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享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2018年-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产业信息网· 2025-08-12 11:16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当季值为34.18万亿元,同比增长6.6% [1] 当季值不变价为32.35万亿元,同比增长7.8% [1] 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值不变价为63.01万亿元,同比增长8% [1]
美股异动|Lyft涨超2% 预计下半年将表现强劲 Q3总预订量指引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07 22:16
美国共享打车平台Lyft(LYFT.US)涨超2%,报14.3美元。消息面上,Lyft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 15.9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6.1亿美元;净利润4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00万美元大幅增长。季 内,乘车次数同比增长14%,达到2.348亿次;总订单量同比增长12%,达到44.9亿美元;活跃乘客数同 比增长10%,达2610万人。Lyft预计下半年将表现强劲,并预计第三季度总预订量将增长13%至17%, 达到46.5亿美元至48亿美元之间,市场预期为45.9亿美元。(格隆汇) ...
Uber (UBER) Q2 Earnings: Taking a Look at Key Metrics Versus Estimates
ZACKS· 2025-08-06 22:3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26.5亿美元 同比增长18.2% 超出Zacks共识预期1.57% [1] - 每股收益0.63美元 同比提升34% 超出分析师预期1.61% [1] - 总预订金额467.6亿美元 略高于12位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62.8亿美元 [4] 业务细分表现 移动出行业务 - 移动出行预订金额237.6亿美元 略低于九位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38.9亿美元 [4] - 移动出行营收72.9亿美元 同比增长18.8% 超出分析师预期0.8% [4] - 该业务调整后EBITDA 19.1亿美元 略超六位分析师平均预期 [4] 外卖配送业务 - 配送预订金额217.3亿美元 超出九位分析师平均预期2.3% [4] - 配送营收41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24.6% 超出预期4.1% [4] 货运业务 - 货运预订金额12.6亿美元 略低于八位分析师平均预期 [4] - 货运营收12.6亿美元 同比微降0.9% 低于分析师预期1.6% [4] - 该业务调整后EBITDA亏损600万美元 优于分析师预期的1024万美元亏损 [4] 运营指标 - 月活跃平台消费者达1.8亿 超出九位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76亿 [4] - 总行程数32.68亿次 超出八位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2.5亿次 [4] - 企业研发及行政费用调整后EBITDA亏损6.53亿美元 差于分析师预期的6.02亿美元亏损 [4] 市场表现 - 过去一个月股价累计下跌8.3%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0.5% [3] - 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示短期走势可能与大盘持平 [3]
乐摩吧再战IPO:突击分红、场景错配,53.5万张按摩椅增收难增利
观察者网· 2025-08-06 11:42
公司上市进程 - 乐摩物联于2024年7月25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中信建投国际、申万宏源香港为联席保荐人,这是继2024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1][3] - 公司曾在2017年与基石亿享签订对赌协议,承诺5年内上市但未完成,最终于2023年4月以6210万元回购基石亿享持有的114.29万元注册资本[14] - 两次递表间隔仅4天,显示公司对资本市场的强烈需求[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最初由福州境界、吴景华及陈建霖三方组建,持股比例分别为50%、35%和15%,成立初期仅为空壳公司[5] - 2016年谢忠惠收购掌创信息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同年引入韩道虎作为联合创始人并推出核心品牌"乐摩吧"[5][6] - 2017年获得唯一机构投资5000万元,对应12.5%股权,同时共享按摩椅数量达数万台,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6][10] - 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高管降薪、抵押房产筹资1800万元等措施渡过难关[10]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853.4万元、9457.8万元、1.02亿元[11] - 智能按摩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95.75%提升至2024年98.11%,2025年Q1进一步增至98.51%[11][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服务网点超48000个,投放设备53.5万台,覆盖339个城市,相比2022年底网点数量实现倍增[11] - 2022-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从4321.1万元降至2780.4万元,银行借款增至4861.2万元[14] 业务模式分析 - 直营模式收入占比从2022年74.26%提升至2025年Q1的85.04%,但毛利率仅为28.89%,远低于合伙人模式的71.46%[18][19] - 影院场景设备投放占比近80%,但日均交易量仅0.18次,远低于机场(3.60次)和商业综合体(2.76次)的运营效率[20] - 城市合伙人数量从68名锐减至45名,2024年无新增加盟[20] 股东与治理结构 - 上市前夕进行大额分红,2023-2024年累计派息4375万元,其中1000万元单独流向谢忠惠[14] - 2024年9月谢忠惠向韩道虎转让100万股套现1500万元,目前谢忠惠持股21%,韩道虎19.5%,吴景华15.2%[15][16] - 市场传闻谢忠惠为吴景华代持,公司设备主要采购自吴景华控制的荣耀健康[17] 行业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机器按摩市场份额超50%,排名第一[3] - 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仅1.1%,从23.4亿元增至24.4亿元[22] - 公司交易总额从2022年5.56亿元增长至2024年11.62亿元,平均按摩费从12.28元提升至14.69元[21] 争议与风险 - 被质疑数据造假,调查显示设备ID呈现非常规跳跃分布,实际验证设备数量与宣称53.5万台存在近8倍差距[21] - 2020年以来注销40家分支机构,占设立总数的71%,引发对财务健康状况的猜测[17] - 设备采购数据与公开信息不符,前五大供应商1.53亿元采购额按行业最低价仅对应6.11万台设备[21]
体验大于占有,“租赁经济”升温
齐鲁晚报· 2025-08-05 07:14
行业趋势 - 租赁经济在多个领域快速渗透 年交易额同比增长超71.6% 95后用户占比超6成[4] - 新租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过700亿元 2030年接近10000亿元[4] - 消费模式从"搬家式"转向轻量化 客单价50-200元 日租金仅为购置价的5%-10%[3][4] 产品需求 - 相机租赁需求旺盛 五一端午假期单店四五百台设备提前一周订罄 暑期租赁同比提升三成[2] - 热门产品包括大疆Pocket3 富士单反相机和CCD 适合新手操作且符合质感人像 复古风或Vlog拍摄需求[2] - 户外装备租赁增长显著 单店周末单日出租160套设备 比去年同期提升两倍[3] 商业模式 - 场景化租赁模式获得消费者青睐 包括旅拍达人套装和精致露营套餐等组合服务[4] - 服务专业化提供装备清洁消毒和使用指导等增值服务[5] - 信用免押和上门配送等方式提升便利性 形成完整服务生态[5] 消费群体 - 学生党和年轻游客成为相机租赁主力消费群体[2] - 年轻消费者 亲子家庭和公司团建构成户外装备租赁多元客群[3] - 95后用户占比超6成 反映年轻人追求体验大于占有的新消费观[4]
永安行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996.05万元,居两市第402位
搜狐财经· 2025-08-05 04:17
融资情况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1996.05万元,居两市第402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71亿元,偿还额1.51亿元 [1]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入5665.09万元,区间涨幅4.16% [1]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入1.30亿元,区间涨幅5.62% [1]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 - 专业服务、江苏板块、融资融券、预亏预减、转债标的 [1] - 存储芯片、机器人概念、蚂蚁概念、氢能源、独角兽 [1] - 共享经济、国产芯片、无人驾驶、PPP模式、燃料电池、物联网、节能环保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0年,位于常州市,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4060.118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3939.7417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杨磊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了44家企业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1146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249条,专利信息395条,行政许可983个 [1]
“才融一轮,就要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8-03 08:57
公司上市进展 - 乐摩物联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主板上市计划,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与申万宏源香港 [2] - 公司年内第二次递表,首次提交上市申请因6个月内未完成聆讯而失效 [2] - 乐摩物联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共享按摩椅运营商 [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14年5月,初期无实际业务 [4] - 2015年谢忠惠收购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4] - 2016年Q4推出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 [4] - 2017年12月获基石资本5000万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4亿元 [4] - 成立至今只进行过一轮融资,靠自我造血扩张至全国 [4]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 [6] - 2025年Q1收入2.21亿元,已超过2022年全年 [6] - 2024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 [6] 市场份额 - 2024年在中国机器按摩市场份额达42.9%(按交易额),连续四年第一 [6] - 中国机器按摩市场规模27亿元,占整体按摩市场(5,362亿元)的0.5% [6] - 乐摩物联在整个按摩市场占比仅0.2% [6] 商业模式 - 采用"直营+合伙人"双轮驱动模式 [8] - 直营店占总网点数的71%,贡献约84%营收 [10] - 合伙人模式毛利率高达74.44% [10] 业务布局 - 大型商业综合体(GFA>3万㎡)渗透率69%,拥有5,132个项目 [10] - 年票房大于500万元影院渗透率55%,布局1,237家 [10] - 年客流超过1,000万的机场渗透率58%,布局23个机场 [10] 运营数据 - 拥有53.5万台按摩椅、1.5亿用户 [11] - 在共享经济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实现盈利 [11]
新股前瞻 乐摩物联:智能按摩椅龙头再递表,增长焦虑如何“破局”?
金融界· 2025-08-01 22:11
行业概况 - 中国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17.21亿元增长至2024年27.07亿元,CAGR为12.0%,预计2025-2029年CAGR将提升至15.9%[5] - 行业经历早期无序扩张后进入洗牌阶段,市场份额趋于集中,头部企业通过精细化运营巩固地位[1] - 行业面临成本压力(场地租金高企、设备采购成本)、用户黏性不足(70%为偶发消费)、场景转化率分化等挑战[6][7] 公司业务 - 公司为共享智能按摩椅头部企业,拥有"乐摩吧"品牌,覆盖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等场景,累计投放53.5万台设备,服务网点达4.8万个[2] - 直营模式贡献超80%收入(71%网点为直营),合伙人模式占比14.31%,商业综合体设备虽仅占14.5%但贡献60.82%收入[3][6] - 2024年机器按摩服务收入占比98.11%,其他业务包括家用设备销售及数字广告服务[3] 财务表现 - 收入三年翻倍: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5.87亿(+77.7%)、7.98亿(+36%),2025Q1收入2.21亿(+18.4%)[2][4] - 盈利波动显著:2023年归母净利润暴增12倍至8734万元(净利率14.9%),但2024年下滑1.8%至8580.7万元,2025Q1净利润再降10%[3][4] - 成本压力凸显:2024年销售成本增49.4%致毛利率降5.7pct,营销费用增47.6%,行政开支增57.6%[4] 市场地位 - 按交易额计算连续三年市占率第一(2022-2024年33.9%/37.3%/42.9%),2024年以收入计占机器按摩市场超50%份额[5] - 累计服务1.65亿用户,注册会员超3200万,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2][5] 发展战略 - 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扩大网点覆盖、技术迭代、品牌提升及补充营运资金[7] - 长期需突破用户体验瓶颈(卫生/运维)、深化场景运营(商业综合体高转化场景)、控制成本结构[6][7]
乐摩物联:智能按摩椅龙头再递表,增长焦虑如何“破局”?
智通财经· 2025-08-01 21:49
公司概况 - 乐摩物联成立于2014年,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专注于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等场景的共享按摩服务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48,000个服务网点,投放535,000台设备,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 [2] - 累计服务人数超1.65亿,注册会员达3,200万,2022-2024年市场份额从33.9%提升至42.9%,收入排名行业第一 [2][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7.7%)、7.98亿元(+36%),三年实现翻倍增长 [2] - 2023年归母净利润暴增12倍至8,734万元,2024年小幅下滑1.8%至8,580.7万元 [5] - 2023年毛利率从25.8%跃升至41.8%,净利率从2.0%提升至14.9%,但2024年毛利率下降5.7个百分点 [6] - 2025年Q1收入2.21亿元(+18.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0%至2,333.8万元 [6] 业务结构 - 98.11%收入来自机器按摩服务,其余为家用设备销售及广告业务 [3] - 直营模式贡献83.8%收入,合伙人模式占14.31%,71%网点采用直营模式 [4] - 商业综合体贡献60.82%收入,影院占26.14%,但影院设备数量占比达75.8% [10][11] 运营数据 - 服务网点从2022年21,727个增至2024年45,993个,年复合增速45.49% [2] - 设备总数从2022年167,066台增至2024年490,564台,其中影院设备从108,328台增至406,868台 [12] - 商业综合体设备仅占14.5%但贡献六成收入,影院设备占比75.8%仅贡献26.14%收入 [11] 行业趋势 - 中国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17.21亿元增至2024年27.07亿元(CAGR12%),预计2029年达56.06亿元(CAGR15.9%) [8] - 行业面临场地租金高企、设备回本周期长、用户消费频次低(70%为偶发消费)等挑战 [12]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场景精细化运营、技术革新、成本控制及用户体验提升 [13] 战略规划 - IPO募资拟用于扩大网点覆盖、技术迭代、品牌提升及补充营运资金 [13] - 当前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4,321万元降至2024年1,968万元,亟需资金补充 [6][7]
新股前瞻|乐摩物联:智能按摩椅龙头再递表,增长焦虑如何“破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21:48
公司概况 - 乐摩物联成立于2014年,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专注于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等场景的共享按摩服务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超过48,000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35,000台设备,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 [2] - 公司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65亿,注册会员超过3,200万名 [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年复合增速约45.49%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8.1万元、8,734万元、8,580.7万元,2023年同比增长12倍以上 [5] - 2023年毛利率从25.8%升至41.8%,净利率从2.0%升至14.9% [6] - 2024年毛利率下降5.7个百分点,销售成本同比增长49.4%,高于收入增速 [6] - 2025年一季度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8.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0%至2,333.8万元 [6]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1,968.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但投融资现金流出扩大 [6][7] 业务模式 - 98.11%收入来自机器按摩服务,其余为家用设备销售及数字广告 [3] - 直营模式贡献83.8%收入,合伙人模式贡献14.31%收入 [4] - 71%服务网点采用直营模式运营,29%为合伙人模式 [4] - 商业综合体贡献60.82%收入,影院26.14%,机场9.71%,高铁站1.52% [9] - 商业综合体设备仅占14.5%但贡献六成收入,影院设备占75.8%仅贡献不到三成收入 [10] 行业地位 - 按交易额计算2022-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3.9%、37.3%、42.9%,行业排名第一 [9] - 2024年以收入计市场份额超过50%,机器按摩市场排名第一 [9] - 中国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17.21亿元增至2024年27.07亿元(CAGR12%),预计2029年达56.06亿元(CAGR15.9%) [8] 运营挑战 - 超70%用户为偶发性消费,消费频次低且价格敏感 [11] - 场地租金高企,优质点位竞标激烈,设备采购成本和回本周期压力大 [11] - 行业面临卫生、运维、盈利等关键挑战,需技术革新和场景深耕 [12] - 公司计划通过IPO资金扩大网点覆盖、技术迭代和品牌提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