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

搜索文档
首席访谈|人人都能传播的时代,处理信息的能力才更重要——专访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辜晓进
搜狐财经· 2025-06-20 01:54
AI大模型与智媒融合 - AI大模型发展推动智媒融合方式不断创新 内容、技术、效果、人才等多个维度发生剧变 [1] 国际传播与中国故事 - 国际传播需采用外国受众接受的方式 核心在于去功利化、换位意识、平民视角 [4] - 《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 成功关键在于挖掘传统文化经典形象的故事与内涵 [4] - 李子柒以平民视角呈现普通人生活状态 增强受众共鸣 [5] - 成都利用"大熊猫""川菜"等城市IP及国际性大型活动提升国际传播效果 [5] 流量与专业平衡 - 流量与专业需平衡 新闻性与网感并非矛盾概念 需精准把握受众需求 [6][7] - 平台应瞄准目标用户而非所有用户 形成可持续盈利模式 可先用流量内容吸引用户再引入优质资讯 [8] 信息过剩与编辑角色 - 信息过剩问题与信息载体变化密切相关 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运转基础逻辑 [9] - 未来是传播的世界也是编辑的天下 广义编辑包括各行业信息处理人员 需提升专业能力筛选优质信息 [9][10] - 个人需构建完备认知体系 提升信息筛选能力 [10]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首日都有哪些精彩活动?
新京报· 2025-06-19 18:38
图博会开幕首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于9点正式开展的国家会议中心E馆门口,早早就已聚集了不 少观众排队入场。在各个展馆的活动区,新书发布、版权签约、文学沙龙等首日活动,也早早布置好了 现场,等待嘉宾和观众的到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人、读者和文化爱好者穿梭在场馆通道之间,共享 这场图书的盛宴。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由马来西亚担任主宾国(主办方供图)。 与去年相比,2025年图博会新增智利、塞浦路斯、白俄罗斯、阿曼、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 危地马拉、牙买加共计9个国家参展。爱思唯尔、企鹅兰登、威立、培生、施普林格·自然、集英社、圣 智、泰勒弗朗西斯、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教元等全球知名出版公司参展。 6月18日,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图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 署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马来西亚担任主宾国。图博会以"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共有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22万种中外精品图书亮相。 6月18日,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主办方供图)。 据悉,本届图博会 ...
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9 08:56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实践的重大成果,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话语与叙事素材 [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需将中国实践转化为中国主张和智慧的传播力 [1] - 需从中国特色、文明底蕴和世界意义三个维度阐释,帮助国际社会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1] 历史发展脉络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定现代化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积累经验与物质基础 [2] - 改革开放时期通过经济中心转移和开放政策,为现代化提供体制保证 [2] - 十八大以来通过理论创新和战略布局完善,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强化制度/物质/精神基础 [2] 全球现代化路径探索 - 全球约11亿人处于极端贫困,发展中国家对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需求迫切 [3] - 中国用数十年完成西方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创造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奇迹 [3] - 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实践路径选择,打破西方模式单一性认知 [3][4] 对西方话语霸权的突破 -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展现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可能性 [4] - 西方现代化导致贫富分化、社会撕裂,近年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暴露制度缺陷 [5] - 中国通过和平发展宪法化、多边倡议等实践,构建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叙事框架 [7] 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 - 1979-2023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8.9%,对全球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24.8% [6] - 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7.8万亿美元占全球16.9%,稳居世界第二 [6] - 改革开放后累计帮助近8亿人口脱贫,14亿人现代化进程创造巨大市场机遇 [6] 国际传播实施路径 - 需构建多渠道立体化传播格局,依托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等框架开展活动 [8][9] - 通过人文交流和政策便利化,以亲身体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9] - 采用区域化分众化表达方式,将宏观进程转化为微观个体故事引发共鸣 [9]
全省唯一!日照这一案例成功入选
齐鲁晚报网· 2025-06-13 09:58
网络文明国际交流案例 - 日照市《借力洋网红让日照故事跨文化出圈》案例入选"2025年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城市典型案例",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1] - 该案例从全国27个省(区、市)提报的6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最终20个优秀案例入选[3][7] - 案例通过外籍网络大V群体(如"洋女婿"雷哥)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日照特色,内容被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国内媒体及美国《洛杉矶时报》国际媒体转载[6] 传播策略与成效 - 以"海鲜美食""绿道骑行""乡村大集"等本土特色为切入点,通过共鸣、共振、共情方式打造国际认知标签[6] - 雷哥系列报道成功将日照城市形象推向国际,显著提升城市美誉度[6] - 活动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指导,《中国网信》杂志主办,体现权威背书[3] 入选案例地域分布 - 覆盖黑龙江、湖南、湖北、上海、重庆等20个地区,涵盖文旅、非遗、中医药等多领域[7] - 典型案例包括哈尔滨亚冬会故事、浏阳烟花非遗、南阳仲景文化出海等[7] 城市网络文明建设 - 日照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国际传播方式[6] - 通过培育外籍网络大V群体,以生动故事促进跨文化交流,落实核心价值观传播[6] - 案例展示城市在融入强省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6]
弘扬文明风尚 共建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6月10日至11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本次大会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 代新风尚"为主题,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 办。 今年是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举办的第五个年头。本次大会举办了开幕式及主论坛、14场分论坛和"科技·点 亮网络文明时空"主题活动。会上,各界嘉宾交流网络文明共建经验,共谋网络文明时代新篇,为强国 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丰厚文明滋养和有力精神支撑。 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全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 "中央网信办始终把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宣传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创新理论传播的话语形态、方式手 段,策划推出'理响中国''理上网来''万山磅礴看主峰'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理论传播品牌,持续推动党的 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说,要聚焦 网民共情点和共鸣点,突出议题设置,强化互动传播,创新话语表达,生动展现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真 理力量。 "安徽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大力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 入人心。坚持价 ...
“AI转型,共赴新程” ——2025中欧创新传媒班顺利举办
华夏时报· 2025-06-11 10:53
人工智能对媒体行业的影响 - 人工智能以指数级速度重塑商业逻辑与传媒生态,带来颠覆性挑战和新的机遇 [1] - 算法驱动的内容生产和组织管理范式革新,要求媒体管理者构建前瞻视野与实战能力 [1] - AI工具的普及对传统记者专业能力构成冲击,传媒人需从"专家"转向"杂家" [8] 中欧创新传媒班概况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新传媒班聚焦"AI驱动下的商业革新与管理新范式",50余位媒体高管参与 [3] - 课程始于2014年,已举办七届,累计培养近300位资深媒体人 [3] - 课程设置三维体系:科技洞察-场景应用-管理变革,助力构建"创新共同体" [10]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推动企业进入"人"与"AI"共生共智时代,AI具备学习决策和协作能力 [13] - AI带来组织结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的系统性重构,而非渐进式优化 [13] - 企业需兼顾"现状视角"与"未来视角",以AI为核心重塑业务模式 [14] 企业AI应用实践 - 璞康科技案例展示AI转型路径:从员工自发探索到企业高层支持 [14] - 企业AI落地六维方法论:组织架构、实施策略、绩效考核、文化建设等 [17] - 无忧传媒通过洞察用户情绪和平台算法打造爆款内容 [19] 领导力与组织变革 - AI时代管理者分为四类:被动应变者、消极躺平者、主动调整者、顺势推展者 [16] - 引入AI角色扮演训练系统,培养冲突管理与协作能力 [16] - 只有将AI视为队友而非工具,才能在新时代开创新局 [16] 国际传播与媒体责任 - 全球格局变化考验中国媒体的判断力和传播力,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5] - 媒体应担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立场的责任 [5] - 中欧与200多家中外主流媒体合作,将中欧之声传播至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 [5]
短视频打开海外了解中国新窗口(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6 09:30
萌宠、美食、非遗内容最"吸睛" 图①:"iChongqing"Facebook账号首页。 图②:"萌萌与舞桐"YouTube账号首页。 图③:"Miwu Science(这不科学啊)"YouTube账号首页。 图④:"李子柒"YouTube官方频道首页。 本文配图均为网页截图,截图时间为2025年6月2日 会功夫的熊猫、苏州绣娘的双面绣针法、层层叠叠的云南梯田……以这些为内容的中国短视频,正 通过YouTube、TikTok等平台,悄悄"圈粉"全球网友。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中国短视频国际 传播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聚焦YouTube、Facebook、TikTok、X(原Twitter)等海 外社交媒体平台,梳理中国机构在各平台开办账号、上线视频、粉丝数、点击量等数据,力求系统呈现 中国短视频内容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情况。 《报告》显示,从萌宠到非遗,从城市风光到科技生活,多种题材内容的中国短视频在海外掀起热 潮,成为海外互联网用户视听消费的重要选择和海内外人士观察了解中国的窗口。 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国宠物类、亲子动画类、美食类、知识分享类等短视频账号成长较快, 广受用户欢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06 08:10
日前,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共设置 8个展馆,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图为人们正在参观中国国家 版本馆藏哪吒主题版本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 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 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论述,揭示了理论创 新与实践发展的辩证关系,从方法论维度指明了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文明发 展规律和全球治理变革的系统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解析当 代中国发展实践与世界格局演进的深层互动关系,着力破解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中的难题,不断开创国 际传播工作新局面。 把握好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基于中国实践,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具有突出 的世界性。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出与时俱进、担当有为、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要树立世 ...
借力人工智能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17
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 -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1] - 人工智能技术为破解国际传播困境、构建新型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技术可能性,推动内容生产从"人力依赖"迈向"智能生成",传播方式从"全体覆盖"迈向"精准触达",平台格局从"单极垄断"迈向"多极重构" [1] - 全面探索人工智能助力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的实践路径,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文化软实力 [1] 技术基础建设 - 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开展深度攻关,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国际领先的内容生成模型 [2] - 研发多模态内容生成系统,依据输入主题、风格和受众特征,快速生成适配的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素材 [2] - 优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高机器翻译的精准度、流畅性与文化适应性,打破语言交流壁垒 [2] - 构建全球信息国际传播大数据平台,整合多源异构数据,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深度分析海量数据 [2] - 加快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迭代升级,建立稳定、安全的全球内容分发网络,推动5G、物联网等新型通信技术的应用 [2] 传播策略革新 - 创造"国际化—智能化"双轮驱动机制,鼓励TikTok、快手国际版等平台优化基础算法、内容生态、用户服务 [3] - 推动传统媒体向智能化转型,整合智能写作、智能编辑、多模态传播等技术 [3] - 深化传播平台与国际组织、海外媒体、文化机构的协同合作 [3] - 打造"主流平台—垂直领域"全域传播网络,优化内容标签和发布时间,提高中国相关内容在TikTok、YouTube等平台的推荐权重 [4] -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具象化叙事载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符号 [4] 治理架构完善 - 内容生产应秉持真实性原则,建立事实核查与溯源机制,算法设计应秉持公平性原则,构建算法审计与伦理审查机制 [5] - 建立"检测—识别—阻断"三位一体技术防御链,开发虚假信息溯源、深度伪造鉴别、算法黑箱破解等关键技术 [5] - 加快制定专项立法,明确智能传播主体的权利义务、算法责任、数据权益等核心法律问题 [6] -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促进国际智能传播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6]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30
这是应对世界变局、服务战略全局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 显增多,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不仅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需 要,而且是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经贸互通、推动文明互鉴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 键时期,需要通过有效的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 成就和发展故事,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有利条件。在两个大局 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必须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 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这是有效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传播格局呈现为"中心—外围"结构,处在"中心"的 西方国家拥有强大的信息加工和国际传播能力,而处在"外围"的非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声音微弱,话 语空间不断遭受挤压,甚至陷入"失语"的境地。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一些西 方国家凭借其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霸权抹黑、诋毁中国,炮制并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见顶论", 企图塑造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