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商业化

搜索文档
多只产品份额创新高 6月以来逾2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
上海证券报· 2025-07-05 03:00
港股市场正在成为资金竞逐的新方向。6月以来,超2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 创历史新高。从机构最新动向看,当前港股已成为公募重要投资阵地,ETF扎堆上市。多家公募看好港 股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接下来将加大布局力度。 资金加仓港股ETF"三剑客" 近期,超百亿资金借助ETF加仓港股市场。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6月以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 额合计209.68亿元。其中,港股创新药、科技、红利等领域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从创新药主题ETF来看,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44.4亿元,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 为23.05亿元,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为12.35亿元。 多只港股科技主题ETF的净申购额均超10亿元。具体来看,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净申购额为16.03亿 元,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为15.29亿元,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净申购额为 13.84亿元。 红利主题ETF同样备受资金关注。其中,富国恒生红利ETF、易方达恒生红利低波ETF、华泰柏瑞港股 通红利ETF等净申购额均在6亿元以上。部分金融主题ETF也大幅"吸金",广发港股通非银 ...
又见“落袋为安”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4:03
港股ETF资金流向 - 7月3日全市场股票ETF资金净流出21.69亿元,其中A股股票ETF净流出超41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及恒生科技ETF吸引资金抄底 [2][3] - 港股市场ETF与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达19.46亿元与18.63亿元,宽基ETF净流出57.39亿元 [5]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单日净流入超5亿元,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等港股ETF包揽净流入前四名 [7] A股ETF资金动向 - 跟踪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的宽基ETF出现资金净流出,中证A500ETF净流出21.38亿元 [2][5][9] - 华夏基金旗下科创50ETF单日净流入3.4亿元,游戏ETF净流入1.6亿元 [6] - 易方达基金旗下恒生科技ETF净流入1.5亿元,中概互联网ETF净流入1.4亿元 [5] 港股市场投资机会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逼近20%,科技、创新药及高股息资产被视为核心主线 [7][8] - 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EPS增速预计达35%,ROE增速14%,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 [8] - AI商业化加速与政策扶持推动互联网巨头盈利,创新药板块受益于国际化战略 [8]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总规模单日增加41.4亿元,达6457.5亿元 [5] - 华夏基金科创50ETF规模831.52亿元,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23.16亿元 [6]
万向钱潮:万向一二三已围绕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构建多项专利储备 积极推进商业化落地
快讯· 2025-07-03 17:08
万向钱潮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万向一二三已围绕 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构建多项专利储备,并持续关注 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商业化落地。 ...
固态电池回调,机会出现了
金融界· 2025-07-01 10:56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板块近期出现回调,但技术爆发阶段的行情通常具有多次发酵、持续时间延长和反弹幅度增强的特点,回调被视为布局机会 [1] - 过去6个交易日电池ETF(SH561910)反弹超7%,吸金超7000万元,显示资金正借道低位布局 [1] - CS电池指数PE为24.89倍,处于近十年14.87%分位,行业估值比85%历史时期更便宜,可能预示拐点来临 [3]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实验线6月贯通(产能0.2GWh),实现100%国产化设备与自主开发 [4] - 宝马5月启动全固态电池车路测,标志"动力电池圣杯"技术首次实车落地 [4] - 北京纯锂、美国QuantumScape相继发布产品方案或工艺突破,技术商业化信号明确 [4] 市场规模与产业链影响 - 中国固态电池产值2030年预计超1000亿元,全球规模或达1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45% [4] - 固态电池带动材料、设备到电池设计的全链条升级,其主题性机会与锂电行业盈利回暖形成双重驱动 [6] - 电池ETF(561910)固态概念股权重占比近40%,覆盖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转型企业及天赐材料等核心供应商 [5] 重点公司表现 - 阳光电源收盘价67.77元(+3.58%),权重10.348%位列ETF成分股第一 [5] - 宁德时代收盘价252.22元(+0.49%),权重9.71% [5] - 科达利单日涨幅3.2%表现突出,三花智控、亿纬锂能等涨幅均超1% [5]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议程重磅公布,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6-30 19:24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 际峰会暨展览会议程 主办方:起点固态电池、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起点研究 SPIR 总冠名: 茹天科技 CATALOGUE 生产工艺革新 02 03 04 · 1111 01111 | 01 活动背景与意义 | | --- | | 02 核心技术议题 | | 03 议程框架设计 | | 04 活动组织架构 | | 05 宣传推广方案 | CHAPTER 论坛背景与意 · 2121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分 · 能量密度快速提升: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的350Wh/kg提升至2030年的500Wh/kg,年均复合 增长率达7.4%,显著高于液态锂电池进步速度。 · 商业化节奏加速: 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原计划2027年),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如电解质电导率>10 mS/cm、界面稳定性提升)。 · 中日技术路线趋同: 中日企业均聚焦硫化物路线,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 40%,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 · 政策驱动明确: 国内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验 ...
Robotaxi开启试运营,人形机器人中长期信心不改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27 09:28
特斯拉Robotaxi服务上线 - Robotaxi服务于6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推出,首批投入约10辆升级版Model Y车型,采取邀请制运营,用户可通过"Tesla Robotaxi"应用程序预约 [1] - 服务采用固定费率计价,单次行程收费4.2美元,覆盖奥斯汀市南部区域,运营时间为早6时至晚12时,目前前排座位仍配备安全员值守 [4][5] - 未来计划投入Cybercab等更多车型扩充车队,并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商业化落地有望带来全新增长 [4][5]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机遇 - Optimus量产进度受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影响较大,战略定位为最高优先级,现有零部件生产工艺不成熟,供应链初步建立影响大规模量产效率 [2] - 特斯拉通过一体化压铸、简化设计、全新组装工艺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今年进行量产阶段前的试错,为后续十倍产能快速跃升做准备 [2] - 新技术方案和供应链调整将给零部件厂商带来新机遇,推荐技术能力、成本控制、产能爬坡具备优势的企业 [3] 投资建议 - 平台化布局企业具备竞争优势,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凯迪股份、捷昌驱动 [3] - 灵巧手是Optimus Gen3最大边际变化,推荐德昌电机控股 [3] - 丝杠是人形机器人优质赛道,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关注贝斯特、北特科技、兆丰股份 [6] - 线性关节总成价值量大,推荐双林股份、德昌电机控股、捷昌驱动 [6] - 微型丝杠有望迎来独立行情,推荐雷迪克、浙江荣泰,关注长盛轴承 [6] - 内螺纹磨床投资机会,推荐双林股份(科之鑫)、嵘泰股份(河北力准),关注华辰装备、秦川机床、日发精机 [6] - 传感器推荐开特股份,关注凌云股份、安培龙 [6]
安全员频繁介入难掩隐患 特斯拉Robotaxi首秀暴露商业化技术缺陷
智通财经· 2025-06-26 10:19
6月25日特斯拉(TSLA.US)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首次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试乘服务,这场备受瞩 目的技术展示却因多起驾驶异常引发行业震动。据媒体核实的11段现场视频显示,测试车辆在开放道路 环境中出现了包括车道误判、危险停车、异常变道等在内的多项操作问题,为特斯拉自动驾驶战略蒙上 阴影。 作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战略转型的核心支柱,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 力。在传统汽车销售承压的背景下,马斯克曾公开宣称特斯拉的财务未来与自动驾驶技术深度绑定,并 立下2025年下半年实现数百万辆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的激进目标。然而此次测试暴露的问题,让这个时 间表的可信度遭遇质疑。 行业对比显示,自动驾驶商业化道路充满坎坷。Alphabet(GOOGL.US)旗下Waymo虽成为美国首家实现 无安全员商业化运营的企业,但其奥斯汀运营也面临交通阻塞等挑战;通用(GM.US)Cruise更因安全事故 被迫暂停服务。特斯拉此次测试规模达10-20辆改装版Model Y,规模虽小却因马斯克的高调宣传备受瞩 目。 支持者认为不应过度解读测试初期问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阿兰.科恩豪泽指出,某些异常操作实为保 守安 ...
投诉率居首!如祺出行被东莞交通运输局通报
齐鲁晚报· 2025-06-18 17:02
近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2024年下半年网约车投诉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日均订单量在1万单以上的网约车平台中如祺出行万单投诉量0.4, 投诉纠纷排名居首位,其与哈啰出行、小拉出行2024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扣50分。 | l를 | 政策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 > 工作动态 | | | --- | --- | --- | --- | | | 政府信息 | 索引号: 11441900007329896Y/2025-00392 | 分类: | | (0) | 公开指南 | 发布机构: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2025-05-30 | | | | 名称: 关于2024年下半年网约车投诉情况的通报 | | | ■ |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6-10 | | | | 主题词: | | | fil |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 【打印】【字体:大 中 小】 | 分享到:(6)(4) | | 心 组织机构 | + | | | | △ 财政信息 | + | 关于2024年下半年网约车投诉情况的通报 | | | □ 规划计划 | + | 发布日期:2025-0 ...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中信银行科技金融助企业 “破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6:1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北京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信银行近期AIC牌照获批,双方合作正在向更深层次推进。梅永刚透露,双方正 在开展合作洽谈,中信银行将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助力鑫华储在储能赛道实现更快发展。 成立于2018年的华视诺维,专注于眼科精准医疗与靶向药物研发,同时拥有多项国际专利与国家级科研 项目背书。调研过程中,华视诺维医学推广兼大客户总监夏朝阳向记者展示了自研创新的一次性使用前 房穿刺器,他介绍道,"传统眼科取样用注射器,不仅创伤大还容易漏液;我们的创新医疗器械,配合 上自主研发的眼科诊断试剂与POCT仪器,致力于在未来助力县级医院实现精准检测。" 而更具突破性的是脉络膜上腔给药装置——经介绍,该技术方向曾被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等机构进行科 研探索,但一直未能贴合临床需求实现产品化、商业化;经华视诺维创新性地研发攻关,并由此延展的 系列性眼科微创介入器械与创新药物,均已进入临床试验与临床应用阶段,并在全球主要国家获得专利 IP的授权。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中信银行调研团队至科技金融转化一线,见证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 贷"等创新金融产品,助力科技企业破解"技术商业化"难题,为不同领 ...
IDG投资刘靖康,一场重仓年轻人的胜利
36氪· 2025-06-12 07:45
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82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85%,总市值超7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影石科创板上市募资19.38亿元,为 2025年以来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整体募资额排名第三,在科创板排名第一。 在上市现场,影石创始人、90后创业者刘靖康身穿简约文化衫,手持Insta360全景相机敲响锣声,以科技产品替代传统棒槌完成 仪式。 目前A股上市公司"90后"董事长50余位,其中多为家族继承或联合创业的"二代"。刘靖康的独特性在于:1991年生人、在南京大 学大四创业时仅23岁;纯白手起家走到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驱动且取得全球范围的成功——这组人生拼图在A股90后创始人中 几乎是孤品。 之于资本市场也是久违的盛宴。影石成立以来累计融资八轮,根据招股书,上市发行前持股超13%的IDG资本成为最大外部股 东,启明创投和迅雷分别持股9.4%和8.7%,位列第二、三大股东。 以下文章来源于暗涌Waves ,作者暗涌 暗涌Waves . 钱的流向,人的沉浮。36氪旗下投资报道账号。 公司成立10年, VC陪伴12年。 文 | 任倩 来源| 暗涌Waves(ID:waves36kr)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历时5年,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