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

搜索文档
“四农普”来了,将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进行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6-06 14:06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概述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 乡村建设新面貌 农民生活新变化 农村改革新成效 [1] - 普查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 普查对象与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 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村民委员会 乡镇人民政府 [1]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1] 普查创新点 - 新增对多元化食物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的调查 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 - 采用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 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 提高质效并减轻基层负担 [2] - 应用卫星遥感 无人机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 [2] 普查实施安排 - 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 [2] - 分四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25-2026) 现场登记(2027年1-5月) 数据处理及发布(2027年6-12月) 资料开发应用(2028-2029) [2] 数据管理与应用 - 广泛应用行政记录 加强资料开发利用 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促进成果共享 [2] - 强调数据保密要求 不得泄露能识别单个对象身份的资料 严格履行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 个人隐私保护义务 [3]
新发现的“超级地球”究竟是颗啥星球,适合人类生存?
环球网资讯· 2025-06-06 11:39
超级地球Kepler-725c的发现 - 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Kepler-725的宜居带内发现超级地球Kepler-725c [1][3] - 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 半径可能达到地球的1 3至2 7倍 属于典型的超级地球范畴 [4] - 宿主恒星Kepler-725为G9V型 光谱型与太阳相似 但年龄仅16亿年 表面磁场活动比太阳更剧烈 [4] 超级地球Kepler-725c的特征 - 行星位于恒星宜居带内 公转周期207 5天 与地球相近 距离地球约1 6亿个天文单位 [4] - 超级地球引力显著强于地球 可能拥有更浓厚的大气层 气候条件可能更极端 [5] - 表面可能是岩石或混合体 可能存在全球性海洋或活跃地质活动 部分可能因潮汐锁定导致极端昼夜现象 [6][7] 超级地球与地球的差异 - 大气环境差异显著 围绕红矮星的超级地球可能呈现暗红色天空 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植物色素深色化 [5] - 恒星系统多样性影响宜居性 不同光谱类型恒星导致光照条件差异 [8] - 质量增大导致引力增强 可能改变行星内部结构与地表形态 [5] 宜居星球的关键条件 - 核心条件是位于恒星宜居带 即允许液态水稳定存在的轨道范围 [9] - 必须满足液态水存在 适宜温度范围 稳定大气层三大基础条件 [10] - 理想环境还需全球性磁场 合适重力 稳定光照等多因素协同作用 目前仅地球完全达标 [10]
“四农普”来了,将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进行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6-06 11:18
普查背景与目的 -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26年开展,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 [2] - 普查结果将为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提供重要依据 [2] - 普查首次新增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的调查,以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2] 普查对象与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2]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2] 普查方法与技术创新 - 采用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质效并减轻基层负担 [3] - 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 [3] - 广泛应用行政记录,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促进成果共享 [3] 普查时间安排 - 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 [3] - 分四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25-2026)、现场登记(2027年1-5月)、数据处理及发布(2027年6-12月)、资料开发应用(2028-2029) [3] 普查实施要求 - 强调普查涉及范围广、调查对象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需各方配合 [4] - 要求普查人员依法履职,严禁伪造篡改数据,严格保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4]
盛来运: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07:39
农业普查背景与时间安排 - 国务院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普查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 [1] -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2026年为第四次普查 [1] 普查目的与意义 - 普查旨在摸清"三农"家底 调查多元化食物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 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2] - 普查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1] 普查对象与行业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 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村民委员会 乡镇人民政府 [1]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1] 普查主要内容 - 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从业人员 土地利用和流转 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2] - 粮食和大食物生产情况:粮食和经济作物 肉蛋奶等畜产品 林产品 水产品等 [2] - 农业新质生产力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设施农业 智慧农业等 [2] - 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建设 乡村治理等 [2] - 农村居民生活情况:农户家庭情况 生活质量等 [2] 普查方法与技术创新 - 采取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 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 [2] - 加强现代化调查手段应用 利用卫星遥感 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 [2] - 广泛应用行政记录 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 促进成果共享 [2] 与前三次普查的对比 - 本次普查既有延承也有创新 重点新增多元化食物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调查内容 [2]
全面摸清“三农”家底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新华社· 2025-06-05 21:32
普查背景与意义 -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26年开展 每10年进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1] - 普查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2] - 普查结果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 普查对象与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3]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4] 普查核心内容 - 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从业人员、土地利用和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等[5] - 粮食和大食物生产:粮食和经济作物 肉蛋奶等畜产品 林产品、水产品等[5] - 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5] - 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等[5] - 农村居民生活情况:农户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等[5] 普查创新点 - 内容创新:新增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调查[6] - 方法创新:采取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6] - 技术赋能: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6] - 数据应用: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 促进普查成果共享[6] 普查时间安排 - 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8] - 准备阶段(2025-2026年):组建机构 研制方案 开展试点 落实经费物资[8] - 现场登记阶段(2027年1-5月):普查登记 数据上报 比对复查[8] - 数据处理及发布阶段(2027年6-12月):质量抽查 审核汇总 发布数据[8] - 资料开发应用阶段(2028-2029年):建立数据库 出版资料 开展分析[8] 组织实施 - 国务院设立普查领导小组 统计、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9] - 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相应普查机构 负责本地区普查实施[9] - 充分发挥县、乡、村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配合[9]
比上海还老钱的城市,挤满提前退休的中产
创业邦· 2025-06-05 18:33
宁波城市吸引力分析 - 宁波正成为年轻人眼中兼具宜居与发展的新兴移居城市,其"比它宜居的没有它发达,比它发达的没有它宜居"的定位形成独特竞争力 [5] - 房价优势显著:核心城区均价2万元/平,郊区奉化区低至1万元/平,200万预算可购大平层,对比北京同等预算仅能买六环外老破小 [15][16] - 基础设施完善:30分钟通勤覆盖生活办公区,地铁宽松,绿化带种植高档花卉如杜鹃、海棠等 [5][11] 经济与就业环境 - 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外企聚集,提供充足就业机会 [10] - 人才补贴政策优厚:35岁以下交6个月社保可获1万/年租房补贴(连续3年),硕博学历补贴更高 [10] - 人均GDP常年高于杭州,藏富于民特征明显,职工医保待遇全国第一 [15][16] 生活方式与消费特征 - 生活成本性价比高:东钱湖一居室月租3000元,同类餐饮消费仅为上海1/10(如新荣记沙蒜烧豆面宁波20元 vs 上海200元) [13] - 休闲方式自然健康:主流活动为东钱湖骑行、象山赶海、公园遛弯,夜生活匮乏促使早睡早起 [11][18][27] - 饮食结构适配北方人口味,以咸香鲜为主,海鲜消费高频且热量低 [20] 人口结构与教育优势 - 吸引三类人群:数字游民、江浙沪独生女旅居者、北上广中产提前退休群体 [11][13][26] - 教育资源优质:院士数量全国第一,教育氛围浓厚但竞争压力低于江苏 [26] - 本地居民呈现"老钱"特质,生活低调松弛,形成"勤奋不卷"的工作文化 [8][18][24] 城市竞争力比较 - 对比无锡:宁波房价略高但地广人稀,更易实现大公园大平层生活 [7] - 对比上海:保留老外滩历史底蕴(比上海外滩早20年),消费性价比更高 [8][13] - 对比北京:空气质量优越(无柳絮困扰),通勤压力显著降低 [18][24]
巡天再启程 问道向苍穹——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行星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侯增谦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05 11:18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进展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5月29日成功发射,将执行小行星2016HO3采样及主带彗星311P探测任务[2] - 天问二号任务分为两个阶段:2025-2027年完成小行星伴飞观测采样返回,2028-2035年开展主带彗星观测[5] - 小行星2016HO3是地球准卫星,可能保留太阳系原始信息;彗星311P具有独特物质构成和轨道特征[5] 天问系列任务规划 - 天问三号计划2028年发射,2031年返回火星样品,包括表层和2米深钻取采样,样品不少于500克[6] - 天问四号计划2030年发射,开展木星及木卫四环绕探测,研究其空间结构和演化史[6] - 天问一号已实现火星环绕、着陆与巡视三大目标,祝融号传回大量科学数据[4] 火星科学研究重点 - 天问三号以火星宜居环境演化和潜在生命痕迹探寻为首要目标[8] - 研究聚焦三大主题:生命痕迹探寻、宜居环境演变、地质构造与演化[9][10] - 火星早期环境与地球相似,曾存在液态水和磁场,现大气压不足地球1%[9] 火星采样技术挑战 - 着陆点选择需兼顾科学价值与工程可行性,计划2026年底确定3个备选点[12] - 采用地球"成矿预测"方法,结合AI技术评估着陆区地质、气候、水活动等条件[13] - 采样策略与美国不同,空间范围有限,需精准定位高价值区域[12] 深空探测长远规划 - 后续计划包括金星探测、海卫一探测和火星科研站建设[14] - 行星宜居性研究与地外生命探寻将成为长期科学主线[14] - 比较行星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地球宜居性形成与演化[15]
【科技日报】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发现“超级地球”
科技日报· 2025-06-04 08:50
天文发现 - 国际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内发现一颗质量约为地球10倍的"超级地球"——开普勒725c [1] - 开普勒725c围绕的宿主恒星是一颗G9V型恒星,与太阳光谱型相似,年龄仅16亿年,磁场活动比太阳剧烈 [1] - 该行星公转周期约为207.5天,与地球公转周期相近,且位于可存在液态水的宜居带内,具备类地生命存在的条件 [1] 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同于常用的凌星法和视向速度法,TTV技术是通过测量与待发现行星轨道共振的另一颗行星的凌星时间,来感知待发现行星的存在 [1] - 这项发现为探测系外地球提供了新途径,使TTV反演技术成为发现类太阳恒星宜居带中"隐形行星"的有力工具 [2] - 随着探测的行星离宿主恒星距离更远、质量更低,这一发现所建立的新通道是一个重大进步,为探测系外宜居行星提供了互补的路径 [2] 应用前景 - 此次发现为我国未来的空间天文任务,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地球2.0(ET)项目等,提供了新的观测目标和探测技术支持 [2] - 此次发现让人们离找到类似地球的"蓝色星球"更近了一步,有望解开人类"孤独"与否的千古谜题 [2]
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发现“超级地球”
快讯· 2025-06-04 06:19
天文发现 - 国际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发现一颗"超级地球"开普勒725c [1] - 该行星位于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内 质量约为地球10倍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 [1]
《杭州市村庄设计导则(试行)》正式施行
杭州日报· 2025-05-30 10:47
杭州市村庄设计导则实施 - 《杭州市村庄设计导则(试行)》于本月正式施行,填补杭州村庄设计技术标准空白,为村庄设计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技术指引 [2] - 导则旨在解决当前村庄建设中特色不突出、服务不均衡、风貌不协调等问题,推动杭州乡村建设品质提升 [2] - 导则作为《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重要配套文件,标志着乡村建设进入"有专业队伍建、有标准法律依、有政策体系靠"阶段 [2] 村庄设计原则与分类 - 导则明确7大设计原则:规划衔接、安全底线、因地制宜、杭派特色、绿色低碳、经济适用、运营前置 [3] - 针对改造提升类、传统保护类、新建集聚类三类村庄实施差异化指导 [3] - 按自然肌理将村庄分为4类:丘陵山居型(依山就势布局)、富春山水型(山环水抱景观)、湿地水乡型(水畔栖居)、诗意田园型(田园映衬) [3] 设计要素与空间规范 - 构建6大类村庄设计要素体系:公共空间、建筑空间、道路空间、水岸空间、田林地景、公用设施 [4] - 公共空间设计细化要求包括:行政村公共场地总面积不宜小于2000平方米,需考虑自然村服务半径 [4] - 创新建立正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解决设计"不到位、不规范、不精细"问题 [5] 人才支撑与实施机制 - 杭州启动建筑师、工程师下乡行动,目标年底前行政村签约比例达60%以上,建德市和淳安县已实现全覆盖 [6] - 大慈岩镇组建"双师"团队指导修复古建筑230余处 [6] - 导则要求设计和建设阶段引入运营思维,鼓励专业化运营主体全程参与 [6] - 后续将通过培训确保基层干部和设计人员掌握导则,结合"双师"下乡推进落地实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