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业务结构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金 螳 螂(002081)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17:16
行业与公司竞争格局 - 2023 年建筑装饰行业产值降至 4.93 万亿元,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达 8.16 万亿元 [2] - 公司聚焦公装市场,凭借工艺工法等优势巩固竞争地位 [2] 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旧改业务 - 2025 年聚焦海外与旧改业务,2024 年旧改业务占比近 15%,计划 2025 年提升至 50% [2] - 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等需求拓展细分市场 [2] 海外业务 - 在新加坡、香港等建立属地化管理体系,采用混合模式 [3] - 了解东南亚市场,下一步开拓非洲市场并完善管控和融合机制 [3] 公装业务情况 - 2024 年公装业务占比近 90%,政府项目占比过半 [4] - 2024 年公装新签合同小幅增长,得益于办公空间和公共交通类项目提升 [4] 业务调整 - 降低家装业务占比,剥离低毛利业务 [5] - 优化公装业务结构,承接优质工程 [5] 毛利率与盈利现金流 毛利率承压原因 - 行业竞争激烈,价格走低 [6] - 为保障现金流牺牲利润空间 [6] - 业主付款周期延长,资金占用成本上升 [6] 盈利现金流向好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现金流表现优异 [7][8] - 执行财务策略,保障应收款回收 [8] - 坚持回款优先,改善现金流和盈利质量 [8] 国内业务拓展 - 2024 年北京订单同比增长 56%,江苏增长 35%,川渝完成初步开拓 [9] - 延续“五省两市”战略,聚焦江浙沪区域 [9] 洁净业务 - 覆盖医疗、工业/生物、实验室三大领域,有多个典型案例 [10] - 加大高端洁净厂房研发投入,布局高端制造领域 [10] - 与民企组建联合体,拓展市场份额 [10]
同兴达(002845) - 002845同兴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7:34
公司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05月13日15:00 - 17:00,地点在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万锋等 [2] 公司业务与合作 - 公司如有资本运作打算会及时公告 [2] - 公司会结合自身发展和资本市场情况,依法合规寻求提升投资价值的方式 [2] - 公司与昆山日月新公司致力于共同推进昆山公司芯片封测项目发展 [3] 公司业绩与财务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二季度业务向好,公司正努力提高毛利率、管控成本、开拓新业务增长点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316,495,265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12,659,810.6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5,879.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1.4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26%;业绩变动原因包括主要产品单价下行致毛利率下降、财务费用因汇率影响增长1,971.18万元、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助)影响约为1,627.98万元 [3]
江山欧派(603208):短期业绩承压 营销变革持续
新浪财经· 2025-05-13 10:2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30.01亿元,同比下降20%,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72%,扣非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下降79% [1] - 2024Q4营收7.43亿元,同比下降28%,归母净利润-0.55亿元,扣非净利润-0.63亿元 [1] - 2025Q1营收4.02亿元,同比下降36%,归母净利润0.03亿元,扣非净利润-0.23亿元 [1] 收入端分析 - 2024Q4大宗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经销业务同比下降36%,其中直营工程收入同比下降65%,代理工程收入同比增长44% [2] - 2025Q1大宗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5%,经销业务同比下降46%,其中直营工程收入同比下降50%,代理工程收入同比下降36% [2] - 经销渠道表观收入下降,但"经销+AAM模式总出货额"口径表现较佳,2024年加盟服务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8% [2] 渠道与业务结构 - 公司经销商数量持续扩张,2024年净增25951家至62518家,2025Q1净增6303家至68821家 [2] - 非直营工程业务(代理工程与经销)占比提升,直营工程业务占比下降12pcts至24%,2025Q1进一步降至22% [3] - 公司积极拓展酒店、学校等非住宅类客户,降低对新增住宅需求的依赖度 [3] 盈利能力 - 2024Q4/2025Q1毛利率同比下降,主因收入规模下降摊薄效应及高毛利的直营工程占比下降 [3] - 2024Q4/2025Q1归母净利率分别同比下降16.9pcts/3.7pcts [3] - 2024Q4计提减值损失约1.06亿元,2023Q4为0.97亿元 [3] 零售与渠道策略 - 公司经销商门店快速拓展,2021-2023年平均每年净增约1万家 [4] - AAM和品牌合作模式丰富品类结构(木门、硬装建材、家电),授权抽佣收入计入非主营,净利率可观 [4] - 公司聚焦优质战略客户,推动营销变革,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2.2/2.9亿元,对应PE 17/11/9x [4]
龙大美食(002726):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推动业务提质增效
华鑫证券· 2025-05-08 23: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全年扭亏为盈,后续伴随行情持续回暖,推进客户开发,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总营收109.90亿元(同减17%),归母净利润0.22亿元(2023年为 - 15.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0.58亿元(2023年为 - 13.64亿元);2024Q4总营收29.76亿元(同减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0.51亿元(2023Q4为 - 8.90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29亿元(2023Q4为 - 8.75亿元);2025Q1总营收25.49亿元(同增1%),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减86%),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减90%) [4] - 2024年/2025Q1公司毛利率分别同比 + 6pct/-1pct至3.98%/4.91%;销售费用率分别同减0.2pct/0.02pct至0.94%/1.36%;管理费用率分别同增0.1pct/1pct至2.28%/3.05%;净利率分别同比 + 11pct/-1pct至0.06%/0.23% [5] 公司业务情况 - 产品端2024年鲜冻肉/预制菜产品收入分别同减7%/15%至89.91/16.87亿元,毛利率分别同比 + 4pct/-0.3pct至2.25%/9.41%;渠道端B端坚持“固老开新”,C端积极开拓线上渠道,2024年线上销售收入突破1.59亿元(同增8%)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06/0.14/0.1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9/43/33倍 [8] - 预计2025 - 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122.67/134.83/145.9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1.6%/9.9%/8.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154/20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08.5%/131.3%/31.5% [10]
六大民营连锁药房2024年财报观察:增长“降温”,盈利“遇阻”,行业在困境中谋变
华夏时报· 2025-05-08 17:1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连锁药房行业增速显著放缓,六大民营连锁药房营收同比涨幅均未超过10%,最高仅为8.01%,远低于2022-2023年普遍超10%甚至20%的水平 [2] - 归母净利润表现更为严峻,仅益丰药房实现8.26%增长至15亿元,其余五家均出现下滑,其中大参林下降超20%,老百姓利润近乎腰斩,漱玉平民亏损近2亿元,健之佳利润暴跌约七成 [5] - 全国药店闭店数量激增,2024Q3单季关闭9545家,前三季度累计达25114家,新开门店数从Q1的1.6万家递减至Q3的1.2万家 [5] 企业分化格局 - 益丰药房成为唯一"既长个子又长肉"的企业,通过优化门店布局、调整商品结构和降本增效,在240.62亿元营收基础上守住净利润增长 [5] - 大参林以264.97亿元营收成为规模冠军,但净利润缩水两成多,反映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的失衡 [5] - 区域型药房普遍承压,一心堂利润缩水至不足1.5亿元,显示中小连锁在规模与服务差异化上的困境 [5] 门店扩张态势 - 六大连锁药房门店总数仍保持增长,大参林净增2479家至16553家领跑,老百姓净增1703家至15277家,益丰净增1434家至14684家 [7] - 扩张速度较前几年明显放缓,行业焦点从"开店速度"转向"关店控制",管理能力与运营成本成为新考验 [6][7] 核心挑战因素 - 政策压力:医保控费收紧、药品集采常态化压缩利润空间,全国药店比价系统和追溯码推行增加合规成本 [8][10] - 线上冲击:新兴线上药店分流客源,消费者比价行为加剧(感冒药比价3-5个平台),保健品/医疗器械销售额跳水两成 [8][10] - 成本攀升:房租人力成本上涨,供应链不稳定导致缺货断货,数字化投入增加费用 [8][9] 转型应对策略 - 数智化转型成为共识,重点提升门店管理精细化、供应链效率和顾客服务体验 [12] - 业务结构优化:增加高毛利非药品类(健康食品/美妆),降低药品采购成本 [12] - 线上线下融合:构建全渠道销售服务体系,但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改造 [12] - 商誉风险暴露:前期疯狂并购积累的商誉减值压力开始显现 [11]
5家A股上市险企一季度业绩透视 净利润“三升两降”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时报· 2025-05-08 10:04
上市险企一季度业绩概览 - 五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41.76亿元,同比增长1.4%,呈现"三升两降"格局 [1] - 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128.49亿元(+43.36%)、中国人寿288.02亿元(+39.5%)、新华保险58.82亿元(+19.02%) [2] - 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270.16亿元(-26.4%)、中国太保96.27亿元(-18.13%) [2] 业绩分化的驱动因素 - 中国人保增长靠保险承保业绩提升及投资策略优化:权益类资产正收益,债券配置灵活把握利率波段 [2] - 中国平安及中国太保净利润下降主因投资利差承压,债券市场波动导致长债浮亏拖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 寿险业务结构优化 - 新业务价值普遍增长:人保寿险(+31.5%)、中国人寿(+4.8%)、平安寿险(+34.9%)、太保寿险(+11.3%,可比口径+39.0%)、新华保险(+67.9%) [4] - 代理人渠道提质增效:平安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11.5%,人均产能提升14%;太保核心人力月均保费8.3万元 [5] - 银保渠道爆发:新华保险银保保费收入268.89亿元(+69.4%),太保银保规模保费257.22亿元(+107.8%),平安银保新业务价值增长170.8% [5] 财险业务成本优化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4.5%(-3.4%)、平安产险96.6%(-3.0%)、太保产险97.4%(-0.6%) [7] - 人保财险车险保费716.96亿元(+3.5%),意健险605.28亿元(+6.5%),非车险费用率下降 [7][8] - 成本改善主因大灾赔付减少及费用精细化管理 [7]
伊利股份: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减值落地轻装上阵,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50505
开源证券· 2025-05-05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伊利股份收入稳健增长,虽终端需求弱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并新增2027年预测,但公司布局多元、渠道完善、品牌力强,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4] - 2024Q4备货谨慎液奶承压,2025Q1环比改善,各业务有不同表现;2024Q4盈利因澳优商誉减值承压,2025Q1扣非净利率明显提升;未来公司轻装上阵,全年有望稳健增长[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收入1157.8亿元,同比 - 8.2%;归母净利84.53亿元,同比 - 18.9%;2024Q4收入267.4亿元,同比 - 7.0%;归母净利 - 24.16亿元,同比 - 330.4%;2025Q1收入330.2亿元,同比 + 1.5%;归母净利48.74亿元,同比 - 17.7%;拟每股分红1.22元,分红率92%,叠加回购金额共占归母净利润的100.4%[4]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为108.1、116.4(前值115.6、126.0)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为124.1亿元,EPS为1.70、1.83、1.9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5、16.3、15.3倍[4] 各业务表现 - 2024Q4液奶/奶粉/冷饮业务同比分别 - 13.1%/+8.7%/+23.7%,2025Q1同比分别 - 3.1%/+18.6%/-5.3%;液奶春节备货谨慎收入承压但库存健康,2025Q1降幅环比收窄,2024年液体乳居行业第一,常温奶份额第一,低温奶逆势增长;奶粉2024年婴配粉市占率达17.3%,成人粉市占率提升至24%,居行业第一;冷饮连续30年位列第一,新品收入占比超20%;奶酪业务2C和2B均稳健增长[5] 盈利情况 - 2024Q4毛利率30.8%(YoY - 0.7pct),费用率23.4%(YoY - 1.3pct),归母净利率 - 9.1%(YoY - 12.7pct),主因计提澳优商誉减值30.37亿元致资产减值损失大增,对利润率影响为15%[6] - 2025Q1毛利率37.7%(YoY + 1.9pct),因业务结构优化和原奶红利,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 - 1.5pct/-0.7pct,费用投放效率提升;归母净利率14.8%(YoY - 3.4pct),因2024Q1出售资产高基数效应,扣非净利率为14.0%(YoY + 2.6pct)明显提升[6] 未来展望 - 2025年经营目标为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实现1190/126亿元,同比分别 + 2.8%/+24.4%;促消费政策及上游出清带动供需改善,收入有望稳健增长;原奶成本触底、产品结构优化支撑毛利率提升,费用投放优化,盈利能力提升;澳优减值落地后利润有望大幅增长[7]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5,758|115,393|119,144|124,090|128,790| |YOY(%)|2.5|-8.2|3.3|4.2|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429|8,453|10,810|11,639|12,410| |YOY(%)|10.6|-18.9|27.9|7.7|6.6| |毛利率(%)|32.6|33.9|34.0|34.1|34.2| |净利率(%)|8.3|7.3|9.1|9.4|9.6| |ROE(%)|17.9|14.8|16.0|14.7|13.5| |EPS(摊薄/元)|1.64|1.33|1.70|1.83|1.95| |P/E(倍)|18.2|22.4|17.5|16.3|15.3| |P/B(倍)|3.5|3.6|3.0|2.5|2.2|[8]
上市券商2024年主营业务大比拼
国际金融报· 2025-05-01 21:50
行业整体表现 - 42家上市券商2024年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10%至1060.4亿元,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增30%至1728.42亿元,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27%至306.07亿元,资管和信用业务净收入微降[1] - 超六成券商总营收同比正增长,超八成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中信证券总营收637.89亿元(+6.2%),归母净利润217.04亿元(+10.06%),国泰海通营收434亿元(+20.08%),净利润130.24亿元(+39%)[3] - 中小券商表现分化,第一创业营收35.32亿元(+42%),净利润9.04亿元(+173%),天风证券多项业务下滑拖累业绩[3] 业务驱动因素 - "9.24"行情推动经纪业务回暖,36家券商经纪净收入增长,国联民生等4家增幅超30%,中信证券该业务净收入107.13亿元,国泰海通78.43亿元(+10%)[10] - 自营业务30家券商净收入增长,11家增幅超100%,中信证券自营净收入263.45亿元(+21%),国泰海通147.69亿元(+62%),兴业证券大增370%至28.24亿元[12] - 投行业务36家净收入下滑,17家降幅超30%,华林证券大跌84%,首创证券逆势增长91%至1.84亿元,第一创业增长46%至2.78亿元[16][17] 业绩分化原因 - 自营业务分化源于投资策略差异,国泰海通侧重交易性金融工具,华林证券专注高安全边际债券,中原证券权益投资不佳导致净收入下滑68%[13] - 8家券商"增利不增收",主因业务结构优化、兼并收购协同效应及成本控制,中信建投人均薪酬由61.82万元降至53.14万元(-14%)[7] - 高管薪酬总额同比下滑31%,中信建投下降57%至2014.68万元,国泰海通等降幅近五成[8] 业务结构调整 - 头部券商通过多元化布局平抑波动,中小券商需形成特色优势,东兴证券转向自营业务,其净收入从8.77亿元增至20.91亿元[17][20] - 建议券商优化投行业务结构,拓展并购和资产证券化,推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强化自营业务投研和风控能力[20]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解读:净利润暴增352.42%,经营现金流却下滑38.56%
新浪财经· 2025-04-30 10:57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达6634万元,同比增长352.42%,扣非净利润3439.7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 - 基本每股收益0.54元/股(+350%),扣非每股收益0.28元/股[4] - 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增长18.37%,其中装备产品收入2.25亿元(+33.6%),铸件产品收入3.73亿元(+9.51%)[2] 业务发展 - 装备业务欧洲市场开拓意大利、英国新客户,铸件业务进入工程机械阀体零件批量生产并布局新能源产品[2] - 研发费用6117万元占营收9.69%,新增专利32件(含7项发明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5] - 研发人员134人(占比18.11%),平均薪酬21.8万元/年,人力投入稳定[7]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1276万元同比下降9.37%,管理费用7416万元保持稳定[5] - 财务费用469万元同比转正(上期为-1183万元),主因汇率波动影响[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5亿元同比下降38.56%,主因销售回款减少及材料款支付增加[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8670万元(同比-320.26%),系购买结构性存款所致[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979万元,因偿还到期借款及新增借款减少[6] 管理层与治理 - 董事长、总经理税前报酬均为61.1万元,薪酬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9]
江苏金租(600901):业绩稳健、资产优良、利差提升 股息仍具备吸引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10.6%,营收52.8亿元,同比增长10.3% [1] - 1Q25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8.4% [1] - 2024年每股分红0.27元,分红率53.15%,同比提升2.02个百分点,对应股息率5.18% [1]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亿元、35.2亿元、37.8亿元,同比增速10%、9%、7% [4] 资产规模与利差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373亿元,同比增长14.5%,1Q25末较年初增长8.9% [2] - 融资租赁资产规模1278亿元,同比增长12.0%,新增投放829.2亿元,同比增长14.5% [2] - 直接租赁投放金额同比增长22%,直租占比达47% [2] - 2024年租赁业务净利差3.62%,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1Q25净利差3.91%,同比提升0.2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29个百分点 [2] - 2024年付息债务成本率2.84%,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1Q25年化成本率2.35%,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 [2] 资产质量 - 2024年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0.91%,同比持平,关注率2.75%,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 [3] - 1Q25不良率维持在0.91%,拨备覆盖率430%,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拨备率3.93%,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3] 业务结构与战略 - 业务覆盖10大行业、100多细分市场,清洁能源和交通运输租赁资产余额占比分别为26%、19%,规模增速分别为40%、13% [4] - 农业装备行业投放同比增长42% [4] - 与5847家厂商经销商合作,较年初增加2234家,区域小微投放超20亿元 [4] - 与法巴租赁合资的专业子公司开业并盈利,推动国际化布局 [4] 估值 - 25-27年动态PB分别为1.17x、1.10x、1.03x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