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稳定币

搜索文档
2025年上半年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显示 二季度经济预期向好 中国资产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证券时报· 2025-07-15 02:38
二季度经济增速预期 - 超八成(81.7%)受访者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不低于5%,其中48.3%预计处于5.0%至5.2%区间,31.7%预计在5.2%至5.4%区间 [2] - 近六成(58.3%)受访经济学家认为上半年经济发展表现平稳适度 [2] - 一季度GDP实现5.4%超预期增速后,二季度宏观政策推动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评价 - 逾六成(61.7%)受访者认为二季度货币政策保持"宽松"或"非常宽松" [2] - 超四成(43.3%)受访者对二季度财政政策评价为"适度",35%认为力度不足 [2] - 40%受访者建议下半年再度实施降准降息,31.7%认为需降息但降准必要性不强 [8] 股市与汇市表现 - 逾九成(91.7%)受访者为二季度股市表现打出3分及以上分数(满分5分),较上期提升11个百分点 [3] - 逾八成(81.7%)受访者为三季度股市景气度打出3分及以上分数,较上期大幅提升29.1个百分点 [6] - 超七成(75%)受访者预计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7.0至7.2区间 [7] 消费与投资形势 - 53.4%受访者预计下半年消费形势将保持稳定,43.3%认为消费动能可能退坡 [4] - 43.3%受访者预期三季度民间投资信心企稳,较上期提升18.7个百分点 [5] - 内需消费有望在下半年迎来更稳健增长,呈现"政策引导、信心修复、内生增长"渐进过程 [5] 房地产市场预期 - 55%受访者认为一线城市楼市已接近止跌企稳拐点,36.7%认为未达拐点 [5] - 逾半数(51.7%)受访者预计三季度房地产销售热度将小幅回落 [5] 跨境资本流动与经贸影响 - 超四成(45%)受访者预计三季度跨境资本将呈现小幅流入态势,较上期提升20.4个百分点 [7] - 七成(70%)受访者相信中美经贸谈判对下半年中国经济金融影响可控 [8] - 超半数(51.7%)受访者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或小幅下滑 [8] 政策建议与稳定币发展 - 65%受访者建议下半年增加"两新"总额度,91.7%呼吁将服务消费纳入政府补贴范围 [9] - 八成(80.1%)受访者为发展人民币稳定币的紧迫性打出3分及以上分数(满分5分) [10]
智通决策参考︱银行出现松动,军工黄金进一步刺激
搜狐财经· 2025-07-14 10:06
【主编观市】 尽管有不少不利因素,但A股创出了年度新高,恒指也被拉起重回24000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从欧盟、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分别征收30%关税。欧洲多方对 美国威胁加征关税表示强烈不满,表示欧洲不应被美威胁吓到,应减少对美依赖;墨方表示将通过外交 方式解决分歧,不会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作出任何让步。暂时来看关税问题对市场影响有限,因为随时会 变动。 但地缘政治重新变得紧张,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将于下周一(当地 时间7月14日)就俄罗斯问题发表"重大声明"。市场对此比较担心, 7月11日收盘,伦敦银现货价格上涨3.77%,每盎司价格站上38美元;COMEX白银期货价格上涨 4.74%,每盎司价格突破39美元。白银现货及期货价格双双创出近14年来新高,刺激黄金、铂金的上 涨。 另外,从7月10日开始,美国空军将举行为期两周的"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预计将有近300架战机和数 千名人员参与跨战区部署。海事局: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如果形势紧张,军工、黄金会进一步 刺激。 当前稳住市场的主要靠大金融,不过银行开始出现松动,证券类和保险类均有利好,如券商可拿 ...
★专家热议全球去美元化 看好中国推出人民币稳定币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5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放缓预期导致市场恐慌情绪升温,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 [1] - 人民币、欧元等非美元货币在主权储备中占比持续提升,并在贸易结算中更广泛使用 [1] - 专家指出全球正处于"去美元化"进程,但距离挑战美元地位较远 [1] 美元地位与市场反应 - 美国政策框架和美联储独立性不再稳定,美国经济受到的冲击最大 [1] - 美元汇率在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后不升反降,反映投资者信心动摇 [1] - 黄金持续走强,表明投资者正在寻找投资避风港 [1] 美国经济前景 - 美国经济增长可能长期陷于低位,生产力赤字会持续累积 [2] - 未来几年美国会长期存在高通胀问题,需观察劳动力市场反应 [2] - 关税政策提升贸易成本,降低消费、投资、并购意愿,限制移民可能导致创新人才短缺 [2] 美元与非美元货币竞争 - 美元绝对地位有所削弱,但依然处于主导地位 [2] - 非美元主权货币挑战美元主导地位为时尚早,货币主导地位通常持续较长时间 [2] - 当前可能处于美元下行周期后期,但下行速度不会如市场预期的快 [2] 稳定币与货币国际化 - 稳定币受到全球金融界广泛关注,美国或借助稳定币强化美元国际地位 [2] - 美元稳定币已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多数稳定币价值与美元挂钩 [2] - 中国有可能发展人民币稳定币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需发展壮大债券市场和充实人民币资产 [2]
人民币稳定币在香港大有可为
经济观察网· 2025-06-26 12:52
国泰君安国际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 - 国泰君安国际全资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香港)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第1类牌照,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中资券商,覆盖加密货币、稳定币交易及衍生品发行等业务 [2] - 牌照升级后公司股价单日暴涨198.39%,收盘价达3.7港元/股,成交额163.9亿港元,总市值单日增长235亿港元至352.6亿港元 [2] 稳定币监管政策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实施,要求稳定币与法定货币挂钩、足额储备及牌照管理,美国参议院同期通过类似法案 [3] - 政策框架下稳定币被视为法定货币的"影子货币",其发行机制类似传统联系汇率制但基于区块链技术 [4]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趋势 - 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极化发展,美元主导地位不确定性上升,同时数字技术推动跨境支付多元化 [4] - 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及SDR权重第三 [5]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展机遇 - 香港作为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存款超1万亿元),为人民币稳定币提供法律基础、市场需求及跨境结算场景 [5][6] - 美元稳定币占市场份额98%,人民币稳定币需差异化突围,如聚焦大湾区及"一带一路"贸易场景 [6] - 发展人民币稳定币可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协同,后者覆盖多国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 [7] 行业技术背景与挑战 - 传统跨境支付存在效率低(2-4天到账)、成本高(降低90%潜力)及政治化风险,数字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5] - 京东计划申请全球稳定币牌照,目标将B端跨境支付效率提升至10秒内,未来扩展至C端 [3]
专家热议全球去美元化 看好中国推出人民币稳定币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19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放缓预期导致市场恐慌情绪升温,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 [1] - 人民币、欧元等非美元货币在主权储备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并在贸易结算中更加广泛地使用 [1] - 全球正处于"去美元化"进程,但距离挑战美元地位较远 [1] 美元地位现状 - 美元的绝对地位已经有所削弱,但依然处于主导地位 [2] - 非美元主权货币挑战美元主导地位还为时尚早 [2] - 当前可能处于美元下行周期的后期,但下行速度不会如市场预期的快 [2] 美国经济前景 - 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能长期陷于低位,且生产力赤字会持续累积 [2] - 美国会长期存在高通胀问题,需要观察劳动力市场反应 [2] - 美国的政策框架、美联储的独立性等不再稳定 [1] 稳定币发展 - 稳定币受到全球金融界广泛关注 [2] - 美国或借助发展稳定币来强化美元的国际地位 [2] - 美元稳定币已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 [2] 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有必要推出人民币稳定币 [1] - 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还需要发展壮大债券市场,充实人民币资产 [2] -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中国也有可能发展人民币稳定币 [2] 投资者行为 - 今年以来黄金持续走强,一定程度表明投资者正在积极寻找投资避风港 [1] - 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元汇率不升反降,反映出当前美国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理念 [1] - 海外市场机构在研判美国经济走势时普遍抱有信心,相信美国经济能够"软着陆",但今年以来有所转变 [1] 政策影响 - 关税政策提升了贸易成本,降低了市场消费、投资、并购的意愿 [2] - 限制移民可能导致创新人才的缺少 [2] - 尽管每个国家都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但美国受到的冲击反而是最大的 [1]
社科院杨涛:理解人民币稳定币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0:43
稳定币发展背景 - 近期美国参议院通过《天才法案》和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稳定币巨头Circle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引发全球热议 [2] - 稳定币的影响需从国际货币体系博弈和传统金融与Web3金融兼容的视角分析 [2] 稳定币类型与演进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发行量巨大且关联现实资产,成为各国监管重点,而加密货币抵押型、商品抵押型和算法稳定币影响力下降 [4] - 稳定币面临币值稳定、资本效率、去中心化的"不可能三角",法币抵押型稳定币牺牲去中心化以换取稳定性 [4]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逐渐融入主权信用体系,成为Web3世界的"货币局制度"安排 [5] 全球稳定币监管共性 - 延续非银支付机构监管思路,包括准入标准、反洗钱、储备金披露等要素 [6] - 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升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合规性,应对跨境支付和链上金融活动的灰色地带 [6][7] - 在Web3世界中拓展货币主权,增强主流法币的数字化影响力 [7] - 展示加密货币友好政策姿态,吸引资本集聚,部分源于选举和政治考量 [7] - 支持现实世界的货币金融与财政目标,如通过稳定币发行机构持有法币资产增强流动性 [8] 稳定币面临的挑战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难以应对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冲击,可能增加非稳定性 [9] - 跨境支付效率受规则差异影响,稳定币纳入主流监管后可能降低效率 [9] - "链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内在不可持续性,类似"特里芬难题"的冲突目标 [10] - 国际协调与互联互通问题增加监管摩擦,可能收窄稳定币使用范围 [10] - 需平衡风险与价值,避免成为少数参与者的"空转游戏",需服务实体经济 [11] 中国应对策略 - 应尽快推动稳定币相关立法,分阶段构建Web3金融"长臂管辖原则" [12] - 短期内聚焦人民币稳定币,储备管理对应人民币现金、债券或数字人民币等高流动性资产 [13] - 可考虑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在岸人民币稳定币,设置专门监管规则 [13] - 对境外机构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采取备案原则,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13] - 对境内发行和持有海外稳定币及链上金融产品持审慎态度,结合金融开放进程研究监管 [14]
IDG成大赢家,Circle上市背后,3万亿稳定币的全球赌局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49
Circle上市与稳定币行业动态 - Circle于6月5日在纽交所上市,截至6月13日股价上涨超300%,市值达297亿美元 [3] - USDC流通量超610亿美元,过去一年增长逾40%,占稳定币市场份额约25%,仅次于Tether(62%) [3][5] - 公司战略转型:从To C支付服务转向To B稳定币发行,通过银行、交易所等渠道构建"链上美元"基础设施 [4][5] - 2024年公司总收入16.76亿美元,其中99%来自稳定币储备利息收益 [7] 稳定币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盈利模式:用户兑换USDC后,储备金投资于短期美债(年化约5%),利息差为收入来源 [9] - 行业规模:花旗预测未来数年全球稳定币市场将突破3万亿美元,2030年或达3.7万亿美元 [5][9] - 新入局者:沃尔玛、亚马逊探索自有稳定币,京东、蚂蚁集团拟在香港布局 [3][17] - 头部效应:USDC与USDT或形成类似Visa/Mastercard的双寡头格局 [20] 全球监管框架差异 - 美国路径:通过《STABLE法案》等要求100%储备、定期审计,将稳定币纳入传统金融体系 [10] - 中国路径:禁止民间稳定币,央行主导数字人民币,香港探索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 [11][18] - 港新模式:香港8月实施《稳定币条例》,新加坡强化透明度要求,形成"先制度后牌照"监管样板 [12][14] 技术特性与用户场景 - 跨境优势:USDC转账手续费0.1%-0.3%(传统支付6.35%),实现实时结算 [16] - 应用场景:高通胀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用于对冲通胀,加密交易中作为避险工具 [16] - 底层差异:稳定币基于区块链可编程资产,支付宝/微信支付依赖中心化银行账户体系 [15] 战略意义与地缘博弈 - 美元地位:稳定币巩固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增加美债购买力 [19] - 人民币挑战:需平衡资本管制与国际化,通过离岸市场(香港)探索合规路径 [18][20] - 基础设施竞赛:未来胜负取决于构建Visa/SWIFT级清算网络的能力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