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择时
icon
搜索文档
国海良时期货:配置、择时、对冲三维一体,打造独具特色的资管!
搜狐财经· 2025-08-01 17:25
公司背景与战略定位 - 国海良时期货成立于1996年 总部位于浙江杭州 控股股东为国海证券 第二大股东为浙江省粮食集团[6] - 2014年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 凭借期货公司独特基因和三十年行业积淀 成为以期货衍生品投资为核心能力的特色资管机构[6] - 公司将财富管理提升至两大战略定位之一 通过资管业务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6] - 资管业务采用"三二一"战略架构 分管副总杨绍斌拥有跨研究/投资/营销/资管及私募基金的丰富经验[6] 团队建设与人才结构 - 资管团队核心成员司龄大多超过10年 包括副总经理杨绍斌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何湘琪[6][7] - 团队成员毕业于哈工大/浙大/上财/纽约大学/北海道大学及多伦多大学等海内外高校[7] - 何湘琪身兼多只核心产品投资经理 长期致力于量化投资策略研发 擅长多资产多工具组合构建[7] 差异化战略体系 - "三二一"战略强化期货资管三大优势:自上而下投研逻辑/跨资产配置视野/期货衍生品专业深度[8] - 聚焦两大差异化特色:大类资产配置核心能力/以期货衍生品为工具的杠杆与风险对冲策略体系[8] - 坚守"持续创造美好理财体验"核心价值理念 贯穿业务全流程[8] 三维一体投资框架 - 配置维度通过科学配置不同收益来源资产 优化组合收益风险特征 深入因子配置层面[9][10] - 择时维度基于量化观测动态调整资产权重 2008年提出"投资择良时"口号 在权益/债券/商品策略均应用择时机制[11] - 对冲维度运用多空工具/低相关性策略/尾部风险保护 系统管理下行风险[12] 核心投资理念 - 反脆弱理念构建多环境适应组合 将波动转化为优势[13] - 强调回撤控制数学定律:亏损50%需盈利100%回本 控制回撤是长期稳健增长铁律[14] - 尾部保护通过极端市场下保护本金 利用盈亏不对称效应加速净值修复[15] 大类资产策略特色 - 策略涵盖股/债/商三大资产 组合分为权益和衍生品两部分[17] - 权益头寸用红利/质量/成长因子表达 通过ETF/个股/多因子选股构建 叠加情绪择时信号[17] - 衍生品模块交易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 使用期权策略进行备兑增强和风险控制[17] - 充分发挥期货衍生品工具优势 实践跨资产配置系统化操作[16][18]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同时夺得私募排排网"股票策略/多资产策略"资管产品上半年收益冠军[1] - 开辟独具特色资管发展路径 成为专注于大类资产配置的特色机构[6]
国海良时期货夺得资管“双冠”!“配置、择时、对冲”三维一体,打造独具特色的资管!【资管·深度洞察】
私募排排网· 2025-07-29 11:40
公司背景与战略定位 - 国海良时期货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杭州,控股股东为国海证券,第二大股东为浙江省粮食集团,2014年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7] - 公司定位为特色资管机构,专注于大类资产配置,以期货衍生品投资为核心能力支撑,将财富管理列为两大战略定位之一[7] - 资管业务采用"三二一"战略架构:"三"指强化期货公司三大独特优势(自上而下投研逻辑、跨资产配置视野、衍生品专业深度);"二"聚焦大类资产配置和期货衍生品策略;"一"坚守"持续创造美好理财体验"理念[9][10] 团队建设与核心人物 - 资管团队由自主培养且高度稳定的专业人员组成,核心成员平均司龄超10年,毕业于哈工大、浙大、纽约大学等海内外名校[7][8] - 分管副总杨绍斌具备研究、投资、营销等跨领域经验,主导建立"三二一"战略及三维投资体系[7] - 资管部负责人何湘琪擅长量化策略研发,管理多只核心产品,研究覆盖多资产领域[8] 投资体系与方法论 - 三维一体投资框架:配置(决定基础收益)、择时(提升收益潜力)、对冲(平滑收益曲线)[11] - 配置层面深入因子级别,分析红利策略的股息率/盈利增长等要素,固收与商品策略关注价差收益驱动[12] - 择时机制应用于权益/债券/商品策略,2008年即提出"投资择良时"口号,针对A股高波动特性开发专门模型[13] - 对冲通过多空组合、低相关性策略天然平衡、尾部风险主动管控三重维度实现[14] 核心投资理念 - 反脆弱理念:构建多环境适应组合,将波动转化为优势,运用衍生品实现多空平衡[15] - 盈亏不对称效应:强调回撤控制的数学意义(亏50%需赚100%回本),视其为长期复利关键[16] - 尾部保护策略:极端市场下保护本金,利用保存的规模优势加速净值修复[17] - 执行层面注重均衡配置、多资产低相关性、衍生品动态调整及持续风险控制[18] 大类资产配置实践 - 策略特色体现为:大类资产配置分散风险,期货衍生品工具增强收益/降低风险[19] - 权益头寸通过红利/质量/成长因子表达,采用ETF/个股组合,辅以网格交易/AH溢价切换等优化手段[20] - 衍生品模块交易股指/国债/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多空转型,国债期货量化择机,商品期货板块均衡配置叠加期权策略[20]
中线转弱但短线趋势尚在,暂维持积极持仓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7-27 10:55
市场表现 - 沪深300指数周涨幅1 69% 上证综指周涨幅1 67% 中证500指数周涨幅3 28% 市场连续周阳线后兑现中阳 [3] - 钢铁板块单周领涨 7月以来涨幅居中信一级行业之首 当月超额收益达11%以上 [3] - 2024年全年累计收益53 69% 2025年至7月27日累计收益8 43% [1] 仓位配置 - 主板维持高仓位 中小市值板块同样高仓位 风格判断为均衡 [2] - 建议暂维持本周高仓位 但需做好后续调仓准备 [6] 基本面分析 - 国内工业企业利润延续弱势 但市场关注经济拐点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基建项目引发市场对周期性拐头的预期 [4] - 当前不宜过度类比2008年4万亿政策 因市场位置和外部环境不同 外需压力仍是中期压制变量 [4] - 美国快速发债节奏未引发资本市场紧张 国债、黄金平稳 美股小幅上涨 新增5000亿美债疑由美联储独揽 [4] 技术面分析 - 机构增量资金部分退出 但游资活跃度维持高位 个股交易活跃 短期市场波动或放大 [5] - 市场上涨的表因是基本面适度回暖 内因仍是资金面推动 更类似2015年而非2008年 [6] 行业组合表现 - 上月唯一新增调入的钢铁行业在事件效应下单周大涨 月度超额收益超11% 体现多维度alpha叠加效应 [5] 海外市场 - 美国降息预期再起 但资产价格普涨格局中期不可持续 [5] 中小市值板块 - 游资主导下中小市值板块弹性维持 但波幅或加大 建议跟随主板维持高仓位 风格均衡 [6]
尊重随机性20250519
2025-07-16 14:13
涉及行业 转债市场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随机性与择时** - 市场多数时候难以预测,涨跌盈亏比为 1:1,只有少数时间点出现明显信号,一年大概有两到四个这样的时间点,此时胜率和盈亏比与其他时间不同,需果断把握 [2] - 统计指标显示,指标值 0.4 以上机会充盈,0.25 以下较难,当前指标值约 0.33,多数时间围绕 0.35 附近波动,处于不高不低的相持阶段 [3] 2. **沟通与投资建议** - 沟通时观众不爱听模棱两可的观点,可重点关注后续关键点及可能出现的情景,以及达到关键点时的应对动作 [6] - 投资处于中性阶段时,可多展示择券策略的运行和执行方式,通过仓位表达观点以提高概率和盈亏比,同时找齐对照组 [7] 3. **择券相关要点** - 今年是择券大年,但不能将回报归因于看的比别人准,市场今年 1 - 5 月各券胜率 74.7%,自身组合胜率 64.7%,比市场低 10%,择券关键是找到与交易适配的品种 [8][9][10] - 策略建议月度换仓,不建议单周或双周换仓,尤其对于资金体量大的客户 [11] - 不同价格转债的策略:低价券配合高动量;中等品种用希腊字母策略;高价品种设置天生止损线,通过均线锁定止损线,组合内高价品种不能随意调整 [12][13] - 不要急于砍断盈利,保留可能带来尾部机会的品种,等待不涨的品种上涨 [14] - 避免瞎用指瘾策略,进行技术和品种层面的分散投资,分散不同技术形态和周期、科技类品种 [15][16] 其他重要内容 转债市场存在典型症状,如高等级转债出库等,不代表基本面变化;要尊重市场随机性,保持正确心态,避免自我折磨 [4][17]
穿越牛熊周期,学会向资产配置要收益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 投资决策应着眼于市场并确定投资类别 长期投资收益约90%来自成功的资产配置 [1] - 市场变化无常 唯有合理资产配置才能穿越周期 [3][4] - 资产配置需根据个人投资目标 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期限和市场情况进行资金分配 [5] 资产配置的常见误区 - 资产配置常被误解为简单的分散投资或购买多种产品 [5] - 实际是系统性的资金分配过程 需综合考虑多重因素 [5] 投资者常见关注点 - 投资者倾向于关注择券(标的选择)和择时(买卖时点)两类问题 [1] - 这两类问题虽重要 但资产配置合理性对长期收益影响更大 [1][3]
资产配置,是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表达
雪球· 2025-06-21 13:36
资产配置理念 - 资产配置是投资者表达对世界认知的方式,反映个人对风险、机会和未来的理解,没有绝对优劣之分 [2][4] - 机构投资组合收益波动的90%以上可归因于资产配置,凸显其重要性 [2] - 投资组合应体现个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需坚定执行符合自身认知的方案 [5] 投资策略差异 - 红利策略与宽基指数的选择取决于投资者对稳健现金流或全面经济增长的偏好 [4] - 商品资产如黄金的配置比例差异(如0% vs 25%)源于不同投资逻辑框架 [4] - 科技与新兴领域资产更受追求高成长性投资者的关注 [3] 投资行为与心态 - 频繁调整组合易受外界评价干扰,成功投资依赖深刻洞察而非频繁交易 [3] - 资产配置需避免追求"最优组合",因市场不确定性使各组合在不同情境下各有优劣 [4]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市场、时机三大分散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6] 投资工具与框架 - 大卫·史文森提出的三大投资工具为资产配置、选股与择时 [2] - 霍华德·马克斯强调坚定信念比频繁交易更能带来成功 [3] - 哈利·布朗的永久组合与巴菲特对黄金的态度展示不同资产配置逻辑 [4]
一个自带抄底和止盈的交易策略
雪球· 2025-05-08 15:44
交易策略分析 - 长期投资中交易策略框架对稳健收益至关重要 无策略框架的投资难以持续获利 [1] - 网格交易策略存在单边市场风险 需精准择时判断价格波动范围 执行难度高 [1] - 估值交易策略依赖内在价值判断 但市场情绪可能导致长期偏离 同样需要择时能力 [1] 动态再平衡策略核心逻辑 - 基于均值回归原理 通过系统化操作实现"低买高卖" 无需择时判断 [3] - 定期或按条件调整资产比例至目标配置 例如60%股票40%债券组合的自动再平衡 [3] - 利用资产价格偏离正常水平的机会 卖出高估资产买入低估资产获取回归收益 [3] 策略优势 - 自动执行买卖决策 股市上涨20%时自动卖出4800元股票实现止盈 下跌20%时自动补仓 [5][8] - 强制纪律性操作 避免牛市贪婪持有或熊市恐慌抛售的情绪化交易 [5] - 有效控制组合风险 防止单一资产占比过度偏离 如60/40组合未经调整可能演变为80/20 [6] 操作实施方法 - 时间触发型:按季度/半年固定周期调整 纪律性强但可能错过短期波动机会 [9] - 阈值触发型:比例偏离5%立即调整 反应灵敏但交易成本较高 [9] - 混合模式:结合时间与阈值双重标准 平衡灵活性与成本控制 [9] 资产配置扩展应用 - 适用于多资产类别组合 股票债券黄金等差异化表现创造更多再平衡机会 [10] - 通过跨资产再平衡实现风险分散 商品类资产的加入可增强策略效果 [10] - 系统化捕捉市场波动收益 长期维持组合风险收益特征的稳定性 [10]
仓位“大开大合” !“老基金”,精准择时!
券商中国· 2025-04-20 20:14
核心观点 - 灵活配置型基金通过极致仓位切换在震荡市中创造超额收益,益民服务领先年内涨幅达19.22% [1][4][6] - 择时能力对基金业绩产生决定性影响,但行业普遍认为择时难度极高且受产品类型约束 [2][8][9][10] - 小型灵活配置基金凭借规模优势实现快速调仓,益民服务领先规模从8.89亿份锐减至1.37亿份后操作更灵活 [6][7] 基金操作案例 - 益民服务领先去年末股票仓位仅0.89%,一季度迅速加仓实现近20%涨幅,3月末空仓躲过4月7日大跌 [4] - 该基金2023年6月至去年末主要配置银行存款和债券,净值波动近乎直线,去年年报明确转向权益资产配置 [4] - 德邦高端装备成立月余跌幅超22%,同经理管理的德邦鑫星价值同期涨幅近40%,体现择时差异对净值影响 [9] 行业配置特征 - 灵活配置型基金通常维持40%-60%中性仓位,但业绩压力下部分产品通过仓位调整放大净值弹性 [7] - 主题基金受合同限制无法跨板块调仓,而全市场型产品可通过仓位控制和板块轮动管理回撤 [10] - 业内主流策略分化为择时派(如綦缚鹏)与选股派(如朱少醒),前者自上而下决定仓位后者专注个股阿尔法 [9][10] 市场环境应对 - 基金经理应对波动主要手段包括仓位控制(如益民服务领先空仓)和调仓换股(需避免风格漂移) [10] - 债券收益率下行至1.6%促使部分基金转向权益资产,认为债市性价比逐渐降低 [4] - 产品规模变化影响操作灵活性,益民服务领先份额锐减后反而增强短期波段操作能力 [6][7]
择时的本质是情绪管理
猛兽派选股· 2025-04-12 12:46
市场情绪分析 - 市场情绪具有非理性波动但最终回归理性的特征 通过统计归纳可发现循环规律但不可机械套用[3] - 情绪管理是择时交易的本质 需运用贝叶斯思维动态评估胜率与赔率[3] 情绪周期规律 - 市场回撤速度普遍快于上涨速度 导致浮盈易转为浮亏[4] - 情绪爬升期胜率较高 情绪冰点期赔率占优 高温区两者皆弱[4] - 动量背离现象可作为情绪反转的前瞻指标 TR突破反映情绪最小张力单元变化[4][5] 交易策略框架 - 极端超卖区域(冰点)存在胜率与赔率双优的快速反弹机会[5] - 40周期情绪上升中 可通过三重滤网捕捉短周期回落的高胜率买点[5] - 利用次级别动量背离与TR突破 在情绪低温至高温区间进行顺势交易[5] - 高温区出现动量背离时需减仓止损 避免新建仓位[5] 技术工具参考 - RSR/RSV/RPS指标与趋势模板可辅助情绪分析[3] - TR广度计算指标适用于情绪量化 真实波幅对高标股动向预测有效[5] - 长中短周期动量需差异化考察 顶底识别依赖动量原理[5]
“三年期”基金又行了?这批产品成立后,仅2只出现亏损
券商中国· 2025-03-24 09:49
三年期持有基金市场现状 - 2023年和2024年两市仅合计成立14只主动权益类三年期产品,其中部分需借助发起式方式成立 [1] - 与2020-2022年高峰期相比发行量锐减,2020年发行21只,2021年38只,2022年17只,而2024年仅3只 [3] - 行情震荡导致基金公司发行谨慎,此前高位发行的产品净值大幅下挫影响投资者信心 [3] 低位成立产品表现 - 2023-2024年成立的14只产品多数取得正收益,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涨近30%,银华惠享三年定开涨超23% [4] - 低位成立产品受益于择时和布局核心资产,控制回撤能力突出,但缺乏科技股行情的进攻性 [1][3] - 仅富国周期精选三年持有与东方红睿玺三年持有两只产品业绩告负 [4] 投资策略与持仓特点 - 低位成立产品多数缺席近期热门AI板块,重仓股偏向稳健核心资产如中国移动、美的集团、五粮液等 [5][6] - 基金经理刘旭坚持长期现金流折现选股逻辑,持股热门度中等偏低,长期持有重仓股 [5] - 银华惠享三年定开基金经理方建关注半导体国产化和AI芯片标的,近期净值弹性增强 [6] 行业建议与市场观点 - 天相投顾建议基金公司控制新发节奏,市场高点减少新发,低迷时把握估值优势合理推新 [4] - 华南公募渠道人士指出基金经理能力圈与市场风格不匹配是业绩拖累主因,强调宽泛择时重要性 [3] - 市场认为基金布局需重视择时,低位成立产品整体表现优于高位发行产品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