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私募基金扩容!千亿级“长钱”锚定高股息+硬科技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6-03 18:01
险资入市加速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成为全国第三家险资私募证券管理人 [2]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 其中500亿元已投资落地 1720亿元正在准备入市 [2][3] - 2025年5月中国太保、泰康资产、阳光保险等险企接连成立私募基金 [2] 试点规模与进度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起规模500亿元的证券投资基金 [3] - 第二批试点2025年1月和3月获批 总规模1120亿元 涉及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8家险企 [4] - 第三批试点2025年5月启动 拟批复600亿元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已获批参与100亿元 [5] 政策支持 - 监管部门提高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调整考核机制和资本约束规则 [6] - 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净资产收益率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 [6]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6] 私募基金成立动态 - 泰康稳行私募基金5月26日完成登记备案 由泰康资产发起设立 [6] - 太保致远私募基金5月21日成立 由太平洋资产100%控股 [6] - 阳光资管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发起200亿元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7] 投资方向 - 险企重仓股涉及738家上市公司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占比最高 [8] - 中国人寿鸿鹄基金聚焦大市值、流动性好的优质上市公司和高股息大盘蓝筹股 [9] - 新华保险鸿鹄基金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阳光保险聚焦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9] - 泰康稳行精选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 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9] 投资案例与策略 - 鸿鹄基金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仓市值125.74亿元 [10] - 险资通过权益市场优化资产配置 提升权益投资比例 分散风险并获取长期收益 [11] - 低利率背景下 保险公司将增配高股息权益资产 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增配3000-4000亿元 [11]
险资端午前继续“加码”股市,平安系恒毅持盈私募获批
华尔街见闻· 2025-05-30 19:59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注册资本3亿元 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1][2] - 恒毅持盈私募将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刷新单家险资出资入市规模 [2][3] - 基金将聚焦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和险资配置需求的优质上市公司 [2] 险资私募平台布局情况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合资成立鸿鹄私募 一期规模500亿元 投资大市值高流动性优质上市公司 [4]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 [4] - 鸿鹄私募正在推进第三期资金落地 [5] 试点规模及参与机构 - 首批试点规模500亿元 第二批1120亿元 第三批600亿元在批复中 合计2220亿元 [5] - 太保寿险 阳光人寿 人保寿险 太平人寿等进入第二批试点名单 [5] -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参与试点 规模100亿元 中汇人寿 农银人寿等中小险企也加入试点 [5] 运作模式及投资方向 - 险资通过私募平台搭建长期入市国内权益市场的新通道 [4] - 投资方向包括具有较大市值 流动性好以及较高市场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 [4] - 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 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
利好,300亿长期资金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5-30 18:4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300亿元 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上市公司 [1] - 恒毅持盈将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注册资本3亿元 法定代表人窦泽云 [1] -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允许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平安人寿为5家首批试点之一 [1] 试点政策意义与投资策略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打通险资入市卡点 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结构 支持实体经济获取"耐心资本" [2] - 险资通过权益投资获取高收益资产可提升收益水平 缓解长期利率下行压力 投资策略兼顾高股息股与成长股平衡 [2] - 试点实施过程中将进行压力测试 控制资产价格波动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确保风险可控 [2] 试点批次与规模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获批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设立500亿元鸿鹄基金 2024年3月完成全额投资 [4] - 第二批试点:8家机构合计1120亿元 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520亿元及人保寿险/平安人寿等600亿元 [4] - 第三批试点:中邮保险等机构获批100亿元 鸿鹄基金三期规模400亿元 意向出资方含中小险企 [6] - 三批试点总规模将达2220亿元(含待批复的600亿元) [8] 具体机构动态 - 泰康资产已获批设立泰康稳行私募基金 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 [4] - 中国太保拟设立"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5] - 阳光保险子公司阳光资管将设立阳光和远私募基金 阳光人寿出资200亿元 [5]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参与鸿鹄基金二期 总规模200亿元 [5] - 国寿资产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 计划实现资金尽早入市 [6] 行业影响 - 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占比 缓解利润波动 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8] - 促进险资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多家中小保险公司(资产超千亿)有意参与后续试点 [6][9]
险资加快入市步伐!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连续2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最新份额、规模均创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5-30 11:32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动态 - 近期超1700亿元险资"长钱"正加快入市步伐,港股红利类资产受到关注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持续扩大,待第三批600亿元批复完毕,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 [1] - 除了已经投资落地的500亿元资金,还有1720亿元险资"长钱"正在进行入市前的各项准备 [1] - 低利率环境中,保险资金对于提升高股息资产配置有较旺盛需求 [1] 港股通红利ETF表现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自2025/4/24以来已连续2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最新份额、规模分别为12.50亿份、19.82亿元,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港股通红利ETF跟踪的港股通高股息(CNY)最新股息率(近12个月)达7.87%,高于中证红利(6.36%)、深证红利(3.88%)等A股主流红利类指数 [1] - 指数最新市净率仅0.63倍,未来估值回升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 港股通红利ETF特点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是市场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港股通高股息(CNY)的ETF,其税率结构相较传统港股通渠道更具优势 [2] - 长期持有或可有效降低红利税成本,有望提升投资者体验 [2] - 通过港股通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A类018387/C类018388)有望助力投资者布局资产质量较优的港股红利类资产 [2] 华泰柏瑞基金红利主题布局 -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指数投资经验,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在红利主题ETF领域的前瞻布局 [2] - 打造了策略类型丰富、覆盖AH两地的"红利全家桶" [2] - 红利ETF(510880)、红利低波ETF(512890)是目前A股市场中仅有的两只规模超过150亿元的红利主题ETF,规模分别为200.75亿元和168.37亿元 [2]
险资活水入市来 超1700亿元“长钱”正在路上
证券日报· 2025-05-29 23:41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动态 - 近期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动态持续刷新,超1700亿元险资正加快入市步伐 [1] - 自2023年开启试点以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持续扩大,待第三批600亿元批复完毕,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 [1] - 除了已经投资落地的500亿元资金,还有1720亿元险资正在进行入市前的各项准备 [1] 险企参与试点情况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联合认购,各出资100亿元 [2] - 鸿鹄基金一期规模达500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已完成全部投资 [2]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基金三期,已于5月13日获得批复 [3] - 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登记备案,由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 [3] - 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并由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投资该基金 [3] - 多家保险公司正在申请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部分中小机构希望通过认购大型机构发起设立的私募证券基金份额的方式参与试点 [4] 投资策略与范围 - 鸿鹄基金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A+H上市公司股票 [2] - 鸿鹄基金三期将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3] - 泰康稳行将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精选境内外市场中的优质上市公司,追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 [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在我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过程中,吸引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是重要课题 [5] - 当前我国险资进行权益投资面临一定制度约束,在IFRS9框架下,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明显增大了保险公司的利润波动 [6] - 通过私募证券基金进行长期股票投资,能有效解决保险机构在新会计准则下险资入市的部分难题 [6] - 保险公司可以按照权益法来对投资资产进行计量,减少投资资产价格波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7] - 部分保险机构通过举牌上市公司的方式持有较大比例股份并获得董事会席位,从而将该投资纳入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7] - 也有部分保险机构争取将更多的权益资产分类为FVOCI,提高保险公司净利润的稳定性 [7] 行业展望 - 在低利率环境下,高收益资产越发稀缺,保险资金对提升权益资产配置占比有潜在需求 [8] - 未来需要通过继续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优化完善长钱长投的激励机制等举措积极推动保险资金入市 [8]
600亿险资长投试点扩容,中小险企入局
环球网· 2025-05-29 12:19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陆续获批,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规模达100亿元 [1] - 中汇人寿、农银人寿、交银人寿等银行系险企有望成为第三批试点参与机构,这些中小机构资产体量均在千亿以上 [1] - 第三批试点全部批复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将增至2220亿元 [1] 试点模式创新 - 第三批试点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情况,即私募基金管理第三方保险资金 [3] - 多家中小险企选择在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的私募基金上"搭便车",以提高参与效率和成功率 [3] - 国寿资产拟联合相关机构发起400亿元的鸿鹄基金三期,出资方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及多家中小险企 [3] 试点政策效果 - 试点采用权益法核算、OCI资产计量等会计方式,有助于降低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4] - 入市险资私募证券基金享有配套优待政策,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权益投资并实现长期投资 [4] - 长期投资试点有利于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作用,促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4] 参与机构动态 -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在首批试点中各出资25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 [1] - 第二批试点有8家保险公司参与,规模合计1120亿元 [1] - 除已披露公司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有意参与申请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4]
加速入市!2220亿增量资金来袭,多家中小险企新模式入局
券商中国· 2025-05-28 16:40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进展 - 第三批试点新增600亿元额度 使试点总规模增至2220亿元 [2][3] - 参与机构新增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 规模100亿元 [4] - 多家中小保险公司首次参与试点 包括中汇人寿、农银人寿、交银人寿等银行系险企 [4] 试点模式创新 - 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模式 如国丰兴华管理鸿鹄基金三期 [5] - 中小险企通过"搭车"方式参与 降低设立私募基金公司的千万元级成本 [6][7] - 保险资管公司获得管理第三方资金的新业务机会 [8] 试点资金落地情况 - 首批500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 已全部投资落地 [9] - 第二批1120亿元涉及8家险企 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 部分已完成私募基金设立 [9][10] - 第三批600亿元正在陆续批复 鸿鹄基金三期规模400亿元 [4][11] 政策影响与市场互动 - 试点采用权益法核算和OCI计量 降低市场波动对险企利润影响 [12] - 配套政策包括偿付能力因子七折 豁免权益类资产比例限制 [12] - 促进险资长期投资 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实现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12] 参与机构动态 - 国寿资产联合相关机构设立鸿鹄基金三期 规模400亿元 [4] - 阳光保险子公司拟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规模200亿元 [10]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 [10]
政策推动险资入市 阳光保险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金融监管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即将批准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前两批分别为500亿元和1120亿元 试点总规模将达到2220亿元 [3]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将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动力 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人寿获准参与前两批试点 [3] 阳光保险投资动态 - 阳光人寿及阳光资管2024年1月获批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长期股票投资 规模200亿元 [4] - 试点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权益类(重点布局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固定收益类及现金管理类工具 [4] 投资策略与理念 - 公司坚持"长期价值主义"投资理念 持续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计划在稳健基础上提升优质项目股权配置比例 [4] - 长期股权投资选择标准包括行业增长潜力、稳定现金流、清晰产业政策、优质管理团队及良好市场表现 [4] - 投资方向不预设行业偏好 根据市场发展科学评估 通过严格项目质量控制风险提高长期回报 [4] 市场定位与展望 - 保险资金作为"长钱"和"耐心资本"具有市场稳定器作用 能减轻短期波动压力 [4] - 公司未来将以"耐心资本"深耕价值创造 同时履行"金融为民"社会责任 [5] 股价表现 - 阳光保险当日股价下跌2.45%至3.19元 日内振幅2.75% 成交量最高达67万手 [2]
一周保险速览(05.16—05.23)
财经网· 2025-05-23 17:02
监管之声 - 金融监管总局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规模600亿元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首批500亿元 第二批1120亿元)[1] 行业关注 - "车险好投保"平台运行三个月 累计注册用户67.62万个 接入32家财险公司 承保新能源汽车50.66万辆 提供保险保障4948.12亿元[2] - 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较2024年末+5.03%) 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比例51%创历史新高 股票持仓2.65万亿元(占比超8%) 长期股权投资2.60万亿元(占比超8%)[3] - 一季度末保险业总资产37.8万亿元(同比+5.4%) 原保险保费收入2.2万亿元(同比+0.8%) 赔款与给付支出8274亿元(同比+12.2%) 新增保单249亿件(同比+20.7%)[4] 企业动态 - 国寿资产鸿鹄基金三期获批 将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5] - 国富人寿拟增资1.21亿元 注册资本从19.26亿元增至20.47亿元[6] - 中华人寿拟增资12亿元 注册资本从29亿元增至41亿元[7]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发起的200亿元鸿鹄基金二期即将入市 聚焦大市值高流动性上市公司[8] - 阳光保险拟设立2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投资范围含沪深300及港股通指数成分股[9]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持续扩容,资本市场有望稳中向好
国联证券· 2025-05-23 0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持续扩容,资本市场有望稳中向好 [1][5] - 监管多项举措打通保险资金入市堵点卡点,保险资金对权益资产配置空间有望打开,资本市场将迎大量长线资金,权益市场有望回暖,保险板块将受益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事件 - 2025年5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首批规模500亿元,第二批1120亿元,第三批将批复600亿元,合计2220亿元 [3][7] - 2025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宣布扩大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2023年10月、2025年1月、2025年3月分别批复500亿、520亿、600亿元试点 [7] 保险资金投资情况 - 2024年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出资500亿设鸿鹄基金一期,截至2025年3月初已投资落地500亿,投向重点行业 [8] - 2025年4月鸿鹄基金二期募资200亿,两家公司各认购100亿,投向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8] -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两家公司参与第三批试点,将设鸿鹄基金三期,预计坚持“长钱长投”,投资优质大盘蓝筹股,后续保险资金预计加速入市 [8] 投资建议 - 个股推荐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财险、中国人寿、新华保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