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新质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两部门发文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多举措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2:58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要点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意见》,旨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重点支持乡村振兴关键领域[1]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措施 粮食安全与农业科技 -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的信贷资源倾斜,深化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服务[1] - 聚焦"南繁硅谷"等重大科研平台和核心种源技术攻关项目,提供长周期、低成本研发贷款[1] - 针对农机装备、智慧农业、远洋渔业等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估体系并提升信用贷款额度[1] - 扩大并购贷款规模,支持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1] 金融帮扶与富民产业 - 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落实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2] - 创新乡村"土特产"融资模式和专属金融产品,推广"一链一策"金融服务模式[2] - 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投放,支持小农户自我发展;加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返乡创业主体[2] - 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融资增信[2] - 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提升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2] 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 - 通过投贷联动、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2] - 因地制宜提供债券融资、股权投资、基金信托等综合性服务,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2] 体制机制优化 - 探索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确权抵押登记制度,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3] - 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专项金融债券,支持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3]
平谷固定资产投资半年破百亿!重点工程“火力全开”
搜狐财经· 2025-07-23 20:07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表现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6.4%,增速在全市排名第3 [1]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投资水平 [1] 物流仓储行业重点项目 - 东久新宜平谷智慧城市物流谷项目总用地面积374,092.65平方米,建筑规模934,681.27平方米,已基本完工并将成为亚洲最大单体物流项目 [3] - 京东-平谷智能产业园项目总用地面积236,803.69平方米,建筑规模591,857.31平方米,工程进度达91%,将建成集成多种功能的5G综合智能产业园 [5] - 普洛斯平谷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总用地面积186,670.83平方米,建筑规模335,110.70平方米,工程进度为17.4%,定位为现代城市保供智慧供应链基地 [14] 交通基础设施行业重点项目 - 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路线全长34.8公里,包含改建段8.1公里和新建段26.7公里,工程进度达72%,将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物流通道 [7]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平谷段长20公里设4座车站,工程进度达86%,是首条跨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助力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9] 医疗与公共服务行业项目 - 平谷区中医医院医疗综合楼项目新建总建筑面积45,527.16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工程进度为8%,旨在提升区域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1] - 2024年河道水毁修复工程涉及修复9条河道约64公里,工程进度达93%,将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并服务片区产业发展 [19] 农业科技与创新行业项目 -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总占地约867.7亩,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工程进度为15%,将聚焦农业前沿基础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攻关 [16] - 农业中关村综合科研中心4号中心项目总建筑规模3.89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将为生物育种等领域企业提供孵化空间 [21][22]
农林牧渔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把握修复主线,关注底部机会
西南证券· 2025-07-22 12:35
核心观点 - 养殖板块政策调控力度加大,供需格局向好,后周期原料药价格见底反转,集中度提升利好龙头,肉牛行业供给深度出清孕育大周期,智慧农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金支持筑底增长动能 [4][6] 养殖行业 生猪价格与预期 -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平稳震荡,7月3日生猪均价15.0元/公斤,年初以来下降5.06%,同比下降16.9%,仔猪价格先涨后跌,4月达阶段性高点后回落 [11] - 生猪期货指数年初创历史新低,在现货价格坚挺带动下触底回升 [13] 养殖利润与供给 - 仔猪利润较好带动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保持高位,自繁自养基本盈利,外购仔猪上半年盈亏波动,7月11日转正 [17][20] - 2025年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1731万头,同比增长2.2%,新生仔猪量去年四季度起高于上年同期,预示下半年商品猪出栏量增加,一季度生猪出栏19476万头,增长0.1%,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增长1.2% [24] 养殖成本与屠宰 - 玉米和豆粕价格同比下滑,养殖成本整体下行,规模化和外购仔猪养殖成本分别为13.67元/公斤和14.89元/公斤 [26] - 2025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3216万头,环比增长4.5%,同比增长20.6%,1 - 5月合计屠宰1.53亿头,同比增长12.8%,7月3日重点屠宰企业冷冻猪肉库容率为16.67%,冻品库存处于低位 [30] 行业负债与猪价影响 - 行业资产负债率虽较2024年有所改善,但仍处高位,2025Q1为59.6% [31] - 猪价对CPI影响较大,今年以来猪肉项对CPI同比正向拉动,下半年高基数下或对CPI形成拖累,政策提振猪价将改善物价水平 [40] 体重与政策影响 - 5月下旬以来生猪出栏均重持续下降,下半年至明年猪价中枢有望上移 [42] - 中央和农业农村部相关政策视为行业供给侧改革延续,短期猪价反弹与盈利修复或延续,中长期产能去化有望推高行业景气度 [46] 后周期(动物保健) 行业集中度与价格 - 新版GMP促兽用化药行业集中度提升,2023年化药制剂销售前10名企业销售额占比29.05%,较2020年提升5.12% [51] - 兽药原料药价格进入触底回升期,部分产品价格已反转 [54] 宠物动保与投资建议 - 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宠物医疗领域是第二大领域,预计未来宠物市场稳定增长 [60] - 建议关注瑞普生物、回盛生物、国邦医药 [67] 肉牛行业 行业特性与全球情况 - 肉牛供给调节高度滞后,从配种到出栏需2 - 3年 [70] - 全球牛肉产量集中在美洲和亚洲,中国产量占比12.6%,位居全球第三 [75] 主要国家供需 - 美国牛肉景气上行,2025年产量预计降至1181万吨,产消缺口扩大,价格升至历史高位,带动贸易流重置,对华出口受限 [81] - 巴西活牛存栏预计延续调减,2025年产量预计微降至1175万吨,出口单价筑底回升 [84] 国内情况与投资建议 - 国内肉牛供给出清级别或及2019年猪周期,2025年产量预计降至774万吨,存栏下降,进口调控政策催化,预计牛价反转上行,建议关注相关养殖、屠宰加工及原奶行业标的 [88][92][96] 智慧农业 政策与需求 - 2025年一号文件将“农业新质生产力”列为重点战略,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三年超万亿元,2024年达1.4万亿元,水利灌溉需求持续增加 [100] 相关方案与资金 -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相关目标,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市场空间大 [10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 2035年)》为农业产业发展定基调,2025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下达,为行业注入动力 [104][10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大禹节水、托普云农 [107] 重点投资标的 牧原股份 - 生猪业务量价齐增,成本控制成效显著,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3.55元、4.47元、5.82元,维持“买入”评级 [109][112] 温氏股份 - 猪鸡双轮驱动,业绩显著改善,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40元、1.63元、1.92元,维持“买入”评级 [113][116] 立华股份 - 生猪黄鸡双轮驱动,养殖主业量利齐增,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2.07元、2.29元、2.75元,维持“买入”评级 [117][120] 巨星农牧 - 成本管控持续优化,业绩显著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57元、2.17元、2.83元,维持“买入”评级 [121][124] 瑞普生物 - 一季度业绩高增,宠物板块布局持续深化,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0.91、1.08、1.16元,维持“买入”评级 [125][128] 回盛生物 - 原料药业务爆发,规模效应与产品结构优化驱动业绩反转,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77元、1.03元、1.14元,维持“买入”评级 [129][132] 国邦医药 - 业绩稳健增长,动保原料药迎来周期拐点,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88元、2.24元、2.53元,维持“买入”评级 [133][136] 大禹节水 - 水利基建政策东风劲吹,领跑智慧水利新征程,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19元、0.25元、0.3元,维持“买入”评级 [137][140]
上半年山东经济展现“较强韧劲”
齐鲁晚报· 2025-07-22 08:29
经济增长表现 - 山东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超过全年5%的增长目标[1][3] - 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内需不足等挑战,经济展现较强韧性[1] 农业领域 - 夏粮单产达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1] - 夏粮总产达547.4亿斤,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全国第一[1] -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7%[1] 工业领域 - 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重点推进高端化提质[2] - 目标到2027年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过60%[2] 服务业领域 - 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实施工业软件等重大项目[2] - 加快培育批发零售龙头企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 投资与消费 - 全年谋划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4000个年度拟竣工投产项目[2] - 推出"2025迎新春消费季"系列活动,实施提振消费十大行动计划[2] 外贸领域 - 产品出口至全球242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3] - 推进"万企出海鲁贸全球"战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3]
做深做实人大监督 助力缩小“三大差距”
杭州日报· 2025-07-18 10:35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 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和缩小"三大差距"作为年度重点监督项目 旨在推动农业增效益 农村增活力 农民增收入 [2] - 调研小组走访10个涉农区县 考察包括"天目未来谷"综合体 "黄金峡谷"共富带 "禹上稻乡"数字农场等项目 关注乡村发展新面貌和痛点堵点 [5] - 召开西部四区县涉农一线代表座谈会 听取村支书 种粮大户等基层代表关于土地利用 人才引育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6] 监督工作机制 - 成立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常委会主要领导担任 监督方案经过多轮酝酿并征求省人大农委 市人大代表意见 [4] - 组织34个市级部门及单位负责人参会 视频连线10个涉农区县人大常委会 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监督工作 [4] - 采用"四督联动"机制 与市纪委监委协同监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 并借助媒体平台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10] 联组审议情况 - 6名不同背景代表进行"辣味"发言 内容涵盖土地审批 柔性执法 乡村创业标准地供应 农业数字化转型等议题 [7][8] - 首次向区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同步直播联组审议 137名各级代表在14个联络站收看并提出178条建议 [9] - 将构建"监督-整改-再监督-再提升"的跟踪监督模式 运用满意度测评形成监督闭环 [10]
报告: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 整体水平为世界第一方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17:54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3% 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1]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为传统农业注入发展动力 [1] -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 标志农业现代化进入系统性转型升级新阶段 [1] 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 种业自主化赋能农业新品种培育 已建成设施先进、管理完善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1] - 农机智能化推动传统农机转型升级 农业无人机、大马力智能农机、智慧海洋牧场等"农机新物种"不断涌现 [1] - 无人机成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支撑 植保无人机应用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路径 [2] 产业链升级与拓展 - 传统优势产区设施智能化升级 非传统耕地资源开发为设施农业开辟新空间 [2] - 现代都市型智慧农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 [2] - "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升级加速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使农业产业链纵向延长 [2] 可持续发展措施 - 提升机械化率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2] - 农业数字孪生和智能装备新技术推动农业向高效可持续方向迈进 [2] - 跨界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展 [2]
(三夏进行时)播种面积和单产基本稳定 2994.8亿斤 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23
夏粮生产总体情况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同比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 [1][3] - 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0万亩,下降0.1%,主要受西部部分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影响 [3] - 夏粮单产每亩375.6公斤,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 [3] 生产韧性及应对措施 - 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受较重旱情影响,但通过抗旱浇灌(河南累计浇麦1.14亿亩次)、人工增雨(湖北4次)等措施有效缓解 [3][4] - 中央财政下拨"一喷三防"资金16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支持小麦生产 [4] - 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跨区作业超20万台),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麦收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 [5] 农业现代化转型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显著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如河南西平县远程灌溉系统) [6] -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如河南滑县"滑育麦1号"亩产达1400斤 [6]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9至10公斤/秒大喂入量收割机效率比5年前提高30% [7] 农民收益与政策支持 - 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全程,如安徽蒙城县托管服务使每亩净增收186元 [9] - 政策托底保障优粮优价,如山东强筋麦"农大753"收购价每斤比普通麦高0.15元 [11] - 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扩大完全成本保险投保面积,河南、安徽、河北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 [11]
涉农经济金融专业院校如何做好人才培养 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史煜成
金融时报· 2025-07-10 11:21
涉农经济金融专业就业方向 - 政府及政策研究机构:毕业生可进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门,从事农业政策研究、农村改革、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 [1] - 金融机构:主要去向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工农中建交邮储)、地方股份制银行、农商银行、农信社的涉农信贷部、普惠金融部、乡村振兴金融部等部门 [1] - 涉农龙头企业:如中粮集团、首农食品集团、新希望、北大荒集团等大型农业食品企业及农业科技公司,负责投资、运营、市场、财务等职能 [1] - 高校及科研院所:部分博士毕业生选择到中国社科院、中国农科院等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 农业经济金融专业培养建议 - 专业认知与规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侧重农村发展规划、农产品市场分析和农业政策制定,金融专业需强化数理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未来可从事金融政策分析、产品研发等工作 [3] -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企业实习、基层调研和创新创业竞赛等途径,在真实农业生产场景中应用理论知识 [3] - 国际视野拓展: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国际组织实习等途径熟悉国际规则,应对农业全球化挑战 [3] 中国农业大学实践育人模式 - "实践+"育人体系: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强化"知农爱农"价值引领,2024年成立"'经'选有你"辅导员工作室 [4] - 实践课程设置:带领学生走进上庄实验站及中信建投证券、大北农、燕京啤酒等企业 [5] - 社会实践调研:组织师生赴山东、河南、辽宁等地开展农户调研,2024年暑期170名师生覆盖7个省份,走访千余家农户 [8] 校企合作成果 - 合作平台建设:与郑商所、万学海文、中信建投证券等建立长期合作协议,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8] - 共建活动成效:与密云区金叵罗村党支部开展6次共建活动,辐射学生5500余人次,传播覆盖7300余人次 [8] - 实践成果产出:"寻迹辽阳"团队获中国平安励志计划优秀调研报告,博士生获"安希伋农业经济研究奖"一等奖 [9] - 竞赛成绩: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4项、银奖8项、铜奖6项,获奖数量居全校首位 [9]
刘国中在北京调研时强调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 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快讯· 2025-07-09 20:28
农业科技创新 - 强调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1] - 提出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 - 强调集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力量,构建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体系 [1] 种业发展 - 提出扎实推动种业振兴行动,围绕产业急需加快创新突破,提升种源自主可控能力 [1] - 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种业规范发展 [1] 农业机械化与生产效率 - 聚焦农业机械化短板,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研发推广 [1] - 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植物工厂、合成生物等现代生产模式 [1] - 大力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各类技术集成应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1] 数字农业 - 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发展 [1] 科技成果转化 - 突出产业化导向,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用,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科技服务 [1] - 强调打通科技成果应用"最后一公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打造湾区农业现代化样板!深圳理工大学未来农业创新园启用
南方农村报· 2025-07-09 18:32
项目概况 - 深圳理工大学未来农业创新园正式启用,是全国首个服务于农业科研的专项创新载体 [1][2][4] - 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由深圳理工大学与深圳市绿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建 [6][7] - 首期规划100亩试验田,计划三年内扩展至千亩科研农田 [7] 技术方向 - 重点聚焦大豆基因编辑、浮萍生物技术等生物农业领域 [8] - 涵盖智慧农业及AI农业前沿技术,构建"实验室到餐桌"全链条成果转化平台 [8][9][10] - 应用智能灌溉、绿色防控等新兴技术提升成果转化效能 [11][12] 运营模式 - 首创农业科研标准化服务体系,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 [11] - 规划三年内培养1000名掌握物联网与生物技术的"新农匠" [12][13] - 同步启动年度"农业科技创新青少年竞赛"计划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13] 战略定位 - 系落实"农业新质生产力"战略的关键举措 [14][15] - 推动万亩农田升级为大湾区农业现代化示范样板 [15] - 助力"田园科学城"发展蓝图落地实施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