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

搜索文档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正式获批!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优质港股通科技龙头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6-12 15:08
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获批 -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正式获批 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1] - 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高且营收增速好的科技龙头股组成 覆盖互联网、半导体、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战略领域[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单股权重上限10%[1] 指数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70.8% 包括小米集团-W(13.1%)、比亚迪股份(11.36%)、阿里巴巴-W(10.2%)、腾讯控股(9.26%)等[1][2] - 行业分布集中于信息技术(小米13.1% 中芯国际4.37%)、可选消费(比亚迪11.36% 美团6.27%)、通信服务(腾讯9.26% 快手4.11%)[2] - 乘用车及零部件板块权重突出 含比亚迪股份(11.36%)、理想汽车-W(3.76%)、小鹏汽车-W(3.4%)[2] 港股市场趋势研判 - 建银国际证券指出港股呈现熊牛切换特征 底部抬升且成交配合 投资逻辑转向新质生产力和估值重估[4] - 建议三季度采取哑铃型配置 基础配置高息股及贵金属 重点布局科技、医药、高端制造和内需股[4] - 招商证券强调AI商业化加速和人形机器人量产将强化科技赛道长期投资价值[4]
香港医药ETF(513700)大涨4%,创新药板块集体爆发
新浪财经· 2025-06-12 14:23
香港医药ETF表现 - 香港医药ETF(513700 SH)上涨4% 主要成分股中中国生物制药上涨16 56% 百济神州上涨6 99% 药明生物上涨3 94% 再鼎医药上涨9 91% 信达生物上涨2 56% [1] - 中国生物制药大涨超15% 因公司在高盛全球医疗健康年会上透露今年将至少有1个重量级对外授权交易落地 [1] - 百济神州股价创历史新高 带动创新药板块整体走强 [1] 创新药行业动态 - 市场对创新药企商业化进展持乐观预期 成为短期行情催化因素 [1] - 港股通医药板块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基本面改善确定性较高 [1] - 2024年年报显示港股通医药企业收入增速环比提升0 8个百分点至2 4% 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提升7 7个百分点至7 4% [1] - 毛利率和ROE指标均持续改善 [1] 券商观点 -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医药作为新核心资产的重要领域 资金加仓港股医药板块仍有空间 [1] - 长期来看A-H溢价收敛趋势将利好港股医药估值修复 [1] 关联产品及个股 - 香港医药ETF(513700) 联接基金(A类 021088 C类 021089 I类 022844) [2] - 关联个股包括信达生物(1801) 百济神州(6160) 药明生物(2269) 石药集团(1093) 康方生物(9926) 中国生物制药(1177) 京东健康(6618) 三生制药(1530) 再鼎医药(9688) 翰森制药(3692) [2]
Agent商业化启动时刻即将来临,数字经济ETF(560800)回调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6-12 11:50
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 02%,成分股润泽科技(300442)上涨1 91%,东方财富(300059)上涨1 44%,同花顺(300033)上涨1 40%,寒武纪(688256)上涨1 35%,恒生电子(600570)上涨1 32%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0 27%,最新报价0 74元,盘中换手率0 84%,成交637 83万元 [1] - 数字经济ETF近1年日均成交2310 62万元 [1] 数字经济主题指数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98%,包括东方财富(8 12%)、中芯国际(6 58%)、汇川技术(5 49%)、北方华创(4 95%)、海光信息(4 85%)、寒武纪(4 84%)、海康威视(4 23%)、韦尔股份(4 19%)、中科曙光(3 60%)、澜起科技(3 31%) [2][4] - 东方财富权重最高(8 12%)且当日上涨1 44%,中芯国际权重第二(6 58%)但下跌0 31%,北方华创跌幅最大(-2 75%) [4] 行业趋势分析 - 天风证券预测2025~2026年为Agent商业化启动时刻,底层大模型能力提升将推动Agent从Prompt型向专家型转变 [1] - Agent落地可能带来数字劳动力、ROI及商业模式三大变革,万亿白领劳动力市场面临重塑 [1] ETF产品信息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覆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及高数字化应用领域上市公司 [2]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和C类(015788) [4]
“万亿市值潜力”?欧洲核聚变初创企业吸引创记录投资
华尔街见闻· 2025-06-12 08:33
融资里程碑 - 德国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获得1.3亿欧元融资,创欧洲核聚变领域最大规模融资纪录,由Cherry Ventures和Balderton Capital领投 [1][2] - 公司两年前成立时仅获700万欧元种子资金,脱胎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 - 投资方认为该公司有潜力成为万亿美元规模企业,称其代表欧洲解决人类重大挑战的能力 [2] 技术路线差异 - Proxima专注开发"仿星器"聚变装置,与传统主流"托卡马克"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 [3] - 仿星器设计更复杂但等离子体稳定性更强,公司认为更适合商业电厂转化 [3] - 托卡马克路线在美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如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融资18亿美元,Helion融资4.25亿美元 [3] 商业化路径规划 - 融资将用于2027年前建造"恒星器模型线圈"磁铁装置,被视为技术突破关键节点 [4] - 计划2031年前建造10亿欧元示范工厂,部分资金可能来自欧洲政府资助 [4] - 目标在2030年代建成首座商业聚变电站,但承认商业化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4]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核聚变领域尚未实现能量净输出,部分科学家认为商业化还需数十年 [4] - 投资方承认核聚变投资风险与传统软件投资完全不同,但对公司团队和技术能力保持信心 [4]
音综,请停止寻找下一个单依纯
虎嗅APP· 2025-06-12 07:59
音综市场现状 - 《奔跑吧》第九季以峰值0.87、平均值0.74的收视率稳居卫视综艺榜首,超越《歌手2025》[2] - 2024年共有25部音综问世,其中24部有偶像、rapper或网红出身选手[14] - 当前音综呈现高度同质化,多数采用对抗竞演模式、现场投票决定晋级名额的制作逻辑[19] 音综历史演变 - 2004年《超级女声》开创多元审美和青年文化风潮,为乐坛引入张靓颖、尚雯婕等新人[10] - 2011年后选秀类音综受限,《中国好声音》崛起并引领综艺黄金十年,前四季全部进入收视前十[11] - 2018年《偶像练习生》标志音综核心转向,真人秀元素超越音乐成为重点[13] 行业商业化表现 - 《中国好声音》2015-2017年为灿星文化创造28亿元财富,冠名费从第一季6000万涨至第六季5亿元[11]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其中票房收入579.54亿元[26] - 歌曲《跳楼机》版税营收达4000万元,相当于SM娱乐2024年净利润(8500万元)的近一半[26] 国际竞争格局 - 2025年Q1中国重新成为KPOP最大专辑出口市场,出口额1296万美元占全球25%[28] - HYBE娱乐在北京设立分公司,SM娱乐被腾讯音乐收购12.9亿元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24][28] - 日本音综呈现多元化赛道,包括打歌节目、音乐科普、访谈类等不同类型[22] 内容制作趋势 - 音综从音乐竞技转向真人秀,玩梗和CP成为标配,粉丝对艺人形象的关注超越音乐能力[13][14] - 节目过度依赖流量明星,导致专业歌手与流量艺人同台竞技的畸形现象[14][17] - 国内缺乏权威音乐榜单,音综被迫承担评判功能,造成"伪公平"的审美驯化[23] 植入营销特点 - 音综植入以快消品尤其是饮品类为主,植入形式具有高度自由性和戏剧性[29][30] - 《歌手2025》中牛奶植入引发歌手卡痰问题,成为社交平台热议话题[31] - 节目通过线下见面会、演唱会等衍生形式持续深化商业合作[32]
IDG投资刘靖康,一场重仓年轻人的胜利
36氪· 2025-06-12 07:45
影石Insta360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于6月11日登陆科创板 成为"智能影像第一股" 上市首日开盘价182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285% 总市值超700亿元 [3] - 此次科创板上市募资19.38亿元 为2025年以来上交所整体募资额排名第三 科创板排名第一 [3] - 创始人刘靖康为90后创业者 白手起家 在A股90后创始人中具有独特性 [3] 公司发展历程与关键节点 - 2015年正式成立影石创新 2018年推出里程碑式消费级产品 实现规模化出货 当年营收2.58亿元 净利润1828.7万元 [7] - 从软件转型硬件过程中经历资金紧张 IDG资本在A轮追加投资并协助解决股权结构问题 [7] - 核心技术优势为影像视觉算法长期积累 产品线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需持续资金投入和技术商业化长周期容忍度 [9] 投资机构布局与策略 - IDG资本为最大外部股东 持股超13% 启明创投和迅雷分别持股9.4%和8.7% [3] - IDG早在2014年刘靖康"无收入 无团队 无产品"阶段即决定投资 2015年投入数百万元成为最早投资人 [4][6] - 投资逻辑聚焦"人+技术信仰" 早期容忍技术研发周期 成长期提供人才引进 战略协同等资源支持 [8][9]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法论 - 消费电子行业需从细分市场突破 构建竞争壁垒 巨型单品难以覆盖多元市场需求 [9] - IDG资本2014年设立1亿美元专款投资90后创业者 捕获代际红利 案例包括B站 喜茶 莉莉丝游戏等 [8] - 未来VC核心竞争力公式为:年轻创始人×技术/产品创新×全球化市场×深度投后 角色需从"狩猎者"转向"农耕者" [10] 全球化布局 - 影石产品最初为手机配件 后通过苹果商店渠道发展为独立品类 IDG在全球化布局上具有敏感性 [10] - 类似案例包括安克创新 SHEIN 科沃斯等 均以中国优质产品满足全球需求为视角 [10]
低苦艾刘堃:在表达的“荒原”,寻找花草树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21:45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春末夏初,西北风残余的势力依旧刮起漫天的沙尘,兰州仿佛被笼罩在一片黄褐色的大雾之中。蜿蜒、宽阔的黄河两岸,全是疯长的嫩芽。 一群甘肃柳莺扑腾着翅膀,径自飞向金城的边缘地带,那里拥有春天,也充满铁锈。这种栖息于西北内陆的小鸟,在每年的严冬时分总会飞往更为温暖的西 南地区越冬。 兰州黄河边的小西湖公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图片来源:阿巴斯电影《随风而逝》截图 白色马驹,浮出雾中;转瞬不见,回到雾里。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刘堃早已熟悉兰州的一草一木,这里是他音乐扎根的地方,也是他一次次出走的故乡。1999年,他与几名好友组建了一支名为"唇锈"的乐队,极具迷幻与试 验色彩,这便是后来"低苦艾"乐队的前身。 a 1999 - 1999 SSNE 955 career o and 在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史上,这支来自西北内陆深处、由刘堃领衔的乐队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作为中国民谣摇滚的"缔造者",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 他们活跃于国内外各大音乐舞台,持续创造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同时兼具细腻的人文关怀。 2007年,低苦艾发行第一张同名专辑《低苦艾》。2012年,他们凭借《兰 ...
韦东奕“下凡”抖音:当“数学之神”闯进赛博江湖,围观群众吵翻了天
搜狐财经· 2025-06-11 20:56
2025年6月,数学界"扫地僧"韦东奕一脚踏进抖音江湖,一条15字自我介绍视频炸出2000万粉丝。评论 区秒变"高考许愿池",考生们排着队刷屏:"韦神保佑!数学150+!""信韦神,不挂科!" 这届网友的脑洞,比微分方程还难解: "造神"还是"祛魅"?韦东奕的赛博人设崩塌战 有人质疑平台"造神",把韦东奕当高考节点流量密码;也有人反驳:"韦神"早就是民间野生图腾,抖音 不过给他盖了个"官方认证"。 正方辩手: 反方怼回去: "韦神"的赛博分身:从扫地僧到顶流爱豆,人设崩了? 韦东奕的账号,像一面"人性照妖镜",照出众生相: 结语:给"韦神"留条缝,别造神,也别"杀神" 算法阴谋论:4秒视频能爆?肯定是平台强推,不然怎么对得起"韦神"15万的百度指数? 学术商业化:数学家就该在实验室待着,出来混社交媒体,迟早被流量反噬! 群众基础论:从IMO金牌到"矿泉水+馒头"传说,韦神早就是"民间数学家",抖音不过是给他发了 个身份证; 辟谣刚需:与其让假账号编故事,不如真身下场打假,这叫"学术反黑第一线"。 滤镜爱好者:希望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一旦他发视频,就脑补"团队操控""人设崩塌"; 细节考古派:把他"公交 ...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拆解AI商业化落地
混沌学园· 2025-06-11 19:21
毕竟,当下的创业环境, 成本压力 再 暴增 , 传统咨询动辄百万费用,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 还记得《哪吒》 1948个特效镜头吗? 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投入如此重的成本。 AI ,成了新的可能性。 据麦肯锡研究显示, 2025 年 AI 将为全球经济创造 4.4 万亿美元价值,但有太多太多的企业仍困于 "如何落地 AI 战略" 的迷雾中。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 AI 时代已来,以及大多数 企业急需 AI 战略能力,但传统商学院仍 在 教 传统 时代方法论 , 很少有商学院能够提供真正的 AI 方法论和针对创业者使用的 AI 咨询师。 作为李善友教授领衔的创新教育平台,混沌学园深耕商业创新十年,见证了无数企业在技术变革中崛起与陨落。 这一次,我们带着两款颠覆性产品 —— 混沌 首款战略 AI 咨询师「HDDI」 与 「焕新大学籍」 AI 创新学科体系 ,正式向 AI 商业深水区发起冲 击。 如果你 想布局 AI 产品,却不懂如何拆解商业模型与技术路径 。 如果你想 尝试引入 AI 工具,却因成本高、落地难而不了了之 。 如果 眼看竞争对手借 AI 突围,自己却困于传统思维无法破局 。 那么你一定要预约这场直播课程。 ...
新股消息 | 东阳光药递表港交所 公司专注于感染、慢病及肿瘤等治疗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7:49
公司上市申请 - 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制药公司,专注于感染、慢病及肿瘤等治疗领域 [3] - 在中国销售48款药物,海外市场销售23款药物 [4] - 在不同国家及地区拥有150款获批药物 [5] 收入结构 按治疗领域 - 抗感染药物销售收入:2022年32.425亿元(85.0%),2023年57.458亿元(90.0%),2024年27.976亿元(69.6%) [3] - 慢性病药物销售收入:2022年5.173亿元(13.6%),2023年5.807亿元(9.1%),2024年10.677亿元(26.6%) [3] 按地区 - 中国收入:2022年37.532亿元(98.4%),2023年63.359亿元(99.2%),2024年38.805亿元(96.6%) [4] - 境外收入及许可费:2022年0.604亿元(1.6%),2023年0.497亿元(0.8%),2024年1.384亿元(3.4%) [4] 产品组合 - 抗感染产品包括可威®(磷酸奥司他韦)、东卫恩®(磷酸依米他韦)及三款仿制药 [5] - 慢病治疗药物包括五款胰岛素产品及四款主要仿制药 [5] 财务表现 - 收入:2022年38.14亿元,2023年63.86亿元,2024年40.19亿元 [5] - 毛利:2022年29.22亿元,2023年50.77亿元,2024年30.59亿元 [5] - 营业成本:2022年8.91377亿元,2023年13.08568亿元,2024年9.60274亿元 [6] - 分销费用:2022年12.44177亿元,2023年15.77083亿元,2024年11.97046亿元 [6] - 研发成本:2022年7.91642亿元,2023年8.27415亿元,2024年8.87653亿元 [6] 公司重组进展 - 母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以换股方式将东阳光长江药业吸收合并 [6] - 前提条件1及3已达成,前提条件2(上市批准)尚未全面达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