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让劳动者感受“娘家人”的温暖
中国青年报· 2025-04-30 21:49
工会服务新就业群体发展 - 北京崇外街道总工会设立"暖新驿站"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24小时休憩、充电、阅读等服务,驿站面积近30平方米并配备冰箱、空调等设施 [1][3][4] - 全国总工会自2016年起建立工会驿站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设立18万个工会驿站,其中11万个配备应急药品,2万多个具备法律服务功能 [5] - 工会通过"党心e家"智慧平台小程序、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实现驿站数字化管理,提升新就业群体服务可及性 [4][5]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 广东省工会推出"工会二次医保"计划,2024-2025年累计投入5000万元,年度最高补助金额达19万元,覆盖住院治疗及意外事故理赔 [8][9] - 广东省设立200万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慰问帮扶专项基金,对困难劳动者及其直系亲属提供帮扶 [8] - 广州顺丰职工通过工会互助保障计划获得1.3万元互助金,缓解医疗自费3.4万元的经济压力 [5][6] 产业工人职业发展改革 - 山东省出台政策允许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学历资历限制评审职称,济宁市金牛机械技术部长徐公强凭借100余项专利获评高级工程师 [9] - 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在国家干预下突破工人身份限制取得高级职称,其拥有8项省部级科技奖、26项国家专利 [9][10] - 人社部2022年推行"新八级工"技能等级制度,各省工会联合落实政策以增强技能岗位吸引力 [10]
唱响奋进新征程的劳动者之歌
人民日报· 2025-04-28 05:51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会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推进改革创新、激发职工潜能、维护职工权益等工作,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1][3] 分组1:工会发展历程与核心使命 - 中国工会自1922年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时的34万名会员发展到目前近3亿会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重要贡献 [1] - 1925年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宣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 [3] - 工会最根本任务是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 [2][3] 分组2: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 全国职工总数约4.02亿人,各级工会通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等活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5] - 劳模工匠现身说法,激励更多职工投身伟大实践,越来越多一线职工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 [5][6] 分组3: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 工会改革创新使一线职工进入中国工会领导机构,如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当选全总执委 [7] - 2024年“职工之家”APP上线,提供多项实用功能和优质内容资源 [7] - 工会开展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2015 - 2017年新增农民工会员超3000万人,2021 - 2024年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831万人 [8] 分组4:激发职工潜能 - 全国总工会构建多层级、多行业、广覆盖的竞赛体系,2021年以来,基层企事业单位参赛职工累计1.94亿人次,参加技能比赛职工累计0.93亿人次,晋升技术等级职工累计201.8万人次 [11] - 各级工会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目标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等 [12] - 全国总工会等联合印发意见,到2030年打造不少于300个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项目,资助不少于300万名产业工人 [13] - 全国五一劳动奖等评选向产业工人倾斜,2018年以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中产业工人比例超40%,2020年一线工人等占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的71.1% [14] 分组5:维护职工权益 - 全国各级工会建设工会驿站超18万个,2024年累计服务职工群众近8亿人次,解决户外劳动者实际问题 [18] - 工会送温暖工作开展34年,从送资金物资拓展到多方面,从“两节”走访发展为常态化 [21][22] - 2023年全国工会“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上线试运行,以数字化方式履行维权服务职责 [22]
团结奋斗铸就新的历史伟业——写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04-27 20:19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会团结动员职工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新时代工会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团结职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 [1] 与党同心、跟党奋斗 -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宣告成立,党发来贺信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工会全面领导 [3]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掀起工运高潮,动员工人投身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会助力巩固政权和建设工业体系;改革开放时期工会推动生产力发展;新时代工会组织职工创新创造 [3][4]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对工会领导,其讲话为工会引领职工指明方向,如以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安阳市总工会举办相关活动 [4][5][6] - 在党中央领导下工人阶级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中国从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强国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工会将团结职工投身现代化建设 [7]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工会最根本是团结职工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人运动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国梦奋斗,中国工会始终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发挥作用 [8][9] -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心任务后,工会通过组织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发职工热情,2024年开展多项竞赛,覆盖5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超6000万职工参与 [10] - 工会弘扬劳模精神等,发挥劳模工匠示范作用,2021 - 2024年表彰多项荣誉,激励职工劳动 [11][12] - 2017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拉开帷幕,8年来成效显著,产业工人成长渠道更通畅,技术技能素质提高 [15] 用心维权、用情服务 - 工会履行维权服务职责,健全劳动争议化解机制,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全国工会参与的县级以上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覆盖率超90% [16] - 工会关心基层劳动者,如四川丹棱发放助学金、浙江杭州打造蓝领公寓、湖南长沙提供医疗互助“二次补助” [17] -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工会改革,全总增强基层工会引领力等,全国已建工会驿站18.61万个,日服务230.97万人次,全年累计服务近8亿人次 [17][19] - 工会为职工提供精准服务,如创建APP、开通热线等,着手建设工会工作体系 [1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共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
央视网· 2025-04-27 19:47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措施,目标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技术技能素质普遍提高,成长成才空间更加广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 [1] 重大工程与产业工人贡献 - 广西平陆运河企石枢纽输水廊道全部封顶,世界级运河建设取得进展 [1] - 浙江24个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工建设,推动产业加速向新 [1] -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预计下半年建成通车,产业工人正以创新攻克技术壁垒,以毫米级精度打磨"大国重器" [1] 技能人才发展与政策支持 - 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国家实施"技能中国行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青年技能人才锻造行动,形成20多项政策衔接的技能人才发展体系 [2] - 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100家工匠学院数智化建设,如黑龙江省数字工匠学院针对工业机器人、多轴数控加工等前沿领域培训产业工人 [2] - 清华大学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院士与一线产业工人共同攻关技术难题 [2] 产业工人成长机制创新 -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实施以来,各地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4000余人 [3] - 企业建立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技能岗位横向贯通机制,鼓励产业工人向重大发展战略、科技攻关等领域流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