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

搜索文档
快手侵权被爱优腾连番起诉“爆金币”,为什么放不下二创的流量生意?
钛媒体APP· 2025-08-29 10:07
核心观点 - 公司因未经授权传播影视内容面临高额版权侵权赔偿 累计判赔金额达1.57亿元 反映出版权治理存在严重缺陷 [1][2][3] - 平台依赖影视二创内容维持流量和用户活跃度 但监管不足导致侵权内容泛滥 与行业正规化趋势形成冲突 [3][4][6][19] 版权诉讼与赔偿 - 因传播《德云斗笑社》《长相思》被判赔8910万元 另涉《大奉打更人》索赔6000万元 [1] - 2023年因《狂飙》侵权被判赔3000万元 中超联赛侵权案判赔超2400万元 [2] - 优酷起诉《甄嬛传》侵权获赔160万元 腾讯起诉《梦华录》《庆余年》获赔1275万元 [2] - 累计版权诉讼赔偿总额达1.57亿元 [3] 平台内容生态与运营模式 - 影视类内容分为搬运 二创和无人播剧三类 二次创作内容普遍存在 [4] - 平台监管力度不足 搜索"完整版电影"可获取国内外完整片源 [4] - 头部博主侵权风险高 中小博主因维权成本高往往被忽略 [6] - 存在"收徒"产业链 博主收取288-588元费用传授侵权规避技巧 [14] - 短剧成为二创新目标 因版权方反应慢且转化率高 [16][17] 行业竞争与战略困境 - 2022年销售及营销开支达371亿元 成本占比超30% 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19] - 缺乏现象级创作者 头部主播流失 用户粘性弱于竞争对手 [19] - 抖音通过影视评论功能助力《永夜星河》获得1.3亿活动访问量及700万用户参与 [21][23] - 仅与乐视视频达成独家二创授权合作 版权覆盖远低于行业水平 [28] 版权治理行业动态 - 2021年70余家影视机构与500位艺人联合抵制未经授权剪辑行为 [20] - 2022年爱奇艺 优酷 腾讯视频 芒果TV与抖音达成二创授权合作 [26] - 合作要求二创内容需实质性加工 禁止简单拆条传播 [26] - 2024年腾讯视频仍对合作前未授权二创内容发起索赔 金额达10万-100万元 [31] 二创内容价值与矛盾 - 二创在影视宣传期内受平台鼓励 成为重要宣发渠道 [21] - 《甄嬛传》通过二创维持十余年热度 B站相关改编视频播放量超7000万 [23] - 长视频平台内容成本高昂 爱奇艺2024年内容成本达157.1亿元 [20] - 版权方对侵权认定缺乏统一标准 法院审判尺度存在差异 [32]
哔哩哔哩(BILI):2Q25财报点评:业绩超预期,看好广告收入和费用控制推动后续释放趋势
华创证券· 2025-08-28 14:31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 目标价27.52美元 当前价22.74美元 潜在涨幅21%[4] 核心观点 - 2Q25业绩超预期 收入73.4亿元(YOY+20%)符合预期 经调归母净利润5.6亿元(YOY扭亏为盈)超预期8%[1] - 广告业务略超预期 收入24.5亿元(YOY+20%)超预期1% 受AI提效和电商需求驱动[8] - 游戏业务符合预期 收入16.1亿元(YOY+60%) 主要受《三国:谋定天下》S8赛季及周年庆活动驱动[8] - VAS业务符合预期 收入28.4亿元(YOY+11%) 由直播和其他增值服务共同带动 UP主充电总收入提升100%+[8] - 用户指标持续增长 2Q25 DAU达1.1亿(YOY+7%) MAU增长8% 用户时长105分钟(YOY+6分钟)[8] 财务表现 - 2025年收入预测301亿元(YOY+12%) 2026年326亿元(YOY+9%) 2027年349亿元(YOY+7%)[8]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9.03亿元(YOY+167%) 2026年19.86亿元(YOY+120%) 2027年30.29亿元(YOY+52.5%)[4]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32.7%提升至2027年40.6% 净利率从-5.0%提升至8.7%[9] - 经营现金流表现强劲 2024年60.15亿元 2025-2027年预测分别为25.01/42.40/60.13亿元[9] 估值分析 - 当前市盈率75.3倍(2025E) 预计将降至34.2倍(2026E)和22.4倍(2027E)[4] - 市净率4.5倍(2025E) 预计逐步降至4.0倍(2026E)和3.4倍(2027E)[4] - 总市值95.70亿美元 流通市值77.26亿美元 每股净资产4.70美元[5] 业务展望 - 游戏业务进入稳态运营期 《三国:谋定天下》赛季环比流水有望保持稳定 重点关注海外上线进度[8] - 广告业务受益于AI算法提效和电商广告需求改善 单位流量价格持续增长[8] - VAS业务新产品形态对收入端带动作用显著 UP主变现能力持续增强[8]
哔哩哔哩Q2营收同比增长20%,净利润2.18亿元,游戏业务收入增60%
美股IPO· 2025-08-21 23: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73.4亿元 [1][3][4] - GAAP净利润达人民币2.1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6.0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3][4][8] - 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5.61亿元,远超市场预期 [4]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9.9%大幅提升至36.5%,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 [4][8] - 营业成本同比仅增长9%,总经营开支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8] 分业务收入表现 - 移动游戏收入同比暴增60%至人民币16.1亿元,成为最大增长引擎 [9][11] - 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24.5亿元,效果类广告为主要驱动力 [9][11] - 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1%至人民币28.4亿元,增速相对平稳 [9][12] - IP衍生品及其他收入同比下滑15%至人民币4.4亿元,为唯一下滑业务 [9][12] 用户数据表现 - 日均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7%至1.09亿,增速有所放缓 [10] - 日均用户使用时长达105分钟,同比增加6分钟,创历史新高 [10] - 线下活动Bilibili World和Bilibili Marco Link吸引超过40万人次参与 [11] 成本控制成效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显示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8] - 销售及营销开支得到有效控制,经营效率提升 [6][8] - 营业成本增速(9%)远低于营收增速(20%),推动毛利率提升 [8]
快手Q2营收、净利润双双超预期,可灵AI收入破2.5亿,宣派20亿港元特别股息
美股IPO· 2025-08-21 23:15
财务表现 - Q2总收入350.5亿元 同比增长13.1% 环比增长7.5% 高于市场预估的344.5亿元 [1][4] - 经调整净利润56.2亿元 同比增长20.1% 净利润率16.0%创单季新高 高于预估的50.6亿元 [1][4] - 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77.2亿元 高于预估的72亿元 [4] - 毛利率55.7% 同比微升0.4个百分点 [4] - 经营利润52.89亿元 同比增长35.4% [5] - 期内利润49.22亿元 同比增长23.7% [5] - 截至Q2末可利用资金总额达1,019亿元 [4] - 宣派首次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 总额约20亿港元 [1][4][13] 业务运营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97.7亿元 同比增长12.8% 高于预估的196.7亿元 [6][8] - 直播收入100.4亿元 高于预估的97.9亿元 [6] - 电商GMV同比增长17.6%至3,589亿元 [1][6] - 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4%至4.09亿 创历史新高 [1][6] - 日均使用时长126.8分钟 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7] - 泛货架电商占比超32% 618期间商品卡GMV同比增长超50% [10] - 搜索电商GMV同比增长超140% [10] 人工智能发展 - 可灵AI Q2收入超2.5亿元 远高于Q1的1.5亿元 [6][11][12] - 2025年可灵AI全年收入预计比年初目标翻倍 [1][6] - 可灵AI相关2025年Capex投入较年初预算实现翻倍 [6] - AI整体投入对全年利润率影响预计在1%-2% [6] - 5月推出可灵AI 2.1系列模型 7月发布"灵动画布"功能 [12] - 与快手星芒短剧联合出品的《新世界加载中》全球累计播放量近2亿 [12] - AI技术通过端到端生成营销素材 带来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低个位数增长 [9] 成本控制与研发投入 - 销售成本占收入比重从44.7%降至44.3% [14]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32.4%降至30.0% [14] - Q2研发支出34亿元 同比增长21.2% 占营收比重达9.7% [4][15]
快手2025Q2财报:总营收350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达56亿元
新浪科技· 2025-08-21 16:40
财务业绩 - 总营收同比增长13.1%至350亿元人民币 [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56亿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达到55.7%和16%的单季新高 [1] 收入结构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占比56.4% [1] - 直播业务收入占比28.7% [1] - 其他服务(含电商及可灵)收入占比14.9% [1] 股东回报 - 首次宣布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 [1] - 股息总额约20亿港元 [1] - 将于10月6日前后派付给9月16日登记在册的股东 [1] 公司战略 - 派息反映董事会对长期增长前景及稳健财务状况的信心 [1] - 公司具备回馈股东同时保持业务发展灵活性的实力 [1] - 未来将考虑股份回购及派息等方式持续提升股东回报 [1]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数据市场快速成长,数字服务普惠便捷——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8:37
数字中国建设成就 - 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带动集成电路、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等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3]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 [3] -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增长至2024年6月底的30万亿,增长300多倍 [3] 数据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4] - 2024年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4] - 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年均增速15.7% [4] - 长三角地区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集聚数据企业超过10万家 [5] 数字服务普及 - 中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 [6]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6] -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6]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6] - 全国10.7亿人领取电子社保卡,覆盖75%以上人口 [7] - 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7]
虎牙收入表现连续两个季度改善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18:31
8月12日,虎牙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虎牙总收入为15.67亿元,2024年同期为15.41亿元,同比微增;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 于该公司的净利润为4750万元,2024年同期为9700万元,收入和利润水平超过市场预期。 | | As of December 31, | As of June 30. | | | --- | --- | --- | --- | | | 2024 | 2025 | 202 | | | RMB | RMB | ાટ | | Assets | | | | | Current assets | | | | |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 1,188,911 | 499,305 | | | Restricted cash | 17,031 | 9,201 | | | Short-term deposits | 4,075,048 | 3,007,072 | | | Accounts receivable, net | 76,044 | 128,448 | | | Prepaid assets and amounts due fro ...
从地标场景到元宇宙应用,上海全方位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生态
第一财经· 2025-07-23 13:18
产业支持政策 - 上海市推出《上海市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沪九条),旨在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 [1] - 构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交流交易平台 [2] - 对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产业园区给予奖励,并对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的应用场景建设主体提供资金支持 [2] 金融支持措施 -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风投、私募基金进入内容产业,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型内容企业信用贷款和股权融资 [3] - 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关注互联网内容产业早期项目,支持企业上市或并购,拓展退出通道 [3] - 加强知识产权融资工具运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ABS),使知识产权成为可交易资产 [4] 科技赋能与创新 - 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VR/AR等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提升变现能力 [5] - 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不可篡改,适用于版权确认和保护,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5] - 元宇宙产业创新提供沉浸式互动场景,结合区块链技术推动NFT门票等应用落地 [6] 全球化与资源开放 - 鼓励优质内容出海,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数字内容市场 [2] - 向创作者开放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等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 [2] 行业标准与监管 - 互联网内容产业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需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和行业标准 [6] - 加强金融监管、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协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6]
“短视频+小生意” 燃旺生活服务业的燎原星火
消费日报网· 2025-07-18 10:34
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 生活性服务业是我国重要就业吸纳产业,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10亿,正在重塑商业形态[1] - 短视频和直播技术为中小微企业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数字化经营场域,实现从"三公里生意圈"到"更大地域"的质变[1] - 超过5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和1亿多个体工商户构成市场经济"毛细血管",占服务业市场主体95%以上[2] 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微企业 - 抖音平台案例显示:河南许昌羊肉串店通过直播使日销量从200串增至1000串,客源范围扩大至全市[3] - 2024年超320万中小商家通过平台拓展线上销量,订单量同比增69%,部分商家实现线下门店快速扩张[3] - 数字平台通过"连接技术+视频呈现"改变经营逻辑,推荐机制实现内容与兴趣匹配,数据反馈提升服务质量[4] 商业模式创新 - 传统"面对面"服务被拆解为线上种草、线下消费、事后分享的三段式模式[4] - 多元品类(餐饮/酒旅/服饰/美业)借助内容创新实现"淡季变旺季",反向推动供应链升级[4] - 视频媒介的IP属性帮助商家快速积累社会资本,建立消费者信任的速度远超线下[5] 经济效益与就业创造 - 短视频内容生产促使兴趣热点凝聚,降低消费者搜寻成本50%以上,帮助小微商家实现规模经济[6] - 技术发展降低行业推广成本,衍生内容生产、视频剪辑、达人孵化等新数字分工岗位[6] - 区域性生活服务业供应链因累积需求逐步形成,创造跨行业增长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