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敏捷
icon
搜索文档
传统的芯片设计,正在被颠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6 11:49
半导体行业开发模式变革 -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超越当前芯片能力,迫使制造商加速开发周期,传统24-36个月的设计周期已不适应需求[1] - 新一代芯片初创公司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可在不到一年内推出产品,凭借技术团队和快速迭代获得市场关注[1] 传统芯片开发模式的瓶颈 - 团队过度专业化导致缺乏整体理解,潜在问题发现滞后并错失创新机会[3] - "瀑布式"线性开发流程缺乏互动性,问题往往到后期才暴露且难以修复[3] - 过度追求完美主义显著延迟产品上市时间[3] 初创公司的颠覆性开发策略 - 招聘具备跨领域技能的全栈工程师,强调设计能力、沟通与创造力,实现团队无缝整合[4] - 采用并行开发模式替代顺序流程,同时推进多产品线以降低单一路径延误风险[5] - 基于主设计开发衍生芯片,小团队可快速推出变体满足新需求[5] - 大量使用标准IP模块,避免重复设计以缩短验证周期[5] - 实施敏捷工程思维,根据客户反馈和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设计方案[5] 市场交付策略创新 - 优先快速交付功能芯片而非追求完美,通过早期客户反馈完善设计[6] - 建立高频迭代机制,即使存在缺陷也先行交付以验证设计方向[6] 行业趋势总结 - 人工智能创新正推动芯片开发范式转变,传统模式加速淘汰[6] - 初创公司通过跨职能团队、IP复用和快速交付重塑行业竞争格局[6]
创始人一定要掌握绝对控制权,以防被自己人踢出局
创业家· 2025-06-25 18:02
创始人控制权与创业教训 - 创始人被踢出局的公司往往失去价值 过往案例显示此类公司市场表现不佳[1] - 最糟糕情况是创始人离开后原公司发展更好 且创始人无法东山再起[2] - 部分创始人会通过新建竞争公司来对抗原公司 但这种方式对双方都造成伤害[3][4][5] 乔布斯式解决方案 - 乔布斯模式建议创始人新建公司 待原公司陷入危机时以拯救者姿态回归[6] - 但多数创业者难以复制该模式 主要障碍包括原公司脱离创始人后仍能良好运营 以及创始人自身难以重建新事业[7][8] 核心建议 - 创始人必须掌握绝对控制权 这是避免出局风险的关键[9] - 黑马北京大课将探讨AI时代组织能力重构 涉及数字化人才培养与敏捷架构设计等议题[9]
施耐德电气:敏捷创新和生态共赢双轮驱动助力新能源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6-14 10:21
行业趋势 - 新能源出海、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数智化成为SNEC 2025展会最高频关键词 [1] - 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加速走向"价值深耕",需兼顾绿色低碳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技术创新 - 敏捷创新是新能源产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动力,快速上新是公司敏捷创新的直接体现 [3] - 公司针对光伏、风电、储能等细分行业不断推出行业专属产品,包括ECC交流微网、光储超充系统解决方案等 [3] - 首次发布以EasyPact CVS DC NE全域保护直流断路器为核心的直流三元件全域保护解决方案 [3] - 推出全新一代Acti9 Pro终端配电产品及WOTPC直流双电源等创新成果 [3] 生态合作 - 生态合作成为SNEC展会主旋律,产业合作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 [5] - 公司与多家新能源企业举行签约仪式,并联合北京海博思创科技发布《全域保护:消除电池储能系统直流保护盲区》白皮书 [5] - 白皮书融合双方核心优势,提供可复制的安全解决方案,推动储能系统安全标准提升并实现系统级降本 [5]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公司研发投入年增长率超过18%,已在中国建成五大研发中心和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 [7] - 自2019年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以来,本土创新成果逐步服务全球市场 [7] - 金山创新实验园区二期落成,并成立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实验示范基地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7] 市场布局 -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持续加码光伏、储能、充电等关键应用领域布局 [9] - 通过更敏捷、更高密度的创新机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新能源产业价值跃迁 [9]
2030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将迎来跨越式增长,三大技术趋势值得关注
麦肯锡· 2025-06-13 17:44
全球及中国智能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展望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4.0与生成式AI推动全球智能制造变革,预计2030年中国、日韩、西欧等市场将率先实现自动化革命,智能工厂将全面集成IT/OT技术栈并普及高阶数据分析 [2] - 多重因素驱动行业高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技术突破、市场需求转变、中国国产化替代加速,"平台化、敏捷化、智能化"成为三大技术趋势 [3] -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083亿美元(年化增长率3.7%),中国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占全球三分之一,未来5年将跨越式增长 [5] 细分市场增长潜力 - 连续流制造业自动化设备:2025年全球支出预计760亿美元(2019年为640亿美元,CAGR 2.8%) [9] - 离散制造业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和电子电气行业支出增长最快 [9] - 工业物联网软件和云服务:规模最小但增速最快(18%),聚焦设备连接与数据驱动解决方案 [9][10] 技术与市场驱动因素 - 劳动力结构变化:高收入国家40%雇主因老龄化面临转型,自动化替代加速以应对用工成本上涨 [10] - 技术突破:AI推动"人机结合"制造环境,2030年全球预计4-8亿工作岗位被机器取代 [10] - 数字化解决方案普及:69%企业已将其纳入自动化工作,94%认为未来至关重要,开放性与兼容性成生态合作核心 [11] 中国市场的国产化进展 关键领域国产化率 -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电力、石化等行业国产化率超60%,本土厂商凭服务与价格优势主导 [13] -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小型PLC国产化率超20%,中大型市场仍由海外主导,但国产厂商在新能源、3C等行业渗透率提升 [13] - 伺服系统:中低端市场(包装、3C)国产突破,高端场景(半导体、精密机床)仍存技术差距 [13] - 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从2023年15%提升至2025年25%,经营管理类达70%,研发设计类从5%增至10% [14] 本土化发展动力 - 新兴制造业(锂电、新能源、半导体)需求增长,叠加新基建(云计算中心等)能力提升,推动国产设备从"能用"到"好用"转型 [12] 技术趋势重构产业逻辑 三大技术方向 - **平台化**:工业软件转向"平台+应用"架构,统一数据底座与服务接口,解决系统孤岛问题,降低集成成本 [15][18][19] - **敏捷化**:虚拟化PLC、低代码开发等技术加速IT/OT融合,生成式AI或实现无代码编程 [22] - **智能化**:工业AI智能体、多源数据融合、生产全流程仿真等技术推动智能决策与资源优化 [22] 十大技术方向(部分) - 模型化数据底座:统一工业数据体系,支持组态化开发 [22] - 分布式智能调度:通过服务中间件实现应用灵活接入与解耦 [22] - 工业AI智能体:专为制造场景优化,支持产业链协同决策 [22] 制造业企业转型建议 战略与实施路径 - **战略规划**:构建"数据-平台-应用"三层自动化体系,平台层集成数据/业务/技术中台,数据层统一建模标准,应用层支持低代码敏捷开发 [26][27] - **分段投资**:优先高价值场景(设备停机、能耗优化),中小型企业可从预测性维护切入,ROI周期控制在12-18个月 [28][29] - **AI与生态融合**:从工具级AI升级至系统级AI,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内置能力,形成数据-算法-应用闭环 [30] - **组织变革**:培养复合型团队,设立数据治理与AI算法等新岗位,建立试错容错机制推动文化转型 [31] 长期愿景 - 2030年行业将迈向"人机协同、数据驱动、持续进化"的智能生态,企业需平衡自动化补课(如提升PLC国产化率)与智能化超车(工业大模型应用) [24][31]
菲仕兰专业营养品中国总裁张展红:以三大策略驱动营收双位数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6-02 21:03
公司战略与业务表现 - 公司业务收入连续四年实现双位数增长,2024年专业营养品业务收入增至12.18亿欧元,运营利润增至2.27亿欧元 [1][2] - 公司提出"聚焦、敏捷和凝聚力"三大核心策略,聚焦核心业务如婴配粉,强调牧场和奶源优势,敏捷化运营以加快新品推出,强化团队凝聚力 [1] - 美素佳儿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第一季度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国际品牌中排名第一 [2]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婴配粉整体销售额同比下降5.9%,但第一季度降幅收窄至0.8%,一二阶段婴配粉和超高端奶粉销售额实现正增长,主因中国消费者对龙宝宝的偏好 [2] - 行业呈现阶段性回暖,但新生人口数量承压,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体验,下线市场增速快于上线市场,线上渠道表现优于线下,高端市场增速超过中端市场 [2] 中国市场布局 - 中国市场是公司核心业务增长的重要来源,未来将加大在华投资,考虑将产品检测环节本地化以提升新品推出效率 [3] - 公司在中国提供全生命周期营养品,包括婴幼儿营养品、儿童营养品和运动营养,近年发展稳健 [2]
菲仕兰中国总裁张展红:奶粉行业阶段性回暖,但压力还在后面
经济观察网· 2025-06-01 10:35
公司管理层与战略调整 - 张展红出任菲仕兰专业营养品中国总裁近8个月,此前曾在惠氏、达能等奶粉企业负责市场销售业务 [1] - 公司中国区连续4年实现双位数业绩增长,但行业竞争加剧促使内部提出"聚焦、敏捷和凝聚力"三大核心策略 [1] - 聚焦策略包括强化牧场、奶源等核心优势的消费者沟通,敏捷策略侧重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加速新品推出,凝聚力策略旨在提升团队效能 [1] 行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婴配粉行业整体销售额下降5.9%,2025年Q1降幅收窄至0.8%,其中一二阶段奶粉及超高端品类实现正增长 [2] - 行业回暖部分归因于中国消费者对龙宝宝的偏好,但结婚登记数同比下降20%至610万对仍对未来出生率构成压力 [2] - 新生代父母更关注奶源品质、功能属性及情绪价值,公司推出视频化服务热线增强消费者互动 [2] 财务数据与区域发展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下降1.1%至129亿欧元,但营业利润增长至5.27亿欧元,净利润增至3.21亿欧元 [3] - 专业营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至12.18亿欧元,运营利润大增16.4%至2.27亿欧元,主要受中国美素佳儿品牌驱动 [3] - 中国作为核心市场将获得更多自主权,考虑将产品检测环节本地化以提升新品效率 [3]
科技破局、全链升级:澳优四大羊乳新原料引领产业跃迁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17:08
羊奶新原料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四大羊乳新原料:羊乳酪蛋白酶解物、水解羊乳清蛋白粉、羊乳铁蛋白及羊初乳粉,其中前三款实现全球商业化应用从无到有的突破[2] - 羊乳酪蛋白酶解物通过特有酶解工艺释放高含量酪蛋白磷酸肽和生物活性肽,具有促骨生长、抗氧化、降三高等六大功能,可应用于婴配粉至营养品等多类产品[2] - 羊初乳粉通过构建成分数据库明确其免疫调节优势,并优化灭菌与冷冻干燥工艺保留活性成分,填补了产业化应用空白[5][6] 产业链价值与行业影响 - 新原料突破解决了羊乳产业链上游"卡脖子"问题,其中羊乳酪蛋白酶解物和水解羊乳清蛋白粉属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3][4] - 公司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临床验证-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拥有45项羊奶研究验证成果,建立全球规模最大的羊奶粉产品矩阵[6] - 2024年公司在研科技项目90余项,承担国家项目13项,累计申请专利500余项,佳贝艾特占据纯羊乳蛋白婴配奶粉专利总量的50%[8] 商业化应用进展 - 新原料将应用于配方奶粉、特医食品、营养品三大领域,相关产品计划2024-2025年陆续上市[1][5] - 羊初乳粉可作为核心原料或独立产品出售,满足功能食品和个性化需求[6] - 技术成果已转化为多款新品:包括首款有机全配方婴配羊奶粉晶绽、低敏悦白铂晶版等,其中悦白升级版致敏β-乳球蛋白含量降低11%,临床验证敏感几率下降42%[7][8] 研发体系支撑 - 公司形成"1+6+N"全球研发体系,整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瓦赫宁根大学等顶尖机构资源[7] - 创新机制包含消费者洞察驱动研发,如针对"更低敏"需求专项攻克乳清蛋白技术[7] - 2024年推出跨赛道创新产品:涵盖羊奶粉、牛奶粉(三重有机认证悠蓝等)、营养品(NC舒鼻益生菌)三大品类[8]
组织变革,就是要“项目化”
虎嗅· 2025-05-28 11:27
组织变革趋势 - 企业当前组织变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轻盈和敏捷"状态以应对经济寒冬[1] - 变革方向聚焦于"组织阵型前压 企业项目化 激励经营化"三大特征[1] - 德国数据显示项目经济占比持续攀升 2019年项目占GDP比重达41%[2] - 全球项目成功率仅35% 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现象[2] 企业项目化转型 - 传统运营组织导致效能停滞 项目组织成为新经济引擎[3] - 互联网企业存在项目团队臃肿但产出低效的问题[3] - 成功项目需具备两大条件:资源支持与政策保障[4] - 领先企业通过建立业务伙伴(BP)机制实现中后台职能前移[5] - 海尔 伊玛尔 理查兹集团等企业已取消传统职位 全面转向项目角色[7] 激励经营化机制 - 项目制薪酬需突破"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传统模式[9] - 中后台职能部门需建立与经营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9] - 华为采用"流程固化 人员云化"模式体现敏捷开发本质[13] - 敏捷开发与组织阵型前压在跨部门协作 信息共享等方面高度契合[13] 项目管理创新 - 70-80年代传统项目管理方法过度标准化且效率低下[11] - 敏捷开发成为21世纪主流项目管理方法 强调客户卷入与快速迭代[12] - 组织变革需顶层设计推动 局部创新难以改变整体运作模式[13]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在应对重大变革时需要“灵活性和敏捷性”。
快讯· 2025-05-22 21:23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在应对重大变革时需要"灵活性和敏捷性"。 ...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ill:在重大变化面前需要“灵活性和敏捷性”。
快讯· 2025-05-22 21:21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ill:在重大变化面前需要"灵活性和敏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