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icon
搜索文档
9月,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央视新闻· 2025-08-31 09:49
学前教育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2] 消费金融政策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 个人消费贷款实际用于消费部分可享受财政贴息政策[4] 养老金制度 - 新增3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 增加电子社保卡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和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渠道[6] 电动自行车行业 - 新版强制性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 塑料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5.5%[7] 劳动保障政策 -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属无效[9] 人工智能行业 - 要求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必须进行标识 服务主体需承担标识责任义务[11] 行政区划管理 - 规定行政区划代码编制和废止情形 要求设立时编制代码/撤销时废止代码/变更时重新编制代码[12] 住房租赁行业 - 规定出租住房应符合建筑消防标准 禁止厨房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 规范押金收取和返还要求[14] 农村交通建设 - 要求加大对农村公路超限运输治理力度 允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纳居民参与日常养护[15] 最低工资标准 - 北京市最低工资调整为每小时14.6元/每月2540元 湖南省调整为三档2200元/2000元/1800元每月[17] 制造业支持政策 - 广东省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四类项目给予财政支持 单个项目最高可获5000万元奖补[20] 法律援助范围 - 广西将产品责任人身损害赔偿和假劣农资农业生产损失赔偿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22]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9月新规,一起来看!
新华社· 2025-08-29 10:37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免费学前教育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逐步推进 [1] 养老金领取渠道 - 新增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申请领取养老金 [4] - 保留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及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渠道 [4]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4]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4] - 贷款经办机构需通过发放账户识别消费交易信息 [4]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 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且超速时电动机需停止动力输出 [4] - 塑料使用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 [4][5] - 新增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防篡改要求 [5] 住房租赁规范 - 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等非居住空间禁止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5] - 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标准且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健康 [5] - 单间租住人数及人均租住面积需符合市级以上地方政府标准 [5] 人工智能内容监管 - 要求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进行标识以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 [5] - 明确服务主体标识责任义务并规范制作传播环节标识行为 [5] - 禁止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生成合成内容标识 [5] 农村公路治理 - 加大对农村公路超限运输行为的治理力度 [5]
AI内容要强制标识!实测31个政务AI,近七成尚未打标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2:20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政策实施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要求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2] - 显式标识需以文字、声音、图形等形式在交互界面明显呈现,明确提示内容为生成结果[6] - 我国率先采用"管理+技术"组合拳推进标识实践,与国际共识接轨[2] 广东省政务AI标识合规现状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研广东省31个面向公众的政务AI导办及智能问答应用,发现仅10个应用在交互界面明确标注"由人工智能生成"等显式标识[2][6] - 显式标识应用包括广州市番禺区"小禺AI"、黄埔区"黄埔政务智能体"、深圳市"深小i"、惠州市"惠易服智能助手"等10个案例[3][4][7] - 未显式标识的应用将提示文字隐藏在免责声明或用户协议中,例如广州市增城区"智能问答"、深圳市龙岗区"龙小i"智能政务助手等[11][13][15] 标识实践差异与专家建议 - 标识呈现方式存在不一致性:湛江市公积金AI小助手仅在用户提问后才显示标识,深圳市南山区"AI客服阿炳"在网站端有标识但小程序端缺失[7][11] - 专家指出免责声明中的文字提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显式标识,建议在内容起始/末尾或交互界面显著位置添加统一标识[16] - 广州市工信局"穗小信"数字人采用双重提示(解答后免责声明+可展开的详细声明),成为合规实践范例[15]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助力辨别虚假信息 推进从生成到传播全链条治理
核心监管框架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 明确服务主体标识责任义务 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 [1] - 将传播平台纳入监管范畴 实现从生成到传播的全链条治理 此前规定仅针对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 [1] 平台治理要求 - 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需核验文件元数据中隐式标识 检测到显式标识或生成合成痕迹时需添加显著提示标识 提醒公众内容疑似生成合成 [2] - 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主体责任被明确规定 基本实现对生成合成内容上下游主体的全覆盖 [2] - 用户发布AI辅助创作内容需主动添加声明 否则可能被平台标记"疑似使用AI创作" 排序置后或折叠删除 [2] 技术标识标准 - 规定生成合成内容需同时包含显式标识(如右下角"AI生成"标记)和隐式标识(文件元数据中的属性信息、服务提供者名称编码、内容编号等制作要素) [3] - 《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明确元数据隐式标识字段要素 嵌入必要字段确保内容流转全程可追溯 [3] 用户使用规范 - 用户主动要求提供未添加显式标识内容时 平台可在用户协议明确责任义务并依法留存日志信息后提供 但用户面向公众发布时需主动声明并添加显式标识 [4] - 部分用户反映现有AI生成标识(如图片右下角标记)使用不便 希望可直接去除标识 自行在最终发布时声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