式,基于LLM/VLM构建多模态、通用、具象行动等类型[1][20] 中美厂商布局差异 - 北美云厂商(Google/Microsoft)聚焦Agent部署平台(如Vertex AI、Azure AI Foundry),B端企业(Salesforce)商业化成熟(部分项目收入占比达35%)[2][6] - 国内互联网大厂(字节/百度/阿里)延续流量逻辑,推出通用Agent产品(扣子空间、心响等);B端企业(金蝶/用友)主攻垂域Agent(财务、人力场景)[2][6][9] Agent技术特性与挑战 - Token消耗量极大(单次任务超10万,远超chatbot),主因长上下文窗口、多Agent通信、验证模块及多模态需求[7] - 存在意图混淆、多Agent协作低效、幻觉等问题,学界通过贝叶斯实验设计优化,业界引入RAG、数据增强方案[2][35] 应用场景落地 - **医疗领域**:诊断Agent可辅助分诊(需搭配知识检索减少幻觉),远程监控Agent优化资源分配[35][36] - **游戏领域**:NPC行为动态优化、玩家行为分析、AI场景合成提升沉浸感[39][40] - **机器人领域**:视觉运动控制、语言条件操作、技能优化及动态导航[32][33] 产业链影响与投资方向 - 算力需求持续增长(服务器/一体机/超融合标的受益),模型私有化推动B端外包服务(金融/政府/能源领域)[8] - 垂域软件企业ARPU提升(推荐ERP/政府信息化标的),教育/医疗场景商业化潜力大(如视源股份、创业慧康)[8]
Agent初具技术雏形,重点关注三大演化方向
国投证券· 2025-05-20 16: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迈向自主行动阶段,分为 Agent、具身智能两个方向,聚焦 Agent 梳理技术构成与演进阶段 [1][16] - 2023 年至今模型迭代快,推动 Agent 产品感知、规划、记忆能力提升,成本下降 [1] - MCP 协议有望推动 Agent 工具生态建立,当前处于 workflow 到 Agent 过渡期,类比自动驾驶规则驱动阶段 [2][3] - Agent 产品早期探索,产业链关注模型开源与闭源之争、科技大厂布局、工具层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技术层:模型与工具能力显著进化,类比自动驾驶规则驱动阶段 - 发展路径:人工智能迈向自主行动阶段,应用场景分 Agent 和具身智能,前者在数字世界交互,后者借助硬件与现实交互 [16] - 关键技术:模型承担感知、规划、记忆职能,工具补充感知信息辅助行动,评估 Agent 关键标准为强大模型能力、强工具拓展性、强工程化能力 [19][20][22] - 模型:2023 年至今迭代快,感知、推理能力提升,成本下降,但存在幻觉问题和上下文窗口不足限制场景 [23][26][33] - 工具:调用工具方式有插件、函数调用、模拟人机交互,MCP 提供标准协议降低成本,A2A 关注 Agent 间通信,二者存在潜在竞争,主导权格局未清 [34][36][43] - 所处阶段:AGI 处于 L2 到 L3 过渡阶段,当前产品多为 AI Workflow,正从其向 Agent 过渡,类比自动驾驶规则到模型驱动演进 [47][50][52] 产业链:商业化模式仍处早期,关注三大主线下动态演化 - 主线 1:模型分闭源和开源模式,闭源能力强,开源成本低,DeepSeek 推动开源生态,开源与闭源之争影响大模型厂商商业化 [56][57][58] - 主线 2:2025 年头部科技大厂在 Agent 布局,产品以领先推理模型为基座,有网页浏览等功能,入局大厂分云厂商、大模型厂商、互联网大厂、硬件终端厂商,基于资源禀赋布局 [61][62][63] - 主线 3:MCP、A2A 推动产业链分化,工具层适合中小公司入局,目前 Agent 产品覆盖多场景,未来走向垂直场景,但模型与工具层边界待清晰 [65][66][67] 投资建议 - 利好算力基础设施,关注商汤、阿里巴巴、腾讯 [11][68] - 端侧硬件换机周期将至,关注小米集团 [11][68] - 端侧芯片性能需求增长 [68] - To C 关注现有 C 端应用和手机助手升级,关注小米集团、腾讯 [11][68] - To B 关注 Mass 软件平台和私有化部署服务商,关注第四范式、商汤、云从科技等 [11][68]
传媒周观点:5月游戏新品多,重申微信Agent潜力
中信建投· 2025-05-19 0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AI - 字节多模态模型和国产垂类Agent重磅更新,字节模态模型拓展小参数版本,性能提升、API成本下降,有望加速商用落地;两大国产垂类Agent Lovart.ai和腾讯的CodeBuddy发布,分别聚焦设计和编程场景 [3] - 后续AI催化包括字节2025FORCE原动力大会预计6月11 - 12日开展,豆包大模型将全面焕新,企业级Agent开发工具也有望升级;二季度小米、小度、Rokid等品牌的AI眼镜正式发售,珞博科技等公司的AI新玩具有望发布 [5] 港股&互联网 - 腾讯Q1游戏与广告超预期,微信Agent有望建立独特生态,游戏和广告超预期,游戏超预期来自王者/CF等老游戏流水创历史新高,广告来自于AI带动广告效果提效 [6] - 网易Q1游戏收入超出预期,关注520新品发布会,新游戏《漫威争锋》《燕云十六声》等和老游戏《第五人格》等增长 [12] - 哔哩哔哩三谋重点赛季S7到来,关注小游戏与AI对广告的增量 [14] - 快手可灵全球份额快速提升,可灵2.0版本接受度较高,正式组建可灵AI事业部 [15] 游戏 - 完美《异环》二测开启招募,巨人《超自然》周流水起量快,5月新品密集,Q1业绩落地,合同负债增加明显,Q2确认收入环比Q1有望增加,AI游戏布局积极 [19] IP - 上海电影产品进入密集发布期,持续推荐;关注光线传媒自有IP衍生布局进展,《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式定档8月2日,光线传媒加速各类头部公司达成IP衍生合作 [23] 影视 - 即将进入暑期密集定档和宣发周期,关注供给回暖情况;剧集关注长视频平台战略调整,阿里大文娱对优酷剧集集数做限制 [23] 短剧 - 盈利模式从付费短剧转向免费短剧,出品公司与平台合作,共担宣发压力,短剧制作向精品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24] 出版 - 一季度国有出版主业稳健,持续关注“AI教育”进展,国有教育出版一季度财报表现稳健,关注AI教育和谷子经济 [27] 营销 - 腾讯广告业务超预期,AI广告落地快,腾讯1Q25广告收入319亿,同比增长20%,AI赋能广告创意生成等,更精准的广告投放提升广告营收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行情回顾 - AI:本周板块略有回调,44家AI应用公司平均下跌0.71%,春节后至今下跌3.23% [28] - 恒生科技:恒生科技指数小幅上涨,本周上涨1.95%,年初至今指数上涨18.2% [28] - 游戏:指数有所调整,上周申万游戏Ⅱ指数下跌1.2%,年初至今上涨8.0% [31] - 影视院线:低位院线公司本周相对平稳,上周影视院线(申万)指数下跌1.40% [32] - 出版:高股息公司本周涨幅领先,上周出版(申万)指数下跌1.41% [34] - 营销:板块保持平稳,本周申万广告营销指数上涨0.11% [34] 本周AI专题 - AI事件前瞻:关注国产模型更新和AI玩具进展,包括谷歌相关大会、美图影像节、字节AI大会等,以及AI眼镜上市发售、多款AI玩具发布 [36] - 互联网AI应用进展:腾讯AI广告初见成效,微信Agent空间大,AI效果在主业中反映,C端应用布局有望持续受益于腾讯生态;阿里通义模型高频迭代,AI赋能电商已有成效,阿里云收入受益于AI持续高增,通义模型快速迭代和开源 [37][43] - 今年以来Agent新品多,本周新发布AI设计和编程Agent,国内公司发力Agent产品,本周Lovart.ai和腾讯CodeBuddy发布 [44] 行业数据跟踪 - AI应用访问量:字节新视频模型发布,即梦网页版最新周度访问量环比增长31%,展示了主要通用型&社交AI应用、多模态AI应用、办公&教育AI应用网站访问量及变化 [53][55]
大厂Capex加速增长
国盛证券· 2025-05-17 2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推理端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快速释放,阿里、腾讯等大厂Capex持续扩张,云上游上行周期正式启动,看好由推理应用带来的云计算需求持续扩张 [1][12] - 云大厂能力全面升级,加速AI应用落地 [2] - 以LLM为核心驱动的Agent背后蕴含庞大的算力需求,算力已成为支撑Agent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核心瓶颈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阿里、腾讯Capex实质更乐观,AI基建正式启动 - 阿里资本开支承诺金额超预期,阿里云增速亮眼,2025Q1阿里资本开支为246.12亿元,同比增长120.68%;阿里云收入301.27亿元,同比增长17.71%,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3][16] - 腾讯资本开支符合预期,国内AI基建正式启动,2025Q1腾讯资本开支274.76亿,同比+91.35%,公司预计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Capex,预期Capex占收入的比例为低两位数百分比 [16] 云大厂能力全面升级,加速AI应用落地 - 字节:6月火山引擎2025 FORCE原动力大会召开在即,5月13日发布豆包·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1.0 lite、豆包1.5·视觉深度思考模型,升级豆包·音乐模型,Data Agent正式亮相并全新升级,6月11 - 12日大会有望迎来更多AI落地惊喜 [21] - 阿里云:4月9日召开AI势能大会,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算力上第九代ECS开启商业化,算力最高提升20%、价格较上一代再降5%;存储上文件存储CPFS面向AI智算能力再升级;运维上跨域网络SLA提升至99.995%,网络智能服务NIS已推出;管控上“灵骏”可主动发现故障并“自愈”,万卡集群有效训练时长占比超93%;推理上人工智能平台PAI面向MoE架构及推理模型全面升级;数据上瑶池数据库产品上新,支持In - DB AI、开箱即用;Agent上线业界首个全生命周期MCP服务,预告Agent Store愿景;生态上“繁花计划”启动,未来三年目标百万家客户、百亿元商机 [26][35] - 华为云:4月10日召开生态大会,创新算力架构,推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沉淀行业Know - how,推动盘古大模型在行业场景落地;坚定投入生态建设,华为开发者规模超1200万 [36][39] 算力是Agent爆发的前提,支撑中长期成长 - Agent需要处理长上下文和接入外部数据,增加上下文长度和接入外部数据会导致算力需求增长 [42][44] - Agent执行任务验证带来算力开销,如Manus AI的三重校验体系保障输出可靠性,但需要额外计算资源 [45] - 多模态的发展会带来更大算力需求,Agent处理和整合多种类型数据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46] - 算力瓶颈影响Agent服务的用户体验,为保证用户体验需留出冗余算力 [47][48] - 算力需求不仅体现在用户端的推理服务上,也体现在模型训练阶段,如阿里Qwen3系列模型训练需要海量算力 [50] 建议关注 - 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多家公司 [4][53] - Agent:金山办公、泛微网络等多家公司 [4][53] - 垃圾发电:旺能环境、盈峰环境等公司 [4][53] - 互联网大厂AI链:寒武纪、恒玄科技等多家公司 [5][54] - 军工AI:能科科技、品高股份等公司 [5][54]
腾讯2025Q1:游戏电商的旧与新,AI落地的慢与快
36氪· 2025-05-17 09:17
过去的一季度,AI、电商、游戏等互联网核心业务阵地快速迭代。尤其是AI,不管是技术理念、商业化落地思考,或是资金投入层面,都呈现出进一步 大开大合的状况,因此处于这些核心阵地的企业及相关业务在一季度的表现都更加值得关注。 5 月 14 日,腾讯发布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季度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 1800 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3% ;毛利为人民币 1005 亿元,同比增长 20% ;Non-IFRS 经营利润率由去年的 37% 上升至 39% ,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营利润率同比有所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该季度腾讯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75亿元,同比增加 91%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 78.7 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上涨,这与一季度腾讯元宝的 大力投放不无关系。 于现在的腾讯而言,游戏收入是基本盘,视频号及电商相关业务是更快能够看到落地的新曲线;而AI相关的产品技术或理念能够分散在腾讯所有业务的 不同环节,跟不同业务结合情况和落地速度也有区别,有的立马能够看到转化(AI之于腾讯音乐),而有的目前主要负责提供期待和想象力(元宝和微 信Agent)。 三种业务之于腾讯的不同意义,构成了当下市场对腾讯财务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