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价值

搜索文档
金融壹账通贾燕菁:数字化赋能金融机构提升服务科创企业质效
搜狐财经· 2025-05-20 20:35
论坛背景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举办 近百位中外高级别政经领袖和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新路径[1] - 金融壹账通银行事业部总经理贾燕菁出席"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发展"主题论坛 与黄奇帆、马蔚华等嘉宾共同探讨[1] 平安集团实践 - 2024年平安集团投入超1万亿保险资金服务科技创新产业 累计投入10.14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4] - 平安集团构建九大数据库 包含30万亿字节数据 成为全球最大金融、医疗数据库之一[4] 科创企业痛点 - 高精尖设备科技型企业害怕出险 设备意外损害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4] - 科技创新企业研发突破存在时间跨度大、成功率低的特点 技术创新往生产型过渡时适配性存在不确定性[4] - 科技型企业行业分类广泛 在商业化过程中需要强化自身授信和产业链上下游授信联动支持[4] 金融机构服务策略 - 提出"智能化实时风控、数据价值重构、专利估值"三位一体的服务科创企业策略框架[4] - 数据资产价值重构有助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企业数据积累是关键[4] - 科创企业专利知识产权沉淀为轻资产企业估值提供有力依据[5] 战略建议 - 金融机构应紧密跟随国家建设金融强国、科技强国等重大战略[5] - 平安集团通过金融壹账通将科技金融实践经验输出给国内外中小金融机构 赋能数字化转型[5]
税友股份(603171):利润增速亮眼 AI产品贡献业务比达20%
新浪财经· 2025-05-16 18: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5亿元,同比增长6.38%,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35.01% [1][2]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23.72%,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下降24.50% [1][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4亿元,同比增长12.12%,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 [3]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35.65%,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19.93% [2][3] 业务发展 数智财税业务 - 2024年数智财税业务营收11.77亿元,同比增长8.46%,净利率21.19% [4] - AI产品占数智财税业务收入比例超过20%,"联营云"平台合作12个门店,服务1.2万企业 [1][4] - 亿企赢平台企业活跃用户1070万户(增长30.5%),付费用户707万户(增长24.5%) [4] - 基础合规产品付费用户112741家(增长93%),订阅收入22403万元(增长71%);进阶合规产品付费用户2000家(增长1192%),订阅收入3964万元(增长3259%) [4] 数字政务业务 - 2024年数字政务业务营收7.63亿元,同比增长3.37%,亏损收窄2653.65万元至-1.36亿元 [1][5] - 数据价值服务收入26659万元,同比增长42.75%,形成5条主营产品线并入围人社部项目 [5] 研发与费用 - 2024年研发费用率24.67%,聚焦大模型及智能体应用平台 [3] - 2025Q1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36.06%(生态推广),管理费用率提升24.63%(搬迁影响),研发费用率提升16.08%(Agent应用研发) [3] 战略展望 - 2025年重点推进AI应用落地、生态化经营及数据价值开发,推动商业模式向"数字化高价值服务模式"转型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CAGR约21.3%,归母净利润CAGR约55.2% [7]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5 21:44
公司战略与经营成果 - 公司2024年强力推动战略变革,聚焦解决方案智能化、数据价值化、服务化和生态化,实现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序提升[2] - 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5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加11,114万元至-3,613万元,主营业务净利润43,486万元(同比增长22.0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55亿元创历史新高[3][53] - 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数据价值化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AI+医疗"合同4.88亿元[3] 医疗健康与社保业务 - 连续多年保持医保信息系统和人社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签署30余个千万级医疗健康项目订单,累计助力70家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高级别评级[4][11] - 构建"智慧医院+智慧卫健+智慧医保"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31个省级行政区、600家三级医院和2,800余家医疗机构[11] - 医保信息化覆盖25省200多个城市,服务超8亿参保人,DRG/DIP解决方案应用于23省117个城市[13][14] 智能汽车互联业务 - 智能座舱平台实现"舱行一体"技术创新,2024年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新能源车型占比显著提升[5][22] - 出海业务高速增长,新增定点金额同比增速近40%,整体出货量增长65%,Nagivi座舱域软件出货量增长140%[24] - 获得保时捷全球5G T-BOX、奥迪PPE 5G T-BOX等国际订单,5G T-Box全面适配欧洲/中东通信认证[24]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2024年申请发明专利159件(同比增长13%),累计授权专利1,511件,软件著作权3,984件居行业前列[39] - 发布医疗健康全系解决方案"添翼",覆盖8大医疗赋能体和数十个AI应用场景,应用于90多家医院[6] - 推出全球首台超高清大孔径CT和国产光子计数CT,打破国际厂商技术垄断[20] 智慧城市与企业互联 - 参与全国200多个中心城市智慧应用建设,数字政府软件市场排名第一[26][28] - 签约泰州、上海闵行区等多地战略协议,与国家药监局联合研发"AI+药品智慧监管"平台[28][29] - 通信安全领域获中国移动云网安全第一梯队地位,新增签约信息安全项目100余个[31]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4年末总资产184.62亿元,资产负债率48.35%,应收账款周转率6.91,存货周转率1.88[53][54] - 拟每10股派发1.5元现金红利,合计1.78亿元,叠加股份回购金额后现金分红总额占净利润比例512.04%[58][59] - 在建工程转固导致固定资产增加47.77亿元,理财产品赎回使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93.59亿元[54] 行业趋势与政策 - 国家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政策驱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迎来发展机遇[44]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心,车路云协同技术重塑智能交通生态,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45]
东软集团:AI+医疗相关业务合同迎高速增长 购买思芮科技剩余43%股权正在推进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9:09
东软集团(600718)5月15日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荣誉董事长刘积仁、董 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荣新节、联席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张晓鸥、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王楠等,就 2024年度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据东软集团介绍,2024年公司全面启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加大以AI、大数据为代表的业务创新力 度,打造智能化、数据价值化、服务化和生态化的解决方案。在业务创新角度,公司紧抓新一轮AI及 数据价值化机遇,不断推动新产品的推出及订单的落地,相关成果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24年,公司新 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6.78亿元;新签数据价值化相关业务合同2.33亿元,同比增长207%,AI+医疗相 关业务合同4.88亿元,同比增长106%。 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东软集团表示,2024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对长期股权投资1.9亿元及 存货计提的减值准备1.2亿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当出现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情况,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公司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存货账面余额进 行对比,按照孰低的原则,对存在减值迹象 ...
对话PingCAP黄东旭:AI大潮冲击下,软件公司如何顺流而上?
钛媒体APP· 2025-05-13 14:04
如果在软件行业发展的坐标轴上划出一个分野点,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认为是2021年。因为这一 年,不仅是软件行业估值的高点,也是行业最受资本追捧的一年。因此,她把软件公司分为两类:一类 是 2021 年融到了很多钱的公司,一类则是 2021 年没有融到钱的公司。这之后,两类公司都不可避免地 遭遇挑战,但困难的程度和路径选择却截然不同。 华创派企业 PingCAP 就属于 2021 年融资成功的阵营。那个时候他们对未来的宏观形势有所预判,得以 抓住机会加速了全球化的布局。作为一家企业级开源分布式数据库厂商,PingCAP服务的客户如今已超 过20个国家和地区,创立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 TiDB,能持续帮助企业最大化发挥数据价值。 随着 AI 浪潮的来临,数据价值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这股大潮的影响远不止于此,AI 将如何深 刻改变企业软件的交互方式与产品形态?基础软件在 AI 时代又该实现哪些自我革新和进化?近日, 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TO 黄东旭做客「牛白丁」,与吴海燕一起探讨了AI大潮冲击下,软件公司该 如何顺流而上,发挥出自己独特的行业价值。 嘉宾介绍: 黄东旭, PingCAP 联合创 ...
国网信通(600131):数字化业务节奏影响全年表现,电网AI需求蓄势向前
长江证券· 2025-05-04 16: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和利润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长 [2][5] - 各业务线收入有增有减,毛利率有波动,费用率有变化,经营净现金流健康,订单有增长 [10] - 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完成亿力科技收购后收入将大幅提升,强化措施并布局重大攻关专项,不考虑亿力科技并表2025年归母净利润可达约8.64亿元,对应PE约25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3.2亿元,同比-4.7%;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17.6%;扣非净利润6.9亿元,同比-11.6% [2][5] - 2024Q4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20.8%;扣非净利润4.0亿元,同比-16.9% [2][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9.1%;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117.2%;扣非净利润0.3亿元,同比+116.2% [2][5] 收入端 - 2024年全年数字化基础设施收入33.65亿元,同比+1.56%;电力数字化收入22.54亿元,同比+7.45%;企业数字化收入8.77亿元,同比-20.2%;前沿技术创新收入5.06亿元,同比-33.3%;能源创新服务收入3.12亿元,同比-18.2% [10] 毛利端 - 2024年全年毛利率达20.17%,同比-1.39pct;2024Q4单季度毛利率达19.14%,同比-3.48pct [10]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达20.08%,同比+2.32pct [10] 费用端 - 2024年全年四项费用率达11.49%,同比+0.43pct [10] - 2025Q1四项费用率达19.38%,同比+0.80pct [10] 订单方面 - 2024年末剩余未履约合同金额约为31.88亿元,同比+0.54%,其中约24.37亿元预计将于2025年度确认收入,同比+9.9% [10]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度收入为82.2亿元,同比+12.3%,完成亿力科技收购后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10] - 2025年强化项目外包压降、毛利率提升措施,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等重大攻关专项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预测数据 [14]
海量数据处于“原矿”状态,数据价值释放如何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4-30 07:53
数据流通现状与挑战 -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流通模式正从"内循环"向"外循环"转变,但面临信任缺失导致的加工不足、融合困难、验证缺乏三大难题 [1] - 当前海量数据处于"原矿"状态,缺乏初级加工,"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多源数据融合难导致高价值数据产品稀缺 [1][5] - 行业普遍存在数据闲置现象,因缺乏基础信任体系,数据源方宁愿放弃潜在价值也不愿承担加工风险 [4]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 -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的多方数据流通基础设施,通过技术信任保障数据安全,促进跨主体、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融合利用 [2][4] - 核心功能包括:允许数据源方、加工方、应用方在空间内高效挖掘验证数据价值,依托区块链、密态计算等技术实现安全流通 [2][5] - 国家规划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2025年已启动面向新材料、能源、医疗等行业的试点工作 [3][6] 农业金融领域应用案例 - 黑龙江佳木斯整合超5万条农业数据(含补贴、土地确权等),通过标准化清洗和授权运营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实现农户贷款"秒批秒贷" [2] - 该体系融合卫星遥感、政府数据及农户授权信息,运行20天即完成100多笔贷款投放,释放了沉淀的公共数据价值 [2][3] - 未来计划围绕特色产业开发更多数据产品,拓展应用场景 [3]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需攻克核心技术瓶颈,从高价值高敏感行业优先布设基础设施,同步推进数据标准与技术演进 [6] - 当前应用多为单点场景探索,需形成可复制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 [6] - 数据要素产业加速发展,驱动力来自政策完善、市场需求及新技术融合,但安全威胁仍制约AI等技术的产业应用 [5]
数据跑起来 服务优起来
广州日报· 2025-04-30 05:27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进展 - 国家数据局发布70个重点建设的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 旨在打通公共数据供给-流通-利用链条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开发利用模式 [1] - 政策落地路径日益明晰 各地各部门持续探索数据共享 加快开发利用 培育应用场景 [1] - 示范场景采用"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思路 提升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1]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突破 - 该举措深化落实"数据二十条" 通过数据流通激活公共服务效能 赋能高质量发展 [1] - 标志着我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 [1] - 长期存在的部门壁垒、标准不一、权责模糊等问题制约了公共数据价值释放 [2] 示范场景应用领域 - 聚焦医疗、交通、金融、环保等民生领域 推动数据从"静态归档"转向"动态奔跑" [2] - 旅游景区入园便利与客流监测场景 积极迎合文旅市场需求 提升游客服务 [2] - 信用数据服务实体经济和企业信贷 通过企业信用画像助力企业发展 [2] 数据应用典型案例 - 福建省"出生一件事"联办系统 整合新生儿证件办理服务 实现"一趟不用跑" [3] - 广州上线全省首个城市可信数据空间 征集16家企业28个高质量数据集 支撑AI大模型训练 [3] - 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共享 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和服务精准度 [3] 数据价值实现路径 - 数据价值体现在企业降本增效、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2] - 通过高效协同破解民生诉求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 数据流动加速度直接决定群众获得感的温度 [3]