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搜索文档
暨南大学与仲景宛西制药左归丸临床研究项目合作正式签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8 12:42
中医药产学研合作 - 暨南大学与仲景宛西制药签署临床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聚焦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的中医药调控机制研究 [3][5] - 合作项目名为"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本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的多元学科集成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支持 [5] - 研究将探索左归丸、右归丸等经典名方在老年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的现代应用 [7][9] 中医药行业发展 - 中国老龄化加速导致老年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医药在"肾虚证"防治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7] - 仲景宛西制药以张仲景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坚持"药材好,药才好"的制药理念 [9] - 此次产学研合作被视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将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路径 [9] 研究项目细节 - 项目设立三个分会场,分别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肾虚证、膝骨关节炎肾虚证和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证 [9] - 研究由朱晓峰教授、张还添教授、孙景波教授等专家主导,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方案论证 [9] - 项目得到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支持,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召开方案论证会 [3]
奋进开门红 同仁堂提质增效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8 06:11
政策支持与行业背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知名中药品牌,推动老字号文化传承和品牌建设 [1] - 政策导向为中药老字号发展指明方向,同仁堂以"文化赋能品牌"为战略支点,深度挖掘350余年文化积淀 [2] 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 - 公司举办"同仁堂日"活动,展示188年御药历史传承和创新故事,现场演示手工搓丸、泛丸等传统技艺 [2] - 发布知识图谱、揭幕智慧展馆等数字化产品,开启传统文化现代传播探索,为培育中医药商标品牌奠定数字基础 [2] - 在华南地区500家门店设立"数字文化展柜",实现文化传播与终端销售深度融合 [4]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同仁堂科技公司成立专门工作组,提高生产设备适用性及工艺稳定性,为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3] - 投用无人取药机替代传统人工配药,提升中药生产智能化水平 [3] - 上线"同仁堂中医药知识图谱V3.0",与DeepSeek R1推理大模型融合,开发智能对话小程序"智小谱"提供中医药知识服务 [4] 产品创新与商业拓展 - 发布典藏版安宫牛黄丸和体培有机安宫牛黄丸新品规,与头部连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4] - 中医药文化智慧展示中心包含六大智慧化体验空间,通过数字技术还原清代药坊场景 [3] - 针对核心大品种参苓白术组合等加大生产力度,实施"一品一策"保供策略 [8] 营销改革与市场策略 - 健康药业公司推出年货节、会员纳新等活动,部署年夜饭套餐、滋补养生礼盒等特色产品 [7] - 商业公司升级服务,推出"健康年货专区""特价专区"等促销活动 [7] - 药材参茸公司实现营销体系向数字赋能、高效协同的2.0模式转型 [7]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公司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160个零售、医疗或文化传播终端 [14] - 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核心产品成为国际化先锋 [14] - 境外门店同步承担文化传播功能,开办同仁堂博物馆展示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14] 党建引领与联盟合作 - 2024年6月发起"党建引领老字号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医疗康养、药食同源等跨界合作 [10] - 2025年1月党建联盟新春大集展卖活动单日销售额突破67万元,其中同仁堂产品成交近40万元 [11] - 联盟成员扩大至11家,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11]
仲景左归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方案论证会广州召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18:52
合作签约与项目背景 - 暨南大学与仲景宛西制药签署临床研究项目合作协议,聚焦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2] - 项目名称为"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本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的多元学科集成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集成项目支持 [6] - 合作方包括暨南大学中医学院、仲景宛西制药及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多方机构 [2] 研究内容与方向 - 研究基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中医理论,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中医优势病种 [6] - 重点探索左归丸、右归丸等经典名方在老年退行性疾病肾虚证中的现代应用 [4][6] - 研究分为三个分会场:老年骨质疏松症肾虚证、膝骨关节炎肾虚证、阿尔茨海默症肾虚证 [7] 行业现状与意义 - 中国老龄化加速导致老年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包括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 [4] - 中医药在"肾虚证"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研究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创新继承 [4] - 合作旨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路径 [6] 参与方与专家团队 - 暨南大学方代表包括原副校长张荣华教授、中医学院院长朱晓峰教授等 [2][6] - 仲景宛西制药由副总经理马云代表出席 [2][6] - 专家团队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广东省多地医学机构 [2][7]
政策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以岭药业全产业链创新显成效
人民网· 2025-05-06 14:08
公司概况 -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军者,以全产业链创新实践推动中药产业升级,在质量管控、科技创新、国际化布局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1] 质量管控 -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产区建设60多个规范化基地,总面积超70万亩,覆盖连翘、黄芪等40余个品种 [1] - 基地严格遵循GACP标准,从土壤监测到采收加工全程数字化追溯 [1] - 质检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高端设备,检测数据得到129个经济体的149个认可机构国际互认 [1] - 药品年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1] 科研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3 9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已上市17个专利中药,其中11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覆盖心脑血管、呼吸等重大疾病领域 [2] - 累计发表SCI论文300余篇,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研究成果先后在《美国生理学》杂志和《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发表 [2] - 八子补肾抗衰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与药物治疗》杂志上 [2] 国际化布局 - 连花清瘟、通心络等产品已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酸枣仁油软胶囊、连花呼吸系列健康产品获国际批文超百个 [2] - 与荷兰莱顿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开展深度研究 [2] - 通过国际络病学大会等平台促进中医药文化与学术的全球传播 [2] 行业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强化中药质量监管、推进中药科技创新、推动中药开放发展等八个方面提出了21项重点任务 [5]
刘宁在郑州走访慰问青年团队代表
河南日报· 2025-05-04 18:36
五四青年节当天,省委书记刘宁在郑州市走访慰问青年团队代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青年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挺膺担当、砥砺奋进,不负青春、无愧时代,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青春力 量。 省领导安伟、陈星、宋争辉参加。(记者 刘婵 马涛/文 董亮/图) 责任编辑: 路娇 在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刘宁与青年科研团队深入交流,询问视觉智能分析、人机交互等技术研发进展。"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指出,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刘宁说,要牢记殷切嘱托,永葆青春活力,瞄准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拓宽应用场景,开发可靠的量产制造 工艺,让更多"青春智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郑州地铁会展中心站,刘宁察看青年主题地铁站"最美地铁口"、志愿服务站等,了解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 作,沿进站通道察看车站人流、安检并乘坐地铁。他强调,要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优化公共服务,提高交通设施便民度、安全性,打造年轻人近悦远来的逐 梦之城、向往之地,让青年和城市发展实现双向奔赴。 刘宁还来到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 ...
共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启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1 21:08
转自:新华财经 "穿越"皇家养生圣地 沉浸式体验灵芝文化 本届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巧妙融合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互动体验,通过"中医文化展示+宋韵游园+趣味打卡"创新形式,让参与者在移步换景间感受灵芝 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慈福宫前的中医药创意文化市集上,灵芝宋韵四雅成为亮点,不仅能喝到新晋网红饮品灵芝咖啡,吃到美味的药膳美食,还能玩到各种别具特色的传统娱 乐项目……同时,还有DIY香囊、定制如意手串等精彩国潮文创,吸引了不少网红达人打卡互动。 "宋韵雅宴"以《仙草降世》《白蛇情劫》《神农百草·以身试药》等艺术表演,再现了灵芝在传统文化中的传奇色彩。以灵芝入馔创新宋宴,诠释"古方今 饪"的跨界魅力,"曲水流觞飞花令"则让嘉宾在诗词歌赋中感受灵芝文化的深厚底蕴。 "白娘子"现场分享 "健康天团"共话灵芝文化 以"德寿"为名,以灵芝为脉。活动现场,与寿仙谷结缘的六位"跨界嘉宾",共话古今,开启了一场温情沙龙。 4月30日,第五届中国·寿仙谷灵芝文化节在杭州南宋德寿宫启幕。本届灵芝文化节以文化市集、启幕盛典、宋韵雅宴三大篇章展开,来自中医药、科研、体 育、电商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展现了灵芝产业"承古法、立新章"的蓬勃气象 ...
广西东兰县:锚定10亿目标 中草药产业“绿叶”变“金叶”
中国经济网· 2025-05-01 08:03
中医药种植模式创新 - 通过组培育苗和仿野生种植技术,岩黄连亩产从30公斤提升至200公斤,带动全县累计种植面积超5000亩 [3] - 采用药粮套种模式实现"一地多收",11月播种岩黄连,4月采收后种植水稻 [3] - 复合立体种植模式包括林药套种、果药复种、粮药间种,显著提升效益:岩黄连每亩鲜品500公斤产值2.5万元(半年周期),山乌龟每亩5000公斤产值5万元(三年周期),肿节风每亩2000公斤产值6500元(年收) [3] 产业链发展与经济效益 - 全县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17.18万亩,年产量超6500吨,建成18个各级示范基地(7个自治区级、5个市级、6个县级) [7] - 龙头企业广西河丰药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2024年产值达4亿元,完成3000亩示范基地种植 [8] - 村民通过土地租金、药材采摘和粮食种植实现年增收1万多元 [5] 政府政策与产业规划 - 成立全区首个县级中医药发展中心,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完善配套设施 [8] - 实施"生态种植+精深加工+文旅康养"三位一体战略,引进生物医药企业建设中草药产业园 [7] - 2025年计划新增种植4万亩,目标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5个2000亩以上示范基地 [10] 文旅康养融合创新 - 开发200多道药膳和7款养生茶,实现产值超1000万元 [9] - 推出"岩黄连康养谷""石斛养生民宿"等IP,2025年Q1中医药康养旅游占比超45%,接待游客86.71万人次,消费总额9.4亿元 [10] - 创新中药奶茶产品如"美容美白奶茶"(黄精+芡实)、"安神助眠奶茶"(酸枣仁+麦冬) [9] 区域资源与生态优势 - 东兰县森林覆盖率84.35%,土壤富硒,拥有768种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 [7] - 重点发展岩黄连、铁皮石斛等道地药材,申报区域公用品牌与地理标志商标 [10]
成都发布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港澳台携手蓉城建立联动长效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4-30 13:42
发布政策支持清单,助力中医药全链条发展;启动中医药出海项目,助力企业拓展新市场;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促成企业对接、产品研发……4月29 日,2025年成都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大会正式举行。在会上,成都市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发布,港澳台-成都推进中医药出海项目也在现场宣 布正式启动。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会议以"全链融合赋能增效 共建共享提质发展"为主题,旨在打造协同共享的中医药产业圈、生态链,推动成都中医药产 业集群式发展、集成式创新。 ▲活动现场 新版清单覆盖全链条 集合多部门力量 记者了解到,当前成都市共有中医类医疗机构达3394家,规上企业增至126家,建成全国最大的道地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中西部最大的医药集散贸 易中心,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00亿元。会上,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以下简称"政策清单")和第一批中医药企业供需清单发布。 据介绍,这份政策清单以去年10月所发布的1.0版本为基础,进行了更新与升级,清晰明了地汇总了成都市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的四个特点:覆盖领域全面 广泛,注重全产业链协同联动;聚焦短板靶向攻坚,精准解决企业痛点难点;突出科技核心引领,强化 ...
记者探访澳门大学实验室:人工智能赋能中药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的情况,包括其成立时间、研究方向、目标及成果,强调中医药与先进技术结合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1][2] 实验室基本情况 - 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 - 以中药质量为核心科学问题,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和现代化 [1] - 以中药质量的评价为研究方向,以中医药创新和国际发展为研究目标 [1] 实验室优势与意义 - 建在澳门,能吸纳国际理念和人才,推动中医药获更广泛认可 [1] 实验室设备与研究领域 - 有中药煎壶、捣药罐等传统容器和药物递送模拟器、胶囊填充机等设备 [1] - 探索重点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包括中药 + 人工智能(AI) [1] 技术应用成果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工筛选,数十秒可完成过去需十年的百万计小分子筛选工作,该人工智能技术与内地一家企业合作 [1] 实验室重大突破 - 建立中药化学、质量分析、生物活性质量监督、安全质量检定、中药制药和中药质量评价等六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关键技术平台 [2] 实验室愿景 - 通过高质量的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作出贡献 [2]
以岭药业24年度关键财务指标持续改善 25Q1盈利逐步提升
全景网· 2025-04-30 08:53
公司战略与管理 - 公司坚持"规范、专业、健康、持续、跨越"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管理为保障,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建立全链条成本控制体系,积极推进阿米巴经营 [1] - 公司贯彻"品牌致胜、形成规模、实现目标、创造利润"价值文化,培育临床重大疾病领域优势品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创新药物研发及上市 [6] - 公司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互联网数字AI科技+实体运营模式,强化预算管理、运营管理,提升费效比、人效比,建立全链条成本控制体系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3亿元,同比下降36.88%,归母净利润-7.25亿元,同比下降153.57% [2]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达6.11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第四季度单季现金流2.88亿元,同比增长超26倍 [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规模下降11.76亿元,降幅达50%,总负债31.17亿元,同比下降43.75%,资产负债率下降近10个百分点至23.4%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3.58亿元,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25%,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23%至3.25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长2.34个百分点至53.82%,净利率为13.82%,同比增加1.85个百分点 [5]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达9.08亿元,占营收比重提升至13.94% [3] - 公司构建"临床需求-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闭环创新体系,创新中药增至17个,覆盖8大临床疾病系统 [3] -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芪防鼻通片新药获批生产,柴黄利胆胶囊和芪桂络痹通片新药注册申请获受理 [3] - 11个专利中药被新版医保目录收录,通络明目胶囊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品 [3] - 全资孙公司万洋衡水制药提交的"来曲唑"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4] 行业与政策 - 国家密集出台中医药扶持政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6] - 公司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中药,研发国家专利新药十余个,覆盖多个重大疾病领域 [6] - 公司主导产品均为独家产品,组方独特,在心脑血管口服中成药领域占有独特学术和市场地位 [6] 运营与现金流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达3.4亿元,超过当期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倍 [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2024年同期下降35天至55天 [5]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改善多项财务指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