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恐怖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新规: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钻石超10万元需上报|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7-02 19:36
反洗钱监管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将大额交易报告起点金额由人民币5万元提升至10万元,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2] - 从业机构需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并在交易发生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3] 从业机构定义与范围 - 从业机构指在中国境内依法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主体资格以经营范围为依据,即使贵金属和宝石交易为小规模或辅营业务,仍被认定为从业机构 [2] - 央行明确从业机构需覆盖规定业务类型,不因业务规模大小影响主体资格认定 [2] 监管要求变化对比 - 相比2019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贵金属交易场所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通知》,现金交易报告门槛从人民币5万元或等值1万美元提升至10万元或等值外币 [3] - 从业机构需在特定情形下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包括大额现金交易、涉嫌洗钱活动或对客户身份资料存疑等情况 [3][4] 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 从业机构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客户洗钱风险状况在交易开始前或结束前完成尽职调查 [4] - 需重点关注单笔或日累计人民币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可疑洗钱行为及客户身份资料真实性等问题 [3][4]
8月起施行!客户单笔或单日交易黄金超十万元,机构需上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19:04
贵金属交易存在交易金额大、现金交易比例高等特点,国际社会普遍将其视为洗钱和恐怖融资高风险领 域。近年来,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贵金属交易领域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应当根据本办 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办法》要求,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 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 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 条法司 | | 中国人民银行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 | | egal Affairs Depart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 法律法规 | 贯市政策 | 家观审情 | 信貸破策 | 金融市场 | 金融建定 | 周查线 ...
注意!8月1日起,现金买金超10万元需上报
第一财经· 2025-07-02 17:50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从业机构需对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 [1] - 客户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从业机构需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1] - 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1] - 从业机构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 [1] - 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铂金等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中间产品和精炼后的原材料等 [1] - 宝石包括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各类原材料及首饰、制品实物形态 [1]
重磅宣布!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需上报!8月1日起施行
券商中国· 2025-07-02 17:45
央行反洗钱新规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要求从业机构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1][2][3] - 大额现金交易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报告[2][3] - 从业机构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性质开展尽职调查[3] - 可疑交易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提交报告,且需对报告内容保密[3] - 客户身份资料需保存至少10年,交易记录需完整保存以便追溯[4][5] 贵金属市场动态 - 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单日上涨1.3%至每盎司3336.70美元,白银期货上涨0.6%至每盎司36.082美元[7] - 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上半年黄金价格已上涨近25%,逼近历史高点[8] - 黄金ETF流入量达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央行购金行为持续支撑需求[8] - 分析师预计2025年金价同比上涨35%,2026年小幅回落但仍比2015-2019年均值高150%[9] - 白银和铂金价格在2025-2026年将保持高位[8][9] 市场驱动因素 - 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逾3万亿美元,推动避险需求[7] - 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是贵金属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8] - 政策不确定性和避险情绪导致投资需求显著回升[8]
央行:8月1日起,现金买金超10万元需上报
证券时报· 2025-07-02 17:15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反洗钱新规 - 核心观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针对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实施严格监管,防范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1][2] 监管范围与对象 - 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铂金及其相关制品,宝石涵盖钻石、玉石等原材料及首饰[2] - 适用机构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上海钻石交易所等会员单位[2] 交易监控与报告要求 - 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及以上现金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1][2] - 可疑交易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上报,客户身份及交易记录保存期限延长至10年[2] 特殊风险管控措施 - 对恐怖组织名单、联合国制裁对象等三类主体采取即时限制措施,包括停止服务和冻结资金[2] - 集团型机构需统一管理反洗钱工作,境外分支机构需在合规前提下执行新规[2] 实施时间与行业影响 - 新规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重点针对贵金属行业现金交易比例高、金额大的特点[1]
央行新规:贵金属宝石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须反洗钱,2025年8月1日施行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43
监管新规概述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新规要求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1] - 旨在构建系统化监管框架,防范贵金属与宝石交易领域的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 [1] 监管范围与适用对象 - 涵盖境内所有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机构,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等会员单位及中小型金店、珠宝行 [2] - 监管标的包括黄金、白银、铂金及其制品,以及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原材料及首饰 [2] 交易报告要求 - 单笔或日累计金额达人民币10万元以上或等值外币的现金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 - 报告起点金额从2017年的5万元提升至10万元 [2] 客户尽职调查 - 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在特定情形下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3] - 调查内容包括识别客户身份、登记基本信息、了解交易目的和性质 [3] 信息保存机制 - 客户身份资料需在业务关系结束后至少保存10年,交易信息需在交易结束后保存10年 [3] - 保存期限从之前的5年延长至10年 [3] - 可疑交易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报告 [3]
重磅新规,8月1日起施行!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6:10
贵金属和宝石交易反洗钱新规 - 自2025年8月1日起,单笔或日累计现金交易超10万元(含等值外币)的贵金属、宝石交易需登记客户身份证并上报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上报时限为交易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 [2][3][24] - 新规覆盖黄金、白银、铂金、钻石、玉石等实物及制品,明确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等集中交易场所需执行 [37][38] - 客户身份资料需在业务关系结束后保存至少10年,交易记录需在交易结束后保存至少10年 [6][32] 监管框架调整 - 贵金属开采企业被排除在从业机构范围外,金融机构开展现货业务则适用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5][40] - 行业自律组织(如中国黄金协会)需建立反洗钱自律机制,对从业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并报告高风险线索 [11][12][13] - 央行可根据风险变化调整10万元上报门槛,并对高风险机构采取强化监管措施 [8][16] 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 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前或交易后完成客户尽职调查,包括核实自然人/法人身份、受益所有人信息及交易目的 [15][20][21] - 对高风险客户(如外国政要、来自洗钱高发地区)需采取强化措施,包括提高审查频率、限制交易等 [19][20][26] - 客户拒不配合调查时,机构可限制或终止交易并提交可疑报告 [24][25] 机构合规义务 - 从业机构需指定反洗钱负责人,配备专职人员并定期评估洗钱风险(周期不超过3年) [16][19] - 推出新产品或使用新技术前需评估洗钱风险,集团内多家机构需共享反洗钱信息 [31][35] - 发现涉恐名单人员需立即冻结资产并上报,违规机构将面临自律惩戒或法律追责 [33][36]
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将需上报
财联社· 2025-07-02 15:36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规范行业反洗钱工作 [1][2] - 从业机构需对单笔或日累计人民币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3][24] - 行业需建立自律机制,实施分类管理,采取与风险匹配的措施 [8][9][10][11] - 从业机构需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13][14][15][16][17] 总则 - 办法旨在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工作 [2] - 适用范围包括境内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 [3] - 中国人民银行可调整现金交易报告金额标准,并对从业机构实施分类监管 [4] 反洗钱自律机制 - 行业需建立反洗钱自律机制,接受央行指导,履行10项职责包括风险识别、培训、线索移送等 [8][9] - 自律机制需对从业机构分类管理,防止犯罪分子控制从业机构 [10] - 对违规从业机构可实施自律惩戒,并向央行报告 [11][12] 反洗钱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 从业机构需根据风险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指定专人负责,配备专业人员 [13] - 需定期评估洗钱风险,最长不超过3年,新产品推出前需评估风险 [14] - 对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可疑交易等情形需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15][16][17] - 不得为身份不明客户服务,发现失效证件需中止交易 [19] - 对高风险客户需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如提高信息审查频率、高管审批等 [20][21][22] 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 - 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4] - 可疑交易不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报告,报告格式由监测分析中心规定 [25][26] - 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需至少保存10年,可纸质或电子方式保存 [27] 其他规定 - 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铂金等,宝石包括钻石、玉石等 [32][33] - 交易场所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等 [35] - 境外分支机构需遵守驻在国更严格规定,或采取适当措施应对风险 [37] - 金融机构开展贵金属现货业务适用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38]
央行:8月1日起,现金买金超10万元需上报
新华网财经· 2025-07-02 15:27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行业反洗钱新规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 从业机构需对单笔或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 [1] - 从业机构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性质开展尽职调查 [1] - 大额现金交易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报告 [1] 行业监管动态 - 新规明确贵金属和宝石行业现金交易的反洗钱监管标准,强化行业合规要求 [1] - 1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现金交易成为监管重点,从业机构需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监控 [1]
现金买黄金和钻石超10万将需上报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15:07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反洗钱新规 - 核心观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建立系统化监管框架防范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 [1] 监管要求 - 从业机构对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1] - 客户单笔或日累计金额达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等值外币现金交易,从业机构需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1] 监管范围 - 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铂金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中间产品和精炼原材料 [1] - 宝石包括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各类原材料及首饰、制品实物形态 [1] 实施时间 - 新规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