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规化
icon
搜索文档
“剑走偏锋”,中国零食卷去东南亚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6 08:23
核心观点 - 中国零食品牌正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将其视为重要增长点[1][2][7] - 东南亚零食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3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6%[5] - 品牌采取差异化策略进入不同梯队国家,新马泰为成熟市场,印尼越南为新兴市场[12][41] - 渠道创新和本地化是成功关键,包括供应链布局和产品改良[20][39][40] 品牌出海动态 - 旺旺2023财年海外业务双位数增长,米果收入59.77亿元中海外占比20%[1] - 洽洽泰国子公司2023年贡献4亿元收入,净利润9000万元[4] - 甘源食品2024年上半年越南市场预计收入1-2亿元[4] - 盐津铺子2025年计划以魔芋、鹌鹑蛋为核心深耕东南亚,拟投资2.2亿元在泰国建厂[6] - 卫龙海外收入从2021年1979.6万元增长至2023年9762.3万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22%[16] 市场特征分析 - 泰国2023年零食市场规模30.4亿美元,健康零食占比26.9%[12] - 印尼呈现"低客单价、高SKU密度"特征,80%消费发生在传统渠道[12][25] - 马来西亚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7.1亿美元增至2029年22.8亿美元[12] - 泰国7-Eleven门店超15000家,占便利店市场70%份额[24] 渠道策略 - 艾雪冰淇淋通过5万家社区夫妻店打开印尼市场[20] - 洽洽通过经销商Wellspire进入泰国7-Eleven等主流渠道[31] - 元气森林借助Berjaya Group覆盖马来西亚2400家7-Eleven[28] - 电商渠道被甘源、劲仔等品牌用于初期市场渗透[32] 产品与合规 - 卫龙辣条因食品安全问题在泰国印尼遭禁[34][37] - 洽洽推出椰子味瓜子,徐福记推出榴莲味软糖适应本地口味[39] - 泰国FDA认证需6-9周,印尼实施清真产品强制认证[38] - 新加坡要求含糖饮料标注Nutri-Grade等级[38] 供应链布局 - 盐津铺子在东南亚已建7家鲜果加工厂[16][40] - 旺旺越南工厂具备年产1亿美元产能[16] - 洽洽在泰国投资5亿元建设生产基地[16] - 甘源在越南设立双海外仓[16]
2025年第一颗巨雷,砸向“女人天堂”
创业邦· 2025-03-18 18:06
文章核心观点 医美行业从曾经的暴利走向如今的困境,私立医美机构面临信任危机、同行降维打击等问题,需整顿合规并大力度升级,从“一锤子买卖”转向“细水长流”、从“伪需求”转向“真刚需”,才有机会生存 [4][13][37] 分组1:行业现状 - 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砸30亿后全面停工停产,西安最贵医院开业6年破产倒闭,整形机构成倒闭重灾区,5个月内十多家医美机构疑似“跑路”,一线城市新开与倒闭医美机构数量相近 [2][3][4] - 2016 - 2023年医美市场规模从796亿飙升至2545亿,7年增长3.2倍,预计2025年突破6000亿;但2023年合规医美机构数量从1.3万家缩减至9800家,预计2025年再缩减20% [19][20] 分组2:曾经的暴利时期 - 整形机构曾是创业顶流,把医生包装成“品类杀手”,靠“伪独家概念”制造信息差,跨界企业纷纷布局医美 [7][8][10] - 正畸市场规模达250亿,东莞一个镇一条街有三家口腔矫正门诊 [12] 分组3:走向崩盘的原因 - 医美机构丑闻不断,《1818黄金眼》多有纠纷,315晚会曝光问题,引发信任危机,顾客流失,机构转行或拍卖店铺 [14][15] - 公立医院下场开展医美业务,向用户痛点出击,提供优质服务,制造“平替”,粉碎用户信息差,私立机构靠低价吸引流量难以为继 [22][25][33] 分组4:应对策略 - 医美机构整顿合规问题,拉黑非法项目 [37] - 从“一锤子买卖”到“细水长流”,重视养护服务,推出个性化追踪方案、“术后修复规范”等 [38][39] - 从“伪需求”转向“真刚需”,提供实惠、透明服务,公示项目信息,让整形流程可追溯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