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养鱼、数字挤奶:“塞上第一村”如何“无中生有”创产值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7:15
核心观点 - 杨家窑村通过智能渔业、生态种植和数字乳业三大特色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从欠债4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落后村发展为产值超千万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1][3][5] 渔业项目 - 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11328.62平方米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 配备16套智能循环水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3] - 采用竖流沉淀池过滤、紫外线杀菌、液氧储罐增氧和恒温调控等技术保障鱼类生长环境 [3] - 预计2025年成鱼产量达25万公斤 创造经济产值约1250万元 [3] - 项目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并拓展研学功能 形成"产研学"融合新模式 [3] 种植产业 - 投资3亿元建设农牧业文旅体验园 融合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 [3] - 1.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年培育60余种蝴蝶兰超30万株 产值突破1000万元 [5] - 建成4000平方米高标准水果种植大棚 种植木瓜、香蕉和金龙枣等特色水果 [5] 乳业项目 - 2015年村集体投资2.4亿元创立牧同乳业 构建从牧场到工厂的"千米黄金链"生产体系 [5] - 实现鲜奶10秒内锁鲜处理、机器人码垛和特色"黄花牛奶"产品开发 [5] - 带动6800户农民户均增收1万多元 每年吸引游客3万多名 [5] - 作为全国研学基地年均接待学生6500多名 [5] 产业融合成效 - 形成渔业+研学、种植+文旅、乳业+观光的三产融合模式 [3][5] - 智能养鱼、数字挤奶等科技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3][5] - 通过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将生产空间转化为"果园、公园、乐园"多元价值空间 [3][5]
从“好物出山”到“游客进山”!深圳福田与南宁马山协作激活消费帮扶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16
产销对接 - 马山县与深圳福田区联合举办粤桂协作展销推介活动 推动50余种特色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 包括里当鸡、金银花茶、菌菇干货等[3][5] - 展销活动实现农产品销售与文旅推广双向赋能 吸引深港游客现场采购 并为马山企业与大湾区渠道商搭建面对面对接桥梁[5][6] -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方式 马山县农产品直供直销至福田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今年销往广东的农产品总额达6000多万元[8] 品牌建设 - 马山县4家企业的7个产品通过"圳品"认证 并拥有1家"深圳农场"和1家"供深基地" 黑山羊、里当鸡等加工产品正在申请认证[12] - 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全程指导 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例如菜根谱农业科技公司的菜心和芥蓝通过认证后10小时内可送达深圳[11] - 福田区投入5288万元共建马山县深圳东风食品加工产业园 引入5家东部食品加工企业 完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14][15] 文旅融合 - 马山县水锦顺庄旅游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 并入选深圳技术工人疗休养基地 2021年以来获得500万元粤桂协作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6] - 实施数字农文旅计划 投入50万元培育经营性人才和推广数字化运营 推动"体育+文旅"特色体验活动 吸引大湾区游客参与[16][18] - 2021年以来马山获得粤桂协作财政资金2.64亿元 实施61个协作项目 显著提升农文旅领域发展质量[20]
岸绿景美迎客来——“高原明珠”滇池打造旅游黄金岸线
新华网· 2025-09-05 10:23
生态修复成效 - 滇池环湖生态带累计恢复面积达6.29万亩,湿地建成57个,实现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的历史性转变 [2] - 滇池全湖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并连续7年保持Ⅳ类水质,2025年上半年稳定在Ⅳ类水平 [2] - 入湖河道水体优良率从17.2%跃升至81.8%,优良水体数量从5条增至27条 [3] - 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至81%,湖滨湿地年吸收总氮1324吨、总磷74吨 [3] 生物多样性恢复 - 植物种类从232种增加到303种,海菜花等喜清水植物重新出现 [3] - 鸟类种类从89种增至175种,彩鹮、白眉鸭等珍稀鸟类频繁现身 [3] - 鱼类恢复到26种,滇池特有金线鲃等土著物种濒危状况有效缓解 [3] 乡村旅游发展 - 牛恋村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88.46万人次,同比增长132.11%,旅游总收入超900万元 [4] - 环滇池46个重点村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4亿元,人均增收1338元 [5] - 村民自主经营创业户数达460家,为改造前两倍多,带动就业超3000人 [5] - 2023-2024年农文旅营业收入累计达7.31亿元 [5] 文旅融合与活动成效 - 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9天吸引280.59万人次参与,举办20多个特色活动和80余场演出 [8] - 绿道系统串联7座主题桥,融合湿地、村落与文化地标,形成环湖生态旅游圈 [7] - 嵌入式民宿、乡村集市、非遗体验点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5][8]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寿阳:老粮田种出“双丰收” 荒河滩变身“网红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1:26
农业模式创新 - 段廷村采用"稻蟹共生"生态农业模式 实现水稻和螃蟹同步养殖 2025年投放4万只蟹苗至300亩稻田[1] - 该模式形成良性循环 螃蟹清除杂草并提供肥料 水稻为螃蟹提供遮阴和饵料 减少农药使用[1] - 预计每亩地因螃蟹养殖可额外增收1000元 村民人均收入已超过10000元[1] 产业规模与效益 - 2022年水稻产量达30万斤 注册"稻汇源"品牌商标 当年集体收益突破100万元[1] - 农业与文旅结合带来综合效益提升 昔日庄稼地转变为城市居民打卡点[3][4] 乡村环境改造 - 潇河区域经过环境整治 清理淤泥杂草70多处 动用机械65辆次和人工275人次[3] - 改造后形成青草连片的河岸景观 配备平整停车场 成为周末露营烧烤的热门目的地[3][6] 文旅融合发展 - 2023年举办首届稻田艺术节 打造北方"小江南"旅游品牌 吸引亲子家庭和网红直播[3] - 计划进一步深化农文旅融合 目标成为省城居民一小时出游圈的核心目的地[6]
潍坊临朐智慧方舱种菇,产量较传统大棚提升70%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21:03
农业科技创新 - 智慧蘑菇方舱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调整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 单箱体占地36平方米可容纳菌棒4000棒产量较传统大棚提升70% [1] - 樱桃大棚应用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和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系统使樱桃上市期提前至三月下旬 [3] - 大棚管理从过去三个棚需五人管理优化至现在手机遥控两人即可完成 2024年片区大樱桃亩均管理成本下降50元 [3] 产业片区化发展 - 实施连片规划连片建设连片发展三连协同策略 规划建设14个乡村振兴片区发展40多类富民产业包括樱桃板栗山楂奶牛朗德鹅黑山羊等 [3] - 片区化运作将分散资源聚合成发展合力 2024年樱桃示范片区年产值突破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02万元 [3] - 山地丘陵面积占比873%的县域通过创新思维突破八山一水一分田资源短板 [3] 产业链价值提升 - 实施农企百强计划培育105家加工企业推动产业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跃升 农产品平均增值率达150% [5][6] - 鹅肝产业形成种鹅繁育-智慧养殖-精深加工全链条 创新研发红酒蓝莓鹅肝等60余种产品带动产值突破80亿元 [5] - 鲟鱼产业构建孵化-养殖-加工体系 通过鱼子酱加工项目使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 [5] - 山柿经12道工序制成流心柿饼使单价从每斤20元跃升至单个5元 开发的柿柿如意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破百万 [5][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搭建产业联合体和展会平台整合农村集体资源资产 组建43个镇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 [6] - 举办山珍优品博览会大樱桃节农民丰收节等专题展销会 培育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和1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6] - 临朐蜂蜜龙山油桃等8类土特产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通过展销对接和品牌赋能实现农产品价格大幅增长 [6] 农文旅融合与新业态 - 引入电商直播文娱体验亲子研学等新业态 建设的齐鲁嵩山峡谷漂流项目为山东省内最长峡谷漂流 [6] - 漂流项目串联沿线10余个村庄 日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暑期单日接待达9000人 [6] - 带动周边38家民宿爆满 使20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6] 产业发展成效 - 2024年全县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80万人次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7] - 持续深化土特产深加工育龙头走出去四大发展方向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7]
山海携手促发展!赤水农文旅融合推介会在深圳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9-03 21:30
活动概况 - 贵州省赤水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赤水小组于9月2日在深圳市彭年万丽酒店联合主办"黔韵赤水・湾区相约"农文旅融合推介会 [2][3] - 活动依托粤黔东西部协作机制 旨在搭建赤水与大湾区农文旅合作桥梁 推动赤水农产品进入湾区市场并吸引大湾区游客前往赤水 [3][4] - 香港中国旅游协会高层、赤水市政府官员、粤黔协作工作组代表、文旅企业及行业协会人士出席活动 [18][19][20] 农文旅融合策略 - 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展示农文旅融合画卷 突出"可游可购可体验"的全域旅游新魅力 [6][7] - 构建"粤港澳市场+赤水基地"产销体系 通过直供渠道和展销平台将金钗石斛、竹笋等特色农产品输往湾区市场 [12][13] - 大湾区发挥产业技术市场优势 引入龙头企业拓展农产品品类 提升赤水农业附加值与竞争力 [14][15] 产业协同发展 - 一产提质:聚焦金钗石斛、竹笋等特色农产品 建立直供湾区餐桌的产销体系 既丰富湾区菜篮子又增加农民收入 [12][13] - 二产升级:借助大湾区技术资源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 增强产业竞争力 [14] - 三产赋能:通过专题推介和旅游踩线活动 宣传丹霞瀑布竹海资源 开发湾区客源市场 提升"醉丹霞·宿赤水"品牌知名度 [15][16] 特色产品展示 - 现场设置特色商品展示区 展出赤水晒醋、竹笋、石斛花、竹泉水等农特产品 吸引嘉宾驻足品尝 [10] - 珠海与遵义结对协作后 构建"输血+造血"双轨帮扶模式 为三产联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1][12]
枣庄市市中区深入探索片区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20:09
规划引领 - 按照一轴两区三方共建总体规划 以悠然南山凤凰绿道为轴线打造农文旅融合功能区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 - 聚焦健康养生 特色农产品 乡村旅游三大优势业态 融合生态绿芯 农耕民俗 非遗传承三类多元文化[2] - 推行区级领导+部门+国企包联制度 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并吸引社会资本 由区属国企完成整体施工建设[2] 产业发展 - 构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体系 支持12家特色采摘园区优化基础设施和经营规模[3] - 培育食品加工产业链 推动晟达菲尔 燊坤食品等龙头企业扩规提档 实现种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增值[3] - 高标准推进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城 板泉山居等重点项目 打造豆钱书屋 南山写生基地等特色文旅节点[3] 生态建设 - 省市级和美乡村覆盖率100% 完成5家村卫生室提档升级 新改建农村道路26公里 污水治理率100%[4] - 打造凤凰绿道20公里精品环线 栽植优质石榴品种2.3万棵 核桃桃枣树20余万株[4] - 实施水库综合利用项目 实现六库联通 建设沿库景观节点6处 游客体验区3处[4] 运营机制 - 通过永汇享共富公司打破行政壁垒 带动村集体增收220余万元[5] - 汇泉城建集团 中兴文旅集团2家区属国企全方位参与片区设计 资金赋能 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5] - 盘活传统村落闲置院落100余套 培育民宿文创新业态 带动150余人就业 人均年增收2万元[6]
山东招远市市长答每经:全市培育了1个千亿级黄金产业和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将为办好农民丰收节提供最有力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06:14
招远市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 黄金产量连续46年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培育1个千亿级黄金产业和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 [1] - 粉丝蛋白产业规模超百亿元,粉丝年产量占全球80%,豌豆蛋白出口量占全国85%以上 [3] - 苹果种植面积超19万亩,年产量约69万吨,拥有"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称号 [1][3] 农业生产与品牌建设 - 粮食种植面积超57万亩,年产量稳定在22.9万吨以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3] - 培育"烟台苹果·招远味道"、大户葡萄、齐山蜜薯、源珑黑牛等名优品牌 [3] - 入选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和乡村振兴示范县 [3] 乡村产业经济结构 - 镇村"四上"企业达264家,市场主体2.7万户,提供充足家门口就业机会 [3] - 打造黄金文化主题公园、五星级皮草市场、温泉康养等特色旅游项目 [4] - 2023年上半年乡村游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 [4] 农民收入与创新机制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全省及烟台市平均水平 [4] - 推广"农户+村集体+企业+经营主体"四位一体联农富农机制 [4] - 实施"统—分—统"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创新实践 [4] 金秋消费季活动成效 - 累计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 [9] - 活动时间从9月持续至11月,新增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发起单位 [9] - 8家金融机构推出消费券、满减优惠等惠民措施 [10] 城乡联动促消费举措 - 在杭州启动消费季活动,联动天津/沈阳/武汉/广州/成都/兰州6大城市 [10] - 电商平台提供消费补贴、流量支持和运营辅导 [10] - 通过农文旅融合打通农产品上行与市民下乡双向流动 [9]
43天!260场!2000万人观看!云安区第三届“村BA”点燃乡村振兴热引擎
南方农村报· 2025-08-29 19:00
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赛事持续43天 覆盖全区7镇114村居 举办260场高密度比赛 [6][7] - 91支球队 1415名球员参与 线上线下观众超2000万人次 [7] - 决赛主赛场可容纳3800名观众 场外设2个大屏幕 单场线下观众超1.5万人 [31][32] 村BA+乡风文明建设 - 三年累计超3600名村民运动员参与赛事 [13] - 村民主动让地超2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篮球场等文体设施 [13] - 赛事带动百余名大学生返乡工作 数十人创业 [23] - 刑事治安警情连续三年下降 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保持98%以上 [26][27] - 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 全国文明村1个 [27] 村BA+企业助力 - 中国水电六局公益助力建设决赛主赛场 [30] - 三届赛事奖品主要由本土国企民企赞助 [34] - 2025年17家企业新增结对帮扶48个行政村 实施76个帮扶项目 投入资金281.8万元 惠及群众3.47万人次 [35][36] - 云安乡亲投资建设恰好时体育公司 成为云浮市首家体育设施制造企业 填补本地制造业空白 [37][38] 村BA+农文旅融合 - 制作7部旅游推广视频 重点推介7个镇精品线路 [43][44] - 凤悦酒店落地实现云安区高级酒店零突破 [45] - 2025年截至目前全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0.37% 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2.96% [46][47] - 赛事带动农产品销售 2025年1-7月线上线下销售额达2880万元 同比增长约34% [59] - "翠竹源"麻竹笋通过湾区认证并随赛走红 [55][56]
今年金秋消费季主要有三个特点
搜狐财经· 2025-08-29 16:42
金秋消费季活动总体安排 - 金秋消费季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活动 由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林草局 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部门联合发起 活动时间从9月持续到11月 [3][4] - 活动累计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 成为丰收节中节味浓 人气足 消费旺的品牌活动 [3] - 今年发起单位新增文化和旅游部 以农文旅融合为纽带 打通优质农产品上行与市民下乡双向流动 延伸至赏 玩 学 创等消费场景 [4] 活动参与主体与支持措施 - 行业协会将组织会员单位及连锁商超 餐饮 宾馆等推出优惠促销政策 [4] - 淘天 京东 拼多多 美团 抖音 小红书等平台企业开展丰收节专题促消费活动 提供消费补贴 流量支持 入驻支持和运营辅导 并动员知名主播参与公益助农促销 [4] - 农行 工行 建行 邮储 浦发 光大 华夏和太平洋保险8家金融机构推出农产品消费券 消费满减 积分兑换等优惠措施 [4] 城乡联动与区域部署 - 今年启动活动于9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发挥杭州电商之城 直播之城特色优势 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 [4] - 天津 沈阳 武汉 广州 成都 兰州6个城市发布倡议 推动大中城市发挥资金 技术 人才和产业功能 联动中秋 国庆等重要节日举办庆丰收促消费活动 [4] - 活动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体验 顺畅城乡消费链路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与电商持续赋能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